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服务研究(第二卷)
¥41.00
.


中国翻译文学域外之旅
¥41.00
本书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中国文学外译作品及其代表性译者行了充分的研究,其中包括8位中外译者:英国汉学家译者艾克顿、霍克思,美国汉学家陶忘机,外国专家艾黎,中国译者林语堂、熊式一、张爱玲和孔慧怡。从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八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能力等情况,探讨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深研究这些译者的翻译作品,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译者对中国文学的翻译能力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文海纪念文集
¥40.98
本书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李文海同志纪念文集,共征集收录纪念文章54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主要反映李文海同志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其对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文章作者主要是李文海同志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期间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后任学校主要领导;第二部分重回顾李文海同志的学术研究和成就贡献,文章作者主要是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其他教授;第三部分主要展现李文海同志教书育人、社会工作、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例及其体现的高尚情操、高贵品质,文章作者主要是与李文海同志生前联系较多的学界同仁及其教育培养的学生或行过学术指导的后辈。


九大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40.90
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表明,我们已经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下去。西方的繁荣模式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因而,我们必须行一种根本性的反思。 玛雅·格佩尔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了人类目前亟待解决的不是环境危机,而是社会危机。作者的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资鉴:在全世界经济增长迅猛、分配不公的情况下,人类应摆脱不合时宜的思维观念,以便更好地应对自然资源和市场机制中产生的种种危机,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大语言模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应用
¥40.81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概述大语言模型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思路,并阐述了提示工程的总体原则。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案例讲解大语言模型的具体应用。其中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翻译教学、词典编纂等;外语研究方面的应用涵盖文献阅读与评述、量化数据采集与分析、质性数据采集与分析、语言表达与润色等。第四章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应用的挑战与机遇。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40.8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步,在长寿、少子和人口迁移等多因素推动下,人口老龄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和热,如何有效加以应对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书应时而作,告诉我们应如何构建多元包容、全民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财务保障、生育政策、技术鸿沟、生命关怀、老龄产业等各方面行深全面的阐述,并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探索中国老龄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精)
¥40.80
本书对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经济为活跃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五府的四十多个典型市镇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勾勒出其逐渐城市化的演变轨迹,不仅系统展现了江南市镇的分布格局、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且对这些市镇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带动传统社会变革及至城市化的原因作了深解析。


小说创作大师班(破解毛姆、卡夫卡等21个世界知名作家的创作密码,摸透作家不说、老师不教的写作方法与诀窍!后浪出品)
¥40.80
没有人天生就是写作高手,无论你承认与否,所有创作都是从模仿始的。想拥有好文笔,你需要大量的阅读,更需要好的指引,和有效的借鉴、学习。 本书通过细读经典,解密21位文学大师的创作方法与诀窍,向读者详细阐释了何为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如何通过修辞产生的。从巴尔扎克到查尔斯·狄更斯、从弗兰兹·卡夫卡到斯蒂芬·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弗兰纳里·奥康纳,每章聚焦一位文学大师,通过精到的文本分析,教会普通读者怎样在模仿中提高技艺,将大师的写作技巧活学活用地融自己的表达中。


本草文献十八讲
¥40.80
本书从东汉《神农本草经》谈起,一直到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以十八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为线索,对它们的编撰过程、主要特点、基本内容等进行介绍,源流梳理清晰,考证细致,评论公允,多有创建,*介绍本草文化,是本草文献入门的极佳读物。


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40.80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理想社会的愿景,持续不断地行革命性探索。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性著作,本书由专而通,由及面,从传统,从现代;从长时段,从一瞬间;从大格局,从细微处;从自身,从他者;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置身于内,又抽身于外;由“事”明“理”,释“理”晓“势”,以多重视野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的历史图景。


中古道教仙传文学研究(精)
¥40.80
本书从文学角度对中古道教仙传行系统探赜钩沉。其一,在全面钩稽考辨中古道教仙传基本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古道教仙传从两汉形成,到魏晋至隋朝成熟,至唐五代繁荣的嬗变历程,并总结各期仙传的特征;其二,结合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古道教仙传行跨学科研究,涉及仙传体例、故事类型、叙事主题、原型、母题等;其三,归纳抽绎出中古道教仙传的道教史和文学价值,对推道教与文学之关系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40.80
每一滴酒精都对人体有害,但几乎没有一个文明错过酒精,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森舸澜在本书中主张,酒精是人类早的随身携带的吐真剂,它带来迅速起效但温和稳定的理性掉线、创造性思维提升,一直是促人类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没有酒精的地方,代替它的是更加耗时的舞蹈、效果更难以控制的药物等。 基于对跨学科文献的综合梳理,森舸澜毫不夸张地提出:酒精启了现代文明,也助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酒精的痴迷不是意外,而是演化的结果。承认酒精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它在现代社会提出的新问题。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40.80
这是一部讲授诗词写作方法的著作。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诗歌创作经验,深浅出地讲述了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格律、技巧,对于诗词的写作与鉴赏都很有裨益。是书问世以来,颇受好评,已经有广西师大、浙江古籍等多个版本。 徐晋如,先后就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后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多年致力于诗词研究与写作,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忏慧堂集》、《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曾与陈永正教授共同主编《百年文言》。


佛学东渐与六朝文学思潮的嬗变(精)
¥40.80
科交叉性研究,之于中国文学思潮史的研究而言,至为重要。本书以佛学东渐下的文化新变为切,重探讨了玄佛流转与诗歌的哲理化思潮、游仙涅船与山水文学思潮、梵呗新声与诗歌的格律化思潮、异相善巧与轻靡文学思潮 造像祈愿与北朝文学的仪式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对佛学东渐所引发的文化新变在哲理化诗潮、山水文学思潮、格律化诗潮、轻靡文学思潮、文学的仪式化等文学思潮嬉变中发挥的作用,做了较为深的分析,揭示了佛教在传中国后的传播与受过程中,给六朝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及文学带来的冲与新变

作家的灵感宝库(轻松捕捉故事创意,拥有“奇思妙想”,才能“点石成金”。)
¥40.80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对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 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 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实践理论大纲(布尔迪厄作品)
¥40.80
《实践理论大纲》是布尔迪厄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这个概念,就是布尔迪厄首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布尔迪厄的理论思考与创建,来源于50年代他在阿尔及利亚所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通过对当地居民婚姻策略、仪式行为、神话的地位等问题的深细致考察,布迪厄描述与分析了社会文化结构因素如何内化为行动者的个人秉性,提出了有关制度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认识论与谋略、符号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基本观。从此,布尔迪厄始了对以往结构主义的超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理论视角。


文献语言学(第十七辑)
¥40.80
《文献语言学》为学术集刊,每年两辑。主要栏目有:经典重刊、原创报道、学术综述、争鸣书评、青年论坛。 本刊着重刊发原创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献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字与汉字史、训诂与词汇史、音韵与语音史、语法与语法史、方俗语与方言史、语文与语言学史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学术热与重的研究综述、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书评、重要论题的纯学术争鸣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语言学研究资料。本刊更强调扶持年轻学者。


传统七言古诗体制及其演变
¥40.80
古人所谓“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诗外,还笼统地包含了七言转韵律体、七言一韵新体、七言拗体三大类。有鉴于此,本书特将以上四类研究对象合称为“传统七古”,而有别于“真正的七古”。本书大量运用统计分析和罗列举证两种方法,对传统七古的体制及其演变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观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种体制要素的分类、发展和特。二是厘清七古体制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纠正一些与传统七古体制有关的偏见。


海派连环画口述史
¥40.80
海派连环画不仅是上海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它既是上海城市品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城市品格的重要表现载体。老一辈连环画画家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感悟,值得今天的读者了解,也值得今天的学者研究,更值得记录和珍藏。《海派连环画口述史》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连环画基地策划,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收录了陈光镒、贺友直、顾炳鑫、颜梅华、汪观清、陈云华、毛用坤、孙愚、范生福、聂秀公、徐有武、罗希贤、叶雄等十八位连环画画家的采访口述,贯通海派连环画的历史脉络,聚焦海派连环画的当代发展,从而助力上海城市品格的一步拓与表现。


民国时期的美术期刊与美术发展
¥40.80
在全面搜集整理国内现存的民国时期美术期刊珍稀史料的基础上,该书从美术史与出版史的视角,系统考察民国时期美术期刊的发展脉络,探讨民国时期美术期刊与美术发展的关系问题,总结美术期刊在美术发展程中扮演的角色、传播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对民国美术期刊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作用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纵浪大化:汉晋文学的终末书写(精)
¥40.80
从东汉至刘宋五百余年之间,王朝更迭频繁,政治动荡黑暗,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环境,迫使文学家们对死亡和人的必死命运行思考,由此形成文学作品中一个独特的主题,即“终末思想”。本书以几位生活在汉晋时期政治乱局中的文学家,如王逸、阮籍、陶潜、谢灵运等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生平事迹,知人论世,深分析文学作品的渊源及意蕴,细致勾勒出古人的世界观、精神状貌与人生态度,呈现文人学者对个人终末、王朝终末、身后终末以及人在宇宙中位置等问题的思考,重构了古人深邃而独特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