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承与体式流变
¥44.00
本书为《清词研究新境域丛书》中的一种,是清词研究专家张宏生教授十年来学术成果的一次重要总结,从流派传承、经典受、谱调与批评、世变与词心、体式与格调等多角度切,将文献整理与理论阐发相结合,对清词和清代词学行了深的探索与研究。作者是《全清词》的主编,本书的不少内容都与《全清词》的编纂密切相关,是在编纂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发,自然而然产生的。不仅对清词研究中的一些以往不被重视的领域加以关注,更对已有领域赋予了新的思考,提出了值得一步探讨的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文献整理的不断推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清词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定,清词研究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索清词研究空间、拓宽清词研究境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诗经【美了两千多年的风雅烂漫,一生的国学启蒙之书!】
¥44.00
《诗经》是我国ZUI早的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是周代采诗之官收集的民间歌谣和贵族文人集体创作的结晶,分《风》《雅》《颂》三部分,合起来是305篇。古代人的情感、风物、习俗等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到政治、军事等大事,都记录在诗里。 《诗经》是中国人的国学启蒙之书,不仅教人认识社会,而且学会说话和写作。古人质朴而热烈的情感,至今让现代人感同身受,获得精神成长。 该版本为青年作家小岩井全译精装版本,另附全彩诗经名物图绘,带你直抵古典美学源头,感受生活的所有诗意。
曾明昆笛集成
¥44.00
昆曲艺术流传至今已近六百年,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我国戏剧种类之多,世界无双,而各种戏剧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的不同。自明魏良辅改良昆腔以来,昆曲以其“细腻委婉”之“水磨腔”独领“雅部”称号,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 昆曲音乐的主体是唱腔音乐,即各曲牌所谱写的唱腔。此外,还有一些配合舞台表演用的吹打曲牌音乐。演奏昆曲音乐的主要乐器是竹笛,然在昆曲唱腔音乐中,主要是曲词演唱,笛子只起伴奏衬托作用。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曲词演唱方面,较少关注笛子的吹奏。人们更多的是欣赏曲词的美、演唱音乐的美,而忽略了唱腔音乐的美、笛子吹奏音声的美。 昆曲唱腔的谱曲原则是“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要求严格遵照曲词中每个字词,以及上下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变化关系来谱曲,因此,即使是同一支曲牌,由于其曲词中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关系不同,他的唱腔音乐也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昆曲音乐灵活丰富、韵味无穷的重要原因。 曾明先生对昆曲艺术有深厚的造诣,在昆曲笛子演奏方面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杰出才华。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昆曲艺术,他也经常奔波于海内外;而为了使国内外人们更容易了解昆曲,他试探着以清笛演奏昆曲唱腔的方式,让人们欣赏到昆曲音乐之纯美。此举可谓是一项创举,对于昆曲艺术的国际化传播一定会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日前,曾明先生把他即将出版的《曾明昆笛集成》一书的有关文字材料和录音等寄来,这是他用了五年的心血,查阅了大量的曲谱,经过无数次的校订、吹奏才著述、录制完成的,是一部既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也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著作。曾明先生索序于我,即以上述些许陋见附于篇端。
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44.00
《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是英国文学史上“六大浪漫派诗人之一”华兹华斯的抒情诗选,共收包括《作于丁登寺上游几英里处》《致云雀》《作于早春》等诸多名作在内的近140首诗作,选自诗人创作高峰时期的《抒情歌谣集》《两卷本诗集》等重要诗集,参照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版本。作品大体按创作时间排序,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诗人抒情诗作的题材和诗风的发展轨迹。译者严守忠实原则,韵脚格式和诗行长度力求体现原作风味。
冬奥赋
¥44.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唐振常文集补编
¥44.00
唐振常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此书为2013年出版的《唐振常文集》(全七卷)之补编,收录作者在各类报刊上已发表的随笔、评论文章,会议发言以及未发表的手稿等。全书分为“识史”、“上海史研究”、“文化”、“学术报告座谈会及会议发言”、“地方志”、“记人”、“读书”、“香港”、“贺词”、“饮食”、“忆旧”、“其他”、“叙文”、“自序”十四篇类八十九文。所收文章内容充实,展现了作者治学、思考的一个侧面。作为史料,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唐振常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学术界的贡献。
弗措记:上下
¥44.00
《弗措记》详细记录了作者康耀红2019年在工作之余,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地理、哲学、科学技术、时事政治等方面书籍的感悟和心得。 本书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作者在阅读中,总是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和民族未来复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能力。本书为领导干部和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读书之道”,也间向大众推荐了一份颇具含金量的好书书单。
似是故人来
¥44.00
本书继续《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非虚构写作风格,采访五十位上海名人,倾听他们心中的“地标故事”,在历史的纵轴和地理的横轴上,通过人物的个人成长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极富魅力和人文情怀的上海。所采访的对象,有夏衍、俞振飞、顾维钧等历史名人之后,也有参与见证并推动改革放的《伤痕》与《于无声处》写作者卢新华和宗福先,更首次包括了70后和80后的新生代上海写作者。通过一篇篇故事,可以看见城市的发展和个人的境遇互为因果,互相成就。
中国政治史讲话
¥44.00
本书为中国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钱亦石先生的遗著。全书共六章,讲述了中国政治史的分期和研究方法,分述中国自原始社会至唐朝的政治发展史。除绪论外,其余五章按政治制度划分,即无政治制度时期、氏族政治制度时期、封建政治制度时期。全书从历史的角度切,分析了无政治制度的原始社会、产生政治制度的氏族社会、封建社会(涉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政治史。文笔流利,生动有趣,分析丝丝扣,填补了中国政治史理论研究的空白。
鲁迅二三事(全2册)
¥44.00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是一本十多万字、撷取鲁迅著作精华而成的集子,由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选编完成。全书共包括“论中国人”“论旧中国”“辩证法”“论文化”“论人物”“谈人生”这六个相对独立而内在联系紧密的主题。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思之初芒——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优秀论文集
¥44.00
近20年来,南京大学哲学系一方面利用学校相关学生培养项目,另一方面根据院系特点单独设立了多项本科生培养政策。这些项目和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南哲优秀本科生文集》主要从近些年来上述培养方案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论文中,选取部分高质量的稿件,编辑成册出版,集中展现南京大学哲学系在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取得的切实成果。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
¥44.00
本书是对沈祖棻先生词作的一本赏析集。沈祖棻先生不仅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也长于诗词写作,深为艺林钦重,其《涉江词》尤受推崇,她也因此而有“当代李清照”之誉,叶嘉莹先生更盛赞其为“一个集大成的作者”。特别难得的是,沈先生在词中不仅抒写了个人的所思所遇,还寄托了深重的家国之感,将亲身经历与国家命运熔铸于词句之中,境界深宏。著名学者刘永济先生为《涉江词》所作题辞中有“鼙鼓声中喜遇君”及“风流长忆涉江人”之句,沈先生的绝大部分词作正是创作于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而“涉江诗人”或“涉江词人”也是世人对沈先生的称谓。刘永济先生的两句词正将这两层意思出,编者张宏生教授特加以檃栝,作为本书的书名。 沈先生存世词作共500多首,本书选取其中的110首(组),敬表对沈先生110周年诞辰的纪念。本书有幸获得叶嘉莹先生慨然允诺,将其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一文作为序言,并邀请到了词学界的一批同仁,一起来探讨沈先生的词心,品评沈先生的词艺。这些学者,既有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施议对、钟振振教授等,也有现在学界的中坚力量如王兆鹏、彭玉平、朱惠国、周明初、陈水云教授等,还有年轻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如陈昌强、张文昌等。他们的研究,涵盖从唐代到民国的词坛,正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沈先生在词史上的意义。本书还特别邀请到了沈祖棻先生的弟子刘庆云教授,沈祖棻先生的外孙女张春晓教授,程门的再传弟子吴正岚、俞士玲、张春晓、乔玉钰、彭洁明、蔡雯、李小雨等,研究沈祖棻词的*篇博士论文作者黄阿莎博士一起加写作,既体现了薪火相传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能展示出一段学术史。
*想知道的日本汉诗
¥44.00
《想知道的日本汉诗——日本汉诗名家的诗作与情怀》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共立女子大学国际学部教授宇野直人的一部新著,该书选取日本历史上从平安时代(公元九世纪)的菅原 道真(其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国)直至近现代的夏目漱石在内的十五位汉诗人及其作品。这些作品全部是用汉语写成,作者按照汉诗作者出生年代排序、以专题的形式,对这些汉诗 行解析,分析其时代背景、诗学成就,并论述中国古典文学对其创作的影响,其诗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在日本的流布实况,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性。
蒙曼女性诗词课.邦媛
¥43.99
蒙曼老师因为讲诗词大众视野,但其实作为大学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古代史,尤其是古代女性史。在《蒙曼女性诗词课》中,蒙曼老师将诗词和女性结合,以诗词为引,顺着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讲述了诗词背后52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们背后的中国史。册《哲妇》主要讲的是改变历史的28位政治女性,第二册《邦媛》则主要讲的是书写历史的24位文化女性。这里面不仅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深情,有“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的无奈,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洒脱,更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流”的豪情。这些女子温柔,但却抓铁有痕,历史塑造着她们,她们也书写着历史。她们的所思所想在诗词里,她们的人生故事也在诗词里。这是诗词外的人生,历史中的真相,是秦始皇、唐玄宗、李白、杜甫……之外,我们忽略又未解的另一半闪耀群星。
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
¥43.99
本书是蒙曼继《蒙曼品美唐诗》之后创作的新作。她被人熟知的是讲诗词,但专业和研究方向是历史,尤其是女性历史。在这本书里,她将诗词和女性历史结合,以诗词为引,顺着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讲述了诗词背后28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们背后的中国史。这里面不仅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采,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风度,更有“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的眼光,有“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的豪情。这些女子,温柔,但却抓铁有痕,更能搅动历史风云,她们的所思所想在诗词里,她们的人生故事也在诗词里。这是2700年诗词、5000年历史,你我未知的另一半。
峡河西流去
¥43.99
《峡河西流去》是散文作家陈年喜历时两年半之久创作的一部乡土根源散文集。经过近20年漂泊在外的务工生涯,陈年喜携带旅途中的悲欢、离合、生死感悟回到自己的故乡峡河,启了一段时光绵延的对故乡及文学根源的探寻之旅。乡音、乡貌、乡土人情于陈年喜的笔端落于纸面,凝结成27篇关于峡河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描述了陈年喜对故土的依恋与深情,还勾勒出他的文学根系以及枝干,更是记载了被时代淘洗过的斑驳的峡河人群像。
鱼不存在
¥43.99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但他发现的隐藏生命蓝图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标本毁于闪电、大火,终被1906年旧金山地震摧毁——那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刹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乔丹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条鱼,并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记者露露·米勒次听到这则逸事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傲慢或拒绝受现实的警示故事。但当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她始对大卫感到好奇。她对他的生活的挖掘将改变她对历史、道德和她脚下世界的理解。 《鱼不存在》是传记、回忆录和科学冒险的奇妙结合,也是一则温暖人心的寓言,讲述了如何在一个混乱永远盛行的世界里坚持下去。
咕噜咕噜下春山
¥43.99
风老师是这样有趣的一个人, 他把视线和笔触放在餐桌上, 放在舍不得扔掉的板凳上, 放在骑车路过的土地爷上, 与父母谈论生死, 与快递员、修灯师傅聊天, 感慨猫生如人生, 回想撒丫子调皮捣蛋的小时候, 听听火车的声音, 在光线上涨中睡个懒觉…… 有读者说风老师的文章是“要市井气的时候有市井气,要禅意的时候有禅意”, 也有读者说“仿佛清淡日子里的一颗跳跳糖,给生活平添了几多趣味”, 在他们的眼中,风老师记录的这些生活小事,是常被人忽略的乐趣所在, 是属于我们的微小而闪光的诗意时刻。 无论生活怎样,总有真美意趣。
世界在走,我坐着
¥43.99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临终前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生活永不熄灭的热情,对故园矢志不渝的怀恋。在大陆,余光中是家喻户晓的“乡愁诗人”,是流落异乡的文学种子;在台湾,他是一代文人的引路者,是“大师眼中的大师”。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散文是他诗歌的延伸。在散文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探索余光中的第二重“写作空间”,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超越时空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
烟火向星辰 所愿皆成真
¥43.99
林特特全新生活散文集,通过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教给你应对世界的办法。林特特用她擅长的有序又优雅的文字,分别从家、情绪、成长、管理四个部分手,把高效、睿智、从容的人生解答方式送到你的手中。 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读到青春与成长的热情执着,蜕变阵痛以及时间流转的怅然若失;这些文字属于每一个漂泊在异乡、追寻梦想、迷茫失措,但还在坚持的人。 希望每一个漂泊者都能带着遥望理想的希冀向星辰燃一支烟火,找到坚守的勇气和力量,所愿皆可成真。未来璀璨,星河闪耀。
吴战垒先生纪念集
¥43.98
吴战垒先生是建国后名的出版人、文史专家、古玩鉴赏家。《吴战垒先生纪念集》是吴战垒先生的后人吴蓓、吴敢在其去世十周年之际所编的纪念文集,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部分为先生文存,精选先生一生所撰、所编重要*作的序跋以及代表性论文;第二部分为先生生前夏承焘、叶秀山等大家所作的评论印可,以及身后吴功正、吴山明等名家所写的怀念追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