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可临证要旨:李可学术经验研读19讲.2
¥66.50
全书按李可学术思想体系,由浅深,分为基础理论篇、辨证篇、方剂篇、读书笔记篇等。作者的目的是把本书编写成“中医临床手册”,因此就辨证、方剂专题做了详尽说明。本书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经方工具书的参考资料。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6.00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南宋名医陈无择的代表著作。全书凡18卷。卷之一至卷之二前半部分,论述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卷之二后半部分至卷之七介绍以“外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八至卷之十四的前半部分介绍以“内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十四的后半部分至卷之十八,依次介绍了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诸病证。全书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门类清晰,次序井然。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为底本。

绍派伤寒
¥66.00
绍派伤寒发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因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而得名,是浙派中医学派的杰出代表。《通俗伤寒论》何秀山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本书简要介绍了绍派伤寒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阐述绍派伤寒代表医家张景岳、俞根初、章虚谷、何廉臣、张畹香、周伯度、赵晴初、胡宝书、邵兰荪、曹炳章、徐荣斋等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书末附绍派伤寒研究相关论文、著作目录,有助于读者一步了解绍派伤寒的学术脉络及思想。本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名中医蒋丽霞医论医案精粹
¥66.00
本选题主要介绍广东省名中医蒋丽霞行医三十余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案例、学术思想和医学科普经验。案例有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小儿遗尿、湿疹、心悸、高血压、月经不调、痛经、胆汁反流性胃炎、头痛、泄泻等50余个。学术思想有大剂量运用单味中药的经验、膏方治疗不孕不育、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热下寒体质调理等十余篇。医学科普经验有凉茶不能随便喝、春季流感预防方、抗疫六宝、高尿酸血症要慎用嘌呤含量高的中药等。

食管癌本草
¥66.00
该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抗食管癌中草药研究的历史概况,抗食管癌中草药功效分类,抗食管癌中草药常见药理成分,抗食管癌中草药加工、储存、中药剂型和服用方法及煎煮方法,抗食管癌中草药常见毒副作用等五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引导读者了解不同年代的专著所记载的不同的抗食管癌中草药的情况,如清朝的《本草正义》中记载了高良姜、急性子、兰草、蓝淀、砂仁等中药;了解抗食管癌中草药的不同功效、常见药理成分、加工方法、储存方法、服用方法、煎煮方法。为了安全使用这类中草药,还要了解它的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各论部分为具体的药物。此部分录了自古至今有文献记载的治疗食管癌的中药和“亦食亦药”之品,常用药物69味,非常用药物47味,共计111味;药名按照其拼音首字母英语26个字母顺序排列,易于查询。每味药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按照“古今文献——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三一线的方法介绍,完整论述了每一味药物的来源、现代研究及历代临床用药体会。非常用药物记载了三部分内容的1至2项。整本专著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是国内少有的“专药治专病”中药学专著。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肿瘤工作者临床水平的提高,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中医药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嗣全诀
¥65.96
《广嗣全诀》系明代陈文治辑,全书共十二卷,卷一阐述种子,卷二、卷三论及保胎及保产。卷四叙述产后护理及诸疾的辨洽,卷五至卷十论述儿科杂病,卷十一至卷十二叙述痘疹。全书共№00余篇,并附诸多验方、验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九年(1∞oll刻本为底本。

中医经方理论与临证集萃.第二辑
¥65.50
该书为第一辑同名书的续集(第一辑2022年5月首印2000册,3个月后又加印2000册),汇集了全国名老中医药指导专家、经方大家等核心宝贵经验和临证特色医案等,从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疗法、临床心悟等多方面反映了对经方的研究。内容丰富、实用,为后来医者阔思路、指明方向,为患者带来福音,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件幸事。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医者的青睐,中医经方一定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针余漫记:于致顺六十年头针经验
¥65.50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于致顺教授60余年针灸治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亲传弟子整理而成。全书由于致顺头针疗法、针灸配穴与处方、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三个部分组成。于氏头针主要介绍头穴相关理论知识,治疗理论上提出“针场假说”“于氏头穴分区”的新理论,方法上形成了“头针丛刺针法”的新技术,疾病治疗上提出“头穴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新观念。针灸配穴与处方部分,详细介绍针灸配方的原则及常用的配穴法,重阐述了时间配穴法规律,增加了养子法、纳甲法的内容考。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主要为于致顺的病案、读书心得及针灸未来的科研思路等。

宋光瑞肛肠病临证经验实录
¥65.50
《宋光瑞肛肠病临证经验实录》,是一部主要介绍宋老在诊疗大肠、肛门疾病及预防保健为主的专科书籍,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它汇集了国医大大师候选人宋光瑞教授半个多世纪的肛肠病诊疗与预防经验,深谙患者的心理及所求。本著作为2016年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6ZY3033)。本书研究内容: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宋光瑞教授学术思想,结合我院30余年的临床诊治肛肠疾病的临床经验,编写成册,出版发售。 宋光瑞,男,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名老中医”, “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政协委员,全国中医肛肠学科有突出贡献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世界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肛肠学会名誉会长、郑州市肛肠专业首席专家、中国肛肠杂志副主编,是国家批准带高徒的全国名老中医。

江浙沪名家膏方特色经验
¥65.50
该书对江浙沪名医运用膏方的医案行系统研究,梳理膏方制剂源流、总结名家膏方处方经验、明确膏方治疗慢病的适应症,是江浙沪名医运用膏方经验的系统总结。 丰富了中医干预亚健康的防治措施,体现了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发挥,有利于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服务技术,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同时,对专业的临床医师具膏方、膏方制剂人员学习膏方、以及广大患者与亚健康人群学习了解膏方,选择适合自身的膏方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何氏内妇科临证指要
¥65.50
本书将通过对现存的前28世医书41种作整理分析研究,从何氏医学起源概况、理论思想、临床诊治、文化医德等四方面行阐述,将何氏医学的璀璨精华挖掘展示,以飨读者,以利现代临床学习借鉴,并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光大。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二册
¥65.50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内科四十余个常见病种。

养生功法:马王堆导引术便携卡
¥65.50
马王堆导引术的动作主要取自于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图《导引图》中的17个动作,整套功法的编创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包括起势、挽弓、引背、凫浴、龙登、鸟伸、引腹、鹚式、引腰、雁飞、鹤舞、仰呼、折阴、收势共14式动作。功理符合健身气功的传统理论动作设计围绕肢体进行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呼吸要求自然,以形导气,以意引气动作演练要求松紧交替,舒缓圆活,形意相随,身心合一。全套功法演练时间约为7分25秒,适合社会大众练习,更适合中老年人群进行锻炼。

伤寒溯源集
¥65.50
《伤寒溯源集》系清代医家钱潢所*,是注解《伤寒论》的重要*作,也是研究《伤寒论》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作之一。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从“ 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始,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全书总纲。卷一至卷十依次为太阳上篇、太阳中篇、结胸心下痞并附脏结、太阳下篇、温病风温痊湿喝、阳明篇、少阳全篇、太阴篇并附霍乱证治、少阴篇和厥阴篇。书中附有论文六篇,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治伤寒的学术特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虚白室刻本为底本。

走进中医:中医药文化知识手册
¥65.50
中医文化是是中医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做好中医文化宣传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学事业的重大举措。本书从中医文化概述、传世佳话及养生保健三个维度出发,使读者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全面了解中医自身所蕴含的智慧,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核,将中医文化的主体意识继承并发扬光大。对各级各类医药卫生院校的师生及热爱中医的各界人士认识、了解、弘扬中医文化、提高中医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医类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补充、启迪和借鉴意义

中医适宜技术(互联网+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65.50
《中医适宜技术》是社区及乡村医师展中医诊疗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以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为核心的重要临床课程。 借助于集成富媒体数字出版、云服务和移动学习三大领域的前沿网络信息技术,主要以纸质教材为主体,辅以视频、图片、PPT等富媒体内容组织编写,切实满足社区及乡村医师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和临床的实际需求。为阅读者提供丰富的、可扩展的、精致化的全新学习体验。 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及临床实践,使乡村医生熟练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

经脉、极联针灸特效疗法精要
¥65.50
本书作者贾海忠教授、主任中医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理论研究30多年。受中医经脉和西医人体胚胎学、解剖学的启发,贾海忠教授提出了慈方“经脉理论”,并首次提出了“极联理论”,将其运用于临床后发现疗效显著。 本书是贾海忠教授2017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公开慈方医学的“经脉理论”和其独创的“极联理论”,并具体讲授其在针灸临床中应用的讲座实录。

中西医结合疑难医案百例荟萃. 上
¥65.50
针对我国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开展,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在临床中经常遇到需特殊治疗且有意义的疾病,此书邀请临床一线专家将疑难疾病的治疗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让读者学习了解到相关疾病的中西医防治方法及相关领域的一些医疗技术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让读者进一步提高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避免在临床上发生误诊、漏诊等,更好的发挥中医药优势,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服务于患者和临床。

各科经方
¥65.00
本套教材为首套经方培训系列教材,包括《经方概论》《经方方证》《经方药证》《各科经方》《各家经方》以及《基层经方推广手册》六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组织编写,黄煌教授担任主编。突出经方医学的独特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经方临证辨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系统、全面讲述经方医学“方-证-人”体系,旨在训练培养一大批基础理论全面,临证功底扎实,能熟练运用经方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全套教材深浅出,简明扼要,严谨规范,可供各种经方培训、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经方爱好者学习、运用经方的参考读物。

景岳全书:上册
¥65.00
《景岳全书》为明-张介宾(号景岳)著。全书64卷。《传忠录》3卷,论述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味,以及辨证、诊法、治则等,明辨前人得失,畅发己见,尤对"命门"学说的独到见解,颇有影响。《脉神章》3卷,精选先贤著作脉法、脉义精华,并提出对脉诊的看法,切合临床实际。《伤寒典》2卷,辨析伤寒诸证,论述各家经验,很有新义。《杂证谟》29卷,论述内科杂病及眼、耳、鼻、喉、齿等70余种疾病的症因脉治,每病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辨古、新案等内容,论述全面、缜密,溯本求源,有论有案,述古不泥古,对有些疾病的认识颇有创见。

景岳全书:下册
¥65.00
《景岳全书》为明-张介宾(号景岳)著。全书64卷。《传忠录》3卷,论述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味,以及辨证、诊法、治则等,明辨前人得失,畅发己见,尤对"命门"学说的独到见解,颇有影响。《脉神章》3卷,精选先贤著作脉法、脉义精华,并提出对脉诊的看法,切合临床实际。《伤寒典》2卷,辨析伤寒诸证,论述各家经验,很有新义。《杂证谟》29卷,论述内科杂病及眼、耳、鼻、喉、齿等70余种疾病的症因脉治,每病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辨古、新案等内容,论述全面、缜密,溯本求源,有论有案,述古不泥古,对有些疾病的认识颇有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