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著 黄霖 周兴陆 导读
¥7.0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以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朱道初,桂万荣
¥9.99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 “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49元5本 洗冤集录注评
洗冤集录注评
关信,罗时润,宋慈
¥12.99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从13世纪到19世纪沿用了600多年,是审判官们的法学经典著作。《古典文库:洗冤集录注评》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本次刊行,加以标、注释、评,并附有案例,以便读者理解。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
(清)李渔,朱伯荣,金新
¥9.99
编辑推荐 《中华经典诵读:笠翁对韵》分为上下两卷,共90段。像《声律启蒙》一样,按30个韵部编写,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是作者仿照清代学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编写的。有助于读者拓展视野,同时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经常诵读,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受到灿烂文化的熏陶,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清代初期著名戏曲家、学者,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
49元5本 文苑拾遗
文苑拾遗
徐重庆,刘荣华,龚景兴
¥19.99
  《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辛亥史料、湖州人文和秉烛夜谈,主要涉及现代文学研究和湖州地方文史研究,对一些史料的考辨颇有助于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49元5本 剪烛小集
剪烛小集
王稼句
¥15.99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撰文章的结集,内容包括:苏州地方掌故、文史类趣味考据文章以及为其他著作撰写的序跋。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49元5本 入浙随缘录
入浙随缘录
子张
¥15.99
      本书收作者近年所写的随笔,分四辑, “逢人录”侧重写人,涉及十四位中外文化人物,其中以现当代文学家居多;“闻铎录”乃为专写木心的六篇;“览书录”则侧重书缘,得十一篇; “行脚录”多写旅途和旅途中的见闻。
49元5本 立春随笔
立春随笔
朱航满
¥19.99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49元5本 苦路人影
苦路人影
孙郁
¥15.99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孙郁所写的一组学术随笔的结集。全书着眼于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坛人物,并以宏阔的视野将古今中外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行多维度比较,从而提出了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给读者以启示。体现了学术含量和理论深度。
49元5本 越踪集
越踪集
徐雁
¥19.99
        本书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近年所写随笔的结集。全书收20余篇文章,以作者历年在浙江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若干书人书事,又以“外篇”的形式,发掘浙江各地的历史文化内蕴。全书结构巧妙,语言朴素,可读性强。
49元5本 问道录
问道录
扬之水
¥15.99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始深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
49元5本 大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套装共2册)
大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套装共2册)
潘志平
¥43.00
        本书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读古圣贤人的家训,用古人的家训指导家长如何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这是一部孩子与家长共同阅读的家训,一部孩子一定喜欢的家训,一部公益中学学生、家长、老师合力编写的家训。
49元5本 大画《颜氏家训》
大画《颜氏家训》
潘志平
¥25.00
        本书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读古圣贤人的家训,用古人的家训指导家长如何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这是一部孩子与家长共同阅读的家训,一部孩子一定喜欢的家训,一部公益中学学生、家长、老师合力编写的家训。
49元5本 大画《朱子家训》
大画《朱子家训》
潘志平
¥18.00
        本书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读古圣贤人的家训,用古人的家训指导家长如何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这是一部孩子与家长共同阅读的家训,一部孩子一定喜欢的家训,一部公益中学学生、家长、老师合力编写的家训。
49元5本 浙江籍
浙江籍
陈子善
¥19.99
由陈子善所著的《浙江籍/蠹鱼文丛》一书为“蠹鱼文丛”的一种。全书评介49位籍贯为浙江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这些文章并非对作家们的文学道路行全面回顾或详细评析其代表作品,而是或查考他们文学生涯中的某段史实,或发掘他们尚不为人所知的某篇集外文,或对其作品选本加以说明等等,是一部读来生动、资料丰富的有关中国现代文学资料搜集与研究的散文集。
49元5本 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
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
李辉
¥19.99
     本书是李辉老师近年所写随笔的结集。全书共收23篇文章,记述了丰子恺、冯雪峰、戴望舒、徐志摩、蒋梦麟等一批浙江现当代文化名人的命运遭际,作者夹叙夹议,笔墨饱含感情,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49元5本 漫话丰子恺
漫话丰子恺
叶瑜荪
¥19.99
  《漫话丰子恺》是作者叶瑜荪历年撰写的有关丰子恺的四十篇文章的结集,主要谈及丰子恺的思想、人生、艺术,对一些史料错误也有所考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丰子恺是我国漫画家、散文家,艺术成就极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49元5本 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
孔祥瑞
¥28.00
从汉代郑玄为《论语》做注始直到当代,《论语》的注本层出不穷,其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徳的《论语集释》、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注本,在历史上、专业领域、大众阅读中各自有过重要影响。 本书尝试在专业注本和大众注本之间,做成一个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相对流畅的注本。在专业性上,除了广泛汲取古注的精华外,还利用了*的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专业的学术成果,对《论语》作了相对全面、专业且简明的解读。
读客经典文库:传统美学三书
读客经典文库:传统美学三书
沈复,袁枚,李渔
¥110.00
《浮生六记》: 像沈复一样会爱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代笔记体自传的压卷之作,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在中国文学史上,夫妻恩爱生活初次成为了文章主题。沈复和芸娘二人又都富有生活情趣,无论是出游、培植花草还是布置房间都有精妙的设计。除此之外,沈复教芸娘读书识字、怂恿她男装出行,其中体现出的男女平等的超前思想也尤为可贵。 《随园食单》: 像袁枚一样会吃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详细记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名茶美酒。对菜点的选料、加工、切配、烹调及菜点的色、香、味、形、器都做了精辟的论述。袁枚用文才笔墨,将吃喝之俗事写出了别样的气息,让一蔬一饭的哲学打破时间的限制,触动我们的味觉和记忆。 《闲情偶寄》 像李渔一样会玩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得意之作,探讨了包括服饰、家具、园林、饮食、种植、养生在内的多个门类,堪称文人生活艺术的“小百科”。本书娱乐性与实用性并重,无论是器物的设计、家具的摆设还是植物的培育赏玩之法,都记录得详细全面。它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和浓重的江湖市井气征服了各个阶层的读者,三百多年来广泛刊刻,流传不衰。
天地人丛书:周子通书;张子正蒙;二程遗书;朱子近思录;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船山思问录;习斋四存编
天地人丛书:周子通书;张子正蒙;二程遗书;朱子近思录;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船山思问录;习斋四存编
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颜元
¥137.60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清颜元号习斋,少时好陆王书,转而笃信程朱之学,*终又回归周孔,提倡恢复“周孔之学”。在学术上,和学生李塨一起,倡导一种注重实学、强调“习行”“习动”、反对读死书的学风,世称颜李学派。被后人推崇为“继绝学于三古,太平以千秋”的《四存编》,反映了颜习斋一生的思想历程。此书分“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作者的主要思想表现在“存性”“存学”两编里,“存人编”则专为反对佛教、道教和伪道门而作。复旦大学哲学系陈居渊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49元5本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侯会
¥39.00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它是如何由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原型,滚雪球般地成长为一个讲述以一百零八好汉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书以《水浒传》小说文本为基础,以各种史料为佐证,条分缕析地追溯了水浒故事的发生、发展和《水浒传》小说的写定过程,尤其是揭示了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和《水浒传》的隐秘联系,令人耳目一新。 书后所附《疑〈水浒传〉与摩尼教信仰有关》一文,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和民间宗教存在复杂联系这一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