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周亚莉
¥34.80
翻译学科的独立和翻译硕士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翻译市场需求激増、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背景下,对我国翻译硕士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是当务之急。为了实现专业性、应用型、实践性的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为依据。本研究在生态位理论框架指导下,从译者胜任特征角度切入,探素了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理论模型,认为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包括两个层级,第 一层级包括“态”与“势”两个范畴:第二层级包括知识、技能、职业操守、市场导向与价值观五个维度。
49元5本 唐代铨选与文学论稿(精)
唐代铨选与文学论稿(精)
王勋成著
¥34.80
唐代科考与选官制度一直是学术研究中一大难,兰州大学王勋成教授为这一领域著名学者,其《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初版、2021年重版),是较早对唐代庞杂、繁琐的选官制度及相关问题行全面论述的学术专著,在学界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作者还选取了唐代部分著名诗人、文学家,如王维、岑参、王昌龄、杜甫、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张九龄、白居易等,对其生平、仕问题行了细致地揭示,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本书即为此类论文的结集,共收录作者相关文章27篇。
49元5本 蔡襄书学研究(精)
蔡襄书学研究(精)
王中焰著
¥34.80
《蔡襄书学研究》全书内容由三篇六章组成,上篇“蔡襄数学思想研究”讨论了蔡襄“尚古匡时”、“寓意存真”的书学思想以及其书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审美价值,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篇“蔡襄书法实践研究”着重讨论了蔡襄书风、书体的发展变化,即以蔡襄仕途变迁为主线,对其书法实践展研究,提出了蔡襄书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与两个时期”,并对蔡襄与飞白草相关问题行了论述。下篇“蔡襄书法评论考辨”对蔡襄的书法成就、书法地位行了评述考辨,具体来说,还原了“蔡苏黄米”宋四家名位之本来面目,并提出蔡襄书法“骨健气清”、“用意极精”的观。附录搜集了古代文献中所有涉及蔡襄书法的文论凡四十五则,并予以辑注。
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新时代语言服务研究文库)
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新时代语言服务研究文库)
姚亚芝
¥34.80
语言服务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语言服务市场目前面临着逆向选择带来的严峻挑战。本书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框架,从信号传递角度探讨我国语言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及其治理方法。采用大数据等技术,研究了国内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语言服务质量信号的需求特征,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权重确定模型。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语言服务市场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和认证信号传递模型,提供了定量分析语言服务质量信号发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手段。从译员和语言服务提供方两个视角,宏观上探讨了译员任职资格和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认证问题,建立了笔译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及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世界汉学 第14卷
世界汉学 第14卷
耿幼壮 杨慧林
¥34.80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论与实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论与实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王娜
¥34.80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扶贫的主要途径,事关脱贫攻坚和社会公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举措,也是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问题,不断优化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受高等教育。这为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任务、拓展了工作内容。本书试图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历史考察概括总结其发展经验,并聚焦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环境,深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工作机制优化和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为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郑杭生
¥34.80
本书“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分为三编,编“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第二编“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第三编“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这三编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探索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这一议题,从总体上明确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是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点。
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贺耀敏
¥34.80
加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着力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本书从文化自信、中国的责任与使命、话语权与国家软实力、西方话语体系、中国的国际参与与话语权、建立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全书深剖析了西方话语体系与经济特权、政治霸权、军事强权之间的内在联系,揭露了西方话语体系的本质属性和西方话语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程需要加快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而提出要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中国国家形象,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理想追求。
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张明,魏伟,陈骁
¥34.80
在双循环格局下,为寻求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 、京津冀、中部六省、西三角,是我国*代表性、*富增长潜力的五个经济区域。本书深分析这五个经济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政策环境,并将它们对标国际上有相似特征的成功城市群,以借鉴先经验,探讨五个区域经济体未来的发展路径、产业布局及投资机遇,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锻造交易成本更加低廉的全国大市场。 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投资和消费的必然选择,本书对此行了积极探索,描绘了我国基于城市群战略的未来发展新图景。
西方传统劝说机制与外宣翻译的相融性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第二辑))
西方传统劝说机制与外宣翻译的相融性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第二辑))
袁卓喜
¥34.80
在融合视域下,本书从大外宣的角度提出外宣翻译应在翻译的各传播要素中适切运用修辞劝说策略,即:1)在翻译传播主体方面精心构筑传播主体可信的修辞人格;2)在翻译传播内容上适切选材以回应话语交流的修辞情境;3)在翻译传播通道上努力搭建译文通向目标受众的有效传播平台,确保外宣译文信息为受众所收和受。具体到翻译实践层面,研究认为外宣翻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手提高翻译的外宣效果:首先,认知外宣翻译的修辞行为属性;其次,提高外宣译者的受众意识;再者,发挥外宣译文的修辞力量。同时,本书对对外政治话语中隐喻的英译策略行研究,集中讨论隐喻的劝说性及其译策。另外,本书还以对外新闻话语的编译为个案,讨论了对外新闻编译中译者的修辞意识及其修辞策略运用对实现对外新闻话语取效的作用,一步论证了外宣翻译中借鉴和融合西方话语交流的劝说机制有其必要性和适用性。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与战略规划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与战略规划
李艳红
¥34.80
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1)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目的和特征;(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3)美国关键语言政策的实施体系;(4)对中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启示。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法、对比法等,从语言政策与规划、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家语言能力等视角对相关问题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全局性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受语言危机驱动的、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其本质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美国的关键语言战略会伴随国家安全战略重心的转移不断调整。美国关键语言教育已经形成了多部门联合实施的战略体系,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国家的语言能力,但成效和问题并存。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译介沿革、模式及研究趋势(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译介沿革、模式及研究趋势(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鲍同
¥34.80
近年,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品种类、译介数量、译介方式等问题上。对于中国文学的译介,无论从译作数量还是持续时间来看,日本都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在不同时期,其译介目的、译介方式和译介对象的选择有所不同,尤以中、短篇小说*具代表性。本书将以中国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文学翻译史的视域下详细梳理20世纪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并展望21世纪的相关活动,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提供帮助。
公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执行研究——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六年毕业生追踪为例
公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执行研究——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六年毕业生追踪为例
商应美
¥34.80
公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中国学习者英语位置格构式习得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中国学习者英语位置格构式习得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符存
¥34.80
本书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内,遵循Boas的词汇-构式法研究路径,设计了基于使用的英语位置格构式习得模型,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有效性。该习得模型包括五个环节,即语料呈现,位置格构式意义习得,位置格动词意义习得,构式意义与动词意义整合,语式产出。 本研究进行了三次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测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受试的英语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并不高,特别是位置格动词习得情况很不理想。2)接受了习得模型培训的实验组受试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未接受培训的控制组受试,并逐步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认知水平。3)在延时一个月的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测试中,实验组的成绩还是显著优于对照组,习得模型的长时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北京社科规划工作年度报告 2014
北京社科规划工作年度报告 201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
¥34.80
该年度报告共约20万字,由总报告、若干篇专题报告、大事记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为2014年度北京市社科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介绍及经验总结,特别是展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对于北京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新举措,集中展现了北京市社科界专家学者潜心治学的优良学风和丰硕成果。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金昕
¥34.80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
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
王子刚
¥34.80
  《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立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广泛汲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从内涵阐释、理论基础、历史镜鉴、实证分析、机理规律和实践策略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理论框架,探索凝练了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对大学生个体基于情感激发的价值观影响和人格塑造,科学提出了组织感染性的发生机制、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为更好利用大学生组织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实践路径及引导策略。直面回答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隐性思想教育规律,深刻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等时代要求。   该书为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6YJC710042)终成果。选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文库。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22:元宇宙专题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22:元宇宙专题
刘少杰
¥34.80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成为2021年的年度热词,商界、学界和传媒界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热潮,相关话题连同社会生活数字化、智能化的议题引发热议,元宇宙逐渐从科幻小说中的词语转变为影响现实世界人们交往沟通方式的客观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从概念、内涵、变化及影响、相关热、未来发展等方面对元宇宙做出了全面阐述。一方面有利于读者对元宇宙形成社会学上的系统性认识,加深对元宇宙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未来的元宇宙研究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元宇宙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要
刘志
¥34.8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新探索丛书)
语言系统、交际模式与话语语用理解研究
语言系统、交际模式与话语语用理解研究
杨若东,李莉
¥34.80
语言是一个神奇而又极其复杂的交际工具,人类对语言的关注、讨论和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对文字、训诂和音韵开展的研究和古印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各自语言结构和语法进行的研究。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的研究也逐步得到发展,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和成就,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和独立的发展阶段,如传统语言学阶段、历史语言学阶段和现代语言学阶段。但语言学真正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在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自给自足的系统,是社会事实。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提出了语言符号系统论,主张语言结构的共时研究,建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李彬彬
¥34.80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参照系。从深受其影响、融其间,到发生歧见、反叛出来,直至与其行彻底的思想剥离,马克思逐渐实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变革。《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尤其是鲍威尔本人的著述为基础,详细追溯了马克思和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复原了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真实情境和三次交锋的具体过程,细致梳理和展示了双方各自的思想、分歧和争论焦,并力求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