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雅舍杂文:以热爱而不苛求的心书写那纷扰世相(精装典藏新善本!囊括梁实秋先生杂文作品的精华!看透并不难,难的是,在看透之后仍然有所坚守。)(试读本)
雅舍杂文:以热爱而不苛求的心书写那纷扰世相(精装典藏新善本!囊括梁实秋先生杂文作品的精华!看透并不难,难的是,在看透之后仍然有所坚守。)(试读本)
梁实秋 著作 凤凰含章 出品
免费
《雅舍杂文》或谈书论艺,或论事说理,言语间机智闪烁,那是一种深刻的幽默,让人掩卷后不禁反复回味。梁实秋的杂文也分析评判,也讽刺调侃,但即便是评判和讽刺,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宽厚和包容。
雅舍遗珠:一幅平和冲淡而温暖和煦的人生拼图(精装典藏新善本)(试读本)
雅舍遗珠:一幅平和冲淡而温暖和煦的人生拼图(精装典藏新善本)(试读本)
梁实秋 著 凤凰含章 出品
免费
《雅舍遗珠》将梁实秋先生以诸多笔名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有草木动物,也有寂寞清福,都写得趣味盎然、清新隽永。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些文章中透出的风雅、情趣和智慧。
瓜饭集(试读本)
瓜饭集(试读本)
冯其庸 著
免费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有三个内容,一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二是作者对游历过的地方的怀念,三是作者对师友的眷念。这些文章,都是用散文写的。作者国传统的散文概念是很宽泛的。除了诗、词、赋之类的韵文和特殊的文体外,都可以称之为散文,辞赋到了后来,也发生了变化,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都已经是散文了。 作者上述三方面内容的文章,并非尽在于此,这只是一部分,特别作者对师友怀念的文章,还有很多,已收《师友集》了。谢谢老友柴剑虹先生为作者编辑了这本书,谢谢海英、海风为作者检搜这些文章,作者现在记忆力衰退,视力也模糊,要编这本书实在太困难了,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是编不起来的。
唐诗新语(试读本)
唐诗新语(试读本)
陈忠来 著
免费
本书遴选百余位唐代诗人近600首诗作行现代解读,视角独特,观新颖。尤其是本书不以传统诗论以格律分章节,而以诗人单独列篇,更能深探寻诗人的心路历程,深刻解读诗作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特别收录了33位女诗人的优秀作品行现代赏析。总体来讲,本书是一部融新时代精神的唐诗评佳作,作者以现代观念审视唐代诗人及诗作,更适合当代喜爱唐诗的读者参阅。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试读本)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试读本)
赵学勇
免费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一书从沈从文小说的“传奇性”手,分析了其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产生背景和动因,从1930年代的大历史环境中又分析了沈从文的都市叙事与其笔下的湘西世界形成对照,以及作为京派代表的沈从文在抒情小说的书写上的特。之后从人性上与福克纳、审美上与川端康成的异同的对比,在乡土叙事上与鲁迅的承续、贾平凹的比照,分析了沈从文的传奇性的湘西小说。本书对于1940年代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式微、沈从文式的文学批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的心理和人生历程也行了梳理和阐释。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精)(试读本)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精)(试读本)
[加]叶嘉莹著
免费
她是世人眼中要眇宜修的湘水女神,也是无数人通向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她是才情横溢的大家,在颠沛流离中写下摄人心魄的诗篇。 叶嘉莹先生在耄耋之年回首来路,生于乱世、少时丧母、背井离乡、丈夫狱,寄人篱下,中年失女。面对苦难,她忍而不发、怨而不怒,以诗词为精神寄托,渡过了人生苦海中一次又一次的劫波,最终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这是岁月的智慧,更是德性的光辉。  本书为叶嘉莹先生的演讲实录,以自己创作的诗词为主线讲述一生际遇,娓娓道来,亲切随和,是了解叶嘉莹先生传奇人生的最佳读本。
中国最美古诗文: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倾力编著 / 精辟导读 / 优美赏析 / 轻松熟读名篇佳作)(试读本)
中国最美古诗文: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倾力编著 / 精辟导读 / 优美赏析 / 轻松熟读名篇佳作)(试读本)
陈引驰 编著,果麦文化 出品
免费
古文中的世界,丰富广阔。那些荣辱悲欢,瞬间的思绪统统定格在文字之间,读来就好像翻看了一段历史,经历了一段人生。 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编著,甄别、挑选文辞优美,感发人心的文章共90篇,加以注释和赏析,希望能成为面对浩瀚的古文汪洋时*好的观澜平台。 文章后的赏析文字,不取串讲形式,不求全面阐发,仅求抓住文章脉络,写出从中所受的感动,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也希望这本文选可以置于孩子的床头,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装旅行途中的背包里,可以在春日的午后,写作业的间隙,通勤的公车和地铁里,翻来读几页,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个维度。
《语丝》作品选(试读本)
《语丝》作品选(试读本)
张梁 编选
免费
     语丝社是五四时期以《语丝》周刊为依托,以周树人、周作人兄弟为核心的著名新文学社团,其成员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 语丝文体”。《语丝作品选(精)》精选该社团主要作家的各类代表作品二十余篇。《语丝作品选(精)》由张梁编选。
穆旦诗文集(全两册)(试读本)
穆旦诗文集(全两册)(试读本)
穆旦 著
免费
穆旦(1981~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我国现代文学中“九叶派”代表诗人之一、诗歌翻译家。   本书分为两卷,卷收1934年至1976年间创作的诗歌166首,其中包括以前未发表过的作品。编排上,凡曾独立结集出版过的,按原集重排;未曾结集出版的诗作,列“集外诗存”,按写作年代排序。卷的卷末,附录“穆旦自选诗集存目”和“穆旦晚期诗作遗目”。 第二卷收1924年至1963年发表过的各类散文、随笔、评论共16篇;1943年至1977年致亲友书信69封,以及1959年至1977年断断续续所写下的日记;本卷内容均为首次结集出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方便读者,书后附有《穆旦(查良铮)年谱》。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上下册)(试读本)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上下册)(试读本)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编著
免费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是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档大型、全国性的有关中国古代诗词记诵、解读、赏析、阐释的文化、娱乐性栏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节目聘请康震、蒙曼、郦波、杨雨、王立群等专家和央视公众人物作为嘉宾,由央视著名主持人龙洋主持,共录制10集。诗词取材范围,上至《诗经》,下至诗词,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风土民俗、成语民谣、格言俗语等部分,让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与价值诉求与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形成共振,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 本书即根据节目内容整理而成。不仅完整再现了节目各版块的精彩环节,并对节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及解读阐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润色、核校与补齐,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与准确性。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作品全集(建筑卷)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作品全集(建筑卷)
林徽因
免费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作品全集》根据早期刊载林徽因作品的报纸、刊物一一整理,目的只为还原真实的林徽因。全套书包含文学、建筑两卷收藏版,总计45万字。 文学卷主要收录林徽因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剧本和译文,凸显林徽因的文学才华。 建筑卷除收录林徽因建筑文章外,还特别收录了林徽因演讲实录和亲笔书信。林徽因被誉为中国代女建筑学家, “建筑意”一词为林徽因早提出,赋予建筑“诗意”“画意”,严肃的建筑学文字在林徽因笔下也异常优美,充满灵气和想象,不仅能领略到她作品背后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还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美感。 而书信,则是林徽因个人思想、情感和生活的更为真实的呈现。在书信里,林徽因谈论了对徐志摩的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对时局的愤怒、家庭关系等等,有时情绪激烈如同马上就要爆发,有时理智果断,这些信件,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林徽因真实的个性、思想,以及她的黄金时代。
跌一跤且坐坐(梁实秋心灵随笔集)(试读本)
跌一跤且坐坐(梁实秋心灵随笔集)(试读本)
梁实秋,阳光博客出品
免费
本书收录梁实秋先生40篇散文,侧重于描绘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与牵绊,是一本平和平淡且温暖和煦的人生故事读物。不论是调侃柴米油盐,还是描摹市井风俗,他的文字都清雅、简洁、平实,充满着种种幽默、无奈和做人的智慧,读后让人的心变得平静、柔软起来。
红楼梦论稿(试读本)
红楼梦论稿(试读本)
蒋和森
免费
蒋和森: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称《红楼梦》为“宇宙之大著述”。《红楼梦》确是一部长留天地之间的大书,但它所以“大”,并不仅是因为表现了王氏所说的“生活之欲”,而是表现了更为广阔的人生。大就大在这“人生”二字。
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试读本)
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试读本)
陈占彪 编
免费
本书精选了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24篇,图片200余幅,资料稀见难得。阅读本书无异于享受着一次“世博历史探索”之旅,我们踏着张德彝、李圭、郭嵩焘、屠坤华、冯自南、郭凤鸣等人的履迹,穿越历史时空,抵达世博现场。在那里,我们听到了我驻比利时大使杨枢的佳妙讲辞,爱迪生为郭嵩焘讲解电话的传声道理;看到了海关洋员操纵展出的弓鞋、烟枪、枷号等丑陋出品,雨夜中特地为中国客人红光照亮的埃菲尔铁塔;遇到了“装束若西人”的留美幼童,以畸形身体献丑渔利的巨人侏儒;体会到乘坐轻气球升空时的刺激,水晶宫里被西方人追随围观的尴尬……好奇与紧张,自尊与自卑,屈辱与愤恨,忧惧与焦灼,诸味杂陈,弥漫其中……
张元济全集 第6卷 日记(试读本)
张元济全集 第6卷 日记(试读本)
张元济 著
免费
《张元济全集》第六、七卷收存世的张元济先生的日记。日记由三个部分组成:1912年至1923年商务印书馆馆事日记,1937年生活日记残本和1949年9月至10月的赴会日记。 商务印书馆馆事日记共存35册,日记纸印制成表格式,每天一页,每页除月、日、星期外,尚有“收信”、“发信”、“总公司事”、“用人”、“分馆分局”、“关于发行事件”、“财政”、“同业”、“关于编译事件”、“关于职员事件”、“关于制造事件”、“关于印刷事件”、“关于货事件”、“西书”、“应酬”、“杂记”等项。记录时按事件类别填相关方格内。本书编辑时,将其中“总公司事”、“分馆分局”、“关于发行事件”、“关于编译事件”、“关于职员事件”、“关于制造事件”、“关于印刷事件”、“关于货事件”等项目分别简写为“公司”、“分馆”、“发行”、“编译”、“职员”、“制造”、“印刷”、“货”。表格外上、下方空白处所记内容,另由编者分别添加“天头”、“地边”项。原件各册并不按年份或月份分订,而是记完一册,顺次用下一册,但现存原件中间有缺失。
神话的诗学(试读本)
神话的诗学(试读本)
(俄)梅列金斯基 著,魏庆征 译
免费
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武库,又是其土壤和原初质料。神话不失为人类历史上异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左右人类精神生活长达千万年之久。它对人类的自我意识以及种种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书为苏联学术界近年来一本极有价值的神话学论著;它包容丰富的例证和精到的见解。 编,对柏拉图以来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以及詹·维科、弗·威·谢林、爱·泰勒、马·米勒、詹·乔·弗雷泽、布·马利诺夫斯基的有关理论作了概括的介绍,并着重对以吕·莱维一布吕尔、克·莱维一斯特劳斯、埃·迪尔凯姆、乔·迪梅齐尔、恩·卡西勒、齐·弗洛伊德、 卡·古·荣格、诺·赫·弗赖等为代表的众多有广泛影响的学派以及俄国和苏联学者的观作了翔实的探讨。 第二编,对神话诗学、神话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质、神话思维、神话逻辑、神话的演化以及神话同叙事诗(史诗)和神幻故事(童话)的关联行了集中的、深的探讨。作者并广征博引,援用了新发掘的大量实例和资料。 第三编,对20世纪以来呈现于文学中的异常纷繁的神话化现象行了深的探讨,并对托·曼、弗·卡夫卡、詹·乔伊斯、托·斯·艾略特、威·巴·叶芝、加·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为数众多的现代作家的有关作品行了缜密的剖析。 本书将对哲学和理论研究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广大读者有所助益。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精)--迦陵书系(典藏版)(试读本)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精)--迦陵书系(典藏版)(试读本)
[加]叶嘉莹著
免费
本书是诗词鉴赏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之结集。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叶先生学识渊博,极富才情,善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受,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那一特定历史时期诗人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一次心灵层面的交流之旅。
陈原序跋文录(试读本)
陈原序跋文录(试读本)
陈原 著,于淑敏 编
免费
本书是一本适应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地区学院及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材。书中收录了作者的从1937年至2005年的序跋作品,其内容涉及语言学、地理学、世界语、国际政治、文学和音乐的创作及翻译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六十余年著译生涯的整体概貌。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自著译序跋,共103篇。遵照陈原初衷,1979年前的作品不分类,以所序书的出版时间为序;1979年后的作品分为语言学和文学杂著两类,各类以所序书的出版先后为序。下编是为他人著译写作的序跋,共32篇,不分类,亦按所序书的出版时间排序。另外,多个版本序跋以初版为主,附重版序;与序跋相关的重要的说明性文字附后。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试读本)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试读本)
郑克鲁 编选
免费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系国家重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也是郑克鲁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全国统编教材)相配套的作品选。为弥补已有选本只节录名著片段的不足,本教材以完整的作品选,使读者可以看到作品的全貌。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共收诗歌一百一十九首,小说和散文六十六篇,皆为外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的名译,旨在使读者浸润其中,体悟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永恒之美,感性地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中文系本、专科外国文学教材,也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参考、欣赏和收藏。
神话与历史论稿(椿楸园著作系列)(试读本)
神话与历史论稿(椿楸园著作系列)(试读本)
刘毓庆
免费
本书是作者30 多年来关于神话和历史研究的论文选集。有少部分文章未曾发表。关于神话研究,作者经历了由西方理论指向的方向回归到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过程。从*初将神话作为初民观念形态的研究,到“神话是一种思维形态和叙事形态而非文化形态”结论的提出,反映了作者舍弃概念回归事物本身的学术经历与研究思路。通过对论文的倒时序排列的方式,以反映学术历程,并诉述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体会: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学术只有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才能生机。关于历史研究,关注主要在中国上古史上。强调上古史研究的独立性,不过度依赖考古。方法上的特是:以先秦文献为基础,以秦汉以下文献为辅助,广泛参考考古资料、民俗资料和民间传说,即:以文献为主体,以考古与民俗为两翼,多重证据,以证其成。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刘石,孙茂松,尹涛主编
免费
《数字人文》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每期收入约10篇文章,20余万字。该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