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中国·话说秦朝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志少年继王位、铲除权相吕不韦、李斯辅佐秦始皇、尉缭用兵术助秦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元朝那些事(下)
¥7.00
本书包括有蒙元帝国征战南宋、关汉卿和元代杂剧、 元定宗贵由汗、杰出科学家郭守敬、蒙哥汗台州遇飞矢等内容。

三国史话--吕思勉历史作品系列
¥7.00
《三国史话》是吕思勉先生撰写的一部历史通俗读物,用通俗的笔调讲述读者熟悉的三国故事。吕先生秉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史学趣味,从汉末的宦官、黄巾讲到三国的战事、曹操等人的评定,纠正汉末三国的历史谬误,借助史事阐发事理,既说明读者关心的基本问题,也启发读者思索历史的奥义。

话说中国·话说大唐那些事(3)
¥7.00
本书包括有李隆基政变夺权、唐玄宗“开元之治”、救时宰相姚崇、姚崇巧言贬魏知古、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南宋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宗泽三呼“过河”、宗泽为民请命、八字军奋起抗金、岳母刺字激励儿子、岳飞抗金报国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明朝那些事(3)
¥7.00
本书包括有两次即位的明英宗、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北京保卫战除威胁、于谦留清白在人间、南宫之变于谦被害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1)
¥7.00
本书包括有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孝庄文皇后公而忘私、萨尔浒转折战役、史可法死守扬州、清初书法家王铎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3)
¥7.00
本书包括有难享太平的嘉庆、女英雄王聪儿起义、胸无大志的三皇子、嘉庆帝遭遇刺杀、忧国忧民的诗人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晋朝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姜维复国遇难 、刘禅“乐不思蜀”、司马炎建立晋朝、羊祜收买人心 、立傻儿子为太子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东汉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光武帝消灭同宗势力、剿灭各地割据政权、刘秀王霸的君臣情、郭伋为官立信于民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西汉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汉王刘邦称帝 、相国萧何尽心辅佐、谋士张良出谋划策 、郦食其舍身报汉王、叔孙通制定宫廷礼仪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大唐那些事(4)
¥7.00
本书包括有李适登基为帝、袁滋熔金明冤屈、邹和尚首创糖霜技术、唐朝宰相杜黄裳、颜真卿刚强不屈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五代十国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朱温称帝李唐亡、南吴太祖杨行密、南楚开国国君马殷 、文益禅师开创法眼宗、严可求倾力助徐温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4)
¥7.00
本书包括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黄遵宪一生俭朴、民族英雄邓世昌、咸丰帝即位之谜、左宗棠首入幕府等内容。

魂兮归来: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7.14
若说中国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难说清的话,恐怕就是日本。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响。从汉字到围棋,从《论语》到《法华经》,日本人几乎一成不变地从中国学去了这些文化精髓。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巨大的伤害。自甲午战争始,哪一次针对中国的战争,都少不了日本;哪一个帝国主义杀人,都不像日本人那样在南京屠城。 中日两国,说不清的关系,道不明的恩怨,皆用这四个字代过: 一衣带水。因为一衣带水,联系方便,影响也方便;因为一衣带水,掠夺方便,侵略也方便。 高层智慧金一南首度开讲,立足战略思维的高度,深度探讨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结合历史长河的纵深,将抗日战争深刻剖析。

中国近百年史
¥7.20
全书凡二十一章,内容见于目录,无庸说明,大体上偏重内政。民国以来之史迹,共占四章(第十八至二十一章),篇幅似已稍多,盖史书异于报章杂志,决不能据之成书。关于此时之重要档案,多未公布,且史迹尚在演之中,难于论断其是非轻重,或免选择史料偏重之弊。近人编著近百年史,偏重民国以来之史迹,篇幅常占全书之半,殆为旧说所囿,实则历史并无一定分配篇幅之原则,当视史料之质量及著者之目的而定。

中国史纲--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7.70
《中国史纲/国民阅读经典》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惟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此次出版,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作者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列为附录。并选配彩图20余幅。

变化中的中国人
¥7.72
《变化中的中国人》英文版本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从谈中国人的体格、民族精神,到描绘中国工业的前景、禁烟斗争,再到妇女的解放、当时的新式教育,等等。作者详细记录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今天阅读此书,仍能感到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用西方人的眼睛回望一个东方大国在百余年前的社会百态。罗斯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街头巷尾)
¥7.78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整理自一组绘于19世纪的中国外销画,作者已不可考。书选择了一百四十多幅描绘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及各行业人物的图画,全书分为“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行业生计”三个部分,以鲜活生动、真实质朴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再现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日常市井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中国社会风情与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于当代国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特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在当下这样一个人人对时间充满焦虑感的时代,这些质朴鲜活的画面,会让我们在“慢”与“快”的交错间,回味那些初心所指向的路。

中国通史 第二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
¥7.85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展示了历史多面性的魅力。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不能忘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当下和未来。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解中国历史的卜宪群先生,领衔全国百名知名学者,历时八年,精心撰著出这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高端史学大众化之作。近百位采访嘉宾包括李学勤、杜维明、毛佩琦、阎崇年等知名学者深解读重大历史。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5年12月25日播出。新华社2016年5月17日电: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相结合,中国社科院撰《中国通史》问世。 本书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对于当下“历史热”的一次集体回应。近年来,图书市场出现了“历史热”,引领这场历史热的,主要是非史学专业人员。虽然有些讲史图书以“学者品位解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也聘请了一些史学专家,但具体到讲史这个领域,并不一定就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不少是其他专业的学者在跨界行动。至于网络写手,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许多所谓的讲史著作,无视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热衷于“恶搞历史”,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版本的《中国通史》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1.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本书的每一时段都由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撰写,从人物、事件的细节手,采用了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如周公摄政、诸葛亮治蜀、炀帝功过、永乐迁都等,着重写出了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特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以普及化的方式表述对历史的解读。2.广阔的全球视野。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时代郑重回答了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重大关切。 总体而言,五卷本《中国通史》具有新的体例、新的史料、新的观、新的评价的特,是21世纪以来高端史学大众化的力作。其姊妹篇CCTV-6百集《中国通史》近期也将播出。

中国通史 第三卷 隋唐五代两宋
¥7.85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展示了历史多面性的魅力。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不能忘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当下和未来。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解中国历史的卜宪群先生,领衔全国百名知名学者,历时八年,精心撰著出这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高端史学大众化之作。近百位采访嘉宾包括李学勤、杜维明、毛佩琦、阎崇年等知名学者深解读重大历史。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5年12月25日播出。新华社2016年5月17日电: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相结合,中国社科院撰《中国通史》问世。 本书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对于当下“历史热”的一次集体回应。近年来,图书市场出现了“历史热”,引领这场历史热的,主要是非史学专业人员。虽然有些讲史图书以“学者品位解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也聘请了一些史学专家,但具体到讲史这个领域,并不一定就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不少是其他专业的学者在跨界行动。至于网络写手,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许多所谓的讲史著作,无视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热衷于“恶搞历史”,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版本的《中国通史》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1.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本书的每一时段都由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撰写,从人物、事件的细节手,采用了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如周公摄政、诸葛亮治蜀、炀帝功过、永乐迁都等,着重写出了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特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以普及化的方式表述对历史的解读。2.广阔的全球视野。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时代郑重回答了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重大关切。 总体而言,五卷本《中国通史》具有新的体例、新的史料、新的观、新的评价的特,是21世纪以来高端史学大众化的力作。其姊妹篇CCTV-6百集《中国通史》近期也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