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西方的衰落
西方的衰落
Niall Ferguson
¥18.99
  本书是基于尼尔·弗格森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四台里斯讲座系列(ReithLectures)创作整理而成,该系列播出时题为“法治与其敌人”。   早有人预言到西方社会的衰落。如今,这些衰落的迹象看似无处不在: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处?尼尔·弗格森认为是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是制度正在导致社会的繁荣或衰败,制度就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框架体系。   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而非地理或气候上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现如今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   我们的民主制度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的市场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后者其实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法治也业已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人们只是出于惰性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   《西方的衰落》一书振聋发聩,也会引发争论,它是对这个自鸣得意和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时代的迎头一。当阿拉伯世界正在为民主而奋斗时,当中国努力从经济自由化迈向法治社会时,欧美社会却在挥霍几百年来制度优势的积淀。弗格森提出这样的警告,若要遏制西方社会一度称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势头,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领导力,并要大刀阔斧地行改革。
满3件5折 中国战争史第2卷:三国两晋至隋唐五代
中国战争史第2卷:三国两晋至隋唐五代
田昭林
¥51.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满3件5折 中国战争史第4卷:民国至新中国初期
中国战争史第4卷:民国至新中国初期
田昭林
¥51.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满3件5折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刘刚;李冬君;
¥19.99
中国思想史上,并非全是王权主义,也有过思想共和。 公元1世纪到公元17世纪,是思想共和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思想共和以三次文化相会为标志,出三个新的历史时期。第yi次是孔子与老子的相会,带来了诸子百家兴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第二次是西域思想中土,与中国传统融合,而玄佛合流,庄禅相融,儒释道合一,在此基础上,有了朱熹、陆九渊、陆九龄之约,使中国思想第二个发展周期;第三次是东方的徐光启与西方的利玛窦互动,中国思想触及西学根底,启了中西会通的转机。 中国思想史上的这三次相会,是三座里程碑,为古代中国带来了文化转型和历史转折。孔子和老子的相会,将中国思想导文明的轴心期;西域思想东渐之后,中国、古希腊、古印度三大轴心期文明一体化,具有世界性的思想诞生;徐光启与利玛窦在中国握手,为中国近代史创了中西会通的科学范式。 -------------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 第yi辑:文化中国的起源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第二辑:走出王朝的中国史 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第三辑: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 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与东洋夹的天下 文化的江山11:告别晚清的中国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国里的新文化运动
满3件5折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15.60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湘、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满3件5折 论历史
论历史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27.99
本书是霍布斯鲍姆的史学理论文集。霍布斯鲍姆在书中探讨了历史的理论、实践及其发展和它与现代世界的联系。这些范围广泛的论文论述了历史的撰写、历史的滥用及历史学家责任的问题;论述了社会的历史和“来自下层的历史”;论述了马克思和当前历史研究的趋势和时尚;论述了欧洲、俄国革命及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方兴未艾、堕落成性的普遍的野蛮。 这些论文展示了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对研究历史的热情洋溢的信念,以及深邃的分析、广博的论说和独到的见解,这些足以令他实至名归。
满3件5折 变动的城市
变动的城市
阿诺德·汤因比
¥32.00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人类世界超大规模城市、大都市群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始关注城市化程问题。他提出“变动的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形成、发展、演变、爆炸性扩张的悠久历史。 在汤因比看来,城市是文明之外又一个研究历史的重要单位。如同文明有许多类型,城市可以分为城邦、都城、圣城、机械化城市、世界城市五个种类。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城市将会吞噬地球的陆地表面,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任重道远,而回顾城市形态的演变历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在大都市生存。
满3件5折 赛雷三分钟漫画汽车史.保时捷篇
赛雷三分钟漫画汽车史.保时捷篇
赛雷
¥46.99
赛雷全彩漫画汽车史系列全新作品! 爆笑趣味涨知识!电影式全场景,全彩漫画还原百年保时捷历史! 随书附赠保时捷官方授权车卡,隐藏限量金卡! 作为以“汽车”起家的“赛雷”,在时隔两年之后全新全彩漫画汽车史系列作品。用趣味漫画形式全面生动展现了保时捷百年发展历史,这可能也是普通人离保时捷近的一本书。让读者在爆笑中涨知识!
满3件5折 霸主崛起
霸主崛起
小马连环
¥29.99
在“春秋”系列作品中,作者小马连环用风趣、通俗而又精道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一部春秋历史。作者所写春秋故事能够深史料,探寻人物内心,再用幽默的笔调,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令人拍案叫绝,曾被赞《明朝那些事儿》后值得一读的长篇历史白话文本,“近30年好看的长篇白话春秋通俗读本”。作者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联系现实解读历史,让读者能更清楚地厘清各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同时对于当今读者在职场、商场中的纵横捭阖,也给出了重要的启迪,是一部趣味性十足又通俗易懂的历史普及读物。
历代经典文丛——糊涂学
历代经典文丛——糊涂学
雷海锋 主编
¥1.99
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糊涂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把握糊涂的度,路数固然不同,心态也未必一致。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抱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这就是糊涂的智慧。《糊涂学》主要讲述了“略微‘糊涂’有益健康、老子糊涂养生法、幽默为处世开道”等等智慧。
历代经典文丛——忍学
历代经典文丛——忍学
雷海锋 主编
¥1.99
忍,是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的硬气。白雪皑皑的北国公园,许多树都因承受不了雪的压力而无奈“折了腰”,而只有松树依然傲立苍穹。因为它懂得“弯腰”来抖落积雪,是一个“忍”字成全了它的挺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心高气傲,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然而*欠缺的却是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和职场技能。忍是一门艺术,是以退为进的睿智,是把你送入成功殿堂的奠基石。
满3件5折 从马政到财政: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功能和影响(精)
从马政到财政: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功能和影响(精)
刘利平著
¥40.80
本书主要研究明代中后期太仆寺财政功能的产生及其对国家财政的影响问题。太仆寺历来是管理国家马政的中央行政机构,但自明代中后期始,在赋役折银化的大背景下,马政赋役也启了折银化的过程。两京太仆寺所管辖的南北直隶和河南、山东部分养马府州县的马户差役、牧马草场和马匹等,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太仆寺的白银收,太仆寺因之逐渐成为钱粮衙门,建常盈库专门管理白银的存放和收支。明中叶以降,随着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的日益恶化,常盈库中盈余的大量白银被朝廷视为缓解各类财政危机的救命稻草,太仆寺因之被日益卷国家财政之中,成为中央财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发挥出巨大的财政功能,并对明后期的财政管理及缓解财政危机产生重要影响。本书利用大量一手史料,收集数千个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书中观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结论明确而可靠,是迄今部以财政视角系统研究明代马政的专著。
上海底牌
上海底牌
西坡
¥3.99
本书收录了作者由上海题材而发起的评议文章90多篇,每篇千字左右。内容涵盖上海百年沧桑变迁的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生活、地标以及中外文化交通等等。每篇评议,均以历史事实依傍。言必有物,言必高瞻。为提升阅读体验感受,每篇文章后,附设“关键词”和“相关背景”栏口,提供背景资料,简明扼要地介绍评议之事件由来。书稿阅读轻松,能够挖掘出积淀在上海人生活以及发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中的文化内涵,给予上海在现代化程中以有价值的参照或启发。
中国棉纺织史稿
中国棉纺织史稿
严中平 著
¥29.91
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三、人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 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 五、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 六、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
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卡莱尔
¥19.42
托马斯·卡莱尔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一位巨擘。在我国理论著作中,他是被批判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代表人物。在那百家齐暗,百花凋零的年代里,人们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翻译出版他的著作不多。人们对他的生平与思想知之甚微,对其错误思想的批判也就不能深刻。为此,下面对卡莱尔的生平事迹,略作介绍与说明。
满3件5折 上海法租界史研究(第二辑)
上海法租界史研究(第二辑)
马军 蒋杰
¥7.85
上海法租界史研究自*辑创刊以来,得到学界肯定,并受到不少学者关注和支持。本书为第二辑,主要收录了和上海法租界有关的专题论文、史料和口述等。研究主题包括法文报刊、道路发、交通管制、电影院分布、学校教育等。有些史料为首次披露,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还收录了追忆倪静兰老师的文章。倪老师翻译的《上海法租界史》是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她的翻译水平历来得到学者们的肯定和赞扬。但是,长期以来,倪老师的个人生活非常低调。本书收录了马军和罗苏文两位学者的回忆文章,追思了倪老师的学术生涯和日常生活。
满3件5折 近代蒙古文献大系见闻卷全五册
近代蒙古文献大系见闻卷全五册
李红权 朱宪 主编
¥294.00
《近代蒙古文献大系》是一部将1840—1949年一百余年中,散见于各种期刊杂志、报纸文摘、回忆录及各类政府公报中有关蒙古的中文文献,行分类编辑而成的史料丛书。 本书内容涵盖近代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历史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近代以来蒙古地区乃至整个北部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变迁与发展态势,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信息量大,工具作用性强,可为中国近代史、近现代边疆史、蒙古史等研究提供翔实资料;对建立“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也可提供基本的文献支持,增背景领略,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见闻卷,约300千字,内容涉及相应时期蒙古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方方面面的状况,所收录的各篇游记体裁丰富,实地考察与典籍文献相互参证,文笔优美雅洁,真实生动。
满3件5折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
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
¥39.99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辣椒是玛雅人制作巧克力的原料之一,整形美容追根溯源是为了修复战争创伤,拿破仑是“香水狂魔”,冰淇淋是唐朝人的流行饮品,几百年前的人们就已玩过“非诚勿扰”,诺贝尔科学奖居然有那么多乌龙事件…… 看世界找找历史边际,一段文明诞生的传奇往事,每一趣味都深藏着时空的传奇。
满3件5折 文景·未央(套装共10册)
文景·未央(套装共10册)
张向荣,李硕,吴政纬,吴峥强 等
¥599.00
★《祥瑞》   搁置定论,厘清王莽真容,揭示两汉皇权真相;丰厚细节,再现政途跌宕,叩问儒家使命得失;  ★《三国前夜》   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终赢家?   ★《历史的游荡者》   李硕的勇气之作,12段学术游荡,3000年时空穿梭。本书视野广阔,兼顾政治史、社会史、法律史、思想史诸多领域。史料梳理与故事构建之外,更洞察人心,努力还原时间深处鲜为人知的幽微与真相。    ★《孔子大历史》   写孔子的成长和转型,写孔子的执著与妥协;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发千载未发之隐覆;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贵族社会为何渐行渐远,世袭寡头政治有何顽疾,历史出路又在何方?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的质朴与洪荒,文明滥觞期的脉动与嬗变。    ★《南北战争三百年》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李硕写兵种、战术之细节,补正史、古籍之缺失,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从汉城到燕京》   从元代到清末,从汉城到燕京,从倾慕到鄙夷,无数燕行使穿梭于贡道,越过高山与深河,传递*新的情报和中国观察。中国确曾居于朝鲜人世界观的中心,明亡清盛却成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一边咀嚼着明朝灭亡的悲伤,一边在思索该何去何从……   ★《官家的心事》   一次谎言需要一千次谎言来掩盖,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吴铮强在史料中侦破史实,追踪皇帝、皇太后、太上皇、权相的政治斗争,重述正史遮盖下的大宋三百年。   ★《德意志贵族》   深度透视贵族制度的体系机制;解析复杂精密的贵族头衔,厘清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全新把脉欧洲历史的发展走向;揭示盘根错节的血脉姻亲,勾勒波云诡谲的政体变迁。   ★《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一部别开生面的北宋政治史,探寻兴衰背后的“天命”与“人力”,李零、虞云国、姚念慈、李开元、曹家齐等多位历史学家诚挚推荐。   ★《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   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及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满3件5折 中国艺术史 第二卷
中国艺术史 第二卷
陈滞冬
¥49.99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他耗时多年创作的《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并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相关考古发现。 全书上迄中华先民时期,下至19世纪上半叶,涵盖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类别,同时重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 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 本卷展现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艺术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关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及人文价值。 在这千年之间,中华民族历经多种文化的交融,不断焕发新活力:自魏晋时代既有外来佛教艺术与本土文明的融合发展,也有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及其与书法的共生共舞;隋唐时代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唐中期又有山水画的兴起,而唐末期花鸟画与“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勃兴,则展现了另一种时代情绪。与此同时,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发展出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标志着中国艺术的高度成熟;随后宋代水墨艺术逐渐成熟,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再次分流,影响了后续百年间中国艺术的发展;文人画标准的确立,则划时代地辟出宫廷与民间两种审美倾向,中国艺术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继续发展……
满3件5折 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黄海烈
¥45.14
顾颉刚是20世纪中国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他提出“层累说”,创建“古史辨派”,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本书概述了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来源,揭示其“远绍东壁,近承长素”的史料辨伪疑古传统;以“层累说”产生的学术背景为切入点,系统论述该学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以及学术意义和影响;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出“层累说”的学说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20世纪中国古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该学说与其他学术流派理论和观点之间的异同,凸显出20世纪中国古史学研究范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加以详细梳理和重点分析,全面揭示考古学在中国上古史重建中的学术功绩与重要作用,以此来展现20世纪中国古史学先破后立的演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