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闽南吴氏妇科流派医集
闽南吴氏妇科流派医集
吴熙;潘丽贞;王小红
¥148.50
    闽南吴氏妇科流派传承至今 242 年历十一代, 其七世医吴瑞甫, 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大师, 学生遍布东南亚和港、 澳、 台, 并在新加坡创立中医杂志、 中医医院、 中医公会等, 享誉海内外。     今我省名中医吴熙主任医师, 是闽南吴氏妇科第九代传人, 从事中医妇科学术、 临床研究 58 年, 业绩裴然, 颇有建树。在吴熙主任医师指导下, 编著了《闽南吴氏妇科流派医集》。 此书收集前贤女科论著精粹, 并阐述吴氏临床应用古今效方心得, 丰富了妇科治疗学内涵, 利于读者理解中医妇科“证治观”;同时, 针对妇科疑难病古方新用, 触类旁通, 扩大其应用范围, 增加了证治手段, 提高了临床疗效; 书中分述妇科病病因、 病机、 证候、 治法和方药,易于读者阅习、 掌握与应用; 结合妇科病辨病与辨证, 理法与方药, 概念演变与革新, 与时俱, 令人耳目一新, 值得临床借鉴。 纵观全书“闽医学派” 特色突出, 中医妇科学体系完整, 容继承、 创新、 实用于一体, 内容广博且不失精炼, 尤其对妇科疑难症见解独到, 案例治验良多, 颇具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 此书出版不仅为中医妇科学术增添了一道绚丽光彩, 而且为发掘闽南文化, 促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做出了新贡献。
49元5本 徐振晔治癌经验
徐振晔治癌经验
邓海滨;王立芳;赵晓珍
¥45.00
徐振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1年,专注于中医药治疗、研究恶性肿瘤工作38年,擅长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学术造诣较深厚,在上海及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内首先提出了“益气养精解毒散结分阶段治疗晚期肺癌”、“补肾生髓法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临床系列研究和机制探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本书内容由徐振晔教授学术思想和病案两部分组成。学术思想部分总结了徐振晔教授40余年的学术经验与思想,病案部分整理了徐振晔教授80篇医案。
国医大师刘尚义温病条辨序集录
国医大师刘尚义温病条辨序集录
杨柱
¥187.50
刘尚义,男,汉族,1942 年 12 月出生,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 1 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从医 50 余载至今不辍,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批贵州省名中医、第二届“国医大师”。此书为刘老手书《温病条辨序》的书法集。
李中玉外科
李中玉外科
李明道等
¥369.50
运用50年来临床亲自拍摄的典型病材实例彩色照片取代了古医籍中文字加描绘图像以定病位的模式,真实地记载了外科诸病的部位、范围、形态、色泽等特,使阅者如其境,如睹其症,病证一目了然,清晰易辨,对提高读者的认病识证能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全面系统总结了河南著名张八卦外科第五代传人,先师李道洲传统外科经验,并融自己几十年来的临床研究,给读者一个不同于教材的治疗方法。同时撷取了历代前贤、当代诸家的学术精华,重突出专科专病,辨证论治,创新、实用。
49元5本 全国名中医王檀肺系疾病临证精粹
全国名中医王檀肺系疾病临证精粹
王檀
¥31.50
王檀教授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扎实,对中医学理法既有传承,又不断创新,对肺系疾病诊疗形成完整诊疗体系,重视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传统中医学观念,提出“脏腑相关”,“脏腑相干”,“阶段性治疗”等理论。尤其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有独特的心得体会,重视“温补肺肾,恢复气化”以除痹通络,逆转纤维化;率先提出“心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应用到肺癌的治疗中,认为肺癌的发生是由于“肺气不足、心神失控、肝火司令”,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稳定肿块,使其不再生长,部分患者可见肿块缩小或消失;结合地域特,破了传统宿痰伏肺理论,创性提出哮病主于“火”的理论,在该理论指导辨证下,对于预防、治疗哮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书篇介绍王檀教授从医经历,分享多年从医心得,劝勉广大学子自强奋;第二章论述王檀教授学术思想大要,概括王檀教授中医诊疗思维的整体框架,为其后篇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别论述肺科各个疾病的诊疗思路,并配合医案分析,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及分阶段治疗思维,让广大读者从新的角度认识肺系疾病的发病和病因病机,并指导临床治疗;第四篇论述肺病康复理论,康复医学在中国展较晚,王檀教授前瞻性提出了中医肺康复理论,将康复医学与中医辨证相联系,应用于临床15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受到广大业界人士推崇,先后吸引了河南中医院、北京中医院等多家医院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学习交流,本章详细论述了中医肺病康复理论体系,包括运动、呼吸、情志等治疗方案。第五篇论述了王檀教授杂病诊疗思路,突出了“脏腑相关”,“脏腑相干”等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思维;第六篇医论医话篇主要介绍了王檀教授对“三因制宜”“阳衰”“腠理”等传统理论的认识和独到见解,为广大学子及中医爱好者提供新的思维切。
49元5本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进展
孙理军
¥39.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李锡光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李锡光
杨清华;何新兵
¥30.50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李锡光主任精通中医药理论,从事中医内科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载,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学兼各家,既不泥古,亦不废今,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是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临证重视辨证论治,多从虚、痰、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组方遣药遵循“君、臣、佐、使”原则,用药平和,对于中药的应用既要遵循前人的经验,又要吸收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成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心血管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李锡光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病的研究,不仅探索出疾病的发病规律,而且总结出辨治规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和治疗方法,其自拟方“养心通脉饮”用于治疗心血管病每获良效。该书是由李老的两位学术继承人对李老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衰病、 眩晕、 头痛、 高脂血症、不寐、梅核气等病症的经验总结。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徐富业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徐富业
徐富业;庞学丰
¥38.50
本书是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的一个分册,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富业的学术经验集萃。共分六章。章为医家小传,重点介绍徐老学习、成长、成才经历。第二章为专病专治,着重介绍动静并治理论以及肺系病、心系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系病的辨证论治。第三章为用药经验,着重介绍单味药的应用经验、中药配对应用的经验以及秘验方。第四章为医案医话,着重介绍肺系病、心系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系病、妇科病、其它疑难病病例的治疗情况。第五章为诊余漫话,着重介绍治疗肝病思想探幽、辨证论治在急症中的运用、理气药在胃脘痛中的应用、方药心得拾遗、研读经典感悟、养生保健经验、临床教学体会。第六章为年谱,着重介绍徐老生平以及重大事件。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秦家泰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秦家泰
黄家诏
¥39.50
本书是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的一个分册,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秦家泰教授的学术经验集萃。本书分为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几个部分。医家小传部分主要介绍秦家泰教授的生平及成才之路。学术思想旨在论述秦家泰教授学术思想体系的精华。专病论治介绍了40余种疾病的临证诊治经验。诊余漫话系临证心得、继承体会等。年谱部分反映了秦家泰教授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书的特点是突出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重点介绍名老中医擅长治疗疾病的临证经验,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本书一卷在手,如名师亲炙,可供中西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中西医科研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中医方药学(“西学中”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
中医方药学(“西学中”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
沈涛;李庆和
¥109.00
“西学中”一年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本套丛书共4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药方剂发展史、中药方剂基本理论、二十一种类型(按照功效分类)中药的介绍,附录有药名的索引。本书适用于全国非中医类别的医生培训
49元5本 察病指南(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察病指南(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宋)施发;安欢
¥23.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
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
郭霭春
¥39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医学著作11种,共计600万字左右。《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本册《中国分省医籍考》取材地方志,资料翔实,是非常珍贵的版本学、目录学工具书。
49元5本 跟名老中医王松龄做临床
跟名老中医王松龄做临床
王伟民;赵彦青
¥47.50
本教材是对王松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行全面收集、归纳、整理,凝练提取而成,整理他的典型临床医案,发现他强调中医病名诊断确切,辨证分型认真,又能确定现代医学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时以中医药应用为主,急救时采用必要的西药。在编写体例上以王师的火清毒解内风熄、通腑降浊救急危、逐瘀利湿攻解颅、痰瘀并治通心脑、温阳利水平喘悸、标本同治愈痫病、疏肝活瘀除头风、滋髓益脑救痿证、逐痰安神宁癫狂、补脾温肾醒多寐十个学术思想亮为轴线,以典型案例为主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行撰写,力求概念明确,重突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着力于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主要突出和实现王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一步学习和研究,挖掘并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学术精华、学术成就、辨证思路及临床经验总结;本书介绍王师近十余年心胸常见病和相关疑难杂证,内科常见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头风、痫病、痿病、解颅、风痱、不寐、多寐、郁病、癫狂、怔忡、心衰喘悸、胸痹心痛、心水瘀喘、眩晕、咳嗽、鼾眠、热痹、瘿病、消渴等二十一种常见疾病。先对其病因病机分析确定治法,再根据治法阐述方药的作用,总结提炼王师独到的治疗心得体会与学术创新亮。 本教材特色之处在于将王师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有效掌握王师辨证施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理论时似诊疗活动之中,能达到跟名老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效果,为今后做临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不断拔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教材。
49元5本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中药学龙凤诀(2022)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中药学龙凤诀(2022)
张辉;张林峰
¥30.00
综合市场上各类中医考研书籍,解决学生复习时候的痛、难、易混淆,总结了背诵歌诀,答题技巧,记忆重,核心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背诵、理解,懂得如何去答题,如何去得分,怎样得高分的一本书。该书的内容特色:中药的记忆方法、功效,偏于考研更全、更实用和安全。
49元5本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刘耀升
¥31.50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诊断、保守治疗、术前基础知识、术后康复等内容,同时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术等热问题行了专题讨论,图文并茂。
中医药文化与实用技术.上册,中医药文化:汉、俄
中医药文化与实用技术.上册,中医药文化:汉、俄
南征;冯健
¥126.50
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东北亚中医药传播发展中心,承担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中医诊疗技术培训等重要功能,近年来与俄罗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实用技术的培训,急需具有中医药文化与实用技术的中俄对照教材。本书重以中医药文化方面的特色为主体,包括中医经典书籍、中医名家、中医基本理论、中成药、特色疗法等内容。作为对外交流用书,适用于从事中医对俄教学及中医药文化推广,读者为在俄中医学者、中医兴趣爱好者。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李廷冠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李廷冠
李廷冠
¥38.50
本书比较系统真实地介绍名老中医李廷冠教授从医五十年来临床经验和学术精华。全书共分五部分,部分医家小传。第二部分学术思想。第三部分专病论治。重点介绍李廷冠教授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的经验。从论治经验、医案、按语三方面对外科感染、乳房疾病、甲状腺疾病、泌尿男性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其他外科疾病进行阐述,尤其是对乳房疾病、甲状腺疾病的辨证论治。并详细介绍临床中有效的经验方、常用方及临证思维、医学心悟。第四部分诊余漫话是李廷冠教授的临床体会。第五部分是李廷冠教授年谱。
佛家伤科
佛家伤科
丁继华
¥174.50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更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国内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
49元5本 宋氏女科撮要(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宋氏女科撮要(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明)宋林皋;王英
¥28.0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9元5本 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上
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上
王琦;孙光荣
¥10.00
本教材以中医中药的发生发展为主线,以养生保健知识为核心构成整体框架,以单元课的形式予以呈现。每个单元包括6篇课文,每篇课文包含4个板块:读一读、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读一读”精选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小故事,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想一想”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学一学”向学生介绍与故事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使之成为他们今后多种健康行为的动因。“做一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便于方便小学生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本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每课时一个故事,共遴选了36个故事,通过“一人一事”、“一物一叙”的方式,传递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展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49元5本 孩子们应该知道的66个中医启蒙小知识.下
孩子们应该知道的66个中医启蒙小知识.下
王慧如
¥15.00
该书精选了生活中常见的66个中医小常识,以漫画问答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中医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中医药少儿科普读物,其内容活泼,贴近生活,趣味性强。 小地丁是谁?小地丁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为什么叫小地丁?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听过“婆婆丁”吧,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蒲公英。每年的初夏,长在为肥沃土地里一团团白色的绒毛,摘下一朵,轻轻一吹,白色的种子随风飘动,是每一个孩子童年里深刻的记忆。这套图书里,收集了66个小地丁向长辈们经常问的、生活中*常见的中医药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