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钟永圣
¥18.51
许多人很想读经典,但苦于读不懂,又缺乏好的方法。作者在书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提倡快乐学习,书画怡情。《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故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云:一句《论语》治天下;其实不用一句,一“孝”字做真,即可遍行天下,亦可大治天下。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黑格尔
¥18.40
本书收辑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耶稣传》、《基督教的权威性》、《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以及《1800年体系残篇》等五篇论文,是了解和研究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手资料。
49元5本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
【德】叔本华
¥18.32
1788年2月22日,叔本华诞生于格但斯克。他的先祖原是荷兰人,到他的曾祖父时才移居此地。他们一家,世代经商,素来就是地方上的富绅,俄皇彼得大帝游幸格但斯克时,就以他们家为招待所。到他的祖父时,又挣得许多产业,财势更加浩大。他的父亲海因里希长袖善舞,具有商业头脑,并以暴躁的脾气、独立的个性,及对自由的热爱而知名于时。
哲学语法
哲学语法
维特根斯坦
¥18.31
《哲学语法》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其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的雏形。其中主要批评了其前期有关语言、心灵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关的新的理解,并对哲学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断言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
49元5本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张岱年全集(增订版)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张岱年全集(增订版)
张岱年
¥18.20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著作。张先生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也曾为北大哲学系研究生设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课程,本书是他整理课程讲义的成果。 观与材料的统一,是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信实的材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张先生说,本书的任务,就是对中国哲学史的材料行考订、鉴别,确定其历史年代与史料价值。 本书列举了从先秦到近代的重要的中国哲学史料,简要地介绍了每一种史料的重要观和学术价值,清晰地考证了其成书年代,并引用史学家的观,吸纳了出土简帛文献及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史料内容,十分具有引导性。本书考证有理有据,语言简洁干练,引文准确精审,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的经典门书。 此次出版,是以河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的《张岱年全集》(第四卷)页269-445为底本,以三联书店1982年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为校本行修订的。《附录》所列若干重要文献目录,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因底本无而校本有,便附于此版正文之后。
科学哲学的兴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科学哲学的兴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H.赖欣巴哈
¥18.15
本书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概念和这说一一都伴随着它们所受的批判而作了说明。本书虽然论及现代数这和物理学的逻辑分析,但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普能常识,期望学到一些多于普通常识的东西,他就具有充分准备,能够随着本书的论述前进了。
49元5本 大臣之道:心性之学与理势合一
大臣之道:心性之学与理势合一
谢茂松
¥18.09
本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古今一体之治道——内圣外王之道》、《大臣之道——王船山史论、经解对政治实践之思考》、《心性之学为政治家政治实践之保证》、《理势合一与察几趣时——政治家之理势观》。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AdamSmith)
¥18.09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谈到本性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为动机时说:“富人只是从这大量的产品中选用了贵重和中意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量比穷人少;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在《国富论》中,斯密又谈到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行为动机。他说:“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既以牟取利润为目的,他自然总会努力使他用其资本所支持的产业的生产物能具有*价值,换言之,能交换*数量的货币或其它货物。”   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主要是指资本家)。正因为斯密把利己主义作为“经济人”活动的根据,所以,西方某些研究者既把斯密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又把他看作是一个信奉“适者生存”的被现金交易关系和残忍的竞争所支配的理论家。
49元5本 楞严经
楞严经
李富华
¥18.00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其文句优美富丽,也是文人墨客青睐的文学瑰宝。
49元5本 金刚经讲话
金刚经讲话
星云大师
¥18.00
《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本书分为三十二分,放弃传统的逐句解说,以宏观的角度贯穿全经的架构,每一分都设立纲目提要,阐述此分的意趣所在。各分各有其主题独立,但都不偏离“金刚般若”的丝缕经纬。
49元5本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李申
¥18.00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作为一部中国僧人撰着、且被冠以“经”的佛教典籍,其*核心的思想是在教人如何才能成就佛道,其*的特则是把一切归结于自心自性。本书选用的是李申的敦煌坛经合校本。
49元5本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星云大师
¥18.00
本书叙述了佛陀自住世至涅槃生命的全过程。包括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佛陀的家世,佛陀出家和修行的经过,佛陀的传法和教团的成立,佛陀在世时所得的尊荣,佛陀的涅槃,等等。
49元5本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
赖永海
¥18.00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维摩诘经》[2]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公案机锋。禅宗将《维摩诘经》作为宗经之一,将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机的态度与方法,泯灭一切对立,从而获得了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
49元5本 圆觉经
圆觉经
张保胜
¥18.00
《圆觉经》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其中心思想主要在强调一切万法皆含摄与圆觉妙心,有情众生的四圣六凡和无情的山河大地,都是圆觉妙心所变现的。《圆觉经》对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密宗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第七章大威德的出场,就是明显的密宗特征,因此也受到密宗的重视。
49元5本 华严经讲话
华严经讲话
镰田茂雄
¥18.00
对华严经各品的内容做简洁的介绍与解读。对华严经的真义以及如何修习实践等都有明确讲解。
49元5本 药师经
药师经
陈利权 竺摩
¥18.00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陀应文殊师利菩萨要求而示的净土法门,为佛教中的净土经典之一。它的主要宗教价值在于描绘了东方琉璃净土,宣说了药师如来的本愿功德,是药师佛信仰主要依据的经典。经典中叙说东方琉璃世界是药师佛因地所发十二大愿而证成的,就其主旨来说,是使众生早证菩提;但另一方面,药师佛也注重为众生求得现世的安乐,这与阿弥陀佛的偏向来生安乐不同,故为佛教界将药师法门视为现世众生消灾延寿法门的缘由。又,本经除了表述药师佛的信仰,还对药师佛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作了沟通,此为本经另一特色所在。
49元5本 宗镜录
宗镜录
潘桂明
¥18.00
对佛教经典《宗镜录》的翻译解释。
49元5本 哲学家都爱了谁?
哲学家都爱了谁?
黄鼎元
¥18.00
  恋爱就是找寻自己“另一半”的过程?   先同居享受婚姻之实却无婚姻之名是否罪大恶极?   这世上竟有因为爱他才不嫁给他的“奇葩”?   康德为何会终身未娶?   多情的卢梭有着怎样的感情经历?   苏格拉底有着怎样的爱情观?   柏拉图式的恋爱到底是怎么回事?   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跟他们的爱情有怎样的关联?   ……   如何爱,哲学家有答案
49元5本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吴平
¥18.00
《杂阿含经》是以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如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等,故被称为“佛教圣典”。由于《杂阿含经》不重玄理、义解,重视的是修行实践,因而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修行佛法。
49元5本 华严金师子章
华严金师子章
华严金师子章
¥18.00
《华严金师子章》乃唐代佛教华严宗三祖法藏贤首大师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十重玄门”、“六相圆融”等教义时,为了使其能够理解空与色、心与境之间的种种关系,法藏大师以殿前的金狮子为譬喻,故有了《华严金师子章》。《华严金师子章》是由法藏大师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记录稿整理而成,此文虽短,但却集中简要地概括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华严金师子章》在论述真理的方式上简单通俗,层次分明,但又细致微,理精髓。浓缩了《华严经》的思想精华,涵盖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此经不仅可以使学佛者了解佛教的真实义理,而且为学佛者获得究竟的圆满和解脱,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基督教与西方
基督教与西方
赵林
¥18.00
  西方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并且与罗马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作为谣欧的宗教信仰和*的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塑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又衍生出各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罪恶和导致了巨大的精神苦恼。后来的宗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促进了自由精神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起点。时至今日,基督教仍然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现代西方人所共同拥有的主流信仰。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深深地渗透于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意识之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了解基督教,就根本不可能了解西方文化。   本书根据赵林教授在武汉大学极受学生欢迎的同名选修课“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