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哲学对话录
¥18.00
如果您曾在大道流行中感受到一丝渺小,会否对命运或是天道作一番思考? 如果有幸可以窥知命运,我们是承天受命,成就自我,还是欲拒还迎,尝试跳出今日之我? 《哲学对话录》是一本因感受命运而起的著作,作者沉潜于占星术多年,不久前因缘际会对天道有所体悟,虽苦于表达之艰,仍借演化占星术为天梯,与读者展开一场对话,通过分析大量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邀您重走荣格关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神秘探险,寻找天王星、海王星与冥王星对于人世的深层意义。 那么何为“哲学”呢?或者只说说思想吧,一般而言,思想更引人如何看世界,哲学的思想也不例外,但那是来自遗忘之泉的暗涌,是划过天际的倚天剑,刺入那遮蔽思想的成见之中,将人们对以往思想的理解置于可疑的境地。而当您领悟何为思想,或许将发现这并无多少意义,终而懂得思想与成见的意义。 读罢此书,您也许会为其中论及的“天人感应”或是“历史重演”感到不安,也可能会由此参透命运的公平与不公。无论如何,本书作者都希望您能在偶尔突然袭来的空虚中找到生命的支点,了解更深层的自己,同时谨记老子的“知止不殆”,过上一种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


教书育人 知行合一
¥21.6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逐步形成了依托“课余经常性实践、周末重点性实践以及寒暑假集中性实践”三种模式坚持全时段覆盖,注重“与时事知识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四个结合体现实用化设计,实现“传播师大正能量,传播中国好声音,传播正确历史观”三个传播的社会影响,努力探索出“343”实践育人新模式。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广泛进行义务支教、基层调研、境外交流、专业考察、历史类活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时间上可谓全时段,空间上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甚至涉足海外,在此过程中既涌现出如义务支教、服务家乡受到《光明日报》等媒体关注的的感动师大人物朱启平、主动休学两年远赴贵州为中国而教的刘智彬、十佳志愿者张容荣等个人代表,也有如首都大学生思政实效奖获奖者形势与政策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思政实效奖获奖者《春秋人文报》和志愿讲解队等集体。铭记他们的经历,传颂他们的事迹,记录青春足迹,总结经验遗憾,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工作者的共同期盼。在这样的期盼下,《教书育人知行合一》诞生了。全书共分五章,由不同的实践经历学生分别从社会民生、文化传承、抗战纪念、历史教学实践、外事活动等视角出发,既有记录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有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深入反思。


人天眼目释读
¥16.99
《人天眼目》六卷,南宋智昭编撰,为禅宗重要 典籍。《人天眼目》之为名,“人天”,原指六道中 的人道、天道,此意泛指众生;“眼目”,引申为关 键睛之义。“人天眼目”,意为独具只眼,揭示众 生悟道成佛的关键之处。此书的具体内容,为荟萃禅 宗五家之宗纲要义,并引证、颂唱、释义以揭其一真 妙旨,启人正见,引人正修,人智慧,振佛祖权衡 ,人天眼目。 禅宗语录,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古今语言文字 的阻隔,读者往往不得其门而,《人天眼目释读》 整理者依据其修证体验对《人天眼目》加以注释、讲 解和提示,使得该书成为适宜现代人使用的学修指南 。


毕摩往事
¥5.99
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沟通神、鬼、人之间的中介,是彝族民间宗教仪式的主持者,是彝族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迭宕起伏,神秘莫测,充满怪异,伴随着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以及各种各样的误解,经历着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冲突以及无奈、徒劳、绝望的挣扎。这部小说集的多篇小说以毕摩、蛊婆为主人公,以彝族村寨为写作背景,题材涉及大量的彝族民间民俗风情,尤其是彝族地区以毕摩文化为代表的原始宗教和传统习俗


梁启超修身三书:德育鉴
¥21.00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其中《德育鉴》是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骤,摘录编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关言论,并加按语跋识。自1905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后,不断再版,影响深远。如梁漱溟就多次说自己走上后来的学问和实践之路是来自此书的启发和引导。


体道
¥24.00
本书运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重在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让人们认识关于道家论述道的概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原动力、原始能量,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方无圆、无外无内、虚无空静,但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万有都是道的派生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生之、德蓄之;道无为、德有为,有为又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无为之为,并不是人为之妄为。德的有为在于顺应自然,辅助、协助而无私情私欲。也就是道生长万物而德蓄养万物,虽蓄养而不为己有、即行善而不求名利,助人而不彰显功德,完全是一种博爱、大爱。万物都是道的化生物,道对于他们是齐同的、统一的,顺应他们的本性去体现万物各自的姿态,顺其自然生生化化,无穷无尽。天地有道则风调雨顺,四季有序万物盛长,自然有道则万物繁茂,则人民食物丰厚,社会有道和谐而安宁,国家有道、则民富国强,万国来朝,家庭有道则父慈子孝、万事兴起,自身有道则血脉和顺阴阳有节,身强体键。 道学从研究天地自然的永生不变中,去觉悟到人类社会的变化,缘由,一步认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根据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就可以繁荣昌盛,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家庭就可以和睦相处,自身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易经》、《黄帝内经》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和谐是同一理念。 人不能脱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也不能离社会家庭而独自生活。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相通相应就说明了,一个人的个体只是万物中的一物而己。庄子说:“我与天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了万物相齐和谐统一的理念,而道家又是特别的珍爱生命,珍惜健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道教是尊生贵术的宗教,这是道教继承道家思想的缘由。珍爱生命,看重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术,倡导身心同治,心性与身体同样重要,是道家几千年来研究道德、以道德的理念指导医药养生的精神本质,也就是医学结合健康长寿的*秘诀。 从人与自然社会、家庭以及人本身的和谐层面,论述道的理念,又从修齐治平的概念去体现道的内涵,目的是使人们返淳返朴,求证生命的本真,“坐忘”以求本、“养真”以合道,回归上古自然无为,清静恬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原始生活状态。这或许是实现和谐、和平,回归自然的*好方法。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34.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哲学”问题成为学界的前沿探索之一,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共哲学”问题由美国学者李普曼首倡,着出现了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的关于公共性问题的论述。到了20世纪末,日本学界掀起了一场探索公共哲学的学术运动。根据目前学界的基本判断,公共哲学是一门探索公共性问题的学问。公共性问题自然涉及“公”“私”“公共”概念及其关系问题。因此,《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回顾了李普曼、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的相关论说,通过梳理与考察中日学界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对性本质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学意义上探索公私问题对于建构公共哲学的根本性意义,*后阐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对于新时代建构公共哲学的重要思想价值。


满手的好事:星云大师的人生锦囊
¥24.99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星云大师以自己的修行体验,从过尽千帆的阅历中,凝练箴言法语,给生活忙碌的现代人一盏指路灯。


中国美学问题
¥27.20
本书是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著名汉学家苏源熙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的名著。作者通过讨论中国的《诗经》注释史,从而广泛地探讨了存在于其中的比较诗学的课题。本书采用解构主义的修辞阅读方法,重构了中国儒家对于《诗经》诗歌的注释方式,将其视为一种“讽寓性”的古典美学模式;又以同样的修辞阅读法,重新解读了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中国哲学问题的争论和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哲学论述,并将这两者与儒家注经者并置,把他们的工作视为可资比较的、以美学模式建构中国历史的创造。另一方面,此书在《诗经》研究上也颇多新见,具体分析了《诗经》从“诗言志”到“诗以言志”中得到“讽寓性”意义的过程,指出《国风》讽寓意义的获得与汉儒将注释《雅》《颂》的传统施加到《国风》上有关,又分析了《诗大序》及其理论来源《礼记·乐记》两者差异中表现出的意义,而在对《诗经》具体文本的细读中也能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


悲剧的诞生
¥99.99
《尼采四书》套装包含德国哲学家尼采重要的四部作品:一是《悲剧的诞生》,二是《快乐的科学》,三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四是《权力意志》。 一、《悲剧的诞生》是青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时的作品,讨论主题是作为*文艺种类的希腊悲剧。 二、《快乐的科学》是尼采中期的代表作,科利版编者甚至认为它在尼采哲学中具有“中心地位”,主要是因为它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该书主体部分由五部箴言/格言组成,共有383节;开头部分是德语韵律短诗,标题取自诗人歌德的同名小歌剧《戏谑、诡计与复仇》;结尾部分(附录)则是尼采作于西西里岛的一组诗,立题为“自由鸟王子之歌”。从这本书开始,尼采作为哲学家越来越走向孤独,越来越偏离严格学术的方法理想。尼采此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箴言体哲学写作风格,它超越科学和艺术,又将两者合一,构成一种“快乐的科学”。 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能是尼采著作中有名的一本,更可以说是尼采著作中可读、也不好懂的一本。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骇人听闻的判词“上帝死了”,尼采成熟时期关于“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核心思想,均在其中得到了传达。 四、《权力意志》是尼采晚期笔记,是一本未竟之作,这些笔记是为他所谓的“哲学主楼”准备的。尼采雄心勃勃的大书计划(形而上学计划)虽未既,但已有相当成熟的构思。


当代外国伦理思想(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北京社科精品文库(第2辑))
¥82.80
《当代外国伦理思想》对日本、印度、韩国、朝鲜、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以及从苏联到独联体的当代伦理思想分别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本书是按东西方顺序分章的,各国按头字笔画排列先后。这样编章,按国家和地区分别阐述当代外国伦理思想,与按思潮和学派阐述外国伦理思想的著作不同,它可以使读者集中、完整地了解和认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当代伦理思想,为伦理学研究者进行东西方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提供难得的现成资料和研究成果。


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中华书局出品
¥52.80
本书基于“异在论”立场,对老子思想行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而对《道德经》逐章阐释与深思辨;同时,从中西比较视域,揭示老子与西方著名哲学家,诸如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相互之间存在的观念差异与价值冲突,认为“求异”比“求同”更重要。本书着重挖掘老子的价值批判精神,认为“道”是针对世俗价值观行批判的z高尺度,并落实为“价值颠倒机制”。通常认为“强”、“壮”、“荣”、“敢”是正面价值,但老子反过来证明“弱”、“柔”、“辱”、“不敢”有更高价值。本书重新阐释老子辩证法。通常讲辩证法局限于对立面关系,比如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等等。但老子更强调超越这一“相对”“相争”的低阶层次,而独标一种“*”“无争”的高阶境界,“反者道之动”是强调“返回道的本原”。本书立足于文本细读,纠正习见的语义误解。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1.92
“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的是攻守谋略的理论。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鬼谷子》一书,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是乱世之慧说,乱世之哲学。它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讲求名利与进取,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其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所以鬼谷子的学说没有得到后人应有的重视,因此,历代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讥诋者极多。其实,《鬼谷子》一书并非等闲之书,它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张载关学的历史重构(精) 中华书局出品
¥24.00
关学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由北宋哲学家张载创立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学派,是宋元明清时代的关中理学。本书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关学三十余年来积年之思的一次系统总结。作者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张载和关学的论争及研究状况,以及自己的反思与展望。又上溯至明清两代的关学继承与研究,论衡各家得失,明确了关学在明清乃至宋元不同时代的学术定位,从而重构了张载关学传承的历史脉络、道统地位、学统框架及其精神命脉。

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
¥47.09
埃里耶•阿雷维是法国哲学家与历史学家。本书系统探讨并梳理了功利主义的起源、发展和流变,讨论了洛克、牛顿、哈特雷、休谟、边沁、斯密、伯克、古德温、马尔萨斯、J.密尔、李嘉图以及J.S.密尔的思想。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家约翰•格雷将该书同拉吉罗的《欧洲自由主义史》一道并称为自由主义思想史研究上的双壁。到目前为止该书仍是关于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史研究的*著作和参考书。


伦理世界研究
¥16.00
本书以建构中国道德哲学的“伦理世界”为理论诉求,积极回应西方现代社会伦理发展困境,努力探索中国现代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
¥22.67
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地蕴含了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本书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次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历史与逻辑,阐发了马克思对于拜物教世界的超越途径,提炼出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方法论,并且对于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解读作出了评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碧海苍穹——哲人萧焜焘
¥68.99
本书是一本纪念萧焜焘先生哲学生涯的文集,由萧先生自述、师友弟子回忆文章、萧先生著述摘录,以及“学术年表”和“学术活动年表”构成,共收录文章41篇,从著作、生平、友人见证的角度,描绘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哲人形象。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
¥24.99
理清中国哲学的脉络,从搞懂中国哲学三大流派始。 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带我们真正读懂了中国哲学的三大流派——儒家、道家、墨家的诞生和发展。 孔子的“礼”其实就是生活指南,连每个人该听啥歌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就是一份写给统治者看的述职报告; 墨子竟然是个嘻哈侠,他的核心思想“非攻,兼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peace and love! 从原始社会到百家争鸣,轻松搞懂儒家、道家、墨家的诞生和发展,让你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就理清了中国哲学的完整脉络! 翻本书,分清中国哲学的三大流派,理清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


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34.80
本书是一部系统探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著作。作者以问题为主线考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思维方式与价值诉求,对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共同体理论、正义论、自由-平等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与中国语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释。在澄清马克思政治哲学内在生成机制的同时,力求规范建构和综合创新。作者运用文本解读与当代审视内在融通等研究方法,兼顾微观解读与宏观阐释,在“导言”中彰显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总体框架和问题域,呈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视界,为探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逻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域。


生命的悲剧意识
¥25.00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乌纳穆诺*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反复呼喊: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对永恒的渴望。他在书中充满感情地指出,人不是通过幸福来感知自身,因为幸福常常使我们忘了自己。相反,苦难才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了属于我们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这里没有艰涩深奥的理论探析,枯燥乏味的概念论证,反而更像是一个哲人充满激情而又克制的内心独白:他不需要依赖理性来探索和追究什么,而是深人本身。在乌纳穆诺笔下,“人”不是一个被用来抽象思考的哲学概念,一个属于共性的词汇,而是具体的存在,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是你,是我,是我们的兄弟,是所有人。这是乌纳穆诺哲学中非常动人的闪光,由此出发,他重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对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对我个人而言,我却是一切。作为一个作家,乌纳穆诺的哲学著作也承袭了他的文学语言,简洁有力,充满诗性。他的语言充满激情,思维却很是缜密。他绝不依靠语词本身的复杂艰深来使读者望之却步。相反,与一般哲学著作相比,本书的行文充满诗意,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又直指本心的力量。乌纳穆诺的语言似乎有种魔力:他激情澎湃,却又非常克制,两者的结合使阅读过程极为享受,既震撼于其激烈的情感,又为其深邃的哲理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