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穆哈迈德·阿里·哈利德
¥52.80
这是一部高度还原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真实生活的自传体作品。 自1948年以来,战争和占领迫使无数巴勒斯坦人离了自己的家园和土地,在异国他乡艰难度日。然而,虽然人生遭遇磨难,民族遭受欺凌,但巴勒斯坦人并没有沉沦和抱怨,而是怀着对世界美好的向往,积极抗争,快乐生活。 本书收录了11位生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撰写的自传体散文,他们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了对生活、民族及巴以几十年冲突的所思所想,用自己个人的笔触展现了巴以冲突大背景下巴勒斯坦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11篇文章中,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童年的回忆,有以另一个角度叙述历史,有讲述与家人快乐的过往,其文字优美动人,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气息,是一部独特的控诉战争,讴歌和平和人性光辉的佳作,同时也是真实记录历史的文献资料。
49元5本 战败:日本*漫长的一天(经纬度丛书)
战败:日本*漫长的一天(经纬度丛书)
半藤一利
¥52.80
本书全景展示了日本战败投降之前的8月14日中午至8月15日中午,围绕《终战诏书》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清晰地讲述了日本在最终覆亡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各方势力、各个阶层对待投降这个问题的不同态度。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00前的24小时,围绕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决定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发布向美、英、苏、中四国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所发生的种种:难以受的现实和无法想象的未来,政坛、军界各色人等的情感表现和行为选择,终战程序执行的争议和变数,《终战诏书》表述的含混与刻意回避,航空队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陆军省少壮派军官的决死兵变……日本在最终覆亡背后发生了什么? 本书作为二战主题经典著作,曾两次被改编为电影,有很大的影响,在豆瓣电影评分中,1967年版《日本最漫长的一天》豆瓣评分为8.3分,2015年版为6.7分。
49元5本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戴维·伊格莱尔
¥52.80
历史学家戴维·伊格莱尔从太平洋贸易的扩展手,生动展示了航海家、商人、捕猎者和土著居民在风云际会的大洋世界中如何交织命运,其中不乏暴力与悲剧事件。伊格莱尔深描述了土著居民如何在外来瘟疫的肆虐下苦苦挣扎,俄国人季莫费·塔拉卡诺夫的苦难经历如何典型地揭示掳掠人质和俘虏的普遍做法,玛丽·布鲁斯特如何目睹屠杀海豹、海狗和鲸鱼的血腥“大捕猎”,以及詹姆斯·德怀特·达纳如何在知识追求上成为与查尔斯·达尔文并驾齐驱的人物。 这些精彩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共同构建的历史主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太平洋世界。本书视野广阔,结构宏大,创性地描绘了太平洋世界,是一部将美国史、海洋史和世界史融汇在一起的著作。
东亚大历史:从远古到1945年的中日韩多角互动历史
东亚大历史:从远古到1945年的中日韩多角互动历史
吕正理
¥52.80
本书是一部客观而简要的通史,以全局视角讲述中国、日本、韩国三个东亚的长程历史,包括各个民族的起源、朝代兴衰,并重点展现历史上的双边或多角互动关系,以及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影响。除此之外,作者还专门从 “历史的借镜”的角度,总结中国历史上十四次大动乱,分析国家为什么会灭亡,评判历代改革者的成败,探讨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宗教和价值观如何产生和发展壮大,如何冲突,及其与历代政治和社会演变的关系,希望能够帮读者回到过去,从而掌握到历史发展的脉动。
49元5本 王国,1130—1194:西西里的诺曼王朝Ⅱ(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展现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走向灭亡!)
王国,1130—1194:西西里的诺曼王朝Ⅱ(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展现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走向灭亡!)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52.80
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后一度是地中海区域的强国,深刻影响了意大利的政局,甚至派兵去海外征战。王国内则在宽容的氛围下一片繁荣。但是诺曼人的王朝前后仅延续了约60年,后在悲惨的境况中宣告灭亡。本书讲述了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它与德意志、教宗国、拜占庭、十字军等势力的互动过程,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走向灭亡。作者以通俗风趣而略显怜惜的笔调写作,能让读者既感受到诺曼王朝的辉煌成就,又体会到衰落过程中的辛酸和无奈。
49元5本 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姜永仁,王介南
¥52.99
作者通过描述缅甸概况、缅甸文化形成特点、中缅文化交流的优势和条件以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情况,为我们展现出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的文化交流盛况。
49元5本 查理一世:内战之火与英国王权变革,1625—1649
查理一世:内战之火与英国王权变革,1625—1649
[英]琳达·德·莱尔著;邝明艳译
¥52.99
1642年,在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结束后不到四十年,英格兰就始自相残杀,走向分裂,一派效忠王室,一派效忠议会。苏格兰和爱尔兰始征兵,来自欧洲大陆的雇佣兵纷纷赶来,他们在英格兰本土掀起英格兰历后一次战争。这场长达九年的内战,使家人反目,朋友成仇,死伤无数,死亡人口比例甚至远远高于英国“一战”期间阵亡人口比。 在这个正在瓦解的王国里,首当其冲的是国王查理一世。作者利用发现的未曾公布的国王手稿,其中包括他与王后相互往来的密码信,生动描绘了查理一世面对的复杂宫廷政治网络和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从人物的自身视角,刻画了一个不同于刻板印象“暴君”的查理一世——一个对他所处的残酷时代来说远不够残酷的人。 查理一世不愿像都铎王朝君主们那样血腥迫害对手,也不愿按王室传统为保全自己而弃仆人于危险境地不顾。他受到父亲的教导,熟悉国王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父亲老练的政治手腕和丰富的生存经验。他娶了一位出色的公主并深爱着她,但她是来自法国的天主教公主,注定将引起新教臣民的不安。他信仰秩序和高尚的思想,看重个人荣誉,却低估了敌人的冷酷,终将为自己坚持的原则付出残酷的代价。正是这样一位极各种矛盾于一身的国王,终改变了英国君主制度的面貌。 查理一世虽已被毁灭,但他并没有播下英格兰君主制毁灭的种子,而是播下了君主制重生的种子。内战结束后,王室复辟,秩序始重建。今天的英格兰享受着查理一世留下的遗产:议会与君主共治,英国国教会保留了查理一世坚持的主教制。内战结束后,许多激的宗教实验者把新教带到了新世界,把共和国的种子带到了北美大陆,而英格兰继续弥封它的伤口,在传统与变革的博弈中创并完善君主立宪政体。
49元5本 海洋帝国的崛起:尼德兰八十年战争,1568—1648
海洋帝国的崛起:尼德兰八十年战争,1568—1648
[美]安东·范德伦著;杜原译
¥52.99
1555年的王位交仪式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未来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及荷兰共和国国父奥伦治亲王威廉,这几位在前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搅动风云的人物齐聚一堂。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还有英格兰女王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苏格兰的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以及德意志和法兰西的众多王侯…… “尼德兰”,意为“低地”,范围大约包含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11—14世纪,尼德兰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分散的公国、伯国和主教领地,后在勃艮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逐渐统一。1568年,尼德兰的十七个省反抗西班牙帝国的统治,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废黜腓力二世,之后于1588年正式建立荷兰共和国,*终于1648年借三十年战争之机,彻底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世界上*个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随后,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在短短50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繁荣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家现代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同时,发达的造船业支撑荷兰积极展海外贸易,16—17世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面上,荷兰创造了“郁金香神话”,成为当时的“海上*强国”。从饱受西班牙压迫的边缘小国,到纵横大洋的“海上马车夫”,发达的商业资本与迅猛的海权扩张,共同写下了荷兰这一海洋帝国崛起的历史。这段历史的盛衰,值得深思。 本书以普及性方式介绍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史,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主要的历史人物、决定性的战斗、战争的主要转折以及尼德兰周边的国际局势,抽丝剥茧,给读者展示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的缘起、衍变和结果。
49元5本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俞辛焞
¥53.00
本书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探讨了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外交,阐述了“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时期的日本外交,并介绍了美国的对日政策与民主改革。
49元5本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白佐良 马西尼
¥53.40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摇篮,两国间的交往也岁月绵长。这是一部全面探索意中关系史的名著,横跨两千多年,介绍了从古罗马时期到1911年间中国和意大利交往的历程,追溯了两国关系史上的突出阶段,呈现了两国思想和文化交流中的代表人物,重分析了两国在彼此心目中形象的变迁,对两国交往过程中为突出和有趣味的事件加以叙述,谱写了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的动人篇章。 本书由享誉中外的著名汉学家白佐良、马西尼通力合作写成,充分展现了两位作者的深厚汉学功底,他们在历史“重建”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大量的中西史料和证词,娓娓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相遇的过程和影响。
十二恺撒:罗马帝国的黎明
十二恺撒:罗马帝国的黎明
[法]维尔吉尼·吉罗(Virginie Girod)
¥53.40
受到古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作品《罗马十二帝王传》的启发,本书作者在二十二岁时便立下志向,要重新解读深刻影响罗马帝国历史走向的十二位恺撒。她将皇帝置于社会、政治和重要的家庭背景中,重新审视一个个关于背叛、阴谋和受挫的爱情的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关于帝王的神话被破,他们更具人性的一面重新浮出水面。塑造他们的不仅是战场上的胜利和元老院的演讲,成长的环境、与家人的关系也至关重要。他们冲动、脆弱、偏执、自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知如何驾驭,终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走向扭曲,不惜伤害家人甚至自己。十二位恺撒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怪物,而是神话包裹下的普通人,作者希望读者带着同情的态度,重新审视这十二个人:恺撒和奥古斯都是如何成功占领罗马的?提比略、卡利古拉和尼禄为什么会走向暴政?克劳狄乌斯究竟是白痴还是伟大的统治者?皇帝的母亲和皇后们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皇帝为什么难以达到民众心中优秀统治者的标准?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美]塔米姆·安萨利(Tamim Ansary)
¥53.40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步与毁灭……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同时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全人类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满洞见性地将独立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阐明了人类创造和交流的独特能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文化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星群则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属于不同星群的人类共同演绎着一出宏大戏剧。 本书探索了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产生的涟漪效应,读者将了解,地理特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马镫和裤子的发明如何左右了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如何推动了哥伦布的远航?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国农民的生活?本书追求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叙述模式,在其中,“每一个我”都是塑造当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49元5本 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化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化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赵德宇
¥54.00
本书所论始于日本与西洋文化*初触的16世纪中叶,止于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江户时代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中的诸多文化因子在相互融合、碰撞中形成了今人所说的日本传统文化的过程,及其这种传统文化对明治以来日本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
一周特价11.23-12.8 西方文明4000年
西方文明4000年
文聘元
促销价:¥26.99|¥78.00
西方在文化上有一个共同的根——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此后西方各国共同创立了灿烂的西方文明。 本书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西方社会历史程,将西方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影响历史程的人物、鲜为人知的趣事与细节串联起来,简明、生动地展现了西方4000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
49元5本 英国通史·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
英国通史·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
(主编)钱乘旦,刘成,胡传胜,陆伟芳,傅新球
¥54.06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丛书共六卷: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上册)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上册)
(英)理查德·J.埃文斯
¥54.37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下册)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下册)
(英)理查德·J.埃文斯
¥54.37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昝涛
¥54.60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桥本明子
¥54.60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一场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谁是世界的威胁:从历史的终结到帝国的终结
谁是世界的威胁:从历史的终结到帝国的终结
[意]保罗 · 乌里奥
¥54.60
本书系统解读了美国是如何向世界强行推行自由民主等观念及其表现出的各种优越感的。美国在建立后,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扩张,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本书深刻理性系统地评判了美国是如何对世界进行霸权渗透的。美国非常迷信自己的“优越”与“进步”,霸道地对待敌人和盟友,不断向全世界推销“普世价值”,翻新各种版本的“美国故事”,并传播布道各种迷思。 苏联解体后,美国相信自己站到了历史的顶 峰,将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统治全世界,基于其意识形态和利益格局构建新的国际规则,并用新的战略、新的故事遏制中国,预言“历史的终结”已经到来。本书深入分析了关于美国对中国的迷思和谬见,并对中美意识形态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溯。本书研究表明,美国难以适应国际体系变化,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将西方思想和儒家价值观相融合,形成新的意识形态,更具韧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的霸权并没有将推行不同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国家推向“历史的终结”,相反,反抗霸权的力量风起云涌。西方统治世界的帝国历史正在走向终结。美西方对中国存在诸多谬见,尤其习惯用其自身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解释中国,并为干涉中国经济找到“正当”理由。
49元5本 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李彬
¥54.99
本书从“人的行为”出发,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划分为三大社会集团:政权(集团)、资本(集团)与民众(集团)。据此,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一步一步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就可以描述为这三大社会集团不断演变及互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新颖思路,本书重新梳理了东西方数千年的历史程,揭示了东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不同逻辑。自中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始终是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基本逻辑,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而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则大致秉承着以民众为中心的逻辑演,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简洁而不失严谨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此消彼长”;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是不言自明的了。至于中美大国博弈,则被概括为“‘世界工厂’与‘世界钱庄’的互动”;寥寥数语,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