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医气功学
中医气功学
刘天君、章文春
¥15.99
刘天君、章文春编写的本版《中医气功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用新世纪第4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行了仔细的修改及局部的增删、调整,重是涉及气功现代研究的相关章节。除了新增两节关于气功科研方法和气功现代理论的内容之外,还*新了各领域的科研资料,以跟时代前的步伐。另对临床治疗章节的个别功法和古典文献章节的个别段落行了调整?br/>此外,再次对全书的文字行了整理?br/> ?
49元5本 法古录
法古录
(清)鲁永斌
¥45.78
  《法古录》为清·鲁永斌辑。鲁永斌,号宪德,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其人生平史志无载。全书共分为天集、地集、人集三卷。天集包括总论部分的[法古录叙][集古][凡例][用药总义]和各论部分的草部药物;地集主要收录木部、果部、谷部和菜部药物;人集主要收录水部、土部、金部、石部、人部、禽部、兽部、鳞部、介部和虫部药物。全书共收药物正品547种,附药296种,总计843种。《法古录》学术思想主要受《本草备要》影响,正文内容主要节引或义引自《本草纲目》和《本草备要》等书。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原稿本为底本。
49元5本 银海指南
银海指南
(清)顾锡
¥34.45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2):银海指南》又名《眼科大成》,是一本中医眼科学专著。全书分四卷。卷一叙述中医对眼生理的认识一即五轮、八廓的理论一以及眼病的病因与病理(即六气、七情与眼病的关系)。卷二主要讨论各种眼科疾病以及伤寒、中风等十六种常见疾病所兼有的眼病;后列诊断一辨舌、辨脉一、用药等法。卷三为应用方药,载方近两百首,其中既有经方,又有顾氏自创方;既有内服方,又有外用药。卷四为医案,所载一百七十七例,有一剂而愈者,亦有连续复诊达十数次,皆详实记载,是值得挖掘和研究的眼科病案资料。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刻本湖州嘉业藏书楼藏本为底本。
广生编
广生编
(清)包诚
¥9.15
  由郭明章校注的这本《广生编/中国古医整理丛书》,作者包诚,原版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   全书引用古人观,对怀孕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予以详细论述。本书强调应不违背四时养生规律,结合适时气候调养身体则有利孕育,为一部关于孕育生子的实用之书。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清同治七年(1868)蕴璞斋木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类经证治本草
类经证治本草
(清)吴钢
¥54.06
  《类经证治本草》,清代吴钢辑,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53:类经证治本草》以经络为纲,各经以补、泻、温、凉、平、散等为目,共计收药1800余种。各药不分项目,统为直叙,从性味、功用、产地、形态、炮制、诸家药论、附方等方面行介绍。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1827)孤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琅嬛青囊要
琅嬛青囊要
(清)陈太初
¥33.57
  《琅嬛青囊要》,清·陈太初编撰,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之前,共4卷,前3卷皆为医论,涉及内、外、男等多科疾病的病机和治法,共载医论98条;卷四为方论,载方共321首,其中秘方83首。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抱兰轩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眼科开光易简秘本
眼科开光易简秘本
(清)刘集福
¥23.54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由清道光年间眼科医生刘集福汇集清中期李文盛、周元瑜及佚名等医家的学术思想、临证医案整理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共三卷,包括论治眼科内外障、眼科病证问答、金针拨障、医案及方药等内容,在眼病诊治方法的创新、眼科内外障病证名称的增补完善及对传统七十二问内容的补充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元年(1875)庐陵段述继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图注脉诀辨真
图注脉诀辨真
(明)张世贤
¥21.36
《图注脉诀辨真》分为4卷,前有(总法),后有(附方)。总法有诸穴法圈、诸穴所在;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脉赋)(诊脉入式歌)等,卷二以五脏图介绍脏腑生理功能,并以(脉之图)(脉见于三部图)注释五脏病脉以及三部病脉的变化特征,卷三图注七表、八里、九道脉及其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卷四图注各种疾病与脉象的关系等,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以一定之脉应一定之方。
49元5本 正骨范
正骨范
(日)二宫彦可
¥15.26
二宫彦可撰的《正骨范》,又名《中国骨图说》,系日本江户时代滨田医官二富彦可撰。分上下两卷,卷上总题为正骨总论,卷下为正骨手法及正骨经验方。本次整理以日本文化五年(1808)拥鼻所藏版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两都医案
两都医案
(明)倪士奇
¥17.87
  《两都医案》,明代倪士奇撰,分为“北案”与“南寨”,各一卷。北案记录倪氏行医燕都(北京)之验案,南案则记录倪氏行医南都(南京)之验案。全书载医案69则,其中南案33则,北案36则。全书载案虽只数十则,但所涉病种多样,包括内、外、妇、儿、针灸等科,且多系疑似难解之症,如痰厥、痰滞、下痢、中风、难产、阳痿、不育等病证。医案多能详究病机,辨别疑难,因病施方,针药并用,其中治痈善用针刺之法,颇有特色。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药征续编
药征续编
(日)村井椿
¥15.26
古方派大家吉益东洞著《药征》,阐述仲景学说,书未完而人先逝,于是村井承其精神,续其未竟,补其未逮,而成此书。
脉镜须知
脉镜须知
(清)梅江村
¥9.15
  《脉镜须知》由清代医学家梅江村所,分上、下两卷。《脉镜须知》在前人脉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心得体会,分门别类,综合证因,对脉之形态、部位、主病及四时脏腑病脉等方面详加论述,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对脉诊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行辩驳质疑。卷上阐述十二经络总论,左右手寸关尺脉及二十八脉;卷下详述浮沉迟数主属、七袭八里九道脉、七危症脉、奇缀脉、搀门脉、反关脉、五脏平脉、五脏相克韵生死脉、四时平脉死脉、孕脉、小儿反关斜行等。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八年 (1862)铅印本作为底本。
49元5本 脏腑性鉴
脏腑性鉴
(明)贾所学
¥15.26
  《脏腑性鉴》为明代贾所学(九如)著,清代尤乘增补,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10:脏腑性鉴》分为卷上、卷下两卷。卷上首篇为脏腑总论,继之分论肝、胆、心、小肠、脾各脏腑;卷下分论肺、大肠、肾、膀胱、三焦、心包等脏腑,每篇均论述脏腑的性质特、生理功能、病证表现、重症诊断、病理传变、预后推测、脏腑图注、治疗原则、代表方药、补泻要旨及针灸手法等,间附著者的心得、按语,充分体现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特。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寄伏阴论
医寄伏阴论
(清)田宗汉
¥17.44
  《医寄伏阴论》,温病学*作,为清代田宗汉所 *《医寄》之一,分上、下两卷。田氏认为时行伏阴病为寒湿阴弹茯匿于肺、脾、肾三经孙络而发,治应以辛温通阳法为主。书中列述时行伏阴总说、伏阴霍乱辨、原病、变症、死候、禁令、瘥后及《伤寒》阴病比类、《金匮》阴病比类、《伤寒》霍乱比类等,便于伏阴病与疑似症的鉴别诊断与辨证治疗,又作『舌鉴』一篇,绘有舌图,以便参验。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四年(1888)*者自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张卿子伤寒论
张卿子伤寒论
(明)张遂辰
¥35.75
  《张卿子伤寒论》由明末张遂辰著。书凡七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癌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卷三至卷六阐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张卿子伤寒论》运用《内经》《难经〉理论注解《伤寒论》,通过对《伤寒论〉的阐释,从临床角度验证经典,采用阴阳、寒热、虚实、营卫、气血、邪正退等理论,明辨其义,以经解经,以论证论。本次整理以清初刻本圣济堂藏板为底本。
49元5本 得心集医案
得心集医案
(清)谢星焕
¥36.19
中医古籍,對於學習中醫的人來說還是需要看看的。這一系列的書籍都相當不錯。
49元5本 喉科秘钥
喉科秘钥
(清)郑麈
¥12.21
采用珍本古籍原版校注,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49元5本 脉理正义
脉理正义
(明)邹志夔
¥33.50
  《脉理正义》六卷,明代邹志夔著。卷前列辨脉十篇,辨析十个脉学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卷一为明诊,揭脉之纲领,分别部位,详明诊法,探讨血脉成因、寸口取法、寸关尺定位、持脉方法、二十六种脉形、五脏六腑平脉等理论。卷二为序脉,布脉之条目,宗滑氏脉象阴阳比偶学说,述浮沉、迟数、实虚、洪微、滑涩、紧缓、长短、弦芤、动伏、濡弱、革牢、促结、散代等二十六脉,两两对偶。于各脉之下,详述与之相通的脉象主病。其论脉多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既论其常,又论其变。卷三、卷四为类症,分论伤寒脉法与杂病脉法,详其体用,融脉、症于一体。又论杂病四十四种,阐述病机、治法与方药。卷五为萃经,汇集《素问》《灵柩》《难经》《脉经》论脉要语。卷六为外诊,述望、闻、问三诊之精论。全书内容完备,论述精详,颇多新见,是一部较为重要的中医脉学著作。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九年(1680)经济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内经精要
内经精要
(清)吴达侯
¥55.81
纪军、邴守兰、张馥晴校注的《内经精要》由清代吴达侯编撰。全书六卷,选取《素问》《灵枢》中部分原文,根据其内容行分类编辑,并结合个人的理解融会贯通加以阐释,附录于各段经文之后。全书共分九门:一藏象,二经络,三病机,四脉要,五诊候,六运气,七审治,八生死,九杂说。各门之中,分列细目,条理清晰,可供学习和研究《内经》参考。本次整理以清宣统元年(1909)初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咽喉秘集
咽喉秘集
(清)佚名
¥12.21
  《咽喉秘集》约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作者佚名。全书分三部分。第壹部分包括总论、喉症分经、咽喉洽法要论、四绝症、十六绝形、脉式及针穴。第二部分叙述吴氏咽喉二十四大症(今存二十二症)歌诀、张氏七十二症治图说等内容。第三部分包括张氏汤药十三种、吴氏丹药三十种。
49元5本 济阴宝筏
济阴宝筏
(清)刘常棐
¥36.19
  《济阴宝筏》是妇科学著作,清代医家刘常柴辑,成书于嘉庆十七年(1812)。全书十八卷,方论两卷,病证十六卷。方论汇集医家方药27首,为调理脾、肾、肝等治本之方。病证部分则按病证将妇科病分为七门,汇集各家及作者自己医案,并附录方剂于各案之后。《济阴宝筏》说理透彻,方剂平和,颇为实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先德堂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