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上医本草
上医本草
赵南星
¥24.50
  《上医本草》四卷,明代赵南星撰。作者为明季名臣,《明史》有传。其罢官家居时,因久病用药不效,遂依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自行食疗调治,终至痊愈,乃知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因辑此书。作者认为用药多则有损脾胃,终至不能用药,节饮食合“上医治未病”之理,又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义,因以《上医本草》名此书。《上医本草》除极少数条目外,均摘录于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书中分水、谷、造酿、果、菜、禽、兽、鳞、介、虫10类,辑录本草所载之食物470余条,简述各物别名、品种、形状、性昧、主治、宜忌等,多附有食治单方。虽少发明,然于食物之性用提要钩玄,亦有益于今之养生者。本次整理以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赵忠毅公全集》为底本。
59元6本 肖德华针刀医案
肖德华针刀医案
肖德华
¥24.42
  《肖德华针刀医案》以现代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知识为基础,冲破临床人为分科的藩篱,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真实地记载了作者的临床诊治体会。《肖德华针刀医案》是作者30余年从医经历、23年针刀治疗经验和10次微观解剖观察的经验总结,融了对局部病症与整体病因的理解。书中介绍了近百例针刀医案,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罗马尼亚的医案。医案从诊治部位、诊治方法、针角度和深度,以及愈后行了翔实介绍,证实了针刀医学可以跨科别、跨地域兼容诊治疾病,并可被异国患者认同和受,验证了针刀医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普及性。有些病例弥足珍贵,为临床以往无法诊治或诊治无效的疾病。《肖德华针刀医案》是国内第壹本针刀医案专著。
59元6本 壮医带头人:黄汉儒
壮医带头人:黄汉儒
陆敏珠
¥24.42
本书为2010年立项的社选题《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的1个分册,黄汉儒教授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内壮医学的带头人。由著名传记作家陆敏珠教授原创撰写,文字优美流畅,可读性强。
59元6本 金匮要略正义
金匮要略正义
(清)朱光被
¥24.42
  《金匮要略正义》为清代医家朱光被所著,全书分上下两卷,是注解《金匮要略》的重要著作。《金匮要略》因其文辞简略,义理深玄,历来注者不多。《金匮要略正义》对《金匮要略》条文详加注解,前后对照呼应,力图使其病证辨治条理化、系统化,对病因、病机、脉象、证候、治法、方药配伍均有阐发,颇有启发性。
59元6本 思济堂方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思济堂方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贾邦秀
¥24.42
《思济堂方书》,清代医家贾邦秀著。本书乃贾氏“五十年专心医理,博览群书,敷轩岐之至理,集圣哲之大成”。是书凡五卷,言简而理约,道明而贯通,选方精要实用。所辑诸方多为历代临床所常用,大多属于药味精炼、药性平和、疗效可靠者。本次整理以珍泰斋贾宅藏版刻本为底本。
59元6本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清)吕震名
¥24.42
  《伤寒寻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吕震名撰,全书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为伤寒正名,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详论六经辨证诸法;中集辨识发热、恶寒、恶风、潮热、寒热、烦躁等诸证,并将其疑似之处予以鉴别;下集汇集桂枝汤、桂枝加桂汤、葛根黄连黄芩汤、麻黄汤、小青龙汤等113方,阐述仲景治疗大法,循其矩矱,论述辨析。该书是一部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历圣之渊源,综诸家之得失的*作,为后世医家所重。本次校注以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吴门潘遵祁刻本为底本。
59元6本 陆氏三世医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陆氏三世医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明·陆士龙
¥24.42
《陆氏三世医验》,又称《习医钤法》,为明代嘉靖年间医家陆岳、陆桂、陆士龙祖孙三代临证经验汇编而成。成书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于清·道光丙申年(1836年)。全书分五卷,载医案168则,以内科杂病、外感、妇科为主。此次整理以清道光戊戌年(1838年)刻本为底本。
59元6本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风湿病分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风湿病分册
王承德
¥24.42
在《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与《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释义”收录了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白塞病、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8个病种,分别阐释了各病种的定义、鉴别诊断、治疗及中成药等。
59元6本 素问灵枢类繤约注
素问灵枢类繤约注
(明)汪昂
¥24.41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系明末清初徽州* 名医家汪昂所*。书中摘录《素问》《灵枢》除针灸之外的精要内容分类纂注。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九类,博采王冰、马莳、吴崑、张志聪四家注释,再兼以自注。因其所选经文多为精要,又以类相从,且以临诊之验参注,辞简义明,故对阐发经旨颇有裨益。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九年(1600)还读斋初刻本为底本。
59元6本 中医美容学(新世纪)
中医美容学(新世纪)
刘宁
¥24.00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十余所院校参编,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专业本科生使用。2005年11月*次出版,此后每年重印。但由于出版社时间已经较长,作者对书稿行了修订以适应当前之需。此为该书修订版。
59元6本 针灸不痛手法绝招:百病针灸治验
针灸不痛手法绝招:百病针灸治验
杨元德,杨颖
¥24.00
  《针灸不痛手法绝招--百病针灸治验(附光盘)》系统介绍了针灸腧穴、手法、处方概述。重介绍了1OO多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疾病概述、治则、处方和方法。还介绍了无痛针灸法,古老而又有效的奇刺法、扬刺法。配有动态光盘,光盘中介绍了中风、带状疱疹、肥胖、老年性疾病等针灸治疗方法,演示了奇刺法、扬刺法、双手针无痛手法等。
59元6本 眼科要旨
眼科要旨
(清)张廷桂
¥24.00
《眼科要旨》为清代道医张廷桂所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眼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及辨证诊治要,收载《详目源论》等十篇眼论;中卷首列《外障》《内障》病症,然后列《五脏分门治药》;下卷收录《伤寒愈后目疾》等眼科病症的单方、验方,以及摘录自《审视瑶函》的阳丹、阴丹、制炉甘石等眼科外用药物制备法。本书认为,眼睛的根本在于五脏之气血,气血是眼科的生理病理基础,故十分强调气血与五脏的辨证论治;注重发挥五轮学说,对于五脏配属论治,设置专篇行阐述,以五脏为纲,立法统方;强调内治治本,主张用药平和、发散、滋润,易治者用药须平和,难痊者用药应滋补;反对滥用药刀针,严格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此次整理,以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为底本行整理。
59元6本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薛芳,刘惠聪
¥24.00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59元6本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
邢玉瑞
¥24.00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作为中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贯穿于中医理论建构与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从古代天人关系的含义与演变、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的建构、天人合一与中医临床实践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生态一时间”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可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及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人员提高理论与临床水平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人员参考。
59元6本 经典经方本如此
经典经方本如此
贠克强
¥24.00
  《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贠克强先生除对《内经》中一些学术问题追根溯源式的探讨和展现外,主要是就仲圣《伤寒杂病论》中一些具争议性、模糊性问题的掘幽探微,以及对经方医学的本质钩沉。   《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作者并非追逐当下风行的经方学术流派,而是通过冷静的思考和探索,结合自身充分的临床实践,苦心挖掘病证和经方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提出“方机对应”的经方思想,另辟蹊径而触及了经方医学之三昧,找到了经方医学之根本,对广大中医同仁和经方学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尚有作者对中医特定之络、膜和玄府气液三大学术以及一些中医大要的本质探讨和实践,颇有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
59元6本 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
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
邢玉瑞
¥24.00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细胞,理论可以说是概念之网络。邢玉瑞编*的《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围绕中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运用逻辑学、发生学、诠释学等方法行考察分析,以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并揭示了中医学概念的特,研究了部分概念的发生,对当前中医概念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行了述评。
59元6本 王孟英
王孟英
潘桂娟,张蕾
¥24.00
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号潜斋,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作为温病学派之集大成者,王孟英注重经典,广采叶桂、薛雪、吴瑭、章楠等诸家言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温病理论多有发挥。另外,王孟英在诊断、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临床经验,充分反映在传世的医案、方书、评按著作中。本书内容包括王孟英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59元6本 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
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
庞国明
¥24.00
  《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一书囊括了200多位民间、基层医师献出的经验方和特色疗法近300个,内容翔实,简便易用,价廉高效。这些药方和治法,均为广大民间、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智慧结晶,对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59元6本 医编心悟:中医出书六讲
医编心悟:中医出书六讲
周艳杰
¥24.00
以作者与编辑双重身份,揭秘医学出版的那些事儿。让作者明白出版,为出版社培训作者。全书共分六讲,从立意、选题、撰写框架、与出版社沟通、与编辑沟通、宣传几个方面介绍医学出版的相关知识。既是新编辑行的普及读物,又可为作者总结选题提供思路。
59元6本 图说《黄帝内经》
图说《黄帝内经》
李建国;刘晓梅
¥24.00
本书尝试用轻松的漫画方式传达经典中蕴含的大智慧。漫画中,父亲任性,儿子纯真,萌狗旁观评说。三个角色场景演绎,真情实感,举重若轻,诙谐幽默。力求传神达意、深浅出,为严谨的经典增添趣味,让抽象的哲理形象表达。漫画独特的视角和魅力,或能帮助普通大众近经典、理解经典普、受益于经典。中医药文化校园活动中,喜闻乐见的中医文化读物,增添广大青少年对经典的热爱。品读经典,传承精华。用中医学思想智慧金钥匙,中华文明宝库。让以人为本、阴阳中和、整体观、辩证观、形神观、治未病之思想文化传播世界。 本书从《黄帝内经》五篇中节选行诠释、解读。有如揭冰山一角,为发现起;有如掘宝矿一隅,为采真金。“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领略经典魅力,依从经典指引,走中医,享受中医,收获生命智慧。 本书节选的《黄帝内经》原文及其今译,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内经选读》。
59元6本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名医辨体质瘦身吃出来
王洪;马万千
¥24.00
本书汲取了北京市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结合中医相关理论,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食疗定制,本书内容详实、版面活泼、文字简练,集科学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与一体,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