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文学与文献论考
¥27.72
书稿系作者有关先秦文学与文献考论的结集出版,共二十九篇论文,分为三组。*组探讨上古时期的神话、宗教、礼制及相关文献。第二组立足先秦文学文献形态、文章文体的多样性,探讨中华多元一体文学传统的形成,以及先秦时期多种文化形态向域外的传播交流情况。第三组围绕《春秋》《左传》《诗经》《论语》《楚辞》等,考察具体文献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某地域特定时期内的文化特征、社会风貌。


抱朴子内篇--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27.60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韩诗外传
¥27.60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诗学派创立者韩婴的著作,也是汉代今文学派三家诗硕果仅存的《诗经》学著作。全书一共十卷,三百零八章,从经书、诸子及史书等文献中择取三百多则轶事古语,记录了远起上古,下至西汉初年二百多个历史人物。在记叙之后,常于末尾引用《诗经》的篇章总结和照应前文。《韩诗外传》虽是一部经学著作,与其说《韩诗外传》是采取杂说,推衍《诗经》诗义,不如说是用《诗》,所引《诗经》诗句是对所述古事古语在“经典”中的一个佐证。王世贞评价说“《韩诗外传》杂记夫子之绪言与诸春秋战国之说,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是对其所做的允当的评价。


九章算术(附海岛算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27.60
《九章算术》成书于1世纪左右,是中国古代东方数学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算经之首”。它确立了中国古典数学的基本框架,规范了中国古典数学的表达方式,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和东方的数学。 《九章算术》是以应用问题解法集成的体例编纂成书的,其基本形式是“问(题目)、答(回答)、术(算法)”全书246问,分属于53种算法。 卷一方田,主要讲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卷二粟米,主要探讨依各种谷物的交换率而相互推求的比例算法。 卷三衰分,即按比例分配。衰分讨论成正比关系的量,而返衰则讨论成反比关系的量。卷四少广,讨论由已知面积反求边长或周长。其中使用了平方或立方的算法。 卷五商功,讨论各种柱、锥、台体的求积。核心是四棱锥体积的计算,它奠定了中算家多面体体积理论的基础。 卷六均输,探讨由正、反比关系复合而成的分配问题的解法,广泛用于徭役分配与调节运输。 卷七盈不足,探讨双假设法及其实际应用。 卷八方程,其中的“方程”术相当于现今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解法,其中行列相加减自然 地推广到正负数的范围。 卷九勾股,前部分讲解了勾股形的各种算法,它是本卷后部分勾股测量的理论根据。 此外,魏晋间人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一步将勾股测量发展为重差术,编写了《重差》一卷,附于《九章算术》之后。唐代初年,李淳风等奉诏整理注释《九章算术》时,将其单独刊行。因其中第1问为“望海岛”,故称之为《海岛算经》。 “三全本”《九章算术(附海岛算经)》收了《九章算术》原文、刘徽《九章算术注》、李淳风等的《九章算术注释》,以及《海岛算经》。各卷及附录配有题解,对全部原文及历代注文行了注释、翻译,并对部分题目配以插图和图草行说明,全方位展示了这部古代算学经典。


慎子 太白阴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27.60
《慎子》为先秦典籍中渊源有自、流传有序之书,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的黄老道家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存《慎子》仅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对其著者、流传与真伪情况,历来有不同说法。此次注译,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为底本行注译。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收“三全”本,在原书基础上行改造,简化“校”而加强“注”,增加了对相关名物典故、疑难字词等的注释,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百科全书式的一部兵书。全书共十卷一百篇,内容包罗万象,从心术到谋略,以至治军、选将、用兵、攻守战具、工程、通信、行军、宿营、战阵、军用文书、军医、战马、星占、杂式等方面,保留了前代关于军事的论述与资料,同时其撰作方法也给后世编纂或著作兵书以很大启发,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为唐朝的李筌。本次注译,作者以张海鹏《墨海今壶》本为底本,校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


《吕留良家训译注》
¥27.60
全书主体部分共五卷十六篇,另有补编十三篇、附录三篇。此次译注,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若干与家训密切相关的篇目,以保存吕留良家训教导的完整性。吕留良家训以敬顺、无私、勤俭、去邪为总纲,以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为主体,处处体现了吕留良“敬爱严慈”的家教风格。 中国古人本以家族观念为重,喜家族群居,一大家族人若想和睦相处,家训则极为重要。吕留良生前曾读过浦江郑氏义门的《郑氏规范》,极为仰慕赞叹,以为至善,于是立志编撰吕氏家训,并传之于家,流之于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此书并未在其生前完成。吕葆中在其去世之后,选编了《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一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如今再根据吕葆中等人的意愿,补若干篇目,并加以译注,故改名为《吕留良家训译注》。再读吕氏家训,觉其对今人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多有启发。

经学与建国(经学研究 第2辑)
¥27.09
本辑主题“经学与建国”,旨在回顾一个问题:晚清民初,面对中国从帝国转向民族国家的局面,康有为、章太炎等人如何凭借经义,提出他们的建国理念。重温晚清民初经师大儒的建国理念,并非认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与灵验的药方,而是因为他们开启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帛书老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27.00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本、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安排,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值得期待。


蟫庐日记:外五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27.00
王祖询等*的《蟫庐日记(外五种)》包括《蟫庐日记》中的《望云庐日记》《受福富昌镜室日记》《二十八宿砚斋日记》三篇,以及《北行日记》《涤庵日记》《淮海日记》《养性室日记》《乙亥年日记》等,这些日记记录了当时文化界的交往情况,为近现代珍贵史料。


孙毓汶日记信稿奏折: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27.00
孙毓汶(1833-1899),晚清重臣。曾任总理衙门行走、军机大臣,刑部、户部、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是近代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所存手稿具有重大史料价值。本 次整理,以《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辑所收“孙毓汶档”为底本,收录了其于同治六年五月至十二月赴蜀任主考时所撰《蜀游日记》,同治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三月赴福 建任学政时所撰《使闽日记》,以及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一至九月二十九日的日用消费记录,同光时期的信件和奏折底稿等五部分内容。 此外,还收满族大臣乌拉布光绪十年与孙毓汶同赴湖北查案所撰行程日记一册。


白雨斋诗话(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27.00
陈廷焯(1853—1892),晚清著名词家,常州词派后学。本次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论诗诗话集结整理。特别是首次将其未刊稿本《骚坛精选录》中的论诗之语摘录汇辑。是研究晚清词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文学史价值。


珠泉草庐师友录 珠泉草庐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27.00
《珠泉草庐师友录》为廖树蘅师友投赠之作,涉及近代湖南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宗教诸多领域人物,可以了解近代实业家的人生经历、品格文章,窥见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历史。《珠泉草庐文录》收录廖氏文章,包括奏牍、序、诗、游记、墓志各种文体。 《珠泉草庐师友录珠泉草庐文录/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由廖树蘅等*。


十八国游历日记 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 藕庐诗草(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27.00
本书由《十八国游历日记》、《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和《藕庐诗草》构成。作者金绍城曾出席在美举办的万国监狱改良协会第八次会议,并考察欧美诸国司法系统,分别写下了《十八国游历日记》和《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藕庐诗草》是其诗集。全书由谭苦盦校。


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26.99
李渔曾说: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引花室、瓶中供花是古代文人雅士消遣寂寞日子的赏心乐事。借花以寄情,是为生活之美。 《瓶史》《瓶花谱》被誉为中国插花典籍双璧,《瓶花三说》为风气之作。《瓶花三说》分瓶花之宜、瓶花之忌、瓶花之法三部分;《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部分;《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十二节。三部著作正是中国式文人花之正宗源流。 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古人追求雅趣的生活状态,也希望能投射在现代人身上,在忙碌之外,心慢下来,引花室,于一瓶一花中获得一个延展的精神世界。 愿你室有花香,灵魂亦然。


人物志译注
¥26.99
《人物志》是我国*早系统研究人的才能、个性及政治作为的著作。伏俊琏《人物志译注》行了全文翻译,并做了不少注释,书稿译文准确,文字晓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志》的内容,汲取其思想精华。


穆天子传译注 燕丹子译注
¥26.99
《穆天子传》出自汲冢竹书,记周穆王巡游四海,见帝台、西王母的传闻。文辞质朴,较有小说意味。在历史地理、语言文化、民俗礼制等方面皆有重要文献价值。《燕丹子》结合史籍与民间传说,以燕太子丹复仇雪耻事件为中心线索,生动描绘了燕太子丹逃归燕国,礼贤下士,招募勇士,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而*终失败的故事,是一篇充溢着悲壮色彩的短篇传记小说。本次出版,《穆天子传》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正统《道藏》本整理译注;《燕丹子》据《平津馆丛书》本整理译注。为保留底本原貌,原文中古字、奇字、脱文、讹误等一般不作改动;凡原文中脱佚、错乱,不可通读处,则按照注释中的考订、补正与说明试作通译,以求文句畅达,便于读者阅读。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重现小说原有的行文魅力。在原文各卷前皆配有题解,略述该卷要旨,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书末附历代叙跋辑录及历代相关文献辑录。


随园食单
¥26.99
《随园食单》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心单、饭粥单、菜酒单。从选材到品鉴,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南北菜肴,以及当时的美酒名茶,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吃,是平凡生活中一件大事,一蔬一饭,用心对待,日常食物*易令人满足。 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喜欢吃的人,必然能体会细节,热爱生活。酸甜苦辣咸中品出的生活气,才是*让人动容的地方。每一个微小的日子,因为有美食的参与而饱满,而丰盛。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


中国古代思想家赞
¥26.62
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用于赞颂人物等,多为韵语。是赞起于孔丘,讫于戴震,凡五十三家。郑先生是诗词歌赋圣手,赞文典雅鲜活,气象清新。且每篇赞文之后,附有白话解说,疏通文字,陈说义理,旁证博引,令人心折。当下,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鉴于作者的特殊身份(民主党派领导、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我们推出此书,有可能成为广为流传,发挥价值的普及读物。


茶经 续茶经(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26.60
要想了解中国茶文化,有两部经典不能不读,一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一是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陆羽《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图组成,详细介绍了茶的来源、茶具、茶的制造、茶器、煮茶之法、品茶、茶事、茶的产地等诸多方面,是我国*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茶文化的综合性著作。《茶经》使茶的品饮从粗放性走向程序和艺术化,成为茶文化著作的山之作,陆羽也因此被誉为“茶神”“茶仙”。 自唐至清的数百年间,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茶经》中提到的茶具、茶器和品饮方法等已不可行。陆廷灿《续茶经》延续《茶经》体例,通过搜集唐以后茶文化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的著作。《续茶经》在“续”中有创新,在《九之略》中突破《茶经》体例,收录《茶事著述名目》《诗文名目》《诗文摘句》等篇章,极大丰富了《续茶经》内容。《十之图》中收录《茶具十二图》等三组图版,使我们能目睹其形制。附录中的《茶法》清晰梳理自唐榷茶制度建立后其在宋元明清诸朝的发展情况。《续茶经》虽名为“续”,实则是一部独立的著述,通过它可以了解唐以后茶文化的发展。 从《茶经》到《续茶经》,大致拼勾勒出了一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史。同时,两部书中记录的茶人、茶事、茶诗文,展示了茶与人的关系,从中可以见到民生、民俗、宗教、医药、养生、社交等各方面的资料,可以说这是以茶为中心的一部缩略的社会史。


白虎通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26.40
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场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期间,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诸儒作答,汉章帝亲自裁决。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作为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义》不仅是经学发展中之产物,更是当时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学术共识,具有保存当时经学样貌之典范价值。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史上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新序
¥26.06
《新序》是西汉刘向编纂的先秦至汉初的历史故事类编,共十卷,166个条目。书中材料多采自《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荀子》、《庄子》、《韩非子》、“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有些是摘抄,有些则出于刘向的“弃取删定”,故有不少出入。刘向编纂此书目的是以古人的成败得失为本朝治政作昭鉴,集中体现了他德治仁爱、任用贤人、崇谋尚义等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