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地球
¥54.60
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动植物在任何极端的气候和环境中都能存活并生长下来。海底的火山喷泉里,密集多样的生物群落在黑暗中繁衍生息;红树林中的弹涂鱼,成功过上一半水中一半地面的生活;猫头鹰在极北之地的定居过程中,长出了更厚更白的羽毛;藻类和真菌在高山之巅结成共生体亲密依存……无论在冰盖和苔原,还是在沙漠、深海和火山口处,单一物种乃至整个群落都能最终适应并充分为己所用。 在《生生不息的地球》一书中,享誉世界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以敏锐的眼光、持续的好奇心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向我们展现了栖息于12个典型地域中缤纷复杂的生命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从孤寂的喜马拉雅山巅到极寒的冰原地带,再到我们身处的城市环境中,动物和植物都能择地生息。几乎每一个微小的生态位都存在适应它的特定物种。相似的环境导致相似的适应,不同的地域也孕育出迥然不同的生命。物种和生境不断变化又彼此适应,展现出地球的活力、演化的奇观。 在此次推出的全新版本中,大卫·爱登堡与动物学家马修·科布联手,增加了近些年来至为重要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发现,补充了百余幅罕见的摄影照片,并关怀甚切地探讨了我们这颗星球如今面临的紧迫问题: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物种大规模灭绝。
给仰望者的星空史:天文如何塑造人类历史
¥54.60
从第一次仰望星空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在文明化的每一段程中,星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智人祖先仰望星空,将其当作时钟,计算时间的流逝。这意味着他们始揣摩周围的世界,思索如何在其中生存,以及他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星空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认知革命! 按照传统的观念,农业触发了文明的诞生。但这本书认为,天文才是文明之源!为了修建针对星空的固定仪式场所,人类始走向定居,走向农业时代。 农业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星空既是敬奉神明之所,也可以用作观看天象之处。对星空的崇拜,推动人类社会信仰的时代。而这一时期形成的宇宙观主导人类思想近2000年,甚至时至今日仍旧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 现代科学探索宇宙的历史,也是人类理性崛起的历史。科学革命的到来,让星空变成物理的场域,不再是神圣的天堂…… 随着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化,这种不断变化的认知也在影响并塑造着我们的文化、宗教、艺术和社会。可以说,对星空的理解,始终支配着人类在大地上的生活。 仰望夜空试图寻求意义正是我们人类难以磨灭的特征之一。从石器时代到太空时代,本书探索了世界各地对星空共同的迷恋。这种迷恋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恐惧,塑造了人类文明,也塑造了我们每个人。 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是一部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讲述我们对星空的迷恋,就是在讲述我们人类的故事。在星空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过去,甚至我们最终的命运。
气候变暖与人类未来
¥54.95
为什么地球表面变暖的程度在不同的半球有所不同? 为什么尽管全球降雨总量增加,干旱地区的干旱却变得更加频繁? 为什么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对流层温度上升而平流层温度下降? 真锅淑郎和布罗科利讲述了科学界是如何理解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的,以及气候模式如何对这些重要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两位作者详细展示了大气科学家如何使用气候模型展虚拟实验,研究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他们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更广泛地讨论了人类导致的全球变暖,以及全球变暖的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人类如何走到今天
¥55.30
假如穿越到数百万年前,你会如何度过你“猿生”的一天? 数十年间,大量关于人类化的新证据和新观,使科学家们能够拼凑出对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情的更详细的理解。人们现在对祖先曾面临的问题、找到的解决方案以及他们所做的利弊权衡有了更多了解。他们的经历的戏剧性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人类:一种依赖复杂文化的动物。 人类这个物种独特的文化能力在几百万年前就始产生了,但它只是在过去几十万年才真正突飞猛。这种能力使我们的祖先能够在极端气候的时期生存下来,并抚养他们艰难生存下来的孩子。了解这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今天经历的文化变化和多样性。 这本书梳理了700万年来的人类发展历程,提出相对于基因,行为选择才是塑造多样化、创新和复杂社会的真正因素。结合前沿的基因组学、气候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两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生物学家展示了气候变化而造成的严酷环境可能迫使我们的祖先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由社群中的众人合力抚养,儿童得以获取复合知识、专业技能,更善于使用和传达文化信息的个人幸存的可能性更大,随着代代相传,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本书强调,在今天,文化日渐全球化和高智商化,将帮助我们跨过更大的化障碍。
细胞:地球生命的建筑师
¥55.30
细胞,而不是DNA,掌握着理解生命的过去和现在的关键。 是什么定义了我们?几十年来,答案似乎显而易见:我们的基因,它们被称为“生命蓝图”。从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 年揭示DNA双螺旋结构起,我们就开始对基因顶礼膜拜。从眼睛的颜色到某种疾病的易感性,甚至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性格,很多人认为自身的一切都是由DNA决定的。 在这本书中,细胞生物学家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指出,我们一直看得不够远,没有注意到更大的场景。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基因,而是我们的细胞。 让我们来类比一下:有一栋房子,如果我们移走承重墙上的几块砖头,随后房子轰然倒塌,想必谁都不会认为砖头是这栋房子的建筑师。那么,如果从基因组里移除一个基因,然后看到生物体停止发育或出现功能障碍,我们就能认为基因就是生命的建筑师吗?当然不能,但这就是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科学是由事实筑成的,正如房子是由砖头砌成的;但事实的堆砌不是科学,正如砖头再多也不是房子。不妨套用他的句式:基因再多也不是细胞。虽然基因很重要,但我们的DNA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为什么心脏在身体的左侧,我们有多少根手指,甚至无法解释我们的细胞是如何增殖的。 是的,细胞才是地球生命的建筑师!阿里亚斯教授根据他自己的实验室和其他科学团队的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能发号施令、测量长度,而且它的本事远不止这些。细胞不仅会增殖、调控、沟通、运动和探索,还会计数、感受力与几何形状、创建形态,甚至会学习。你很可能知道生物学中“自私的基因”这个说法,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无私的细胞”,正是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地球生命。生物体的构建过程就是一曲精巧复杂、动态变化的细胞交响乐。 这本书引人入胜,雄心勃勃,*介绍细胞的起源、细胞与基因之间及细胞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它们如何构建胚胎这个“个性大熔炉”。它将彻底改变你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图解人体
¥55.30
从细胞和皮肤,到人体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你可以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了解关于人体的一切。百余幅解剖细节图使人体的结构视觉化,让你对重要的人体结构和器官一览无余,而帮助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体的构造为什么可以被看作一个甜甜圈? 法医判断窒息死亡的依据为什么是舌骨骨折? 你手臂上的“麻筋儿”具体是指哪里?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了解关于人体结构的秘密。这本书也是学习生物学科的有用辅助,视觉学习的方式更轻松无负担,有趣的内容带给你从未有过的学习体验。
人体的故事
¥56.60
l? 这是一部从现代语境出发、回溯人类历史的人体化简史,一本从化、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着手、审视人体命运的权威著作。 l? 作为哈佛大学化生物学教授,作者丹尼尔·利伯曼在书中汇集了多年来针对人体化展的深研究,详细讲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落了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而化无疑是帮助我们寻找病因、预防并治疗失配性疾病的一剂良方,得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暗物质与恐龙
¥56.60
6600万年前,一个城市大小的物体从宇宙而来撞了地球,造成了一个毁灭性的灾难,杀死了恐龙,还有3/4的地球生物。这一灾难性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导致恐龙灭绝的那起灾难事件是由暗物质引起的,你相信吗? 那么,暗物质是什么?为何远在宇宙太空的暗物质会和地球上的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宇宙万物又是如何在看似无关的情况下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世界的发展的?在这本书中,你将得到答案!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从猿类到地球统治者
¥59.50
《人类简史》是一部颠覆全球2100万人认知的历史著作,讲述人类从刀耕火种到资本科技交织的21世纪所经历的关键历史时刻。本书被评为《纽约时报》十大畅销书,连续蝉联《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96周,被译为65种语言,中文版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5 年文津图书奖,奥巴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贾雷德·戴蒙德、罗振宇、陈嘉映等高度赞扬。 由全球超强班底改编的漫画版,不是简单的插图版,它重新审视原著观,如同有趣狂野、引人胜的史诗电影。书中,尤瓦尔舅舅和外甥女佐伊将一起带领读者,穿越回二百万年前的草原、冰川,和幽默博学的生物学、传播学老师交谈,探寻人类如何从弱小的边缘生物一跃到达食物的顶端? 漫画版巧妙再现原书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色彩清新、细节丰富,让我们跟随人类祖先一路跋涉,走过200万年的历史旅程,欣赏他们在这颗星球留下的精彩故事,眼界、汲取智慧,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小麦如何改变世界
¥59.50
《人类简史》是一部颠覆全球2100万人认知的历史著作,讲述人类从刀耕火种到资本科技交织的21世纪所经历的关键历史时刻。本书被评为《纽约时报》十大畅销书,连续蝉联《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96周,被译为65种语言,中文版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5 年文津图书奖,奥巴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贾雷德·戴蒙德、罗振宇、陈嘉映等高度赞扬。 由全球超强班底改编的漫画版,不是简单的插图版,它重新审视原著观,如同有趣狂野、引人胜的史诗电影。书中,尤瓦尔舅舅和外甥女佐伊将一起带领读者,和孔子等人类先贤对话,了解动植物如何被人类驯化,又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漫画版巧妙再现原书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色彩清新、细节丰富,让我们跟随人类祖先一路跋涉,走过200万年的历史旅程,欣赏他们在这颗星球留下的精彩故事,眼界、汲取智慧,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人类之前5亿年
¥59.80
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本书是一次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 数千位古生物学者凭借化石线索重现了远古世界的样貌,本书是前沿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研究者们与石头对话,在冰冻的沙土中寻找踪迹,通过阐释化石遗骸来重现“昨日世界”,复原山、海、洋流、地形地貌、土壤矿物、地球运行与大气运动......除生态环境外,他们掌握的技术也足以揭示远古生命的各种细节,包括羽毛、昆虫壳体和动物鳞片的颜色,某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它所在种群的社会结构,它的交配行为,甚至叫声。 这场穿越5亿年的旅程将带领读者16个远古时代的现场——它们是一个个不同而又相连的世界,而且和今天的世界息息相关。
摸着自己学人体 摸懂人体运作的神奇。外科医生告诉你鲜为人知的人体冷知识 写给普通人的医学入门书 读客科普文库
¥59.90
口水从哪里来的?人为什么会放屁?手肘被磕为何如此酸爽?眼见真的为实吗? 人体,美丽,又神秘。 作者在学医期间,为一个事实所震惊——人体很重!一条腿有10公斤重,搬起来相当吃力;手臂,看似很轻,也有4~5公斤重,超乎想象。奇怪的是,这些每天都带在身上的“部件”,我们却对它们的重量毫无概念。这是为什么呢?能解答这一问题的科学,就是医学——结合多种现代技术,探究人体与疾病真相的科学。 在本书中,你将了解到人体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医学先贤的故事,人类与微生物的战争史,以及那些你似懂非懂的现代医疗技术。一场从古至今,从头到脚,遍览人体与医学之美的旅行,即刻出发!
天目山灯下昆虫实习手册
¥59.90
《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主要介绍了浙江天目山自然概况、昆虫采集和研究简史以及昆虫资源与区系特征等,昆虫学实习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等,天目山常见昆虫的鉴定,天目山昆虫常见目、科分类检索表,昆虫生态学。附录部分列举了天目山模式标本种类、保护种和常见昆虫种类。《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可作为昆虫野外实习教材,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实用性组配适当,并附插图,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也反映了昆虫实习学的最新技术。《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适合高等师范、农林院校本科生以及中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昆虫业余兴趣者的参考书。
爱因斯坦的时钟与庞加莱的地图
¥59.95
一部现代时间起源的独特而富有启迪性的科学史巨作,现代版《时间起源》,《爱因斯坦传》作者艾萨克森评价:这是关于爱因斯坦蕞好的著作之一。 “时间”究竟是什么?时钟如何同步?怎样绘制出精/确的地图?让我们穿越回19世纪末20世纪初,探寻时间的本质,感受人类伟大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19世纪末的挑战为相对论这一巨大的理论突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现实背景。在现代科学的基石上,有两位巨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寻找答案:一位年轻的、默默无闻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正在尝试通过电报网络和火车站时钟的协调来测量时间;知名数学家、法国经度局局长——庞加莱,则正在绘制跨越大洲的时间坐标。他们都发现,要理解这个新兴的全球化世界,必/须确定是否存在一个纯粹的时间,其中同时性是绝/对的,时间是相对的。 哈佛大学科学史系、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领军人彼得·伽里森通过罕见的照片、被遗忘的专利和未公的档案,为读者挖掘到新的信息,讲述了两位科学家引人胜的故事,他们默默地竞赛着,希望创立一种能够征服时间帝国、解时间之谜的理论。
生命的时钟
¥59.99
人们为何“日出而作,日而息”?为何有些人跨国旅行会深受“时差”折磨?药该在早上吃还是晚上吃?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车祸?初生婴儿为何晚上不睡、整宿闹腾,而垂暮老者为何难眠、少眠?…… 向日葵为何随太阳转动?公鸡为何准时鸣?河滩为何随着潮涨潮落变换色彩?弱小的帝王蝶靠什么指引方向飞越万水千山,到达数千千米之外的栖息地?…… 生老病死、繁盛荣枯,时间行走在生命之中。关于生命之问的种种答案都与“生物钟”有关。本书作者是生物钟一线研究者,他以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各种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和艺术资料,勾勒出一幅关于自然界生物钟绚丽而磅礴的画卷,并带领读者,跟随科学家抽丝剥茧的探索之旅,揭生命的时间之谜。
不可不知的大千世界(套装共三册)
¥59.99
不可不知的大千世界(套装共三册)
解码生命:破解遗传密码的竞赛与 20 世纪以来的分子生物学革命
¥61.60
1953年4月25日,权 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三篇描述DNA结构的划时代论文。其中一篇来自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他们在文中阐释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长期以来,这一发现都被科学界视为生命科学史,乃至整个科学史 上*伟大的发现之一,原因很简单:造就生命的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当中。 然而,在人类认识遗传信息存储、读取、利用和遗传的历程中,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既不是发端,也不是结束:没有自19世纪60年代发现核酸以来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诸多进展,沃森和克里克绝不可能提出他们的开创性理论;另一方面,双螺旋只是DNA分子的三维结构,并没有揭示遗传信息是如何存储在DNA当中的,更没有解释这些编码在DNA中的信息是如何被解码利用,从而造就生命的。换句话说,在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生命的遗传密码仍有待破解。 这项足以比肩伽利略、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发现的辉煌成就,还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解码生命:破解遗传密码的竞赛与20世纪以来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中,作者马修·科布回顾了自孟德尔开创性的豌豆研究以来,科学界对遗传现象和遗传信息、DNA的组成与结构、基因与DNA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历程,并以侦探小说般的笔触描述了在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多国科学家展开的一场破解遗传密码的竞赛。 这场有关生命的认知革命也是学科融合的结果,本书新颖地展现了物理学、信息理论、控制论、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和研究者为认识遗传信息、破解遗传密码贡献的创新性思维和理念。 在遗传密码的破解过程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从转基因作物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疗法到基因编辑,从人工合成生命到用DNA存储的唱片,分子生物学引发的革命今天已经触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一个又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成为现实。 对历史的回顾和审视使本书堪称詹姆斯·沃森的名著《双螺旋》的前史和续篇,而对分子生物学诞生、发展和影响的呈现则使本书成为生命科学史经典《创世纪的第八天》的更新与延续。 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命科学史佳作,述及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科学成就,并入围英国皇家学会2015年度科学图书奖决选名单。
美洲人从哪里来:破解美洲人类起源之谜的科学冒险
¥61.60
著名人类学家珍妮弗·拉夫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又神秘莫测的奇妙故事: 人类如何迁徙到美洲。 《美洲人从哪里来》是关于谁是美洲“第一批民族”,他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他们又是如何向南扩散,以及如何生存的故事。这一切都基于一种有力的新型证据:古人的完整基因组。《美洲人从哪里来》一书概述了整个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人类历史新发现,并让我们一瞥遗传学工具是如何帮助我们揭示出人类历史和演化的细节。 两万年前,人类从西伯利亚跨过一座巨大的陆桥阿拉斯加西部,然后向南扩散到现在这个被称为“美洲”的地方。在冒险踏其他外星世界之前,这次迁徙仍然是我们人类最后一次移居到全新异域的冒险,而该事件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且争议不断的话题。没有任何书面记录可以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什么或如何发生的,考古证据同样凤毛麟角。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和模型来解释人类迁徙到美洲的历程,以及在随后几千年里发生的事情。 《美洲人从哪里来》对过去和现在展研究,探讨了目前被用来构建美洲原住民历史,并对他们产生了深刻影响的遗传学新知。对于任何有兴趣了解遗传学是如何与身份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影响社会回答“原住民是谁”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本书不啻为极佳的科普读物。
木材与文明
¥61.80
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 罗兰•恩诺斯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木材与文明深度融合,重新诠释了人类史,让我们了解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木材为中心去看待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动物如何导航
¥61.80
动物们显然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但它们是如何知道的? 在《动物如何导航》中,屡获殊荣的作家大卫·巴里描述了动物导航的前沿科学,正是这些发现让科学家们解了蝴蝶、鸟类、甲壳类动物、鱼类、爬行动物甚至人类自身的导航寻路之谜。 通过采访动物行为学领域的专家,结合诺贝尔奖得主和科学家们的突破性发现,本书为我们展示各种动物的惊人导航技能:蜣螂依靠银河系的星光导航,蚂蚁和蜜蜂利用偏振光模式导航,海龟、龙虾和飞蛾利用地球磁场导航,还有靠嗅觉返回出生地的鲑鱼,可以游几千公里同时保持稳定路线的鲸类,穿越整个海洋后还能在小岛上找到巢穴的鸟……动物导航的种类多得惊人,它们使用人类不具备的感官和本能寻找自己的路,这是充满奇迹的非凡壮举。动物的导航天赋为人类对方向感的探索带来启示,而在与这些非凡生命繁荣共存的路上,我们也应找到正确方向。
生机:如何喂饱全世界,并保住我们的星球
¥62.30
著名生态环保人士蒙比奥的全新力作!本书主题涉及土壤生态学、微生物学、生态环保、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等多个专业方向,重探讨如何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粮食来喂养更多人。 蒙比奥通过本书给人类和食物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希望。他在本书中展示了随着对于土壤生态学研究的逐渐深,我们对脚下的这片世界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让我们用更少的耕作,生产更多的粮食。他还与许多这个领域的拓者们行了交流:新型农艺种植者会改变我们对土壤肥力的理解;研发多年生谷物的研究者试图将土地从犁和化学药品中解放出来;也要感谢创了培育蛋白质和脂肪新方法的科学家们。他们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帮助我们与地球和平共处,恢复这颗星球上的生命系统,用生机取代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