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论证:美国大学最实用的逻辑训练课(全美大学批判性思维经典教材,美国哲学学会重磅推荐)
¥31.99
本书是美国大学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经典教材之一。该书的简化版《论证是一门学问》是一本逻辑论证、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经典手册,畅销全球30余年。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了50条逻辑论证规则,22条论证谬误,65套主题选自新闻、哲学和文学著作、电影等不同来源的高质量习题,及分析各种关系的思维论证导图,完整、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逻辑论证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本书既可以作为已设批判性思维的高等院校学生的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自学教材,来提升你在阅读、写作、谈话、演讲、辩论等方面的分析、判断等能力,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
¥31.99
为什么睡了十几个小时仍然觉得疲惫? 为什么花了几万元旅游度假并没有激发生活激情? 都说出去狂欢一天能迅速恢复精力,更加精神饱满地启新的一天,但为什么尽兴归来后心里只剩空虚? 我们真的休息对了吗? 休息的目的是让我们恢复精力,精神饱满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科学休息》着眼于从睡眠到休假的各种形式的休息,纠正了我们日常固有的认知误区。这本书将世界脑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与高效能人士的实例相结合,证明了科学休息才是生产力的关键,它可以让我们迅速恢复精力,激发创造力,并提升效率。 《科学休息》为我们提供了高效休息的路线图,遵循书中的原则和方法,你会发现,你也能和成功人士一样富有成效地工作和生活。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31.99
●从未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科学让人类社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演化。这场两千多年的长程奔跑似乎来到了冲刺阶段,不断有人做出世界末日的预言,那么,科学*终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科学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能告诉我们*真理吗? 带着这样的终极关怀,《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首先讲述了科学脱离哲学、独立成长的过程,然后以智慧设计论、弦理论、占星术、有神论、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充满争议的问题为例,辨析了科学的定义、方法和目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培根、波普尔、库恩等纷纷出场,上演了一场绵亘数千年的*辩论。 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人类能否破解“公地悲剧”、实现星际殖民、活到长生不老,杰弗里·戈勒姆以科学哲学的视角安慰我们:“当生命终结,人类文化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存在于过去。希望它永远存在就太过分了,无异于希望巴黎时时处处是春天。”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的内容涵盖了科学哲学的核心思想,让你一本书了解科学哲学的核心智慧。

易经系传别讲
¥31.85
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传》上下篇,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南先生的讲解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释。语言平易而哲理深刻。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31.40
这是一本重新认识神话、发现自我、探知关于心灵真理的书。“耶稣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佛陀经历的苦难不是外在的磨难,而是内省的诱惑;我们被赶出伊甸园,并不是因为神的愤怒,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本能的依恋……”我们之所以对丰沛的神话智慧感到疏离,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解读神话的本能,错读了神话的语言!不管世界各地的神话有何不同,其实都在呼唤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深度觉醒。 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美国知名电视人比尔?莫耶斯通过对话的形式,就神话、婚姻与爱、人格成长、生命意义、自我发现、心灵探索、宗教等多种主题,引导我们内心世界,完整呈现关于心灵真理的精辟分析。神话其实并不是古人抽象的理论抑或是离奇的信仰,也不是交融在怪力乱神中的错乱文本,神话是有情节的心理分析,是帮助人们发现内在自我的线索,是理解如何生活的实用模型。 乔治?卢卡斯正是迷上了坎贝尔对神话的独特分析,创作出经典科幻电影《星球大战》。读者从本书中获得的也并非只是有趣的神话故事,更重要的是由全书体悟到的神话背后所传达的人类、宇宙、生死各个层面的深探索,从中学习生命的智慧、咀嚼活着的体验、思考自然的奥秘。


指引生命的神话:永续生存的力量
¥31.40
坎贝尔是一名在神话的奇妙世界中寻找启示的文化英雄,他创造性地将人文价值及宇宙性的精神体验,注当代科学及艺术的诠释中,不仅丰富了神话学的研究领域,更为人类未来的新神话辟出辽阔的想象空间。在本书中,他将文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知识应用到对神话的解读,并将神话思维应用到对人类历史、东西方文明、战争与和平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解读中。他用超越人类社会中各种幻象冲突的真理贯通了古今中外的智慧,他认为神话在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融合过程中,尤其是人回归内在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可以被无限放大。他告诉人们:生命的目标,在于使身体脉动契合宇宙的脉动,使自己的本性契合大自然。 本书是坎贝尔很重要的一本著作,精选自他在库珀联盟联盟学院论坛的演讲,汇集了他一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他用亲近大众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热情洋溢的情感感染着聆听者。他在书中不仅剖析了科学对神话的影响,纵论人类的发展历史和东西方文化的邂逅和碰撞,探寻人们内心的回归旅程,而且还引导人们认识了大自然、地球和宇宙外太空。 读者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经历历史上人类精神的一次次伟大飞跃,而且也可以行一次由外在世界到我们内心深处奥秘知识的深探索。正如坎贝尔所说:人会找到数千年走来的路。在这一刻,个人在神话与梦境中永生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31.39
本书是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经典的著作之一。


照亮心海的浩空明珠《慧灯·问道》第二季
¥31.20
在大家的期盼声中,《慧灯·问道》第二季如期而至。本季延续了季贴近生活的特和轻松幽默的风格,继续围绕着人们所关心的热逐一展。本书根据《慧灯· 问道》第二季节目的录音稿整理而成,邀请慈诚罗珠堪布和心理学专家、患者等共同探讨与大众的日常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家庭关系、事业、命运,以及年轻人所关注的爱情、友情、学业等。无论您是初学小白还是资深老参,或者仅仅是好奇地看看,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1.20
《老子》之道为什么“不可说”?如何说“不可说”之道?这是《老子》注疏、诠释与研究史上的大问题。如何突破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的认识模式,用现代话语将其描述清楚,提供一个既契合《老子》又能嵌现代哲学话语体系的诠释,是本书的问题意识。本书选取了三个古代的诠释个案、三个当代的诠释个案,用比较的方法,检省这些诠释及其方法论。《老子》中有“常道”与“非常道”之分,前者是非对象化的,后者是对象化的。“非对象化之道”是《老子》的重心,它不是*的不可说,而是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说,老子本人提供了这样的言说典范。非对象化的“常道”具有四个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正是其不可对象化地行言说的原因,其提醒后世在理解与解释“常道”时既要借助语言又要超越语言。由“非对象化”之道延伸出来的规律之道、处世之道与治国之道构成了《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与治国论。


唐前《庄子》论稿(精)
¥31.20
围绕《庄子》的成书与文本的一系列问题,历来引人关注,本书借助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从校勘学手,纠正了许多以往对《庄子》的错误理解。本书主要提出以下论:今传《庄子》皆成书于先秦之前;《庄子》内篇中有非庄子自作的内容,而外篇、杂篇中也有庄子自作的的内容;先秦时即有完本《庄子》出现,但此《庄子》也是杂凑而成,并非结构严谨的一书。即使是内篇,也有补的内容;郭象对《庄子》的整理除了删除之外,还将部分内容调整到今传《庄子》中;《庄子》中有与庄子及庄子后学完全无关的内容,在先秦时即已编《庄子》;刘安所用本并非今传《庄子》祖本,和今传本是两个不同的版本。


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
¥31.20
王国宝主编的《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是一本专题介绍宁波地区及其周边妈祖神迹的书籍,字里行间饱含妈祖大爱,从头至尾诠释宁波内涵,既有别于学术论著,又具有史料价值,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出版后可谓惟贤惟德,益人益智。

乌托邦
¥31.20
.

Пришестя робот?в.
¥31.07
"Wilde è profetico sin dalle prima righe, quando denuncia la prevalenza dell’emozione sulla razionalità, male principe del nostro tempo, e poi del pietismo sull’emancipazione, male di tanta politica di pseudo sinistra" (dall'Introduzione di Alfredo Sgarlato). Wilde: ?perché la vita raggiunga la sua più elevata perfezione, ci vuole qualche cosa di più. Ciò che ci vuole è l'individualismo?, ?Utopia? Una carta geografica del mondo in cui non sia segnato il paese dell'Utopia, non varrebbe la pena d'essere guardata, perché vi mancherebbe il paese in cui l'Umanità atterra ogni giorno. Ma non appena v'è sbarcata, ella guarda più lontano, scorge una terra ancora più bella, e spiega di nuovo le vele. Progredire significa realizzare l'Utopia?. SOMMARIO: Introduzione (di Alfredo Sgarlato) - Postfazione. Breve biblio-nota ai testi e alla traduzione (di Fabrizio Pinna) - OSCAR WILDE Società e libertà: elogio dell'individualismo - APPENDICE I Oscar Wilde, Rapporti fra il socialismo e l'individualismo (di Luigi Fabbri, 1913) - APPENDICE II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1891). LA COLLANA IN/DEFINIZIONI


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31.01
本卷收梁漱溟先生所著《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和《唯识述义》。 梁先生二十岁(1912?1913?)后思想折佛家,专心佛典者四五年,其间作成《究元决疑论》(1916)。遂以此文为契机,至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课程(1917),1918至1919年陆续完成《印度哲学概论》,以为课程讲义。1919年增“唯识哲学”课程,又有讲义《唯识述义》。这三部作品俱为梁先生早年钻研印度及佛教哲学的论著,故同时收录于本卷。 其中,《印度哲学概论》于191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1922年三版时有增删。其后再版多次,均以三版为准。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2年发行的第三版为对校本。 《究元决疑论》191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第5、6、7期,1923年收《漱溟卅前文录》,同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东方文库》第45种出版单行本。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4年再版的《漱溟卅前文录》为对校本。 《唯识述义》全稿共三部分。*部分于1920年1月由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印行,北京大学出版部发售,是为*册;第二部分作为第二册于次年印行,至今未查得;第三部分未印行,今已无存。故本卷所收仅为*部分,即*册。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1920年印本为对校本。其中,书前所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改第二卷《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本卷不再重复收录。

庄子纂笺
¥31.00
《庄子》一书为中国古籍中一部人人*读之书,但需学有根柢,才能读通此书。钱先生此书除郭象注外,详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选择,调和决夺,得一妥适之正解。全部《庄子》一字一句,无不操心,且上下接续,皆可通释,宜为从古注书之上品。前人注《庄》,或得此失彼,或明于前而昧于后。钱穆之注,循上而下,旁采博引,相互贯通。而其注释,兼顾义理、辞章、考据,而体尚简要,辞贵清通,以求通体朗畅,豁人心境。

庄子今注今译(套装上下册)(最新修订版)(道典诠释书系)
¥31.00
心态、细节、好习惯,本书从这三个方面手,为你提供拥有良好心态、重视细节、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希望你读后有所感、有所悟,祝愿你拥有成功的智慧,并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典重译计划系列第三部。全彩插图,权威精读,名家导读。吴晓波频道推荐)
¥31.0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表于1905年,在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初期研究,他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宗教根源,新教中的苦行、职业劳动观念,逐渐发展成了资本主义中理性经济劳动的特征。他深入探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合理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当代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路,也让大众读者看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 本书由研究马克斯·韦伯的学术权威选取和翻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本精华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配以译者导读。同时加入大量精美插图,图文配合,以期成为*大众阅读的版本。


道德情操论(国内斯密研究权威,浙江大学副院长罗卫东教授之译作)
¥31.00
《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国富论》,该书更受斯密本人重视。全书共七卷,反复修订过五次,直至亚当·斯密去世前,都还在大幅修改此书,并将后一次改写称之为对人世后的告别。 众所周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道德哲学著作,但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此书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在书中,斯密首次提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可以说本书为多年以后在《国富论》中更详细地展开关于利己心、交换、分工、财富生产与积累、自然自由、公共利益等的体系性的论述做了哲学铺垫。 《道德情操论》自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个中文版以来,译本不下30多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这次的精读本参照的是由格拉斯哥大学整理,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版本,此版本为目前学术界为推崇的版本,力求做到对原著合适的表达。和《国富论》一样,此次也配以译者导读,并加入了大量助于理解的精美插图,希望能够成为*大众阅读的版本。


我们为何不幸福
¥30.99
很多人认为,虽然我现在比较苦,为了升职天天加班,为了人际关系天天应酬,说很多不想说的话,做很多不愿做的事,但这都是为了将来。我宁愿现在吃苦,以换取将来的幸福……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小时候在学校里,学习压力很大,根本没有感觉到童年的幸福;学校出来以后,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也顶着相当大的压力;工作以后,为了不落人后,为了拥有房子、车子等与面子息息相关的东西,我们心甘情愿地当房奴、当车奴,把*旺盛的精力,都投到追求财富当中了;*后熬白了头发,耗尽了精力,在两鬓斑白、满面皱纹、风烛残年之际,即使有了再多的钱,身体也已经无法享受了。 我们想想:在这样的生命过程中,什么时候我们得到了幸福?…… 针对生命中这种困惑和痛苦,当今世上*重要的佛学大师之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慈诚罗珠堪布的心灵治愈学经典——《我们为何不幸福》告诉我们:我们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富有,只是因为被贪婪、执著蒙蔽了双眼,才看不到…… 人生苦短,我们万万不能在走完人生之路,躺在病床上,咽下*后一口气的时候,是抱着对世间、对社会、对各种人的不满、抱怨、仇恨离这个世界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当下和未来生命中的幸福密码,让自己强大到所向披靡呢?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星球大战》的创作来源,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毕生精髓之作).(试读本)
免费
神话到底是什么?神话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故事?现代社会又需要创造怎样的神话?我们又如何通过神话解读社会与自我?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美国知名电视人比尔?莫耶斯通过对话的形式,就神话、婚姻与爱、人格成长、生命意义、宗教等多种主题,完整呈现坎贝尔神话学理念。此外,本书更是一本充满了机智、犀利与睿智的精彩问答录,为贫血与平庸的现代人,赋予另一种思维与超越。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奥巴马、李开复、余华、苗炜力荐(试读本)
免费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行了清醒、深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有力,也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