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绪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25.00
《伤寒绪论》为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初刻于清康熙丁未年(1667),全书共为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中病证,后还载148首方剂(包括附方35首)。作者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事求是,完备了《伤寒论》中缺漏的辨证要素,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习题集(十三五)
¥25.00
本习题集力求科学、规范、覆盖面广、实用性强、便于学习,所以编写时要求: 覆盖教材的全部知识,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重内容,以变换题型的方法予以强化。并按教学大纲“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要求,对每章各病证的题量、题型、难易程度、能力层次予以全面考虑,可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掌握重,顺利通过考试 题型彩用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常用的考试题型,并注意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全部题型。 习题以各章节纵向题为主,同时注意各章节之间的横向关联题,纵横交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


针灸美容减肥手册
¥25.00
本书系统介绍了针灸美容减肥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部分为针灸美容减肥常用穴位。第二部分为针灸美容减肥常用方法。介绍了常用的针灸美容减肥处方,配有针灸取穴图片。配有光盘,光盘中介绍了针灸基础动作,针法、灸法等。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存存斋医论
¥25.00
本书系清末名医赵晴初(自彦晖,号存存老人)晚年课徒之余的手稿,涉及内、儿、妇及温病(疫)、五官、痔等杂症,辨证细,选方精,既叙先贤经验,又授本人心悟,述中有论,简明实用,与《存存斋医话》堪称双璧。


名老中医黄英儒教授话中医
¥24.99
本书为广西名老中医黄英儒教授行医70多年过程中,对自己学习中医、行医治病和保健养生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包括对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中医对保健养生的作用等内容。该书适合中医药专业人士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医道江湖:中医入门验案120篇
¥24.99
本书是一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年轻中医师所著,用120篇实实在在的医案如实地记录了作者初涉临床时运用中医学思维诊疗疾病的经过。如同一本传奇小说,它以生动的文笔描绘了医患故事的一波三折,书中有重剂起沉疴的酣畅,又有四两拨千斤的灵慧;有中药力挽狂澜的豪情,又有针刺化险为夷的精彩。本书为初涉中医者,展示了一条“明理为先、针药结合、经方为主、时方为辅”的中医学习之路;深中医者读之,相信亦能发现医案背后作者运用伤寒六经、五运六气之理平调阴阳、天人合一之妙。


名老中医蓝青强教授临床经验集
¥24.99
蓝青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广西首批“桂派中医大师”。本书由蓝教授弟子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共三部分,部分为各系统常见病的辨证、用药和验案;第二部分为药对,对临床常用的药对行了系统的总结;第三部分为蓝老整理的治疗各种常见病症的经验方,这些经验方都是来自蓝教授数十年经验的总结,专药专方,行之有效。本书内容精简实用,有理论分析和医案实例。该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医学生阅读参考。


中医防治便秘手册
¥24.98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越来越严重,特别以老年人为甚。便秘多发生于久坐工作者、活动受限者或生活过于紧张者。近年,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并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便秘患病率将继续增加。 鉴于此,作者搜索了中国医学文化宝库中有关便秘的相关文章及各种诊疗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结集成书,希望可以方便读者阅读以及更好地普及便秘的相关知识,达到全民了解便秘并科学防治便秘的目的。


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
¥24.50
邓丙戌编*的《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从历代中医古籍记载的1300余首皮肤病外治方剂中,精选出 103首作为基本方剂。在传统“八法”的基础上,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结合皮肤病的特色,将这些方剂分为清热剂、回阳逐寒剂等十三章。书中还简要介绍了与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密切相关的20种主要剂型的配制要、50种主要用法、外治药物的“类比选药法”、分类及有代表性的药物。本书可供各级中、西医皮肤科医务人员以及外科或全科医生临床参考,可以用于中医外治临方调配的培训,也可供专门从事外治或方剂研究的学者参考,还可供医学院校的师生阅读。

苏永泉婴幼儿太极按摩真传
¥24.50
本书为苏永泉继承、发扬其师民间儿科名医“任化天”之婴幼儿太极按摩术的一本专著。作者本人也为一位民间中医,其理论方面虽稍显匮乏,但临床经验及疗效上值得称道。 全书分三部分,首论儿科基础知识,涉及小儿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特等;次论太极按摩术,从其机理、治病原理、手法和施术反应、功能作用等分述之;后论太极按摩术的临床应用,分为新生儿疾病、外感病、内伤病、传染病及其他四部分。 从内容上看较为全面,尤其作者对太极按摩的适应证交代得很清楚,有一说一,哪些病症尚需配合药物,言语中肯。 本书适合婴幼儿家长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平乐正骨手法临床应用
¥24.50
郭芫沅编*的《平乐正骨手法临床应用》共分上 、中、下三篇,阐述了中医骨伤的一枝奇葩——平乐 郭氏正骨二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及创新历程。书中上 篇分别从儒、释、道学的角度阐明了“平乐郭氏正骨 ”深厚的文化渊源;中篇介绍了“平乐郭氏正骨”的 精髓部分——手法整复的临床与应用;下篇重点介绍 了“平乐郭氏正骨”外固定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充分 体现了中医骨伤的“整体辨证”“动静结合”“筋骨 并重”等朴素的自然辩证法则在人体中的运用,是一 本不可多得的传播、弘扬和发展平乐郭氏正骨的好教 材,可供骨伤专科医师、中医院校骨伤专业学生参考 、使用。


针灸解惑
¥24.50
《针灸解惑(第2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本书丰富的学术内容、新颖的逻辑思维、独到的学术见解、实用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写作体例.确系我国针灸专业少有的经典专*。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钻研和学习针灸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学术*作;同时也是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深学习、探究针灸医学精髓的**参考书。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24.5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WFAS STANDARD 004:2013):头针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术语与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附录A(资料性附录)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附录B(规范性附录)头针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微中医.第三辑,春夏秋冬悟中医
¥24.50
本书是作者自2015年元旦始在微信中发表的一个中医的大众读物。写作近3年来,微信读者已数万,建有读者交流群,经常有读者询问何时出版。*辑以常见病为主、第二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第三辑以四季养生为主。作者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和各位朋友们讨论、学习中医。


微中医.第一辑,身边生活看中医
¥24.50
书名《微中医》,理论与实践兼具,带您从身边的中医滴始,逐步深杏林,感悟中医之美。书中保留了原作者日记风格,尺寸短小,便于携带,封面古朴,典雅大方,整体犹如一本雅致的中医笔记。


66穴让您健康一生
¥24.50
选择66个为重要、为常用的穴位,重点介绍它们的养生保健作用(结合历史故事和现代临床实例)、多种简易取穴方法以及操作方法,让广大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艾灸操作规范
¥24.5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艾灸操作规范(WFAS STANDARD 003:2013)》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铁如意轩医书四种
¥24.50
《铁如意轩医书四种》,又名《锦县徐氏医书四种》《摩天徐氏铁如意轩医书四种》,包括《医粹精富》四卷、《医意》二卷、《医意脏腑圈说》(又名《医意内景图说》)二卷、《医医琐言》二卷一附《续医医琐言》一卷),晚清医家徐延祚撰。其中,《医粹精言》论及医德、藏象、方药、诊法、治疗、养生、医学源流、医林掌故等多方面的内容;《医意脏腑图说》所论以脏腑骨度名位为主,兼涉经脉学说。《医意》所论以外治法为主,旁涉藏象、经络、诊法理论;《医医琐言》论及藏象、经络、本草、诊法、病因、病机、治法、养生、产褥、伤寒、痘疹等。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年间铁如意轩刻本为底本。


正常就好
¥24.50
本书分四章。从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始,着是医学对生活过程的认识和建议;第三章介绍医学及相关内容,以帮您求医问药;第四章对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作了分析。另外,我们还在每个主题之后,附上相关常见问题的答疑。


微中医.第二辑,基础理论论中医
¥24.50
书名《微中医》,理论与实践兼具,带您从身边的中医滴始,逐步深杏林,感悟中医之美。书中保留了原作者日记风格,尺寸短小,便于携带,封面古朴,典雅大方,整体犹如一本雅致的中医笔记。


上医本草
¥24.50
《上医本草》四卷,明代赵南星撰。作者为明季名臣,《明史》有传。其罢官家居时,因久病用药不效,遂依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自行食疗调治,终至痊愈,乃知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因辑此书。作者认为用药多则有损脾胃,终至不能用药,节饮食合“上医治未病”之理,又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义,因以《上医本草》名此书。《上医本草》除极少数条目外,均摘录于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书中分水、谷、造酿、果、菜、禽、兽、鳞、介、虫10类,辑录本草所载之食物470余条,简述各物别名、品种、形状、性昧、主治、宜忌等,多附有食治单方。虽少发明,然于食物之性用提要钩玄,亦有益于今之养生者。本次整理以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赵忠毅公全集》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