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宋人别集叙录(增订本)全三册(精)
宋人别集叙录(增订本)全三册(精)
祝尚书著
¥100.80
本书是有关宋人别集的书目、版本研究专著。逐集介绍作者,编刻源流,传世及收藏情况等,文献记载与珍本善本考察并重,整理并撰写了每部别集的版本源流。是研究宋代文学史、目录版本学及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民商法研究(第五辑)(修订版)(2002-2006年)(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民商法研究(第五辑)(修订版)(2002-2006年)(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利明
¥100.80
《民商法研究》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发表以及未公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研究性论文,该系列前八集曾由法律出版社在2000年-2015年间连续出版,在民商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规划出版项目。本次出版由王利明教授重新整理,对原出版物中内容、注释、体系行调整、核实,并依据近年来民商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原书观行再思考,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并结集成十卷本。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该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以出版时间为序,本书为该套丛书的第五本,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物权、合同、破产法、知识产权等。
唐前孟学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唐前孟学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高正伟著
¥100.80
本书对隋前孟学史展系统研究,分为“战国孟学史”、“秦汉孟学史”、“魏晋南北朝孟学史”三编,共十五章。战国孟学分析了孟子后学、荀子、韩非和《吕氏春秋》对孟子的批判,考察孟学的发端过程;秦汉孟学分析了陆贾、董仲舒、杨雄等诸子对孟子的受,分析了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孟子的受,分析了韩婴、郑玄、赵岐等经学家对孟子的受,考察孟学的初兴过程;魏晋南北朝孟学分析了曹魏时期、西晋、东晋以及南北朝有关士人对孟子思想的因革,考察孟学的发展过程。分析各个时代对孟子天道观、心性论、仁政观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评述孟子学说在每个受者身上以及每个阶段的传承与改造情况,客观还原孟学在当时的存在状况。研究还概括了孟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和特,分析了孟子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演变以及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中世纪1000年(全3册)
中世纪1000年(全3册)
¥100.80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中世纪1000年》,全景式呈现中世纪1000年发展历程,并于细处打捞中世纪的文明碎片,解读和还原了中世纪历史的真实面貌。 《中世纪欧洲》——本书重现了奠定当今欧洲格局的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历史,以及查理·马特、矮子丕平、查理大帝等关键人物对欧洲核心版图确立的重大意义,而基督教则塑造了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伦理、艺术和时代气质,全面、直观地呈现了中世纪欧洲错综复杂的历史细节。同时,本书将中世纪欧洲置于历史大视野中进行考察,论及这一时期从西罗马帝国覆灭到拜占庭帝国巩固,以及萨珊波斯帝国终结、伊斯兰教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并旁及古港拉文纳的历史、西哥特艺术以及北欧“海上战狼”维京人等。 《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 ——本书梳理了中世纪中期欧洲在城市繁荣和各国领土划定的双重作用下的经历,包括托洛萨会战、米雷战役和布汶战役等大战如何确定欧洲的外边界,君主制的巩固和封建贵族权力受限,王朝国家的起源和各国杰出君主的不断涌现,以及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皇教和教权)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与十字军东征的出现对中世纪政治、文化和宗教的深刻影响。同时,本书还涉及中世纪时期综合性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建立,罗马式、哥特式等艺术风格的出现、盛行和传承,城市生活和行会的发展等,详细、清晰地呈现了中世纪文化对欧洲王国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中世纪的终结》——本书还原了中世纪晚期这一欧洲社会转型时期,以及这一时期欧洲经历的重重危机: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农业陷入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英法百年战争战乱;抗议运动盛行……危机也波及中欧、东欧,甚至拜占庭帝国。同时,这一时期国家机器得到强化,王权日益强大,军队建设迈向专业化,贸易得到扩张。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迷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种子开始萌芽。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开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 本系列书目如下—— 《古埃及兴亡史》(3册)——《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 《美索不达米亚与中东文明》(2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东的王国和帝国》 《古希腊文明2500年》(4册)——《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兴亡史》(6册)——《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 《从拜占庭帝国到俄罗斯帝国》(2册)——《拜占庭的辉煌》《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 《中世纪1000年》(3册)——《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中世纪的终结》 《欧洲地理大发现》(3册)——《通往东方的新路线》《征服美洲》《大航海时代》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3册)——《文艺复兴》《绝对君权》《启蒙运动》 《18世纪后的欧洲与世界》(3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债法总则研究(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债法总则研究(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利明 著
¥100.80
债法总则是关于债的一般规则。传统债编模式主要是以合同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债法体系主要围绕合同法行结构设计,表现为强烈的合同法主导型的结构。债法总则大量替代了合同法总则的内容。本书作者主张仍然保留债的概念和债法总则,并强调债的一般规则对合同法的指导作用。我国债法总则的设计,应当将本来应当属于合同法总则的内容回归合同法,将仅仅适用侵权法的内容回归侵权法。债法总则中主要规定的是债的发生原因、标的、种类、效力、变更、保全、转让、消灭等。本书共分三篇17章,完整呈现了作者在债法总则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深思考。
古文字研究(第三十四辑)
古文字研究(第三十四辑)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编
¥100.80
本书共收录古文字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107篇,内容涉及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秦汉简帛等多方面的研究。既有关于文字考释的文章,也有关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校读、专题研究等的文章,披露了新材料,涉及古代的文字、思想、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内容,可反映学界的新成果。
跨文化为对话.第47辑
跨文化为对话.第47辑
乐黛云,李比雄
¥100.80
跨文化对话第47辑关注西方汉学史研究和古代和近代东方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有法国、英国、比利时汉学史的专题文章和汉藏学者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成果。本辑对美国、俄罗斯及拉美文坛动态也有专门介绍,体现了辑刊立足于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宗旨。
人格权立法的中国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人格权立法的中国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利明
¥100.8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将人格权的保护作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为民法典的编纂指明了方向。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回应了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立法要求,符合民法发展的*趋势,符合民法典科学性和体系性的要求。人格权请求权独立于侵权请求权,不以过错和损害为要件;人格权不仅具有传统的防御性功能,而且具有积极利用的权能;人格权立法既强调对侵权的事后救济,更强调对损害的事前预防,允许权利人在事前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侵害行为的发生。因此,以独立的人格权编来具体规定人格权的概念、效力、行使要件及权利冲突等内容,有利于法律适用的准确与统一,充分体现了民法典的时代性特征。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组编 顾海良 编著
¥100.80
本卷作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九卷本的“序卷”,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思想做出概述,阐明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对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上的创性贡献做出探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术依循和思想指导;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及主题做出概述,在20世纪的“历史范围”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过程特征及其理论视域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在20世纪的升华做出阐释。同时,本卷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和阐发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要理论见解和学术观做出评述,以提供有益的学术资源;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九卷本的结构与分卷内容做出概述,从整体上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至第九卷的结构和各卷主题做出阐释。
蓝图
蓝图
(希腊)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Christakis)
¥100.70
为什么流落到荒岛上的沉船幸存者,仅有部分人活了下来?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面孔? 交友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吗? 什么样的群体才能在沉船事故中幸存下来? 为什么试图重建人类社会的努力都失败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一小群狩猎采集者变成星际遨游的现代人? 从沉船事件中幸存者的故事,到南极洲探险的科学家的故事;从人们努力创建一个脱离于现实社会的乌托邦的故事,到科幻小说的故事;从哈扎人和图尔卡纳人的故事,到人类与黑猩猩友谊的故事,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在这本包罗万象的著作中,向我们讲述了好社会的八个特征,以及对这些特征背后原因的追溯。 ?融合了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经济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作者克里斯塔基斯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观点:基因不仅影响着我们身体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我们心智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更影响着我们我们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我们每个人都天生携带着进化的蓝图,可以用来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进化使我们天生良善。
阿尔及利亚历史
阿尔及利亚历史
邵丽英,慈志刚
¥100.00
本书完整梳理了阿尔及利亚的历史,涵盖其地理概貌,各个历史阶段如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兰教统治时期、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发展,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及其独立,以及本·贝拉、布迈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时期的建设。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阿尔及利亚通史,贯穿古今,展现了一个非洲国家发展独立的艰难历程。
一周特价11.23-12.8 贺麟中译黑格尔经典著作
贺麟中译黑格尔经典著作
(德)黑格尔(Hegel, G.W.F.)
促销价:¥49.00|¥100.00
《贺麟中译黑格尔经典著作》套装:小逻辑,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小逻辑》“贺麟全集”卷本书是《哲学全书纲要》的部分,通称《小逻辑》,以区别于《大逻辑》(即逻辑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全集”第八卷《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是著名哲学家、翻译家贺麟的重要译著之一,以八十岁高龄自诺尔编黑格尔著《早期神学著作》的德文原版翻译而成,并参考诺克斯与克朗纳的英译本。本书也是身为译介黑格尔至中国人的贺麟先生,生前后一部黑格尔相关译著。其中收入黑格尔著《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耶稣传》《基督教的权威性》《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及《1800年体系残篇》等五篇论文,是了解和研究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手资料。《精神现象学》(上下)“贺麟全集”第15—16卷新校重排本,黑格尔哲学的“圣经”,深刻影响马克思、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经典,对勘上卷初版与再版修订译文,存历史原貌利研究之便。《精神现象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阐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部纲领性巨著。黑格尔自认此书为其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誉《精神现象学》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和“黑格尔哲学的圣经”。黑格尔通过此书提出,精神现象学是关于意识到达“*知识”或“科学”(即哲学)的道路的科学,它为个体提供了一把攀登*知识的“梯子”。中译本由贺麟、王玖兴合译,分上、下卷先后于1962年和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上卷1979年再版时曾修订译文,以与下卷译名统一,本次整理出版“贺麟全集”版,对勘再版所作修改,择其重要者,以编注形式留存上卷初版原貌。《哲学史讲演录》“贺麟全集”第11—14卷全新校对,重新排版,据贺麟手迹修订部分文字;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天才的著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和经典; 贺麟弟子、著名哲学教授张祥龙参与修订编辑;重新收入苗力田选译黑格尔哲学史相关书信。《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治哲学者之书。黑格尔一方面将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贺麟、王太庆等先生将其译成中文出版,是贺麟先生译述黑格尔的重要成果。本次收入“贺麟全集”出版,解决了之前版本由于出版时间相隔较远而存在的体例不一等问题,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
世界文化常识(套装共3册)
世界文化常识(套装共3册)
约翰·梅西,马克斯·韦伯,何炳松
¥100.00
《世界文学常识》 本书以时间为主轴,以故事的形式,分别从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19世纪和当代文学这四个部分进行讲述,对几千年来影响世界的伟大文学家、重要的文学著作及其时代背景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描述。作者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将文学史描绘得如诗如画。这是一部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入门的文学史纲。 《世界经济常识》 本书遵循了从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以及前资本主义等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追溯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史,探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特有社会历史条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产生于西方,不仅仅得益于地中海沿岸优越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基于其具有资本主义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世界历史常识》 何炳松先生将“民族复兴”作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主旨,跳出惯常的“欧洲中心论”,放眼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所构成的整体世界。书中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如何逐渐主导了近代世界史的进程,以及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立场,并依照“综合研究”这一科学新标准,将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和宗教等活动交互错综的情形同时进行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史,非常系统地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新史学巨著。
两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战史合集)
两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战史合集)
李德·哈特
¥100.00
《*次世界大战战史(精)》是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家、现代战略大师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详述*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与各方战略战术的运用。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整个世界。欧洲列强集团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国之力,投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   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壕沟阵地,成为列强意志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破片四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   兵灾遍及亚欧非三洲,炮火烟硝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然而这场号称将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
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
吕冰洋
¥100.00
当中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时代之后,发现在处理央地关系时,仍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的一对矛盾。央地关系包括政府间行政关系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前者以人事权为主,后者包括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三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须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才能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是分权过度又会导致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妨碍统一大市场形成、中央政府权威削弱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集权与分权各有利弊,其利弊分析引发了学界的大量研究。本书续明末思想家顾炎武《郡县论》的思考,试图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穿透历史的迷雾,回答如下三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央地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二,自改革放以来,央地关系的演变逻辑是什么?第三,为什么说央地关系“寓分权于集权”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的合理设计?
比较行政法学(修订版)
比较行政法学(修订版)
关保英
¥100.00
《比较行政法学》是微观比较法著作。全书共八章,包括导言行政法学流派、比较行政法学概述、行政法学方法论运用的比较、行政法概念界定的比较、行政法理论基础阐释的比较、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比较、行政法学关键词设定的比较、行政法学科体系构造的比较和行政法学分部类诸元素路的比较。本书体例侧重行政法学方法论、概念及关键词、基础理论的学理释义,以及其他问题在行政法学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地位顺次。在每一章中作者设定了行政法学科中的一些主要的、基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以不同学者的论为铺陈,比较中梳理不同行政法学流派,尝试将同一流派的论集中阐发,再将不同流派的论加以区分,论证细密,条分缕析。总之,本书采用微观比较,不属于宏观国别比较;没有专注选取行政法典中的材料,有别于成文法比较著作。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十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十期)
唐力行
¥100.00
本书收了30余篇论文,收录了笔谈、江南社会、江南环境、江南文化、江南艺术、江南与评弹文化、江南学术前沿七部分,围绕江南社会史与江南艺术史的跨界对话将会给学界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启发。
司马懿讲三国
司马懿讲三国
张守春
¥99.99
用司马懿的视角打开三国! 司马懿*人称讲三国英雄豪杰,讲述“他眼中”的三国故事!揭秘三国诸多谜题! 吕布:他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不是死于曹操之手?! 周瑜:好好一个翩翩公子,怎么就被黑化了! 诸葛亮:打动刘备的不是计谋,是……; 荀彧:曹操的首席谋臣,他是怎么帮曹操由弱转强的?! 马超:为什么他总是为人作嫁? 庞统:开玩笑,我的功劳比诸葛亮大! 魏延:一身反骨,缘何惨死? 黄忠:老将黄忠,大器晚成,怎么成的? 陆逊:下克上,初学者怎么打败宿将! 司马懿:怎么走过至暗时刻…… 司马懿沉静能忍,后发先至,70岁抓住时运,焕然逆转人生。他也是三国的亲历者。本书以司马懿的口吻,讲述汉末三国真实的英雄故事,它不论残酷性还是智谋性,都更有吸引力也更生猛。在司马懿口中,魏蜀吴三国将近一百年的细节历史,曹操、刘备、孙权及诸多名将、谋士满血复活,他们的故事异彩纷呈,令人欲罢不能。 本书诙谐有趣的现代语言风格,配合独辟蹊径的解读分析,堪称白话三国的扛鼎之作。
清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
清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
郑天挺 南炳文 主编
¥99.99
本书合著名史学家郑天挺所编《上编》与南炳文所编《下编》为一部完整的清史名著,全书自追述满族先世的发展源流及满族的兴起始,迄于鸦片战争前夕。 本书熔铸各位撰稿人的学术见解与研究心得,吸取了清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详实,生动精炼,篇幅适中,兼顾了学术性与普及性,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一种。 全书有几个显著特,一是结构布局安排合理,尤其是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内容设专章专节予以讨论,将时间线索与重要事件相结合眉目清晰,有利于读者研读。二是内容丰富,同时重突出,善于发掘清史中富有特色的内容,并将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方面、多角度的记述清代历史上的各种现象。三是在朴素扎实的史实陈述中吸收以往学术成果,并见出独立的学术见解,给读者以意味深长的启迪。
南怀瑾国学经典合集6册(论语别裁(上下册)+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国学经典合集6册(论语别裁(上下册)+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
¥99.99
南怀瑾国学经典合集6册,分别是论语别裁(上下册)+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 《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辨证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做了透彻的讲述。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以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zui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全十卷)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全十卷)
宫本一夫 平势隆郎 鹤间和幸 金文京 川本芳昭 气贺泽保规 小岛毅 杉山正明 上田信 菊池秀明
¥99.99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十问“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1.先问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书的中文版是否做过一些内容调整,如删改、增添?   这套书中文版出版了其中的十卷,对于这十卷,中文版几乎未作删改、增添。合同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增删,一切增删均需原作者同意。原来的丛书还有一卷“当代中国卷”,中文版未收;一卷“中日关系史”,中文版未收。   中文版图书以日本原书为模板,版式、要素、编排、呈现都力求接近;所有地图,中文版几乎重新全部依样制作;黑白图片以及彩插,中文版以日文原书为线索,在配图上有所更新。   2.这套书是如何编撰出来的?在日本有怎样的评价?   这套书是日本讲谈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作品。每卷都是由这个历史时段*代表性的学者撰写。日本学者有大学者为大众著书的传统。这既是一套大众读本,读来让人不觉艰深,又兼具现有知识边界的学术前沿性。是一套严谨、专业、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读本。   3.理想国引进中文版,对于今天中国的读者,有怎样出版价值?   我们希望让国内的读者看到一套真正专业、前沿、有创见的中国通史。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待中国历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学界*秀的学者是如何跟普通读者讲述中国历史的。我们也相信,专业的历史书不一定艰深晦涩,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联结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桥梁。   4.与国内以往几套中国通史相比,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书有哪些特色?   一是,表达活泼,严谨专业,每卷写法不拘一格。十卷书虽然在统一的编委会的指导下进行编纂,有统一的体例,比如都是章节体,都是三级标题,除正文外,都有相同的附录(主要人物传略、历史年表等),但在写法上却不拘一格,各有各的特色。这是因为,每个断代有每个断代的历史特点,每位学者有每位学者的研究所长和治学方式。所以呈现出“横看西岭侧成峰”的有趣面貌。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史学家在中国史领域的成绩和地位,让人钦服。讲谈社这套书是在三十多年来中外史学研究成果、考古发现成果的基础上,用心编纂而成。   三是,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可分册购买阅读,也可套装收藏。   所以,尽管国内好的中国历史读本不少,但是像讲谈社这套规模的、这样的作者队伍的、如此写作方式的,既有学术价值又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读本,这套书可谓。   5.国内是否有资深学者对这套书进行过评价?   中文版推出时,我们在每本书中配有一篇专家学者的推荐序言,其中有些段落可以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先生所说:“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所以,在许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先生说:“由于教育和研究体制的差异,日本学者在‘通识’上要优于中国学者,后者偏于专精而有条块分割之嫌。”   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先生说:“我并不以为,当下的出版界之所以希望引入外国人写的、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的、能引人入胜的大众史学作品,只是因为中国学者都放不下‘专家’身段去从事那种创作的缘故。这里面更多的,其实还是写得出、写不出,或者说得更尖锐一些,是即使写出来了,能不能让人看得下去的问题。尽管不必采用绵密引征和系统论证的阐述形式,大众史学在需要把历史叙事还原到亲历者们的切身感知、还原到总体历史图景、还原到根本价值关怀方面,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面,一点也不比对于更‘专业化’学术写作的要求为低。”   6.为何想到给每本书增加一篇中文版导读?都请了哪些专家学者撰文?   在日本,原书是有一套总编委会团队,读者可以看到中文版图书扉页前,有四位“编集委员”,他们是史学界很有分量的人物,负责丛书的体例、构架、分卷等重大事项。但简体版出版时,我们仍在每个断代中找一位中国重量级学者,写推荐序,进行郑重推荐。每一卷的推荐序,都是专家们通读了原书的译稿后撰写的,剖析了作品的优胜之处和价值所在,对读者来说,是一篇篇很好的导读。   十位推荐学者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虎、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步平(按卷册顺序)。   7.简要介绍一下这套书的分卷方式,以及单本书的内容结构。   这套书大致是按照从上古至近代的时段来分卷的:   第01卷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第02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   第03卷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第04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   第05卷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第06卷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第07卷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第09卷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第10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因为整套丛书有十位不同的作者,出版社非常尊重每位作者学术上的独创性和行文风格。细读每卷,你会发现,每卷对材料的把握、叙述的展开、史实和观点的表达风格,都不尽相同,没有千篇一律之感。比如第八卷,从来没有学者把辽、西夏、金、元这几个跨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政权放到一起来写。这样写看似陌生,却又合情合理。   每本书配有地图及彩色、黑白照片近百幅,并在各本书后面,编排了主要人物略传、历史关键词解说、历史年表等附录。   8.这套书十卷中,哪几本,对于中国读者来有特别的意义?   这套书,每卷都可以给中国读者不同程度的启发。它们的话语体系、侧重点和视角原本就与中国学者不尽相同。不能说哪几本对于读者有特别的价值。特色相对更鲜明的,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第四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作者是集中、日、韩三国文化背景于一体的专家,他把三国的历史与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比较着叙述历史的真实;并将三国历史放到整个东亚史中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刚才说到的第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作者没有像一般中国人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也正因为如此,这条另辟蹊径的讲述路线,沿着与我们比较熟悉的“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脉络,为我们刻画出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再比如,第9卷《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作者说:“从古代式的明朝为何能够跳跃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从明到清的变化看做中国内在的发展来理解,我们会感到混乱。但是,只要从东欧亚这一更大的体系,把与大海相对的中国看做其中的一个元素,就能够描绘出这五百年的活力。这正是本书的意图。本书完全不用于以往的中国史。”这是一本把海洋贸易的历史与帝国的历史并行讲述的特别的断代史。   9.这套书从计划出版到正式出版用了几年时间,为何如此耗时?   这套书从我们提出报价,到出书,几乎用掉了五年的时间。期间各个环节精挑细琢,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比如地图制作花了大半年反复核对;地图送审等了大半年;版式调整了至少五遍;封面至少做了十版;黑白图片替换到后一刻(总有比我们选用图片角度更好的、更清晰的、更合适的),至于编辑上逐字逐句地润色,就更不用多言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译者,有的本人就是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比如第八卷的译者乌兰女士,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元史专家。   10.单本书、整套书,如何购买?何时可以买到?今后是否会有电子版?   本书将在2月份中旬后全面上市,10卷同步推出。在各大网站、实体店,都有销售。盒装套书也会于随后推出。因为合同的约定,暂时不会推出电子版。(以上十答by杨晓燕,理想国大众馆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