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索新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校园
¥39.9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理论。本书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典型案例,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要义,深度分析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全书分五章行具体论述,分别为“党建工作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维度”“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西索路径”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西索实践”。本书旨在对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行深层次剖析,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从鲜活的实际案例中总结提炼出符合中国新时代背景,顺应未来教育趋势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社交媒体中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机制与效果研究
¥39.90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与竞争对手行区隔并且形成独特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则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成败的重要环节。本书旨在将企业社会责任传播中的传播性因素与社交媒体的相关特征要素相结合,以争议性企业与普通性企业为样本一步分别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影响因素、扩散路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效果,并用社交媒体中真实数据对相关结果行验证,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社交媒体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提升策略。


新时代交通运输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
¥39.90
全书从历史演着笔,探讨了深度发展的目标任务、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实现路径和对前景的展望,是该领域不可多得的好成果。 本书特: 一是内容呼应时代的需要。全书围绕中央的部署行解读,探索理论建设,分析落实措施,服务军队建设和社会建设,时代价值显著;二是选择“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以“军民融合”为切探讨融合的目的、手段、机制和政策保障,具有一定的意义;三是对“交通运输”的深度发展做了全面的研究。就“需求供给的平衡机制”“调控纠偏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机制”“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展具体研究。全书将“交通运输”及“军民融合”结合所做的研究探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干部培训的参考。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表达
¥39.90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表达》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黄荣贵老师的一部学术专著,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作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课题的项目,书稿主要运用网络平台微博所提供的数据,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群体的活动特,论述了互联网在社会群体意见表达时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以扎实的数据分析、构建数据模型等方式,就政府与社群如何协调网络舆情的矛盾,这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议题,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乡土公益叙事:农民志愿者的实践
¥39.90
本书收集和整理了吉林省扶余市农民自发坚持12年展志愿服务的口述和总结材料,以展现乡土公益推动乡村振兴的无限潜能。该书还收录了农民志愿者自创的关于农民志愿服务的歌曲、诗歌、小品、三句半等文字内容,以体现农民在弘扬中国特色农村志愿精神方面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创新力。 本书适合对乡村生活和文化及乡村公益志愿服务感兴趣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研究人员阅读。


河之歌:罗选民译文自选集
¥39.90
“这一套丛书收录的译者,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翻译队伍的中坚力量,除了对细节精益求精,更有对翻译的理论自觉。” ——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 陆建德 “有幸听过罗教授的讲座,特来拜读罗教授的著作。教授的论证环环相扣,包罗了翻译对中国影响的方方面面,启发甚多。” ——豆瓣读者


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国际传播资深专家访谈录
¥39.90
本书是对上海12名国际传播资深从业者的访谈。他们岗位多样,包括记者、编辑、制片人、管理者和教师,都有20年以上的国际传播从业经验。他们是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上海模式”的代表。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他们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对中国包括上海的国际传播的评价以及对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看法等。 本书内容新颖真实,充满一手细节信息,适合国际传播专业教学研究人员、本硕博学生以及国际传播从业者参考阅读。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
¥39.90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由翻译家刘文飞自选其富代表性的11部译作选篇,其原著也都为经典之作。全书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有高尔基的《马尔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节选、布罗茨基的《战利品》和托尔斯泰的《复活》节选。每部作品均配有译者导读,带领读者领略俄语文学的思想力量。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生态文明建设——学?思?行
¥39.90
本套读本是“生态文明建设丛书”之一,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小学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开发及课件制作项目的成果,主要面向青少年儿童,即中小学生人群。 本套读本重在引导读者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整体状况,同时知道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从而提高生态环境危机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培养爱国情感及保护环境意识。


修辞建构视角下的英语新闻传播研究(英文版)
¥39.90
本书主要研究新闻话语的修辞建构,探讨新闻话语作为一种具有说服性的话语如何通过修辞手段来塑造、组织和传播以影响受众。本书将修辞学与新闻学相结合,为新闻话语研究提供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框架,以深理解新闻话语的修辞性。本书回答的问题包括:西方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新闻话语的修辞性质是什么?如何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行新闻话语的传播效果剖析?西方修辞学对新闻话语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围绕着这些问题,本书首先阐述了西方修辞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修辞批评各要素及修辞学与新闻话语的内在联系。其次,本书在西方修辞学的视阙下,运用古典及现代修辞学相关理论建立一个新闻话语修辞分析的理论框架,用以深理解和阐释新闻话语的修辞维度,为新闻话语修辞批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再次,在此框架下,本书结合语料库研究方法行案例分析,揭示修辞在新闻报道的不同阶段中塑造新闻话语的重要性,剖析新闻话语修辞传播策略,从而为如何有效塑造新闻话语、提高我国英语新闻话语传播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最后,本书强调了西方修辞学对提高新闻话语说服力的启示与价值,强化了修辞学与新闻传播的学科联结,同时也为学术界研究新闻话语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39.90
本书立足于提升高校日常思政工作有效性,把生活思政作为日常思政的拓展与延伸,以生活思政通“育人后一公里”,画出“育人同心圆”,奏响“育人美和谐曲”。本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围绕“以生活思政推日常思政工作创新”这一中心,对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政工作理念、工作价值、工作主体、工作方法、工作载体、工作机制和实践探索等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阐释,回答了以生活思政推日常思政工作创新的一些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39.90
本书主要研究在“互联网 ”语境,中国电视剧产业是怎样通过供给侧改革行融合创新的。全书从分析“互联网 ”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供需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通过对电视剧产业制度与政策供给融合创新、电视剧类型分化与再生融合、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变革与重构、电视剧传播平台的位移与融合、电视剧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电视剧融合评价体系的建构等方面的全面深的论述,系统讨论了“互联网 ”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促我国电视剧产业生态的融合升级,形成供需高效平衡,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本书可供从事影视艺术、文化产业、新闻传播等领域学习研究的师生和从业者参考。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与方法
¥39.90
本书分享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展口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解决教学实际困惑,突破瓶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在社会情境中口头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全书共分为七章: 章是绪言,主要阐述口语教学的理论、教学现状分析、对策和评价;第二章为语音教学的依据、策略与方法,介绍了语言教学与口语的关系,语音教学的策略、设计与实践;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以读促说、以听促说、以写促说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口语水平四个方面研究各自的理论依据、策略与方法和教学设计与实践;第七章为经典口语活动设计,提供了口语活动的设计案例供参考。本书合适中学英语教师、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师生以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见字如面
¥39.90
自2013年9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班主任以来,杨志彪老师每年都会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行书信交流,包括每学期的期末或学初写给学生及其家长的公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及家长的私信交流(包括毛笔书信)。书信内容涉及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学习生活、情感交友、心理健康、选择坚持、体育美育等。十年来,杨老师撰写的书信累计数量达400余封,字数达70万字。一笔一画之间,传递的是情感,温暖的是人心;一来一往之间,坚定的是理想,塑造的是人格。本书对杨志彪老师的书信行精选整合,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切感受教师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一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命题


会通文理——中国法学走向深邃之路
¥39.90
本书以中国法学范式为线索,反思中国法学的研究、教育、人才培养问题。文字语言、图象语言、符号语言分别对应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中国法学范式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难以发现更深层次的法学规律,难以表述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会通文理,由此可以提升法学研究水平、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增强法学人才能力。本书以多学科视角展论述,含有大量实例,兼具原创性、学术性、可读性。


人口老龄化与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
¥39.90
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深化,给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挑战。本书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为线索,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框架,对北京如何构建较为全面的老年人的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进行理论探索。基于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理念,北京创新和完善公共政策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发展全系统的老年人乐居、乐养、乐活的社会服务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面开展积极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实现世界城市环境、经济、社会与人口的统一协调发展。


读书,应该这样读——中学生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39.90
本书详细论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共包括五个部分:部分着重论述阅读观念,介绍了怎样读书“经济有效”,用探究的心态读书、用对话的方式读书以及阅读关键在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等;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分步读书法、回环读书法、得意而忘言等几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三、四、五部分通过丰富的实例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阅读、古典诗词的阅读与鉴赏,以及整本书阅读行了具体的说明和示范。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对于指导学生阅读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适宜中学生以及从事语文教学或喜爱阅读经典的读者阅读。


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39.90


电子竞技概论
¥39.90
本书是一本关于电子竞技的概论性教材,旨在使读者对电子竞技的基本概念、产业要素、市场现状、人才培养等内容有一个综合了解。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掌握电子竞技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对当前国内外电子竞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客观和全面的认知。本书的读者对象不仅包括体育传播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还包括电子竞技产业的工作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对电子竞技感兴趣的游戏玩家和游戏爱好者。


融美乐创:儿童视角的小学教育新样态
¥39.90


探索成就师生的理想教育:一位*教师40年教育之旅
¥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