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人的自传
¥18.99
本书分为《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两部。《一个女人的自传》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出生、求学、担任校长、日本留学、自我退婚、回国设立女子医院、结识赵元任等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杂记赵家》记录了杨步伟嫁给赵元任,回归家庭后的故事。这一对夫妇均是名门望族出身,后又留学苦读,回国后接触到的也是当时学术界的大佬们,他们看到的和记录下的,就是一份20世纪学术界的群星谱。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18.99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是普利策奖获奖者罗伯特·K·迈锡耗时八年写就的一部权威传记,通过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阐述了叶卡捷琳娜女皇异彩纷呈的一生。从一个外邦落魄贵族的女儿,因一次政治联姻来到俄罗斯成为大公夫人;历经18年的忍辱负重,她成功把自己扮成俄罗斯的化身,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在极富魅力的34年执政期间,她发动战争、囤积艺术、集纳思想、*成功的是扩充版图,将俄国带了一个辉煌而鼎盛的时期。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作者迈锡运用了非凡的叙述技巧,不自觉地透露了她顺应欧洲政治潮流、实施“明君主制”的统治手段;善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的为政之道;不受骗而骗人的外交之道,以及面对政治充满理性,又不乏实用性,具有使威仪的皇室变得柔和的女性魅力。总之,她的统治使欧洲始感到俄国这个巨大政治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也再次证明了一个时代的强盛与自身的努力有关、与选择的路线有关、与实施的国策有关。


品读东坡
¥18.99
本书是由眉山一中校园读本编委会编写的精析苏东坡代表作的校园读本,全书分为“景苏篇”“润德篇”“崇真篇”和“养慧篇”四个篇章,每个篇章围绕相应主题精选数十篇苏东坡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或文,并配有详细解读,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旨在挖掘和展现苏东坡人格和诗文中至善、至爱、至真、至美、至理、至趣的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苏文化”,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另类人生 : “异质”视域下的田纳西·威廉斯研究
¥18.99
这是一部关于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研究的博士论文专著。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本书以大量史料和他的剧作为基础,通过回顾他的人生历程,找寻不同时期的剧作在戏剧手法技巧方面的差异与联系,梳理出一条贯穿始终的“异质”风格主线,从而揭示了田纳西·威廉斯信守一生的艺术精神。本书作者从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对田纳西·威廉斯的人生及其剧作进行分析,并对其剧作价值作出判断,从而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唐代诗人小传(品中国古代文人)【19个天才诗人串联起300年大唐兴衰史,青春版大唐才子风华录】
¥18.99
群星璀璨的先秦诸子、独具风骨的魏晋名士、青春昂扬的唐代诗人、儒雅风流的宋代词人,元曲大家关汉卿,明清著名的思想家及文学家王阳明、袁枚、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王国维……这套“品中国古代文人”书系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从先秦至清代对中国文化及文学影响至深的文人或文人群体。以他们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为纬,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小传记来勾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作者将丰富的史实嵌丰富而细节化的文学想象当中,融诗情、史识与深思于一炉,以独具特色和极大影响力的个体文人的生命演,展现中华文化与文学的缤纷斑斓。 这本《唐朝诗人小传》中,我们看到从初唐到晚唐的19位顶流唐朝天才诗人的人生起伏和命运轨迹。看到他们以诗为马,在长安城里为追逐梦想而挣扎、漂泊、奔走。他们以诗篇记录了自己的欢欣和至暗时刻,也记录了大唐300年的兴衰沉浮。


先秦两汉文化名人小传(品中国古代文人)【16个先秦两汉文化名人的传记,16种波澜起伏人生范本】
¥18.99
群星璀璨的先秦诸子、独具风骨的魏晋名士、青春昂扬的唐代诗人、儒雅风流的宋代词人,元曲大家关汉卿,明清著名的思想家及文学家王阳明、袁枚、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王国维……这套“品中国古代文人”书系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从先秦至清代对中国文化及文学影响至深的文人或文人群体。以他们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为纬,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小传记来勾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作者将丰富的史实嵌丰富而细节化的文学想象当中,融诗情、史识与深思于一炉,以独具特色和极大影响力的个体文人的生命演,展现中华文化与文学的缤纷斑斓。 这本《先秦两汉文化名人小传》,选取了16位先秦两汉时期,尤其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刻的先秦诸子为对象,以他们的生命历程和心灵史为经,辅以他们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和思想,展现了先秦诸子等无可企及的深刻和人类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


孙燧集
¥18.99
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浙江余姚孙家境(今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人。他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忠烈之臣,孙燧为文典雅,著有《四圣糟粕》十卷,《诗文启札》六卷,《奏议》四卷,《案牍稿》十卷,《恤刑录》二卷,《巡抚榜文》一帙。现在还能看到的仅有明刻《恤刑录》残本一册,藏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为海内所仅存。本书是部孙燧诗文专集点校本,汇辑了孙燧的诗、文以及相关传记资料。孙燧不是一个以诗文称名于当时的人,他的文章往往是经济实用的。《孙燧集》的结集整理,可以为将来学者进一步研究孙燧以及相关的宁王之叛、明代恤刑等问题提供方便。


魏晋名士小传(品中国古代文人)【30个魏晋名士的人生传奇,一幅华丽血时代的历史画卷】
¥18.99
群星璀璨的先秦诸子、独具风骨的魏晋名士、青春昂扬的唐代诗人、儒雅风流的宋代词人,元曲大家关汉卿,明清著名的思想家及文学家王阳明、袁枚、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王国维……这套“品中国古代文人”书系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从先秦至清代对中国文化及文学影响至深的文人或文人群体。以他们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为纬,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小传记来勾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作者将丰富的史实嵌丰富而细节化的文学想象当中,融诗情、史识与深思于一炉,以独具特色和极大影响力的个体文人的生命演,展现中华文化与文学的缤纷斑斓。 这本《魏晋名士小传》从建安七子到正始新声,从竹林七贤至各类名士,看他们如何把无聊的人生过得声势浩荡,在世事荒唐里活色生香,在卑微中活出骄傲与风骨。


稻济天下——袁隆平鲜为人知的故事
¥19.00
袁隆平院士是誉满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彪炳史册,无数人因为他的贡献得以摆脱饥饿和贫困。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光耀世界的“名片”! 用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话说:“这本书翔实地记录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后至今,也就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成功,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之后,到逐步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三十多年时间里的一些事。时间、地、人物和故事实实在在,朴实无华。”作为袁老的学生和助手,作者毛昌祥先生从1981年直至袁老去世,一直和恩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但见证了杂交水稻改变世界的历史,还深切领受袁老的言传身教。


书写侠义笔战江湖——金庸传
¥19.00
金庸是香江新闻健笔,更是武侠小说宗师。《明报》社论是金庸展知识分子抱负的场域,武侠小说则让金庸为华语圈内重要的作家之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金庸用十四部作品将侠义小说带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在虚拟的江湖中思考历史、政治、人性。


闲话林语堂
¥19.00
《闲话林语堂》从多角度介绍了林语堂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理想,写出了他的个性癖好,在徐徐而谈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林语堂。其中也讲述了他与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赛珍珠、郭沫若等人当年的文坛恩怨,拂去历史的浮尘,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寓学理于闲适之中,读来生动有趣。


维特根斯坦传
¥19.00
力图通过对维特根斯坦个人生活的描述,揭示他的生活道路与思想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 大篇幅介绍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专门讨论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现象”。


陆小曼:绝世风华里的寂寞烟云
¥19.00
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精通琴棋书画,她因美貌、才气、狂放和用情热烈而知名那个时代。她的一生既是多彩的,又是悲凉的。她与丈夫、爱人、挚友这样三个男人的情感经历和纠葛,是那个时代人们为之感慨、叹息和扼腕的轰动性事件。本书作者以细腻敏感的笔触,讲述了陆小曼千回百转的一生。且让我们随这佳人丽影,去探寻那一段芳尘旧事,在那段民国烟雨里,同她的生命一起绽放、沉浮……


真秦始皇:仁定四海
¥19.00
这不是一本把《史记》翻成白话,再加想象铺陈,加个人感想的书。


稻盛和夫自传
¥19.00
本书根据NHK电视台采访稻盛和夫先生的内容编撰而成。稻盛和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本书中展露无遗。稻盛先生现身说法,回顾自己的人生岁月,畅谈“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贫民出身、青年岁月、努力研究、艰苦创业、二次创业、重新出山、拯救日航……沿着时间线,以这些人生节为主干,有别于许多成功人士的说教态度,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平易近人的稻盛和夫,在面对家人这个敏感话题时,他毫不掩饰地真情流露,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和感恩之心,并且坚定地阐述了自己的人生信念。此外,在讲到企业经营时,他还详细阐述了何为“阿米巴经营”,并提出了“重视人心”的理念。


哲人王:心学大师王阳明传
¥19.00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师出无门,却独具谋略、娴于兵法,创造出诸多军事奇迹,一生从无败绩;他是一位诗文英杰,文思似天风浩荡,文心如川流奔涌,深林幽谷、天心月圆,都曾见证过他潇洒的仪态与隽永的文辞;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人格理想;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千古无出其右者。曾国藩、张居正、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等一致推崇!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和思想主张,在今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其“心学”是现代成功学*指导思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 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也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人可以称为圣人! 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

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
¥19.10
《天涯晚笛》,“民国时代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的口述实录故事。 民国时期,她身处灿若星辰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她的知交师友中有胡适之、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等。她的昆曲、诗词、书法造诣皆秀逸超凡,成就件件文坛轶事,汪曾祺赞她唱腔“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欧阳中石称她书法非常精到“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抗战年月,这位正当韶年、俏皮聪慧的“张家四小姐”,在一群“国粹”长者中间穿梭来去,恰如烽火战场间绽放的春兰秋菊,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和娇宠。 她为姐夫沈从文写诔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传诵一时;她因诗人卞之琳起争议,“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至少是有点一厢情愿吧”,文坛哗然;她看林徽因,永远是众人的中心,没有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呀”;她说自己的同事朱自清,他和冰心早期的写作,都有点“酸的馒头”(sentimental,即感伤,滥情)…… 本书作者苏炜是张充和的耶鲁晚辈与居所近邻,多年来时相登门求教,学习书法、诗词。《天涯晚笛》即为张充和自本世纪以来向苏炜断断续续口述的人生故事,其中披露珍贵影像一百多幅,包括杨振声、查阜西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八卦墨”和“寒泉琴”,又特别附录“合肥四姊妹”的张家谱系图,厘清跟张爱玲不是一族的亲戚,其中主要篇什均经张充和亲自审阅修改。

百年风度:文化名人的背影
¥19.15
故人恰似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他们从民国走来,以独有的魅力点缀着百年中国的历史。他们多已羽化凋零,但从不曾真正远去。 本书钩沉民国以来数十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传奇和作者亲历的点滴往事:有开启学术与自由之风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有一代儒宗、史学大家钱穆;有毁誉参半傅斯年,有一道清流吴大猷;有赋诗填词鼓吹抗战的江南才子卢冀野(卢前),有单枪匹马刺杀军阀孙传芳的烈女施剑翘;有当代“思想者”周有光、红学泰斗周汝昌,有漫画人生华君武、聋哑作家周楞伽,有胡适、苏雪林、唐德刚这三只“徽骆驼”,有朱家骅、李剑晨、袁晓园、项美丽、钱思亮、吴作人、张允和、季羡林、唐瑜、张充和、陈荒煤、戈宝权、黄苗子、郁风、冯亦代、黄宗英、周而复、周汝昌、林海音、范用、聂华苓、文洁若、新凤霞、宗璞、浩然、冰心、巴金、顾毓琇…… 百年中国,几家风骨;国士名流,渐次凋零。


桂冠,用荆棘编成——周德福的漫漫人生路
¥19.18
由著名军旅作家夏建敏创作,反映优秀退伍军人、全国创业之星、江苏省劳动模范、南京长炉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德福先进事迹的书。 该书主人翁周德福,1955年出生,南京市栖霞区人,1976年入伍,在部队入党并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文化教员等职,参加过师文学创作学习班培训。1980年退伍回家乡,担任大队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等职。1981年进本地一家社办企业工作,先后担任车间主任、质检科长、技术科长、生产科长、工会主席、支部副书记、副厂长、厂长等职。2000年企业改制时,已经辞职自办企业的周德福接手濒临倒闭的长江电炉厂,组建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使一个名不经传的社办企业一跃成为产品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的全国知名的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其产品覆盖国内80%的市场,取得了进入欧盟及欧盟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市场通行证,并销往美国、英国、荷兰、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年产值近4亿元。他曾任中国热协副理事长、江苏省民经委员、市工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市党代表等职务。先后被授予“南京好市民”、“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中国热处理行业优秀企业家”、“中国杰出创新企业家”、“影响中国经济60位江苏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墨金人生
¥19.18
彭院士1965年赴美留学,197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本书他讲述了去海外留学的道路上的困难以及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遇 到的挫折,展现了他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以及坚定的信念。本书是彭锡灯的自传,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他的一生,包括他的爱情生活。


毛主席和我们这些孩子们
¥19.20
本书作者生于延安,在*、杨尚昆、胡耀邦、薄一波、廖鲁言、金城等老一辈革命家关爱下成长,并师从赵朴初、沈雁冰、胡华等教育家。作者虽然已逾古稀,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多场巨大变革,但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豁达的心态。她用细腻的笔墨,记录下生活中与领袖、前辈相处的点滴,感人肺腑,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同时,书中还披露了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图片。生动鲜活、富有细节的文字和图片为读者了解老一辈革命者的思想精神、生活状态打开了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