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官员收藏活动研究
¥37.44
本书是“吴大澂与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这一整体研究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吴大澂及其周围的官僚群体为中心,探讨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收藏活动的社会机制。晚清官员收藏活动得以展,涉及多种社会因素,包括藏品卖的信息传递、交通运输和支付方式,以及晚清官员的收和支出、官场各种礼金往来的规俗等。作者利用大量未曾刊布的稿本、信札等材料,细致还原了整个收藏过程,并以此为切,与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若干理论行对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方向,更是值得研究者引起重视。


秒懂艺术那些事
¥36.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 少年版)
¥35.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乌菲齐美术馆是什么”,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美第奇家族造乌菲齐宫并*终将其捐赠给佛罗伦萨市政府当作美术馆的故事;第二部分“乌菲齐美术馆有什么”,对精选的十四件重要艺术作品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
¥35.92
本书依托于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通过对唐宋时期女性服饰、妆容演变进程的梳理,透彻分析唐宋时期的时尚流行,尽展传统服饰之美。严谨考究的服饰研究文章与精美的插图,向读者展现数十位唐宋时期著名女性的衣妆打扮及各种服饰、妆容相关的名物。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
¥35.60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以集市概念为统筹,包括文创产品、艺术作品、空间设计和品牌策划集市四个方面。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创作形式为载体,汇聚学员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农村发展谋求更多可实现行路径,同时也体现此次展览“艺术振兴乡村·智慧优化生活”的宗旨。概述 /001项目的价值和特点/002 艺乡建简介 /005途径研究 /008艺术市集 /009黄山店艺术集市IP/011果蔬大作战系列/012解甲归田 /014醉石 /017红色背篓主题茶具/ 021佛丝绕 /024果蔬大作战——果蔬达人 /031蔬菜画 ——睡莲 /033蔬菜画——绵羊 /034蔬菜画——斑马 /035蔬菜画——犀牛 /037蔬菜画——星空 /038筷子·隆 /041智慧树 /042原 /045家里的夜灯/049 “家和万事兴”茶具套组 /051“柿柿如意”快客杯/055 一生一世系列首饰 /059乡村品牌 /060背篓公社VIS设计/061红篓公社品牌推广/063 艺乡建VIS设计/065红色背篓乡村艺术秀活动方案 /067面对面品牌包装设计 /069面对面系列 /071花·石缘文创产品/075红篓公社护照/076艺术活动 /077艺童年 /078家群文化/082家文化社群 APP界面设计VIS/083家文化品牌/085家文化文创产品/086 空间改造 087黄山店村非遗传习馆和书院设计 /088黄山店书院设计/091枕河人家酒吧空间改造/092园林酒店设计/094山环水绕桃叶谷·艺术乡建振复兴 /096惠州市黄河洞村振兴策划案 /100乡村故事 /101一个乡村故事的演绎/ 102基于故事IP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103失落的家园/ 104乡建大师梁漱溟肖像/106论文 /107艺术与设计的社会性探讨 ——以湖北省樊家湾为 /108本位脱离:消费逻辑主导下中国设计师的危机研究/116乡村旅游品牌 IP与文化遗产资源的在地价值研究 /120乡村记忆与文化重构:农村新型集市构建 /125从艺术本体结构看“艺术介 .入乡村” /130探析民宿发展热潮下的现存问题与设计原则 /146民宿的内生力之家文化 ——以婺源民宿运营案例为例研究 /151乡村 ·小镇振兴发展分析 /155非遗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158艺术需要乡村,乡村更需要艺术 ——论艺术生态与乡村振兴/163县镇政府+公益组织+设计机构+村级两委“四位一体”的乡建模式探索——以黄沙洞村为例 /178返璞归真,打造京郊“绿水青山”诗意生活方式 ——关于黄山店村艺术创新设计可行性策划提案 /182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186建筑景观改造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以黄山店村为例 /189乡村振兴方法初探 /195以“家文化”社交平台带动乡村建设/202以文化生态修复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 /208农村基础设施使用情况概述与改造建议 ——以河北省和湖南省为例/215附录/221师资 /222学员/225陈炯: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委会 常务理事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拼布艺委会委员;文化部高级画家 一级美术师。科研: 2018年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 2018年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激活传统村落途径研究》面上项目重点项目 2017年 参与《传统村落中工匠文化的困境与创化策略研究》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展览: 2002年 明尼阿波利斯作品联展 美国 2007年 中韩高校教师作品交流展 釜山 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香港展 香港 2008年 小幅油画浙江巡展 浙江 2010年 《天一生水》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博士生水彩展 北京 2010年 《火岸》入选第六届国际纤维展(优秀奖) 郑州 2011年 图尔宽四人作品联展 法国 2012年 马来西亚现代美术馆个人展览 马来西亚 2012年《溪山行旅图》获第七届国际纤维展(优秀奖) 南通 2012年 中美高校教师作品交流展 密歇根大学、肯恩大学 2013年 “建筑之外”巡回展 北京、上海、成都、威尼斯 2013年 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展(获得法兰西勋章) 里尔 2013年 纤维作品参加中国纤维作品南美洲巡展 2014年 《水》入选第八届国际纤维双年展 南通 2014年 纤维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 北京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15年 《由于今》中国画联展 北京 中国画院 2015年 《意志的融合》联展 连云港博物馆 2015年 《梦华录》个展 北京 恭王府 2015-2016年 参加《扫一扫》中国巡展 2016年 策划《再启蒙》 湖北美院美术馆 2016-2017年 《时代肖像》展 时代美术馆 丹麦大皇宫 2017年 文化部主办中国优秀青年作品展 炎黄艺术馆 项目设计: 2005年 设计制作宁波中石化办公大楼室内外雕塑 2005年 设计制定公安部全国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统一标准 2011年 主持修改设计中国人民法院标志 2011年 主持全国人民法庭建筑外观形象统一设计 2012年 主持设计并制作贵州高等法院浮雕 2014年 主持浙江绍兴城市雕塑规划设计 2015年 主持华夏幸福公共艺术应用研究 2016年 主持华夏固安孔雀城公共艺术设计 2017年 策划与组织浙江衢州柑橘文化艺术节 专著:《陈浩陈炯素描作品》《房地产全程策划》 《陈炯风景素描集》《艺术区形态研究》《梦华录》陈炯作品集 论文:论文发表于《装饰》、《美术观察》、《新美术》、《美苑》、《艺术评论》、《新闻战线》以及多个报纸媒体


虫子旁(世界ZUI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观虫日志 。)
¥35.40
《虫子旁》是设计师朱赢椿的一本观虫日志,收录了80余篇散文与200余张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兼备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织网的蜘蛛,带壳的蜗牛,自闭的叶甲,伪装成白色小花的广翅蜡蝉,齐心协力的蚂蚁……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朵花就是一座岛屿,它们从容认真,生生不息,与自然融洽相处。“在你忽略的地方,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虫子旁》是对虫的观察,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思索。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35.00
本辑《世界3》以“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为专题。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是西方新艺术史集中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拓展新方法的时代。这个时期既出现了对文人生活行全面解剖的解构性论著,也出现了具有重建艺术史野心的通史写作;既有来自人类学、考古学的整体思维,也有来自后现代哲学、文学研究的纷繁术语,意识形态化也成为这一时期部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视野已经远远超出绘画史领域,形成青铜器研究、宗教美术研究、墓葬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同时并,另一方面展示方式、观看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空间性、物质性等观念的兴起也极大地拓展了所有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这样的变化,伴随着80年代后国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全球化领域中兴起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海外”背景带来新的语境。期间,中国艺术史与整个艺术史及文化研究的关系不断随着时间和地的推移发生转变,产生了新的思想。事实上,“海外”对于三四十年前与今天的中国艺术史届而言或许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仍然能概括这一时间段中的一些学术反思:本辑副标题重提的“海外”概念,其本质意义就更近于“知识生产地”,反映出不同地的研究特性,其中的跨学科领域思考、不同研究旨趣、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塑造了中国艺术史的转向和未来。《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希望对各地的知识生产行部分总结和介绍,关注不同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在比较中反思三四十年来这个学科的图景。 关于《世界3》 《世界3》是由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组织编辑的中文艺术史理论丛书,是OCAT研究中心的核心出版物,由主编黄专先生于2014年创办。主要登载艺术史理论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和译文,也对相关课题的国际资讯、图书、展览和研究机构行报道与评介。《世界3》将通过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出版平台,力图为这一领域新的汉语思想模式和知识形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世界3》的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理论焦”、“前沿动态”、“机构概览”和“书评”等。“专题研究”是《世界3》的核心栏目,刊登美术史、建筑史、影像史、设计史为主体的艺术史理论和方法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论文和译文。“理论焦”是介绍世界当下重要的理论动向与理论研究,并突出其与艺术史研究的相互借鉴意义。“前沿动态”是《世界3》的综述性栏目,主要综述报导上述领域中重大课题的历史和现状,评论性报导年度内重大学术活动、人物、会议、出版、展览的现场。“机构概览”是介绍世界代表性的艺术史研究机构的概况及研究主题为主。“书评”是推介前述学术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前沿位置和独特方法的著作、学术期刊和学术展览的专栏性评论文章。


元图像:图像及其理论话语(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
¥35.00
元图像是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是普桑的《金牛犊》,是我们熟稔的“鸭兔图”,也是任何一张对根本性问题发问的图画:图像到底是什么?它们与语言的关系怎样?它们如何被创造、生产、复制?又如何影响观者?在将形象主体化的程中,元图像是一座里程碑。它将图像自身作为方法,作为窥探意义及理论建构的窗口。 当代图像理论研究泰斗米切尔在新作《元图像:图像及其理论话语》中宗明义,回顾并梳理了创生于20世纪早期的图像学的生长轨迹,探寻其在突破艺术史的限制,走向更为阔的一般性图像科学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类媒介中的图像,尤其关注语言之为媒介。米切尔以图像学1.0及2.0锚定并命名了图像制作的发展历程中,由技术革新带来的两次转向。 在图像学3.0的框架背景下,米切尔以人类经验中表现力、力量却也是小的图像单元——面孔——为研究对象,并在福柯有关疯癫的历史之论述中重新思索“愚人船”这一古老的政治哲学隐喻。这些讨论不光涉及图像如何成为一种偶像、图腾甚至是物恋对象,更涵盖了图像如何作用于历史,作用于我们。尾声中,米切尔回归艺术品的范畴,将视线集中于雕塑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有限性和物质性的代名词,探究单一的、特定的、物质性的艺术作品如何超越自身的物质性,指示无限性和非物质性。 本书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四辑,为中英双语读物,由四个章节及附录部分的三讲讲座问答构成。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作者近三十年来对那些能够审思自身存在的图像之追索的高潮。这不仅是一次横向拓宽其视觉文化研究维度,发掘吸纳当代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中案例的旅程,也是一部纵向挖掘其图像及媒介理论源头,辐射统筹诸如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美学所提供的解释路径的奥德赛之书。 在这个图像占据注意力中心的时代,在我们逐渐被图像焦虑所淹没的当下,这本跨越多个学科的著作既是一次探索也是一种实验,关涉从人类学到艺术史,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它如同元图像一样,在探索模糊不定的边界的同时,试图捕捉历史瞬间的某种本质。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项目是致力于促当代艺术史研究的放性项目,也是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核心项目。年度讲座项目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一位重要学者,邀请其面向中国观众做原创性的系列演讲,介绍其研究成果或学术反思,在中国产生知识。该项目旨在帮助国内思想界和艺术界直面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为彼此提供一个交流与对话的互动平台,也昭示了OCAT研究中心在广泛的人文学科基础上行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理念。每年的年度讲座结束后,研究中心会将年度讲座,以及围绕年度讲座举办的启动讲座、研讨班等内容行整合出版,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艺术真的无用吗?
¥34.80
在普通读者眼中,当代艺术令人难以理解,毫无实际效用,却日渐成为网络和社会中的流行词语。人们说的艺术修养是什么?如何欣赏艺术?艺术能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这本对谈集收录了这些大众好奇的问题,并对此一一行解答。本书的作者之一——东京大学教授三浦俊彦,站在专业的角度,用逻辑解读艺术,在带领读者欣赏20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破生活经验带来的固有观念,启发艺术思维,指引读者“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轻笔淡痕 : 逸品与庄子美学
¥34.80
本书为杜觉民先生的著作。全书分逸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神品与逸品之比较、逸品画家案例解读、庄子美学思想对逸品意识之影响四部分来论述逸品,对质疑、虚静、无欲、体道这些庄子的美学思想做了深入分析。


复杂网络结构挖掘研究
¥34.5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第2版)
¥34.30
《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第2版)》详细介绍了图形创意的联想、构图、色彩和一些平面设计大师的图形创意设计欣赏等。《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第2版)》共有5章,内容涵盖图形的创意与联想方式、图形的构图与视觉流程、无处不在的图形魅力,还有图形大师的作品欣赏等。 希望通过《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第2版)》的阅读,读者能扩展思维、提升图形创意的设计技能。《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第2版)》适合于图形创意设计初中级读者学习与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


超实用鉴赏力:西方美术怎么看
¥34.00
本书以西方美术史演进为基础,以23件世界名作为例,透过通俗但又精辟的图文解说,深入浅出地介绍14世纪文艺复兴至20世纪波普艺术的变革,帮助读者精准分析名画绘制技巧、创作背景。通过聚焦这些引起西方美术革命的决定性作品,可以学习到“不依赖感性的美术鉴赏”。


超实用鉴赏力:日本美术怎么看
促销价:¥8.89|¥68.00
本书精选了19幅能了解日本美术脉搏和继承审美意识的名作。为读者讲解日本美术中一定要掌握的要点。透过通俗但又精辟的图文解说,深入浅出地介绍以平安时代后期到明治时期日本美术的代表作品,帮助读者精准分析日本美术的绘制技巧、创作背景,并借此了解与之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


艺术学研究:9
¥34.00
《艺术学研究(2015年刊 总第9卷)》汇集了30多篇专业论文。分为10个板块。收集了一年来国内各相关高校研究院所艺术学界专业研究者的新论文。涉及艺术学、艺术史学、艺术理念与方法、艺术教育、学位论文写作、及一些文史哲问题。作者都是全国各高校院所的各年龄梯队的业界学者,具有当下性。


浮世绘名作)大名道中:广重、丰国名画百种 歌川广重、歌川丰国、月冈芳年领衔;日本江户时期歌川派集体创作
¥34.00
《大名道中》是歌川派以日本百年不遇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绘制的浮世绘名作。大政奉还之前,1863年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前往京都朝觐天皇,这是自从1634年德川家光上洛朝觐二百年来的初次,又适逢倒幕运动,因此成为举国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使得《大名道中》不只是单纯作为风景画的“名所绘”,而是具有历史意义和内在联系的一组作品。其次,这是江户时期浮世绘一大流派歌川派,以二代广重(森田镇平)和三代丰国(歌川国贞)领衔,联合月冈芳年、河锅晓斋等16位知名画师、25位出版人集体制作的浮世绘作品集,是难得一见的集体创作。东海道沿线的风景名胜、古城风貌、繁华街市、名店特产、人物故事,也都被绘师们一一收画中。每幅画均附有版画专家薛冰父女所作的解说,便于理解。


何路无痛
¥33.60
此书是源于梁玖老师自己在生活、教育、情趣、艺术、理想、学术、友情、闲思等方方面面的随手所写。是作者个人悲欣情趣的及时应答实录,是与学生对饮的心灵鸡汤。 此书中所录,有的是作者笔录自己存在状态与心境的小文;有的是为激励、宽慰、引导学生安顿生命、或勤勉修业、或走出迷障、或走向新途等事项而即时倾情撰写;有的是作者想让远离自己肉体的那些思绪存在,表明自己除了好吃饭以外,还有些非物质性的想法;有的是记叙亲情、交往和友情的文章;还有的篇章是作者自己闲思填空人生状态的反映;作者自己置身艺术原野的体悟,有散文、有诗词、有艺术话语等等。


顽石的风流
¥33.57
石和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爱石,赏它,玩它,品味它,将石当作朋友,甚至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安慰心灵,并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品石,不光是对石的欣赏,所看重也不全在其审美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多者是在玩味自己的生命,从中寻找生命智慧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围绕盆景、假山、品石艺术等形成的特别的艺术观念,其中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作者研究中国艺术观念所涉及的一个方面。

一幅画看日本
¥32.99
吉卜力创始人及灵魂人物,日本动画界殿堂级人物,影响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大师,《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平成狸合战》《辉夜姬物语》等经典动画的导演、编剧高畑勋,是动画大师,更是一名画痴,于其56年动画导演生涯中,流连于世界各地美术馆,从艺术中吸取创作灵感,成就慧眼。 在这本书里,高畑勋选择了30幅日本历史上的名画,从平安时代的绘卷、室町时代的水墨、桃山时代的屏风画、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到现代细腻写实的动画……介绍雪舟、尾形光琳、葛饰北斋、香月泰男等日本艺术史上的主角级人物,带领读者游历1200年日本艺术史。 像简笔画一样粗糙的线描画为什么能成为日本国宝?伟人们为什么要找人画下自己的“陋容”?……高畑勋以深厚美术功底和文化底蕴,解读画作重要细节,呈现画作背后的日本文化。 前作《一幅画启的世界》获得超50万读者的喜爱和关注,本书升级了纸张和工艺,封面采用宣纸纹理的非涂布纸,内页采用表现力强的超感纸,高清呈现其中28幅名画的细致纹理,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赏画体验!


巴黎奥赛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 少年版)
¥32.99
“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了博物馆与相关国家、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艺术作品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使艺术与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融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之中。 《巴黎奥赛美术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奥赛美术馆是什么”,结合巴黎的城市历史讲述了奥赛由火车站变成美术馆的故事,并介绍了对该馆极为重要的印象派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奥赛美术馆有什么”,对精选的十五件重要艺术作品行详细解读,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家简介,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流派、材料技法和文化背景等。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试读本)
免费
丝绸之路中段的西域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重要的交汇处,西域艺术也因此始终处于一个放系统中,与东西方艺术是一种双向选择、双向回授的关系,既有纵向流传,也有横向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民族迁徙、工艺提升、审美情感等等,都左右着文化变迁和艺术走向。本书在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下,通过微观剖析,探寻丝绸之路艺术的文化语境、生成机制、艺术类型、本体论特征及不同文化、艺术间的关系。本书版本采用新疆人民出_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