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
¥9.99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西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在一九二七年以前,共产党员是容许参加国民党的,但在那年四月,开始了那场著名的“清洗”。共产党员,以及无党派激进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有组织的工人农民,都遭当时在南京夺取政权的右派政变领袖蒋介石的大规模处决。从那时起,做一个共产党员或共产党的同情者,就是犯了死罪,而且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了这个惩罚。然而,仍有成千上万的人继续甘冒这种风险。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参加了红军,同南京政府的军事独裁进行武装斗争。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争论究竟是什么?国民党是孙逸仙博士等人所建立,掌握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所谓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党创建于一九二一年,在国民革命中是国民党的主要盟友。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还“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例如,*,南京通缉名单上的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或者像南京官方宣布的那样,*真的已经死了吗?朱德,称作红军总司令的这个人的生命在南京看来具有同样的价值,他又是怎样的人呢?林彪这个二十八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还有其他许多红军领导人,多次报道已经毕命,可是又在新闻报道中重新出现,不但毫毛无损,而且仍旧在指挥着新的军队同国民党对抗,他们又是些什么人呢红军抗击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达九年之久,这个非凡的纪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战术?他们是怎样训练的?是谁给他们当顾问的?他们里面有一些俄国军事天才吗?是谁领导他们在谋略上不但胜过所有被派来同他们作战的国民党将领,而且胜过蒋介石重金聘请来的、以前由希特勒已故的国防军头目冯·西克特将军领导的大批外国顾问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住它的?共产党在他们的权力已经巩固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红军没有攻占大城市?这是不是证明红军不是真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而基本上仍然是农民的造反吗?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小儿衫裤,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谈得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呢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的像国民党宣传所说的那样是被“共妻”的吗?中国的“红色工厂”是怎样的?红色剧团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组织经济的?公共卫生、娱乐、教育和“红色文化”,又是怎样的红军的兵力有多少?真像共产国际出版物所吹嘘的那样有五十万人吗?果真如此,他们为什么没有能夺取政权呢?他们的武器和弹药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吗?它的士气怎么样?官兵生活真是一样吗?如果像蒋介石总司令在一九三五年所宣布的那样,南京已经“消灭了共匪的威胁”,那么共产党到一九三七年在中国战略地位重要的西北占领了一块比以前更大的整块土地,又怎样解释呢?如果共产党真的是完蛋了,那么,为什么日本在著名的广田弘毅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任日本外相。——译注第三点中要求南京同东京和纳粹德国缔结反共协定以“防止亚洲布尔什维化”呢?共产党是真正“反帝”的吗?他们真要同日本交战吗?在这场战争中,莫斯科会帮助他们吗?或者,像著名的胡适博士拼命说服他在北京的情绪激昂的学生那样,他们的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同情的诡计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奸和土匪的后呼号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是怎样的?它能成功吗?一旦成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日本意味着什么?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它在世界政治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它对英、美等外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真的,共产党究竟有没有“对外政策”呢后,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准确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解答这些问题,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因此,这里有一个日益使人感到兴趣和日益变得重要的值得采访的消息,正如记者们在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上发出电讯之余相互承认的一样,这是中国的值得采访的消息。然而,我们大家对它却一无所知,实在令人可悲。要在“白区”同共产党人发生联系极为困难。 共产党人的头顶上随时笼罩着死刑的威胁,不论在上等社会里,或者在非上等社会里,他们都是不会暴露自己身份的。哪怕在外国租界里,南京也有出高价雇佣的侦探网在那里活动,其中有C.帕特里克·吉文斯那样热心的反共分子,他原来是上海公共租界英国警务处中主要负责侦缉共产党的人。据说吉文斯督察每年要逮捕好几十个共产党嫌疑犯,大多数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然后由国民党当局从租界引渡过去加以监禁或处死。一九三四年南京为了酬答这个有名警察的效劳,授给他一枚宝玉勋章和大量现款作为礼物。中国为了要缉拿本国的激进青年,雇用了不少外国侦探,吉文斯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我们都知道,要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的办法就是到那里去一趟。但我们推托说“没有法子”。有少数人尝试过,但失败了。这就被看成是做不到的事。大家都认为没有谁能够进了红区后活着回来的。在报纸受到像意大利或德国那样严格检查和管制的国家里,长年累月的反共宣传就有那么大的力量。 后来,到一九三六年六月,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但是,当时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在得到上述消息的同时,了解到我可能有办法进入红区。这需要我立即动身。机会千载难逢,不能错过。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设法打破这一已经持续了九年的新闻封锁。 我那样做,确实是有危险的,不过后来报上发表我的死讯,说是“已遭土匪杀害”,那又太夸张了。但是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旅途上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感到放心的。说实在的,除了带着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介绍信,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感到放心。我只要找到他就行了。这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就是怀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
每满100减50 幸会,陌生人
幸会,陌生人
迈兮
¥9.99
这是一本旅行故事集,作者精选了她在22个国家地区,邂逅陌生人所收集到的28个不同主题的人生故事。主人公与旅途中遇到的各式陌生人展了交谈,包括流浪汉、邮递员、警察、商人、教授、调酒师、旅店老板、音乐家、工程师等。通过讲述他们丰富的人生故事,反映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塑造出的截然不同的“别处生活”和“人生传奇”。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作者和陌生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交流中所碰撞出的火花,也同时能从这些陌生人的故事里读到我们的生活,爱情、成长、友谊,当然也有生活的挫败和迷惘。
每满100减50 命运之轮
命运之轮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9.99
《命运之轮》是威尔斯的一部喜剧小说。该小说成书于自行车的黄金时代(1890-1905),当时汽车还没有成气候,而自行车由于其便捷、廉价和实用等优点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风潮。甚至劳动阶层也可以借助自行车出门旅游,这让很多人完成了人生的次旅行,由此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与此同时,自行车的出现也对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崭新的自由撼动了社会的阶层结构,削弱了英国的等级制度,也大力促进了女性解放运动。作者威尔斯根据当时的社会变化,创作了这部喜剧小说。故事发生在1895年8月,主人公霍普德赖弗先生是一位服装商助理,属于低收入的中产阶级底层,他苦练骑自行车的本领,准备开始他一年一次的十天假期旅行。旅途中,他经历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美好和惊险:结识了一位灰衣少女,开展了一段秘密跟踪,计划了一场逃亡,还有那戛然而止的幸福,欲言又止的表白……惊心动魄之后,一切貌似又归于平静,但只有霍普德赖弗自己清楚这十天的意义何在。
每满100减50 寻访祖母的秘方
寻访祖母的秘方
刘宏
¥9.99
《寻访祖母的秘方》是一部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祖辈的采访记录,每篇包括祖父的人生故事、访谈对话和孙辈的感悟。在中国这样一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里,儿孙对祖辈的关怀和祖辈的经验传达显得尤为重要。读者阅读文字的过程既是一次时空穿越之旅,同时也将收获一份温暖的慰籍。
每满100减50 雾锁长河
雾锁长河
顾长安
¥9.99
她虽有托国之富,却并非无欲无求。她知这世上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所求的,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当青梅竹马走向陌路;当颠倒众生的妖娆男子,置她于万劫不复;她的爱情如何在阴谋算计里逃出生天?   乱世里挣扎的男男女女,相爱、离别。衣香鬓影、酒醉金迷下涌动着迷雾重重的家族隐秘、国仇家恨。   可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勇敢,注定在命运的跌宕起伏里冲破诡计、谎言、欺骗与你相逢。   军阀割据、山河飘摇里,因为遇见你,才有了顾念、有了慌张、有了信仰、有了意义。   此生天南海北、暮雪千山、长河日暮。繁华落尽,你是我zui坏年代里zui好的遇见。
每满100减50 母女同游美利坚
母女同游美利坚
茹志鹃,王安忆
¥9.99
茹志鹃、王安忆是当代中国文坛中鲜有的母女作家。她们在文坛具有持续且深远的影响力。她俩于一九八三年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其后又到美国东西岸讲演和旅行,受到海外文化界的欢迎。她们沿途录下所见所闻所想。笔下不纯是异域风光的描绘,更多是对美国社会各种层面的体察,对美国华人世界特别是留学生的刻画,及与作家和文友交谊的抒描。 茹志鹃、王安忆母女此次访美,历经路程虽然一样,但由于阅历迥异,并加上年龄的差异,观念不尽相同,因此看待发生在美国的人和事,往往有不同的观感和见解,读者如作细读比较,将别饶兴味。
每满100减50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郭峻峰
¥9.99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 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每满100减50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
熊逸
¥9.99
本书*站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出发,沿途经停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德尼·维拉斯的《塞瓦兰人的历史》,按照乌托邦的经典旅行线路,带你领略不曾存在过的风景。   第二站经停小站颇为频繁,从《于丹论语心得》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途经过《不抱怨的世界》《论语言的起源》《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奢侈与资本主义》《茶之书》以及《论语》,行一场“励志书的诡计和学术书的情感”之旅。 第三站穿越到遥远的中世纪,从《有闲阶级论》到《科文特加登广场女士的哈里名录》,一览“哲学问题和贵族精神”的风貌。 *后经过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春秋大义》《大学的兴起》组成的“语言之岛”我们将重返起。  经过本次旅程,是不是发现世界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关于“坎普”的札记(企鹅现代经典)
关于“坎普”的札记(企鹅现代经典)
[美]苏珊·桑塔格
¥9.99
《企鹅现代经典》每辑8册,选目汇集20世纪思想犀利前卫的诸多经典作家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演讲等,被称为“先锋之声”,文本完整非节选,中英双语。 其中50%的内容为国内率先译介,作家阵容豪华,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捍卫智识的演讲稿《创作危险》,“波普艺术教父”安迪·沃霍尔的杂文《名声》,还有萨冈、约翰·斯坦贝克、卡森·麦卡勒斯、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和普里莫·莱维的经典作品,主题关于爱与恐惧、孤独与自由、艺术与思想、个性与反叛等,彰显了20世纪先锋文化独具的创性和独立精神。
每满100减50 唐宋散文
唐宋散文
侯毓信编著
¥9.99
本书选的作品以历代传诵的名篇为主。选篇涉及唐宋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
每满100减50 岁月静好是片刻 一地鸡毛是日常
岁月静好是片刻 一地鸡毛是日常
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 等
¥9.99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本书精选季羡林、史铁生、梁实秋、汪曾祺、朱自清等21位名家的43篇经典散文,一同走文学大师的生活,一起看看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在滴之间的温暖,找到力量,向上花,向下生根。
每满100减50 谢谢你是我妈妈
谢谢你是我妈妈
[韩]宋贞林
¥9.99
每个人一生,都要与妈妈道别无数次。 想和妈妈一起做的事情,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直到*后一次到来前,你会做些什么呢? 妈妈与女儿的关系,是超越任何家人关系的特别存在。母女是彼此*的分身,共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生哲理、生活智慧等举凡所有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琐事。妈妈总是能带给女儿犹如春天般的温暖,只要与妈妈在一起,每天都是幸福的春日。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妈妈因病去世之后,回想自己与妈妈度过的极为平凡的日常,并以日常可爱的妈妈与自己为主角,把想和妈妈一起做的事,写成只属于两人的愿望清单。从现在开始,储存与妈妈相处的点滴小事,这些回忆成为妈妈现在的快乐、女儿未来的慰藉。 想和妈妈或女儿一起创造回忆,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好时,不如就从一起阅读这本书开始,从中发掘一些日常平凡小事的灵感来源,和妈妈一起,尽情地创造回忆吧。
每满100减50 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
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
梁实秋,汪曾祺,蔡澜 等
¥9.99
这是一本彩插配图版名家谈吃散文集,一篇文章一幅手绘彩插,特邀插画师根据书中出现的烹饪场景和菜品手绘全彩精美插图,呈现原汁原味的当年的吃食。 食物总是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感。美食既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情感的纽带。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提到中国现当代美食散文家,必有汪曾祺、梁实秋、蔡澜等,文学大师们爱吃、会吃,更会谈吃。大师们的吃,更多的是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大师们谈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字里行间皆是生活里的踏实享受,读来常有一种“酒足肉饱,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们从这本《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中品味大师笔下的食物的味道、历史的味道、文化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真情的味道。
每满100减50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
¥9.99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的所思所想。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甚至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妙笔生花。
每满100减50 作家榜经典:磨坊信札
作家榜经典:磨坊信札
[法] 阿尔封斯·都德著
¥9.99
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一颗年轻的心陷于焦虑,身心疲惫。 天才横溢的法国作家都德,就面对过这样的困境。他选择从很多人向往的巴黎,撤退到家乡普罗旺斯休养身心,游走在法国南方的松林、草地、大海、河谷、山坡等自然风光之中。 他用简单直、纯净细腻的笔触,将鸟语、花香、云的翻腾、风的吹拂、星星的闪耀、海涛的呼啸、悠扬的铃声、薰衣草的味道,奇迹般变成24篇治愈人心的书简,给无数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滋养,陪伴他们走出人生低谷,漫漫长夜不再孤独,被誉为“永不过时的枕边书”。 翻《磨坊信札》,带你发现日常之美,获得心灵的自由! 一拿起都德的书,轻快、舒适,像赤了脚走在河滩的软泥上,感觉好像早该这样享受一下。 ——木心,当代作家
每满100减50 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
瞿秋白
¥9.99
本书是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的。他在被押期间(1935年5月23日),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总标题后引《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题记。文中表达的个人际遇和感受,与时代的革命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给后人留下了不同解读的历史谜题,也曾给他身后造成了诸多误解与政治的余波。 正文共列7个标题:何必说——代序、“历史的误会”、脆弱的二元人物、我和马克思主义、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文人”、告别。 瞿秋白把一个共产党人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心路历程,在字数不多的自白中呈现其本来面目。 《多余的话》的独特价值就在于他的坦诚与真实,读者从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
每满100减50 爱的饥渴
爱的饥渴
【日】三岛由纪夫,唐月梅 译
¥9.99
《爱的饥渴》发表于1950年,中篇,是一部极重要的纯文学小说。 小说人物不多,但都具有戏剧的鲜明性格。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准备死守贞节,但公公诱惑她,将她推向凝固的恐怖之中。这时她迷上了园丁三郎,将他作为自己幸福的根据和生存的理由。悦子和三郎的爱情被公公发现之后,她自己摆脱不了种种苦恼,*后无法继续维持爱,便用铁锹将三郎打死。 作者笔下的悦子这个人物的感情元素是十分复杂的,她抱有一种强迫症般的爱的饥渴。但是,三岛在这部小说中所着力描写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悦子与三郎的关系上,尤其是三郎的男性美上。 它扎根于作者深层意识的性的愿望和美的倾向,进而发展到伦理道德的必然性,使两者达到精彩的一致。《爱的饥渴》受到了莫里亚克的《爱的荒漠》的影响,三岛的文学“野心”都倾注在《爱的饥渴》上。三岛能够理解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凄厉,并把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的影响,深深地渗入超越本人自白的《爱的饥渴》中去。 其中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假面自白》、《爱的饥渴》和《禁色》这三部长篇,在完全暴露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这点上,我觉得它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工作。 碰巧它(《假面的告白》)正是一部自白体的作品,而我却要尝试着将自己倾注在客观的人物中,于是就写了下一部《爱的饥渴》…… 可以说,这个主题是反《包法利夫人》的、反迪康热的。 ——三岛由纪夫
每满100减50 金阁寺
金阁寺
【日】三岛由纪夫,唐月梅 译
¥9.99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每满100减50 潮骚
潮骚
【日】三岛由纪夫,唐月梅 译
¥9.99
《潮骚》于1954年问世,中篇小说,曾获*届新潮社文学奖。 渔歌式的纯情故事。青年渔民新治在早春的一个傍晚,认识了刚从外地回来的有着健康美的姑娘初江,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相爱了。不料谣言四起,初江的父亲得知后勃然大怒,不准他俩见面。不久,新治在狂涛骇浪,挽救了初江父亲的一条船,凭着他的勇猛过人*终赢得美人归。 《潮骚》对青春的描写,提高了爱情的纯洁度。新治和初江的爱情故事,除了崇高的情和纯洁的爱,没有介入任何杂念,从而将这对恋人的爱情推向至纯至洁的境界,并在灵与肉的均衡几近破灭的紧张中创造了美。亦即,从爱欲、肉欲中抽走了猥杂的东西,使之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完成了*的纯化。这不仅回归到了日本传统的深层,而且使理想之乡的传统的、古朴的美完整无瑕地再现于现代。小说贯穿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主导思想,将人物的生活、劳动、思想、感情镶嵌在大海的自然画框里,以大海寄意抒情,创造了一种自然美的独特魅力。这种美——生、活力和健康,通过三岛由纪夫的妙笔,出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952年周游欧美之后,三岛对希腊的体验使他觉得比起内在的精神性来,更应重视外在的肉体性,重视生、活力和健康,便萌生念头要以古希腊朗戈斯的*出色的田园传奇爱情小说《达夫尼斯和赫洛亚》为蓝本,写一本日本式的传奇爱情小说,来赞美朴素真挚的爱情。这就是《潮骚》这部小说诞生的因由。
每满100减50 太阳与铁
太阳与铁
【日】三岛由纪夫,唐月梅 译
¥9.99
《太阳与铁》是三岛由纪夫深刻剖析自我的散文集。《太阳与铁》可视为三岛艺术与思想的遗书,三岛由纪夫在文中自评“我发现了一个微妙的暧昧的领域,摸索出了适合于这种表白的形式,即自白与批评的中间形态。也可以说,这就是‘隐秘的批评’。”本书还收录有三岛由纪夫文学历程回忆录《我经历的时代》。
每满100减50 爱到深处皆慈悲:李叔同书信集
爱到深处皆慈悲:李叔同书信集
李叔同
¥9.99
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法师,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在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斩断世情俗怨,抛妻别子,遁入空门,索性做了和尚。望族公子,风流名士,佛门高僧,从人间才子到佛门大师,修世情,修悲心。一个转身,他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正如林语堂所言:“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奇特的一个人,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本书辑录了李叔同和妻子、友人之间的书信,并附有李叔同年表。从中你可以感受一位传奇大师的真挚情感。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就是慈悲。林语堂、张爱玲、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鲁迅、赵朴初等毕生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