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国盗墓传奇
中国盗墓传奇
岳南,商成勇,许志龙
¥17.99
谜中有谜,案中有案,一代代官盗私盗各显神通,一座座帝王将相陵墓在劫难逃,反盗墓与盗墓持续千年的博弈,却终究跳不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历史怪圈。   疯狂的盗墓贼无孔不,瑰丽的古墓葬文明慘遭蚕食,离奇诡异的盗墓事件,惊心动魄的你争我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盗墓传奇由此展……
49元5本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
傅国涌
¥18.0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49元5本 文人的底气
文人的底气
傅国涌
¥18.00
《文人的底气》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的第三本。这本书中收入的文字是作者1999年至2004年间断断续续写下来的,书中的部分文字曾经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而还有一部分文字,是由作者演讲时的录音整理的。这是作者写作跨度长的一本书,文字虽然是零散的,提供的只是一幅幅剪影,但都围绕了“百年中国言论史”这一主题。
49元5本 唐人佚诗解读
唐人佚诗解读
陈尚君著
¥18.00
  《唐人佚诗解读》主要内容包括诗人王绩的两种文集及其佚诗,贺知章的醉与醒,元结与《箧中集》作者之佚诗,张志和《渔歌》的流风馀韵,白居易诗友皇甫曙的生平与存诗,诗人张又新的人品、水品与佚诗,张祜诗集的缺月重圆,诗人赵嘏的人生冷暖与诗歌存佚,晚唐诗人李郢及其自书诗卷,曹唐《大游仙诗》考,皮日休、陆龟蒙及其友人的佚诗,等。
49元5本 诸葛亮集
诸葛亮集
[三国]诸葛亮著 段熙仲,闻旭初编校
¥18.00
《诸葛亮集》据清人张澍所撰《诸葛忠武侯文集》整理校而成。全书共十一卷,包括“文集”四卷、“附录”二卷、“故事”五卷。“文集”是诸葛亮个人的著作。“附录”中,卷一是三国时人的文字,其中有蜀主策诸葛亮的诏书、他人与诸葛亮的书信等,差不多都是从《三国志》中辑出来的;卷二是后人所作关于诸葛亮的论、赞、碑、铭。“故事”辑集各书中的有关材料,分列诸葛亮的家世、遗事、用人、制作、遗迹五门。
49元5本 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
傅国涌
¥18.00
历史是一个大舞台,舞台、剧本和角色不可分离,主角、配角和群众角色相互依存、制约和转移。本书从角色意识这一新视角,观察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社会次大转型过程中*典型性和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通过其台前后的诸多细节,展现出一幅幅历史的真实图景和演变轨迹。 由于作者采取的视角新颖,采掘的历史深博、图片丰富,清未明初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角之争,光复会与同盟会的革命“正统”之争,得以更真切地揭示出个中内幕
49元5本 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
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
樊树志著
¥18.20
本稿《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是明史研究专家樊树志教授的倾注毕生研究之功而成的五卷本《重写晚明史》的*卷,也即导论部分。《重写晚明史》是樊树志先生引用推介学界z新研究成果,以与时俱的新时代历史观书写解读晚明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研究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樊树志先生说。《重写晚明史》的立意宗旨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回顾历史的得失,总经经验,为当下和明天提供借鉴。 2015年出版之《晚明大变局》即是本稿z初的单行本,今纳《重写晚明史》,作者对书稿导言及部分章节做了相应补充或调整。
49元5本 中说(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说(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马天祥译注
¥19.20
《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称《文中子说》。全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等十篇,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 本次将《中说》纳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原文以《新编诸子集成续编·中说校注》为底本,由西藏民族学院青年教师、北师大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马天祥负责注译,力图提供一个面向大众的《中说》读本。
49元5本 湖山感旧录
湖山感旧录
雪克著
¥19.20
作者长期在原杭州大学从事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耄耋之年写下一系列学林漫录之作,或怀念师友,或追忆往事,质朴而深切,反映了任铭善、严群、戴家祥、胡士莹、王焕镳、蒋礼鸿、沈文倬、钱南扬、朱季海等著名学者的风貌与神采,透露诸多时代细节。
49元5本 1931年前郑孝胥
1931年前郑孝胥
李君
¥19.60
郑孝胥在近代历史上,对政治、文学、艺术(书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参与伪满洲国而沦为汉奸,长期以来,论者多以政治标准评判其人,反使学界对他的研究不能深,整体评价显得简单和概念化。这部书稿从实际出发,通过考辨史料,把郑孝胥1931年以前的生平与经历,放在所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分析,在客观评价前人研究和合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提出己见,形成了对郑氏比较全面的、清晰客观的认识,切实推了郑氏研究。书稿在述论郑孝胥生平经历的同时,特别注意考察郑氏“这一个”人物形成的原因、契机,在清末民国的作为、交往,以及其对于历史的影响及意义,不仅呈现了郑氏的个体状貌,并且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近代中国的认知。 相较目前已有的郑孝胥研究,这部书稿对郑氏的论述更充分、深。 一是细致、完整地完成了郑氏生平经历的考证。把清末郑氏定位为追随改革潮流的地方实力派官员,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他前半生的活动特。郑氏在辛亥革命中、从1912年到1931年的遗老生活,也都得到详细的展现和仔细的分析。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凸显出了郑氏经历中的几个关键节。作者对材料的占有完全beyond以往研究,郑氏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反映出来的人际关系网,以及这张网背后的师承、利益、恩怨,都被深细致剖析出来。作者还常常比较各种记载的异同,对一些轶闻行分析,努力使描述近史实,令人信服。书稿基本还原了郑氏从晚清能员到民国遗老的转变过程中的生活样态,非常鲜活。这与作者详尽占有材料有直关系。 二是这部书稿立基于史、文史结合的特十分明显。仍是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作者对郑氏名士而兼政客的人生状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行藏观念,“借君行道”、高度标榜的所谓“节义”,作了颇为新颖的总体阐述,表现出对郑氏心态的深把握。以往对郑氏的研究缺少贯通性,有欠细致和深,特别是在“政治”与“人文”两方面的融通上省察不够,这部书稿则着意于此,有的放矢,致力弥补,十分注意体察郑氏的人生样貌以及变迁,变与不变的微妙样态,得到了由表及里的深发掘。另外,在史料的运用上,较好地处理了“以诗史”、“以文史”的问题,在论述中,往往利用诗文起特别的说明和染作用。书稿语言流畅、简洁,富有表现力,尤其增加了“文”的色彩。总而言之,这部书稿,在立意上,在史料的运用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文史结合”的特征。
49元5本 历史的镜子
历史的镜子
吴晗
¥19.90
  《历史的镜子》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从先秦到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或奇人,或轶事,娓娓道来,也或者品评忠臣名将,畅谈才子佳人,纵论社会现象,文字洒脱,态度严谨,内蕴深刻,异彩纷呈,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又回味无穷,尽窥塑造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根基。
49元5本 三国4:成王成臣(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三国4:成王成臣(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日)吉川英治
¥19.99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人物身上都加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书中随处可见的原著中所没有的辞句和对白等,便是我的彩之笔。 ——吉川英治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四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望蜀之卷和图南之卷。 望蜀之卷:周瑜三夺荆州失败,抑郁而终。张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却不被礼遇,转而交好刘备,并献上西川地图。以此为基,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川。 图南之卷:先有张飞智取瓦口关,令曹军损失惨重;后有黄忠、赵云勇夺营寨和粮草,大破曹军主力。背水一战成功逼退曹操后,刘备自封“汉中王”,蜀汉政权达到鼎盛。
49元5本 闲说传奇历史人物(套装共2册)
闲说传奇历史人物(套装共2册)
东方诚明,杜东霞
¥19.99
这是一套通俗历史读物,主要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轶事,包括《品关羽》《品人录》共2册。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套书值得品读。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 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 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 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 《品关羽》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感悟。 《品人录》选取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关各类人物的品评及相关故事,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人”这一复杂的社会因素,于趣味与哲理中得到启示。 它的重点不在于深刻、细致地品评、剖析某一历史人物,而是取其中一部分人物在为人处事当中的表现,以及当时人或后人对该人物的品评,来展示人物的某些品性、特质。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某一个侧面,能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受到启示。 在品味人、事的过程当中感受人生,并从中省察自身,了解世人,从而更好地感知人与社会,创造更加和谐、轻松的生活。
49元5本 面具与乌托邦
面具与乌托邦
(墨)萨穆埃尔·拉莫斯
¥19.99
在世界文化与本土文明之间,在现代技术和精神文明之间,在信心缺失与妄自尊大之间,如何“认识你自己”?墨西哥思想家、哲学家萨穆埃尔·拉莫斯,深解析塑造民族心理的历史力量,指出殖民制度造成了墨西哥人心里深处的自卑感,让他们不敢正视过去,企图将历史一笔勾销,从零始。他认为墨西哥革命在反对独裁者迪亚斯政权媚外倾向的同时,又陷了封闭性的民族沙文主义。然而,真正的自救之路应该是直面自我,辩证地看待历史遗产和民族性的优劣。他指出,墨西哥人应该摆脱世界主义眼光的风情画式的“墨西哥主义”,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本书堪称拉丁美洲哲学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作品,是用历史主义和现代心理学的理性眼光分析具体民族文化的尝试。
49元5本 三国5:巨星陨落(日式三国终结曲)
三国5:巨星陨落(日式三国终结曲)
(日)吉川英治
¥19.99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人物身上都加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书中随处可见的原著中所没有的辞句和对白等,便是我的彩之笔。 ——吉川英治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49元5本 历史的面孔
历史的面孔
徐涛
¥19.99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苦难史,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求新求变”贯穿着整个时空,这里面涌现了很多思想、很多方案、很多人生选择。在我们经历的历史通识教育中,给与浓墨重彩描写的都是一线历史大咖,其实还有很多重要人物,他们在历史发展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关键的是,他们有着寻常人的选择,普通人的烦恼,他们的求学取、儿女情长、人生选择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贴合实际的启发。考研政治名师徐涛选择了9个近代历史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曾是历史新浪潮中海的一滴滴水,他们也曾在教科书中被简化成零碎的知识,在《历史的面孔》中,这些人物的面孔逐渐变得清晰。 现代社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决策能力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没有什么“做人的道理”能够比一段鲜活的人生经历更能带给人思考和启发的。一起琢磨人物成败背后的底层逻辑,体会历史中的别样人生,感受考之外的温度。
一周特价2.21-3.9 当年下海那些人
当年下海那些人
陈斯文
促销价:¥9.99|¥39.80
  本书以编年体的体例,结合近30年来的商业事件、政策更迭,展示了一群商业人物的发展历程,记述了1978年来的风云变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素昧平生的响亮名字、那些曾经轰动全国席卷神州的沧桑旧事、那些纠葛难分的利益博弈与妥协、那些伴随一代中国人成长的流行词汇,以及那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及至和谐社会程中,中国商业界所经历的阵痛、挫折、所做出的牺牲、所遭遇的丑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欢笑和泪水。   本书中对改革程、人物命运的描述,是历史当中真实的写照,书中每一处细节、每一个瞬间,都是数千万下海者的共同气息与痕迹,这些细枝末节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三十余年来中国商业史的滚滚洪流。
49元5本 清代赋学论稿(精)--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清代赋学论稿(精)--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潘务正著
¥20.30
    辞赋研究领域向来重两汉大赋及唐宋律赋,于明清辞赋虽有关注,但未能与前代相提并论。本书着重探讨清代赋学,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化。     本书从五个方面展讨论:一是清初的文化政策与赋学的复兴,尤其是康熙十八年召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为吸纳汉族士子仕,以诗赋命题。此举刺激赋学创作及理论的兴盛。二是清代馆阁翰苑重赋,廷试、馆课、散馆、大考等都考赋,因此赋的学习是时人重要的功课。为此,各种馆阁赋选涌现,翰苑赋风引领文坛风尚。三是由于翰苑考赋,对赋法的探讨成为清代赋学理论的重,赋选尤其注重赋法的揭示。四是与前代相比,清代赋学不仅盛行于馆阁,也凸显出浓厚的地域色彩。五是清代赋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极为密切,书赋、画赋及以赋写小说的现象比较盛行,赋体向各种艺术门类旁衍。       本书将文献考索与理论阐释相结合,通过个案研究揭示清代赋学发展规律,力图弥补赋学研究之不足。
49元5本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精)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精)
王水照著
¥20.30
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国社科院跟随钱锺书先生治学与工作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的了解,他在宋代文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亦曾受钱锺书启发。王水照认为钱锺书手稿中尚有大量相关研究未及整理发表,实为学界之憾。而关于钱氏曾被诬告的经历、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给出了答案。本书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尤其是宋诗方面的成就、对钱锺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精辟解读与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多有一手材料和独家见解,洵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49元5本 张载思想研究--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张载思想研究--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朱建民著
¥20.40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部专著。对于研究张载思想的学者而言,这是一部难以绕过的佳作。书中主要就张载的哲学思想展论述,结合其所欲建立的义理系统,分别从天道论和心性论两个方面作详细阐述,并而介绍了张载如何通过其所建构的义理系统来驳斥佛老之学。作者在书中对张载哲学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论行了全面而精微的分析,逻辑严密,其展现出来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书末附录《太虚与气之关系之衡定》、《张载的外王思想》等内容,可使读者一步了解作者论太虚前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张载的外王思想。
49元5本 中国香(精)
中国香(精)
肖木著
¥20.65
中国的香文化沉浸在三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之中,它源于祭祀之礼,从产生之初就连系着天地、神祇、人格、福祉…… 古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香的身影。香之为物,不仅仅是宫廷贵族的奢华享受,或是世人眼中的珍宝猎奇;它还是文人雅士的伴读之友,是钟情男女的幽远情思,是挚友亲朋的伴手好礼,是释门道家的必用礼仪,是勤奋自律之人的精神良药。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民生的广泛用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隅。 翻此书,在氤氲的香气中,与作者一起感受那光风霁月的纯净天地,探寻“香草美人”的理想人格。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