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中医用中医
¥25.29
本书由庆余阁阁主马纯阳日常文章汇集提炼而成,大多数是应众多网友提问而写,反映了当前大众普遍关心的防病治病问题。本书虽是一篇篇小文章组合而成,但杂而不散,作者将古典中医的精髓贯穿其中,不仅教会大家防病治病的具体知识,还将古典中医*精深奥妙的思想以简洁凝练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教会大家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读之获益匪浅。


一个“伤寒天才”的医道求索:从国学到国医
¥30.08
——我的中医之路 ——国学与国医 ——临证录验 ——伤寒心得 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作者的学医心路。


宋乃光温病学临证心法
¥25.73
宋乃光教授从事中医经典《温病学》课堂教学及临床工作近50年,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其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有良好的口碑和疗效。宋乃光教授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对中医理论在临床的拓展应用有丰富的经验。擅治外感热病,融“伤寒”“温病”精华。善从伏邪、蕴毒、痰饮、瘀血、积滞等综合辨证疑难病。本书即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宋乃光教授关于温病学的临证心法,分为研经心法、研方心法、传承心法、临证心法、验案精选及疫病研究等。


本经经释
¥15.70
《本经经释》由清末姜国伊著,为注释其所辑《神农本经》的专门著作。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36):本经经释》分上、下册,上册注解《本经》上品药120种,下册注解中品药120种及从下品药中移入的连翘一味,全书共释药241种。作者采取“以圣解圣”的方法注释《本经》,撰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文来阐释药物性味、功用,为我们考察古人对于病证的理解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36):本经经释》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藏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成都黄氏茹古书局《姜氏医学丛书》刻本为底本。

新刊医学集成
¥60.17
本书系明代医家傅滋辑。共分12卷。卷一首涉医论,重点阐述医理与诊病宜忌,次述中风的脉证与辨治。卷二至卷十二详述内、五官、外、骨伤、妇、儿等各科病证243种的诊治。各病证先列脉法,次列医论,继载医案及医方,个别病证列针灸法。本次整理以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为底本。


针灸全生
¥18.31
《针灸全生》由清末道光年间僧医萧福庵所辑撰 ,成书于清道光四年(1824)。又名《同人堂针灸》 《同人针灸》《同人灸法》。全书分为卷首、卷一、 卷二共三部分。卷首收载经络腧穴定位,并配有经穴 图22幅。卷一、卷二收录内科、妇科、小儿、外科约 150余种病证的辨证分型、针方灸方和针灸忌宜,以 诸风、伤寒、厥逆、虚劳、血症等为主,乃萧氏参合 前贤经验再结合自身临证所得之总结,对临床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二年(1832)读书 堂刻本为底本。

实用中医儿科学(试读本)
免费
本书紧扣“实用”“中医”“儿科学”三大关键词,是全面系统论述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大型实用型中医儿科学临床专著。本书内容有三大特:一是体现厚重的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从中医儿科学术源流、古今历代儿科重要医著到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从儿科发病特、诊疗特色到小儿养育保健与护理特,均系统论述;二是融汇古今儿科学术精华与医疗经验,对儿科病证分中医传统候证与现代临床疾病加以论述,力求全面系统,更着力于精确实用,注重实践,将适用于小儿的传统疗法如外治、推拿、针灸以及民间便方、名医验方运用于现代儿科临床;三是专注于辨证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破除“辨证分型”“分型(证)施治”的西医思维模式与框框,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每一病证的治疗以[证治条辨]的形式编写,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灵活性与包容性,并对每一病证专设[临证思路]一栏,从“病机辨识”“症状识辨”“治法与处方原则”以及“用药式”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回归中医临床,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与临证能力。 全书分儿科学术源流、儿科基础、儿科治法、儿科名医验方、证候、疾病及附录7篇。内容宏富,论证深,理论全面,治疗实用,概括古今,面向未来。是大型实用型中医临床医学参考工具书,可供中医界、特别是中医儿科界高、中级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经方人生
¥23.98
本书是**临床家王三虎教授中医生涯的缩影、学术渊源的复现、经方学用发展的总结。心路历程、求学探索、笔记论文、师友交往、临证感悟、思想火花、困惑选择、会心之乐,娓娓道来,体现出实用性、故事性和文献性的统一。


推拿保健护儿郎
¥15.00
小儿保健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在其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施以特定的手法,以增强小儿抗病能力、促生长发育的一种保健方法。小儿保健推拿可对小儿机体行全面调整,无痛苦、无创伤,不良反应少,且简单易行,容易被家长和宝宝受。 《中医育儿丛书:推拿保健护儿郎》共分为四章,第1章为基础,主要介绍小儿保健推拿的特、作用机理,给宝宝推拿前家长应熟悉的常用穴位、手法及介质,同时也向家长阐释了宝宝推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第二章为亚健康,主要介绍反复感冒、腹胀、少寐、口臭、多汗、尿频、小儿肥胖等宝宝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推拿要、预防护理及互动交流;第三章为疾病,主要介绍发热、咳嗽、腹泻、厌食、便秘、呕吐(吐奶)、积滞(腹胀)、营养不良(疳证)、遗尿、运动发育迟缓(五迟五软)、夜啼、抽动症等疾病的早期防范、证型辨识、穴位及手法的规范操作、调养护理、病情观察及典型病例专家解答;第四章为保健,主要介绍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不同证型、不同年龄期及不同部位的保健推拿方法。 《中医育儿丛书:推拿保健护儿郎》可供从事推拿的临床医护人员及家长参考。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难免有偏颇与疏漏之处,敬请同道提出宝贵意见。

赵炳南流派银屑病临证集萃
¥70.50
本书系统总结了赵炳南流派在银屑病诊法、内服药方阵、外用药方阵、将息法方面的实用经验,并汇集了本流派五代传人在不同时代诊治银屑病的精彩验案。尤其突出“燕京赵氏(赵炳南)皮科流派”银屑病临证的优秀成果:回溯内难伤寒,梳理本流派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源流;挖掘、整理、提炼了赵炳南先生及其弟子张志礼、陈凯、邓丙戌等教授在银屑病治疗体系上的创造性工作,展示了赵炳南当代传人在银屑病中医治疗体系构建方面的拓性展。

经穴春秋
¥104.00
经络和穴位的传说其来已久,其源已昧,是中医基础、深奥、神奇的知识,占据《黄帝内经》近半篇幅,且文辞古奥,其中的原理至今云山雾罩,令人望而喟叹,但以此为基础的海量临床实践又证明了经穴之奇效,四海皆知,令人无限神往。宝山隐于云雾之中,而如何拨云见路,将各位读者引其间,满载而归,正是本书之初衷。 中医江湖,医者如侠,对于初江湖的少侠们,本书就是简捷实用的秘籍,熟读精思,自能游刃江湖而有余。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着重应用技巧,旨在介绍常用治病穴位及技巧,犹如武功招式,专注临敌应急,故名《外治法剑诀27式》;下卷重在经穴原理,好似内功心法,培元固本,能助少侠早日变为大侠,故名《经络学心法18篇》。全书深浅出,图文并茂,专业为骨,科普为肉,对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针灸从业者来说,不啻门路引,善循之,可望深杏林,羽翼先贤。有缘诸君,切莫错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31.5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展《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该书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根据时代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该门课程中的重要功能、地位、意义以及具体应用的方法及策略,以实现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目的!


理伤续断一得录
¥31.50
沈钦荣,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重学科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骨伤工作34年,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十分重视中医经典骨伤理论的研究挖掘。本书收集其历年在各杂志发表的论文,以及学术继承人、学生整理的医案,通过对其骨伤医文医案的整理与出版,有助于年青医师了解、掌握中医传统骨伤理论及提高临床水平,有助于中医古代骨伤理论的深研究,为当代临床服务。


中医眼科百案
¥41.00
本书系统整理了作者数十年在临床中所积累的医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眼病方面的特,是作者*四代中医眼科和个人几十年经验之总结。书中所录疾病60余种,医案150余例,既有作者的效案验案,亦有误诊误治的误案,内容详实,涉及面广,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书中效案理法圆活,用药独到,颇具可读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社区及居家康复指导
¥34.80
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画,系统、科学地介绍骨与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科普知识。主要介绍骨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骨质疏松症的干预,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关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及大众对骨质疏松认识的常见误区等,重介绍社区及居家康复的特及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康复的促作用、社区及居家康复的方法和技术等。


陈美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集萃
¥39.50
1


京城四大家医案选注
¥38.50
成书方式以人为纲,收录了京城四大名医的临床经验,以医家在临床上擅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其是体现燕京医学特的经典医案,整理汇编他们临床的常用治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风湿病学
¥214.50
此书稿由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领域的权威学者和功底深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家共同撰写,该书的编写为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的治疗提供的措施与策略以及治疗方案,并一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展等,书籍的出版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学中的风湿病专科从业者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对于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的诊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较之国内出版的类似的书籍,本书的出版有以下内容和特色:一是从中西医结合诊疗角度行编写,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风湿病的临床实用性和科学性;二是着重编写风湿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策略和治疗方案,形成系统性的诊疗措施与方案;三是注重编写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展,以期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突破与更新。

温病学理论与临证
¥78.50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古往今来,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和研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弥足珍贵。本书作者有鉴于当今一些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和新的传染病有抬头之趋势,特广泛搜集古今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熔古冶今,编写了《融汇古今论温病》一书。本书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学术研讨深刻、切合临床实用等特,充分体现出“传承中有发扬,整理中见提高”,从而为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特别是新药发提供了一部富有价值的精品之作,很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阅读,也是自学中医和中医业余爱好者的良好读物。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158.50
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行考察和认识,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促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旨在培养中医者面向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思维,掌握辨证论治过程基本路径中的“三定三对”六个具体步骤及其蕴涵的基本规律,即用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确定病因的“三定”方法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用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方法来提高论治的准确性,一步再考量“三因制宜”原则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价值,终提出“三定三对三宜” 作为实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客观依据。 本书选择了代表脏腑常见病证的100余例临床真实案例行辨证论治过程分析,分别从四诊症状和体征的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归属、四态五阶段辨证过程、方剂与证候的对应关系、药物与证候症状疾病的对应关系、一药治疗“多病多证多症”的对应关系、处方分析、病因与病机演变过程的分析、证候的寒热虚实性质分析、辨证施膳与禁忌分析和预后等方面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纳了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反映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过程。


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
¥47.00
本书为《悬壶杂记》之二,其作者为铁杆中医,矢志求索,“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为中医奋斗一生,道路艰辛却无怨无悔,所著《悬壶杂记》之一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后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销量几万册,现排名当当医学畅销榜13名,评论数1.5万。本书内容为作者行医之余所记录的医案医话,。所记多为农村常病,亦录罕见病例,有复方愈大病、偏方痊危疾,有临证感悟、用药心得。还有不少疑难病证,证候错综复杂,病情千头万绪,书本难寻答案,父辈未曾传授,冥思苦想,有幸获痊愈者,亦有因识短阅微,久治不愈者。这些经验与经历,实不忍丢弃,整理出来,对后辈或许有所借鉴,有所启发。病案脉症方药,悉依原样,以求真实,毋论对错,直言实录,阅者裁之。重证篇所录,均系他医久治不愈病例(我亦有久治未愈,而经他医治愈者),余录此篇,非炫才华,尚浮夸。意在鼓励后学,坚信中医确可治愈许多重症顽疾。平时若能勤求古训,融会新知,临证遵循中医理论,细心体察脉症,不少重病顽疾,亦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