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经方秘要:经方内外治实战思维与方法
经方秘要:经方内外治实战思维与方法
毛进军
¥54.50
内容提要 毛军长期致力于《伤寒》经方医学的研究和探索,在经方临证中有独到的辨治思维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分为两篇共九章,篇为“毛军经方医学思考和辨治篇”,共四章,主要阐释了毛军在长期研读、思考和临证应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医学中的不断思考、求索而形成的基本思想体系以及经方辨治的部分医案,不仅有全新的辨治观和方法,还有独特的辨治思路。第二篇为“经方医学团队的思考和辨治篇”,共五章,为毛军经方医学学术团队的部分骨干成员对仲景经方医学的学习、思考和临证实践的认识、经验与体会,其中不仅有经方内治、外治的应用思路、经验与方法,还有针灸、手法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方法和技巧,多科并举,可启迪医者临证思路,拓宽经方和传统中医技术的临证应用范围。 全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长),旁征博引,深浅出,脉证病机与汤方应用思辨明晰,传统医术与施行方法介绍详细,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强,有新颖性、独到性和临床实用性。对中医,特别是喜爱经方医学的中医学习、临床、教学都有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
49元5本 伤寒一元解:李可古中医学派“病机统万病”
伤寒一元解:李可古中医学派“病机统万病”
吕英
¥54.50
本书为李可古中医学派代表人、南方医院吕英主任用伤寒一元解析厥阴病。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近两个世纪,郑钦安“火神派”的诞生,为先圣继绝学,冲破迷雾,拨乱反正,引导古中医学回归经典正路。彭子益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出世,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易医大道,使古中医学成为有系统的医学科学。
49元5本 蕲艾灸(第二版)
蕲艾灸(第二版)
王曦;田群;张慧杰
¥54.50
艾灸是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历经三千多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生存中逐渐积累、慢慢形成的一门独特应用技术,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渐分离和结晶,已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中的一枝奇葩,为中华民族健康事业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在我国民间更有流传极广的民间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蕲艾是李时珍故乡的一种珍贵地道艾草,较之普通的艾草,其药力更强,作用更佳。李时珍和其父李言闻对蕲艾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并将其成果收录与其编撰的《本草纲目》和其父编撰的《蕲艾传》之中。本书作者历时三年,依据《本草纲目》中的对蕲艾的相关内容,并收集大量富有神奇功效和深厚底蕴的“蕲艾灸”在民间应用中的经验,整理成册,供医药者学习参考,供病患者对症选用,供养生者益寿延年。
49元5本 中西医整合肿瘤学理论与实践:跟师国医大师周岱翰心得
中西医整合肿瘤学理论与实践:跟师国医大师周岱翰心得
王雄文
¥54.50
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中西医整合肿瘤学的理论与实践,上篇“学中习西三十载理论心悟”探讨中医哲学思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藏象学说、治病求本、治未病、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中医预后观、中西医整合等理念的内涵,以及这些中医理念与西医学的表观遗传学、自稳态调控机制、精准医学、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肿瘤微环境等研究展构建的西医学体系的异同,构建中医战略指导中西医整合战术并动态评估与调整的恶性肿瘤诊疗要及路径。下篇“学中习西三十载实践与医案”将上篇的中西医整合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记录并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多疗程扶正祛邪治则及相应中西医整合方案优化组合的临床应用。
49元5本 五行针灸随想录
五行针灸随想录
(英)诺娜·弗兰格林
¥54.50
各种针灸流派的理论基础皆源于中国古人的发现,即当针刺人体皮下的某些穴位,能影响人的健康。这本小册子专门介绍针灸中的一个特殊流派——五行针灸。 五行针灸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书将会全面的介绍。五行针灸使用和其他针灸流派相同的经络图,目的也是同一个——恢复健康。
49元5本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名医名家卷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名医名家卷
王捷虹;周滔
¥54.50
丛书分综合卷、临床卷、方药卷、流派卷、专家卷和基础研究卷,全面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促学术步。 专家卷介绍了四十余位在全国中西医结合脾胃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如国医大师路志正、杨春波、李佃贵等,全国名中医危北海等,知名专家张万岱、劳绍贤、陈治水、唐旭东、李军祥等,包括他们对脾胃学说理论的认识、阐释与创新发展,诊治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49元5本 沈元良内科临证心悟
沈元良内科临证心悟
沈元良
¥54.50
本书收录近十多年来所积累的部分临诊医案、医话、及名方考释,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医案。深受“景岳学说”、“绍派伤寒”之熏陶,临证宗仲景,旁及诸家,论病议证,有所遵循,匠心独运,多有新意。医案翔实,亦多良验;引经据典,释案玄机,述义详尽,独有心悟。中篇为医话。呈现绍派之遗风;有论有法,兼收并蓄,使流派特色风现粲然。下篇为名方考释。精选名方,洞悉寒温,阐发精义,立法创方,历久弥新。
49元5本 混沌与觉悟:中医入门零到玖
混沌与觉悟:中医入门零到玖
陈广源
¥54.50
此书的“立意”很高,“出发”很正,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想,处处都是围绕着“回溯本源 回归本位”展论述。在中医门的“读物”“读本”中,应该是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真正的中医、铁杆的中医、吃着中医的饭还对中医事业存有感恩之心的“中医人”屈指可数。此书不仅授人以知识,还能给人以启发,不仅适合中医专业的人读,更适合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哲学问题。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就已经在考虑社会效应的事。对于书中的内容已经在“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官微”行连载,平均阅读量在4000以上,也得到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认可。目前预测出版的销量在几万册,也希望此书可以造成为“热销书”,争取再版。
49元5本 针刀心悟:针刀松解术诊治经筋病传承创新实录
针刀心悟:针刀松解术诊治经筋病传承创新实录
郭长青
¥54.50
本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郭长青教授,编写的一本关于应用针灸、针刀的学术思想、临证心悟的专著,根据作者数十年的教学、临床经验及科学研究经历编写而成。 本书分五章介绍作者的从医经历、学术思想、临证感悟及诊疗思路。①成长经历:为作者学医成才之路。②研经探穴:介绍研究经络腧穴的心得与体会及运用“阿是穴”新概念治疗疾病的经验。③谈针论刀:介绍对“经筋”、“骨病治筋”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及针刀刀法手法学的运用。④临证心悟:介绍对颈项背部疾病、肩部与上肢疾病、腰臀部部疾病、下肢疾病及其他杂病不同部位的五十余个代表病种的临证心悟。⑤医案精选:将颈部疾病、肩背部疾病、上肢部疾病、腰臀部疾病、下肢部疾病及其他病症40多例病案,从症状体征、临床诊断、治疗手法、病证讨论4个方面行论述分析,体现了作者的诊疗经验与思路。
49元5本 玉机辨症
玉机辨症
(清)柯琴;邢玉瑞
¥54.50
《玉机辨症》系清代医家柯琴、改斋氏纂,全书 分上、下两部分。本次整理选择明代医家刘纯《玉机 微义》五十卷中的内科杂症和妇科杂病的内容,分为 滞下、疟、中风、伤风、疠风、风痫、破伤风、内伤 、痰饮、头眩、吐酸(吞酸附)、痞满、咳逆、痉、泄 泻、损伤、寒、署、湿、燥、火、热(发热附)、痹、 厥、头痛、心痛、腰痛、腹痛、淋、小便不禁、小便 不通、脚气、疝、经闭、经水不调、血崩、带下、胎 产诸证等38种疾病,分别阐述其病因、病机、脉、治 法、治则、证型、方药等,取其精华,归纳整理,以 便于临床医家应用。本次整理以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 馆藏传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耳穴诊疗入门
耳穴诊疗入门
刘继洪
¥54.50
本书主要包括五章内容。 *章:耳穴诊疗法概述,全方位地从耳穴的定义,起源发展、诊治特、理论依据等,对耳穴行了初步系统的介绍。 第二章:国标耳穴,从耳穴的初级门始,分别从耳郭表面解剖,耳郭基本标志线的划定,耳穴定位、功能与主治这几个方面来供初学者学习,掌握国标耳穴基础,能够行基本的操作。 第三章:耳郭诊断的常用方法,一步通过对耳穴望诊法、触诊法、耳郭闻(听)诊法的介绍,让学者了解到耳穴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 第四章:耳穴治疗总论,对耳穴治疗的选穴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耳穴压豆、耳穴放血,耳穴功能分类以及注意事项,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五章:治疗各论,即通过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收集,分别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以及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疾病,给出了43种常见疾病的简介及取穴治疗方案,供初学者行治疗实践参考。
49元5本 经方大家陈亦人医案医话
经方大家陈亦人医案医话
张喜奎
¥54.50
《经方大家陈亦人医案医话》为伤寒大家陈亦人教授的学术思想整理,内容为陈亦人师徒教学记录,并经陈老亲自审阅修改,力求真实完整反映陈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医案,选取陈亦人先生临床典型验案加以分析;下篇为医话,总结陈老一生学用《伤寒论》的心得。 全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陈亦人教授的学术特和临床诊疗经验。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49元5本 论道中医: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现代释读
论道中医: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现代释读
胡登峰;洪国芳
¥54.50
中医的现代化是中医走向现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而中医语言的现代化又是中医现代化的*步,《论道中医——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现代释读》就是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释传统中医学理论的一本书。 书中对传统中医学的一些重要术语和概念,如道、气、阴阳和五行等行了现代释读,并在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释读中阐明了中西医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根本差异。书中比较了中西医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指出中西医之间差异的实质是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书中讨论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中医学的本质是一门天人医学,天人合一是中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医认识论的基础,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书中着重论述了中医的精气、脏腑和经络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从现代认识的角度阐明了中医的精气、脏腑和经络的本质。书中对中医神识的现代科学实质行了探讨,揭示了中医的形、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书还对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的藏象理论、中医的取象思维、中西医学疾病观的差异、中西医结合等问题行了较为深的探讨和研究。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您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49元5本 经方传承实录
经方传承实录
何庆勇
¥54.50
本书为广安门医院博士生导师何庆勇的第三本书《经方传承实录》,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上篇为何庆勇及其硕士、博士、徒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医案实录,下篇为作者的学生介绍运用甘草干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黄土汤等经方的临床经验。
49元5本 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实践:中医药特色护理手册
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实践:中医药特色护理手册
高德江
¥54.50
本书主要介绍阿尔兹海莫病的五行管理模式,提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规范化中西医治疗。介绍了护理、照护营养、康复、人文关怀、健康教育等方案。根据中医五行属性的特点将学科进行系统归类,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生活照护,照护师的培训,融入到本书当中,使患者能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减少照护者的负担。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伴随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躯体疾病,本书给出了保守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并可参考复制。是一本指导性较强的功能性图书。
49元5本 裴正学医话医案集
裴正学医话医案集
裴正学
¥54.50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裴教授众弟子对其临床典型医案的记录、讨论和解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深了解裴正学教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在临床辩证施治之法的方便之门。编辑和出版本书,意义深远,弥足珍贵
49元5本 三部六病翼:学习《伤寒论》
三部六病翼:学习《伤寒论》
康守义
¥54.50
刘绍武弟子康守义按照刘老依据三部六病纲要解构伤寒论的思想,将伤寒论重新编排解读,并融自身临床诊疗思路,以扩充三部六病体系。全书分三部分,上篇为三部急性六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主要方法来源于《伤寒论》,中篇为以三部六病纲要重新解读《伤寒论》,此两篇主要阐发刘老学术思想。下篇为三部慢性六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此篇主要为康老对三部六病学术思想的补充,包括对慢性六病诊断治疗较有帮助的腹诊及方剂。作者对伤寒论理解精深,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成果,将有效但医理模糊的经方系统化、条理化,读之颇有发人省思、豁然洞穿之感,临床价值巨大,适合有一定临床功底的中医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
49元5本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邓一齐
¥54.50
嵇康《养生论》是三国时期的作品,其养生理论与实践在个体养生层面堪称一绝。但其文属古体,字义深奥,不易被今人读懂和采纳,除意译外,有必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行研究和诠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步,有必要结合现代的情况,应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和知识,对其养生保健的不足部分给予补充完善。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崭新的养生保健科普知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民众带去健康和快乐。为和谐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奉献绵薄之力。本书的特有:1、对嵇康《养生论》行了深的研究,用近15万字诠释嵇康的1200余字,这是嵇康《养生论》问世以来的作;2、应用中医西医两套理论知识作注释,为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领域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3、将嵇康《养生论》未论及的家庭、社会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知识行了拾遗,使养生保健科普知识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4、书中对养生保健的定义,天年期限,长寿期限,预防健康板块变短,防止病理性衰老作为养生保健的关键环节、守法修德为养生保健的基石等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大大丰富了养生保健的内容,预测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和赞许。
49元5本 钱塘医派
钱塘医派
胡滨;竹剑平
¥54.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9元5本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方药卷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方药卷
黄绍刚;吴皓萌
¥54.50
丛书分综合卷、临床卷、方药卷、流派卷、专家卷和基础研究卷,全面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促学术步。 方药卷主要为调理或治疗脾胃疾病的方药,包括经方、时方及专家效方、经验方等,以及脾胃学说的方剂学理论、组方分析、应用要和独特创新等。
49元5本 传承之路:师从刘景源教授治学临证实录
传承之路:师从刘景源教授治学临证实录
刘宁
¥54.50
刘景源教授从事温病教学已50余年,于温病学研究广泛而深,深受业界赞誉。此选题是由其学术继承人刘宁博士学习跟师刘老温病学研究及临床经验的传承总结。“上篇?读经典”,共收在导师指导下研读经典的心得体会;“中篇?做临床”,总结导师临床独到经验及有效方药,包括内科、妇科等内容;“下篇?跟名师”,收了作者跟师学习温病学的总结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