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学教程(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39.00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展全面、系统的研究。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理念原则、多样的制度规则和丰富的经验技巧,这意味着其可以也应当作为专门的学科予以研究与介绍。然而,我国当前仅有少量以人民调解学、调解法学和调解技巧为主题的调解教材,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研究内容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调解学教程》试图构建科学的调解学科体系,为调解研究与教学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教材支撑。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一,研究视野阔。本书既有古今调解发展的纵向梳理,对我国传统调解与现代调解的背景、理念、主要内容和伦理规范等行了系统地阐述;又有国内外调解的横向比较,对西方调解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现状行了全面的介绍。其二,研究内容丰富。在理论部分,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调解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对各类调解制度的性质、主体、适用范围等行了准确界定,并深地分析了中国调解的时代挑战与发展趋势。在实务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调解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保障了教材的实用性。其三,研究方法多元。本书运用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充分彰显了调解学的学科交叉性。其中,*特色的是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调解的各个环节,以及使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揭示调解的机理。
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39.00
人民调解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中国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社会中传统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和作用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导致了该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在新的市场经济和陌生人社会中重塑人民调解的合法性,是一个时代性难题。本书拓展调解领域、创新调解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及推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专业化是新时期重新激活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然选择。
拍卖法律实务
¥39.00
本书填补了目前拍卖法律类书籍的空白。本书从法律角度,解读了拍卖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实务,覆盖了拍卖企业从设立到经营直至*后解散环节的法律事务,对于拍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法律风险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亚太法律评论(第一辑)
¥39.00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日本—桥大学法学院、韩国釜山大学校法科大学和艾克斯马赛第三大学欧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东亚法治论坛——西洋法在东亚的继受和创造”的精选论文汇编,主要探讨了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对我国及日本、韩国的法律制度的影响,以及大陆法系体系下东亚各国法律制度的相互借鉴融合问题。
社会法评论(第六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
¥39.00
该书汇集了多位社会法学者、实务部门负责人的精选论文。分为“理论研究”、“本期专题”“台湾法研究”“域外法学”“审判与案例”“青年法苑”和“学术综述”等栏目,针对社会法、劳动法领域时下热的理论问题,审判过程的经典案例以及国外社会法、劳动法的制度借鉴等展讨论。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邀约了国内有影响的社会法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保证了论文的学术质量。本书已推出四卷,得到了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致好评。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8年秋季卷
¥39.00
本辑为2018年秋季卷·总第50卷,本期设·主题研讨:“指导性案例”识别、区分与推翻·另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事法学、行政法学等专栏,共收录中外论文(译作)15篇。包括:《论案例区别与先例推翻――美国*法院Janus案的启示》 (李友根),《案例识别视野下的类案审判——以指导性案例24号的司法适用为切》 (刘岩), 《“异案异判”:指导性案例的退出适用研究》(雷槟硕), 《法律中的社会时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例》(吴义龙),《从世界民法制定史的角度考察日本民法典的修正》( [日]加藤雅信著,吴彦译),《国外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及其行政法治启示》( 邹焕聪)等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影响的经验研究
¥39.00
改革发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城镇劳动力市场,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的技能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报酬水平较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报酬水平,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议题。 本书从劳动合同签订的视角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报酬问题,通过对劳动合同与劳动报酬之间影响机制的理论梳理,基于适当的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地分析了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并一步分析了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问题,试图厘清劳动合同签订这一因素对农民工群体劳动报酬获得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为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相应指导。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
¥38.50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对我国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它不仅检验了我国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成就和缺陷短板,也对如何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日常治理和急难险重任务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值此重要时刻,田红星教授等人精心撰写的著作《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即将出版,这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无疑是一件雪中送炭、值得关注的事。
胡塞尔现象学
¥38.40
《胡塞尔现象学》是目前国际现象学领域活跃、前沿的现象学家丹·扎哈维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作为导论不失其深刻,同时又很适合研究者和高阶爱好者,是一本既专业又易读的胡塞尔思想概述和导论。扎哈维以清晰的框架,阐述了胡赛尔的早期意向性、中期先验现象学与后期时间性和生活世界等思想,从胡塞尔哲学的整体出发,抓住胡塞尔在各个阶段的哲学中心,并阐述其中的连续性,分析胡塞尔与德国古典哲学和后期现象学家的思想关系。阅读此书,可以看出胡塞尔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历史承、也可以看到与弗雷格等早期分析哲学家的关联之处,及其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思想的启发。
美国刑法地图
¥37.99
本书提出了美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规则重大差异性问题,以宽领域、全景式、多维度的方法列示相关刑法问题与规则。借助每章中展示各州针对特定刑法问题所采用的相应规则的美国地图,作者全面且纵深性地分析了美国刑法不同地理区域与制度架构下的数十个重要刑法规则。这部美国刑法地图大全不仅勾勒出了美国刑法中隐含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对各州刑法之间巨大差异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多样性产生的地理、政治和社会经济原因,对于从跨学科的角度解答犯罪与刑罚广泛的规则差异问题提供了启迪。
诚信社会的司法指数研究(2019)
¥37.50
本研究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治中国司法指数”课题的子课题之一,通过法院案例的梳理,对我国现实中的涉欺诈案件加以考察。查明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我国现阶段的涉欺诈案件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此类案件的发生将对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产生持续压力。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化手段、对涉欺诈案件行规制,特别是通过司法机关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努力,对守信行为加以激励,并对违约、背信行为行约束。
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与实效考察
¥37.50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其中包括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应尽快修改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属性和法律地位。及时修改《物权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方面的权利边界、权利内容和应承担的责任。在《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中增设一章“土地经营权”,以完整确认“三权分置”制度的合法地位。
人权离我们有多远——人权的概念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
¥37.04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人权主体、人权体系、人权的正当性与人权文化、人权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涵盖了人权领域主要的重大理论问题,展示了中国百年来的研究状况,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可供从事人权研究和人权教育的专业人士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人权公选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和社会大众学习人权知识、普及人权教育的拓展性读物。
大众政府
¥36.80
《大众政府》收录了梅因晚年发表的四篇论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温和保守主义者对民主的看法。 梅因在《大众政府》中指出,在所有政府形式中,民主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的。走向民主的运动是极为偶然的,并非不可避免和不可抗拒。不过,他也强调,从人类既往的政治经验中可以找到各种安全的制度防护措施,使民主长久地维持下去。 总之,《大众政府》全面地考察了大众政府的历史、原则、所蕴含的危险及矫正其缺陷的办法,是一部充满洞见和智慧的重要政治理论著作。
老板通法:好老板必知的500个法律关键点
¥36.59
《老板通法——好老板必知的500个法律关键点》以企业法律知识关键点讲解与实务案例相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从企业开办、融资投资、合同管理到企业的日常财务、运营以及人事与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法律常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到500多个法律关键点。 《老板通法——好老板必知的500个法律关键点》是企业管理者提高法律事务处理能力、掌握法律常识、规避企业法律风险的实务全书。
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
¥36.00
为深入、系统地理解民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首先从两个视角探讨了信赖保护的正当性依据:(1)外部视角——社会生活上的正当性,即在民法之外,在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必要因素的共识下,分析了人类信任机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进而对法律与信任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了简要分析。如此研究的主要考虑是,现代社会是一种市民社会,确切地说,是以市民法为存在前提的社会。民法上的信赖保护无论如何难以与市民社会中的信任机制相脱离。(2)内部视角——民法上的正当性,即在民法之内,在个人自由主义的现代私法理念下,通过剖析近现代民法的构造特点与方法,探究了信赖保护为何会成为一项与私人自治相伴生的民法基本原则。 在作出以上两方面的系统研究后,该研究以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为基础,并参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说、立法,对信赖保护原则在民法各个组成的具体构造进行了详细探讨。
告密:美国司法黑洞
¥36.00
尽管公众几乎看不到告密行为,但其已如黑洞一般侵蚀了美国的司法公正。本书首次对美国刑事司法中的线人告密行为行了全面分析,告密交易制造了不可靠的证据,放纵了真正的罪犯,危及了无辜者的自由。告密行为还破坏了非裔社区的邻里关系,加剧了警方与贫民之间的对立。亚历山德拉?纳塔波夫教授通过数十个真实的案例,揭露了告密交易对高犯罪率非裔社区造成的社会破坏。从缉毒战争到嘻哈音乐,从黑手党线人到白领犯罪,本书全面展示了告密交易在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可怕影响。此外,她还解释了现有司法制度如何真正发挥作用,并提出了新的改革建议。本书了美国司法制度真正运作方式的潘多拉魔盒,向读者们展示了线人活动的秘密世界。
美国公共诽谤法研究: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障的冲突与平衡(新闻传播学文库)
¥35.88
因议论政府官员与公共事务而引发的名誉权诉讼近年来颇受我国学界的重视,一种共识正在形成,即针对私人的、与公益无关的诽谤,不能与具有重大公益性质的公共诽谤等量齐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出适合本土的、较为清楚的法律规则,来调整此类案件中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对此,国内论者讨论多的当推美国法院自1964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以来建构的类型化归责体系。有鉴于此,本书试行探究美国公共诽谤法的细致面貌,以为中国名誉侵权法制发展之参照。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5:中国法治评估指标
¥35.88
本报告所设计的法治指标体系由六个一级指标组成,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和法治效果体系,其中前五个体系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在构成安排,而法治效果体系主要衡量法治体系治理的效果。
清华法治论衡(第20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上)
¥35.80
《清华法治论衡(第20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上)》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之上卷,旨在对全球化时代中国与WTO的关系进行系统反思和战略思考,其内容涵盖贸易、投资、航运、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主题涉及WTO的历史渊源、价值基础、治理结构、争端解决机制、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在WTO中的角色和战略等诸多方面,具有全球性、战略性与前沿性。 《清华法治论衡(第20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上)》适合WTO及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参考,也适合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对外战略制定者阅读。
网络安全法律遵从
¥35.55
本书针对企业网络安全法律遵从的实际需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为分析蓝本,从相关法条释义和解读、网络安全相关制度概述、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一般网络运营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及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法律遵从框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遵从《网络安全法》及其制度要求提供可操作性指引。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网络安全法》导论、一般网络运营者的网络安全法律遵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网络安全法律遵从及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法律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