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九品中正制研究
九品中正制研究
张旭华
¥56.72
张旭华著的《九品中正制研究》以九品中正制的 历史变迁为基本线索,对这一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 社会背景、制度萌芽、形成确立、发展完善以至由盛 而衰的历史过程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历史考察,重 点探讨九品中正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与时代 特点,进而揭示九品中正制的运行规律、本质特征及 其在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对前人的研究成 果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一些记载暧昧的史实作了重新 解读,对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作了深入考察和理论 阐释。
每满100减50 傅璇琮先生纪念集
傅璇琮先生纪念集
中华书局编辑部
¥56.71
  傅璇琮(1933—2016),浙江宁波人。著名学者、出版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原总编辑。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秘书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傅璇琮先生逝世后,他的朋友、同事以及学生陆续撰写了一些怀念文章,叙述其建树,回忆其风范,今集结成集,以为纪念。
每满100减50 学术史沉思录(陈其泰史学萃编)
学术史沉思录(陈其泰史学萃编)
陈其泰
¥56.00
《陈其泰史学萃编》全书共九卷,约300万字,包括《学术史沉思录》《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史学与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学通论》《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再建丰碑——班固与<汉书>》《梁启超评传》《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全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重大创新。 本书是陈其泰先生《陈其泰史学萃编》的*后一本。这本书的内容总体上来说,反映了笔者近些年来在三个学术领域思考的心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学术史探索”, 论述的内容包括春秋公羊学说的演、清代学术史的若干问题以及唯物史观与传统思想的关系。中篇为“当代史学的思考”。选的文章旨在讨论如何正确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下篇为“白寿彝学术风采”。选的文章是有关白寿彝先生学术思想的评论和对他高尚人格的缅怀。
每满100减50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陈其泰史学萃编)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陈其泰史学萃编)
陈其泰
¥56.00
《陈其泰史学萃编》共九卷,约300万字,包括:(一)《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二)《史学与民族精神》;(三)《清代春秋公羊学通论》;(四)《再建丰碑:班固与<汉书>》;(五)《梁启超评传》;(六)《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七)《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八)《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九)《学术史沉思录》。汇集了陈其泰教授三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史学和文化作了深发掘和阐释,在多个学科领域作出拓性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是《陈其泰史学萃编》的*卷。此书1992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初版,1999年由学苑出版社再版。与书目文献版相比,学苑版增补了三篇内容:《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钱大昕治史的特色》《黄遵宪与儒学》。本次收《萃编》,即以学苑版的增订本为准,并由作者重新撰写自序和跋语。该书是对史学与文化双向考察的尝试,作者所注重的是中国史学演过程中史学思想*为活跃、史学风格变化*为明显的两头;采用了个案研究与总括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后写在书中的是总论在前,而按实际研究过程说,自然只能是先作个案研究,*后作归纳概括。作者写出了对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珍品的热爱,写出了对实现振兴中华文化宏伟目标的渴求。
每满100减50 车轮上的历史
车轮上的历史
[英]汤姆·斯丹迪奇
¥55.30
*这是一次穿越了5 500年人类历史、令人眼界大的公路之旅。交通如何不可避免地塑造了人类文明?汤姆·斯丹迪奇为我们揭晓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从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车轮始,斯丹迪奇带领我们快速穿越了马车、火车和自行车时代,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相继出现的交通方式是如何融我们生活的,从城市地理到时间体验,再到我们的性别观念。着,斯丹迪奇深探究了汽车发展的历史,探讨了社会对汽车的抵制,以及在汽车被广泛使用过程中社会所发生的剧变。汽车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治理方式,改变了世界的布局和交通管理模式,也改变了世界的外观、声音和气味——而且并不总是以我们喜欢的方式。 如今,在共享出行爆炸式增长,以及多年来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各种预测之后,由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重叠引发的社会变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批判性地重新审视我们与汽车的关系。在《车轮上的历史》一书中,斯丹迪奇推翻了盛行的谬见,思考了那些我们未曾选择的道路,并邀请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由此,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想要看到的未来。
每满100减50 严修集
严修集
陈鑫,杨传庆整理
¥55.30
严修(1860—1929),号范孙,字梦扶,别号偍屚生,天津人,曾任晚清翰林编修、贵州学政、直隶学务处总办、学部侍郎。一生擘画学务,推动科举改革与废除,参与晚清教育变革的顶层设计;亲手创建了包括南系列学校在内的大批新式学校,被尊为南校父。严修是中国传统士人中较早主动钻研西学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守正新的典型代表。 此次整理出版的《严修集》是其作品*次集中出版面世,共七十余万字,文体十分丰富,分为十个部分,分别为奏折、文集、诗集、联语、诗钟、歌谣、公牍文书、呈启函电、科举文献、自定年谱。另有附录,包括朱卷履历、贵州碑记、传记资料、著作序跋。本书对研究严修的生平、思想,理解中国近代史、教育史、社会文化史、知识分子史都有着重要价值。
每满100减50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十八辑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十八辑
张伯伟编
¥55.09
本集包括綜合研究、日本漢籍研究、朝鲜—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漢籍交流研究、专辑等專題。内容主要爲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文章有《日本<世説新语>注释本敘录》、《许筠、李廷龟与丘坦的交游》等。
每满100减50 中国历代治边政策研究
中国历代治边政策研究
李大龙;刘清涛
¥55.00
本书稿共收录论文28篇,这些文章均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期刊上发表过,时间大致集中于近二十年。选择的标准有二:一是主题为“中国历代治边政策”;二是有一定的引用率和下载量。所选文章内容主要探讨自汉代以迄清末等历代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的政策举措,主题围绕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形成、多民族国家疆域统一等中心展,深研究各个不同时期治边政策的不同特及其继承与创新,从而总结出历代中央政府在治理边疆、处理民族关系、促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方面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制度上的努力和有益探索。本书稿主编李大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多年从事边疆历史学术研究;副主编刘清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各篇文章的作者也都是研究相关边疆问题的专家学者。
每满100减50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李大龙;刘清涛
¥55.00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一书聚焦中国历代政权治理边疆的主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从历时性的视野,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治边思想的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是一部比较系统地认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治边思想历史脉络和演变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共收录论文26篇,涉及自先秦到明清时期有关中国边疆治理思想的研究文章,梳理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治理边疆中运用的治边思想及其发展变化轨迹,总结了历代治边思想的利弊得失,对当前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书所选文章均先后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发表年代为2002年以后。作者均为边疆研究的专业学者,且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边疆研究的权威杂志,它对稿件的选择、审核标准比较严格,因此文章总体的学术水平较高,是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符合学术规范要求,对学术问题的把握、对政策的掌握都具有较高的水准。 
科学外史(三册全)
科学外史(三册全)
江晓原
¥55.00
 科学很枯燥吗?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科学外史》系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星占学家、“超级民科”、影响因子等科坛趣事。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科学外史》系列出版后已获七项荣誉,包括首届年度“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
每满100减50 汉画中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汉画中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刘中玉
¥55.00
《汉画中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形象文化史”系列项目之一。全书精选两汉时期300余幅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的优秀画像砖,通过汉画像砖和画像石中保留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构建两汉社会史和民间的信仰世界,涉及神话传说、交通、战争、历史故事、天文、狩猎、农业、信仰世界、娱乐、饮食、精神风貌等细分领域,集中体现了汉民族上升期自信强悍、昂扬取、气度恢宏的的精神风貌,在领略汉画像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为我们全面深认识两汉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广泛而颇具独特性的知识视角。 
每满100减50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增订本)精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增订本)精
张国刚著
¥54.60
《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历史和历史智慧的重要经典,是历来帝王将相、大臣学者治国、为学的经典。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以纵横东西文化的视野广度、贯通古今历史的思维深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程的二十三个关键,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言简意赅地讲述由三家分晋至五代十国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乏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大众历史读本,堪称当代大家解读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每满100减50 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杨慧
¥54.60
本书旨在从影视文化的角度分析自《渴望》以来的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角色塑造。本书首先对女性形象在中国叙事文化中的历史做了历时性的梳理,为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女性刻画树立了时间维度上的坐标;在此基础上,在当代家庭伦理剧中,本文找到了三种女性之间的重要二元关系,即姐妹情谊、婆媳关系以及妻子和第三者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这些二元关系及其女性形象,把握家庭伦理电视剧对女性刻画的共时性特征。
每满100减50 汉字的世界(“最后的硕学”白川静先生代表作,追溯汉字的起源,追寻先民的思想世界!套装共2册。)(白川静作品系列)
汉字的世界(“最后的硕学”白川静先生代表作,追溯汉字的起源,追寻先民的思想世界!套装共2册。)(白川静作品系列)
白川静
¥54.00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资料的缜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汉字体系及汉学文化系统,在文字研究领域影响巨大。 全书按照神话、诅咒、战争、宗教、歌舞等主题,系统解读汉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学功力,深度追踪古人的思想观念,生动描绘汉字的诞生过程,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价值。
每满100减50 辛弃疾评传(增订本)精--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辛弃疾评传(增订本)精--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巩本栋著
¥54.00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其生平亦具悲剧色彩。辛弃疾南归后,恢复之志既不可能实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退出处,坎壈曲折,心态也随之变化,发而为词,或寄意“斜阳、烟柳”,或“直把曹吞、刘攫”,雄健疏放,而又深婉典丽,表现出深沉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故其词作虽师法吴、蔡,上承苏轼,却能兼融刚柔,自创高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本书力图把对辛弃疾的研究置于宋、金长期对峙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行,通过对其南归后心态的把握,走其文学创作的世界,揭示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展现其词作的雄深雅健的风格,归纳、抽象其词体观念和审美情趣,追溯其词作的艺术渊源,并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行论述。另外,对辛弃疾的诗歌创作,本书也作了专题讨论。
每满100减50 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
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
聂溦萌著
¥54.00
汉魏以来,史学独立,汉唐之间史书种类与数量的繁荣、私撰史学的发达广受关注。然而即便私人撰写的史书,若以王朝为记载对象,也必然包含官方因素。本书避免官修、私撰对立的视角,注意到官方常规化的修史体制改造了王朝史编纂的大环境,也使纪传史体裁发生了变化。 本书提出“官修史体制”的概念,指一套由制度保障的资料收集、整理、编纂机制及相关职官设置。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央机构的官修史体制逐渐将政务运作、文书与历史编纂的关联性变得制度化、惯常化。本书从两个角度对此行考察。一是在纪传史的横截面中探讨体裁模板与史源如何相互适应,围绕四夷列国传、孝义类传、一般臣僚传记与相关政务运作的联动行了讨论。二是考察纵向的史料加工编纂过程的发展,讨论了东晋与刘宋、十六国与北魏的修史,观察编年、纪传共同参与的史书编纂过程。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历史学与文献学相结合,既关注历代修史的史事、制度的记载,也重视对史文结构、体例、史源、改编过程的分析,彼此印证,别生面。
每满100减50 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英]陈学仁
¥53.90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著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长江洪水对江淮地区,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为出发,考察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而探究近代以来中国多发灾害的历史成因,回顾中国对灾害认知的不断加深,从而丰富对灾害历史研究的理解。
每满100减50 记忆中的星火燎原
记忆中的星火燎原
朱冬生
¥53.90
全书分为“30年征文”、“从南昌起义到陕北中央革命根据地”、“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五个部分。作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与编辑“星火燎原”大型征文活动期间,曾与党和军队领导人徐向前、聂荣臻、许世友、刘瑞龙、洪学智等有过深的交往。本书用大量鲜活、详实的资料,追述了这次征文活动的滴滴,并通过对征文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而付出热血、生命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高尚情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每满100减50 长安学研究·第一辑
长安学研究·第一辑
黄留珠,贾二强
¥53.25
所谓长安学,是用汉唐都城“长安”之名命名的一个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虽然以长安城、长安文化、长安文明为主,但却又不完全局限于此,而扩展至建都关中地区的周秦汉唐等王朝的历史文化,另在地域上亦远远超出长安城的范围而扩大至整个关中以及更广泛的相关地区。为更好地推进长安学研究,国际长安学研究院特创办《长安学研究》作为院刊。我们希望以此为热爱长安学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个发表学术见解、展开学术争鸣的平台。我们也希望以这种形式发现、扶植、团结研究人才,积累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
金史详校--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全二册)(试读本)
金史详校--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全二册)(试读本)
[清]施国祁撰 陈晓伟点校
免费
《金史详校》十卷,清人施国祁(1752-1823)撰,是前人研治元修《金史》之书中,颇富代表性的校勘学专著。在校勘时,施国祁以南监本《金史》为底本,校以北监本、殿本和元至正四年江浙祖刻本(实际是洪武覆刻本),纠正大量错讹,对研读《金史》颇有裨益。 施国祁,浙江湖州人,专研金源史事,撰有《元遗山诗集笺注》《金史详校》等。施氏以二十余年之力,读《金史》十余遍,“辨体裁、考事实、订字句”,共得“讹谬、衍脱、颠倒”四千余条,撰成此书,代表了清人校勘《金史》的*高成就。本书按《金史》卷次排列,向有详备之誉。书前序例对《金史》修撰和传刻中总裁失检、纂修纰漏、写刊错误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总结,书后附有《史论五答》,辩证若干疑难史实。 本书整理时,以光绪六年(1880)会稽章氏刊本为底本,覆核原书所用《金史》底本,更正刻本中的明显讹误,并对施国祁考辩中的疏误加以辨析,整理颇具深度,可以供学术界和读者同仁参考。
敦煌故事(试读本)
敦煌故事(试读本)
李焯芬,李美贤著
免费
本书讲述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与石窟造像和壁画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同时专设篇幅讲述了敦煌守护者的故事,大致以时间为序,介绍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回顾了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历代莫高窟人为保护洞窟、临摹壁画、传承文明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