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医书二种
¥14.00
罗浩医书二种,系清代医家罗浩所著。 《医经余论》一卷,刊于1812年。其荟萃24则医论、30首医林杂咏,关涉《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脉学、金元四大家,以及师道、读书、运气、伪书、病家等杂论和对医家评议之诗词,从中可鉴医史、医古文、医理、临症心得,非泛泛之作,乃医籍之力作。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为底本。 《诊家素隐》二卷,刊于1799年。其珍集45种古今脉书之精粹,上卷参照李中梓28脉,增补张石顽四脉,共计32脉。每脉列脉象、考辨、主病、参变;下卷列医家127条脉论,及《芤脉》《阴搏阳别》《持脉论》等六论。作者聚数十年之功,聚历代脉学之成,可谓有功于杏林。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四年(1799)郑柿里刻本为底本。
熊寥笙伤寒名案精选新注
¥14.00
熊寥笙(1905—2010),重庆名老中医,从事中医70余春秋,医理精深,医技精湛,医德高尚,重庆中医界有口皆碑。他一生喜读《内》《难》二经,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对温病惊、厥、闭、脱等危重症的辨证及治疗论述尤深,善用经方治病。当年找他看病的患者排成长龙,熊老双手号脉,每天诊病百余人,在中医院里堪称一*。 由熊寥笙主编的《熊寥笙历代伤寒名案新注/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共选历代名医50家、近130个理法方药完整的伤寒医案.按《伤寒论》的方剂为次归类列证,总计75汤证,多则一证六七案,少则一案。每案之末,熊老以自己研究的心得。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义。注文立论确切,重突出,文笔简洁,通俗易懂,读者从中既可概览《伤寒论》治法之无穷变化,又能窥见仲景制方之奇特,医法之巧妙,而举一反三。
李今庸中医科学理论研究
¥14.00
《李今庸中医科学理论研究》一书,是当代著名的中医经典理论学家李今庸教授关于《黄帝内经》中医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学术思想的研究。其内容涉及中医科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营卫气血、精神津液、六淫学说、七情学说、升降学说、运气学说、补法和泻法、疾病的因机证治;心与神的关系、脑病的认识、胆腑的指导意义。其基本学术思想的研究:认为《黄帝内经》中含有丰富的学术指导思想,即具有辩证思维的中医科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体现了“无病先防,有病防变”的预防医学思想,以及医学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 书中反映了作者的博学多思和理论造诣的深厚。 该书可供广大中医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中医学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之用。
回望中医
¥14.00
《回望中医》总结了陈文垲教授从事中医医疗、 教学、科研工作半个世纪以来的体会和感悟,书分中 医新生命、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理论到 临床的里程碑——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千年中 医、中西有别和选择中医六章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 医发展历史、中西医比较以及发展方向做出简明扼要 的精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读者如何把握与 选择中医提出中肯建议,对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热 问题行了深刻分析。本书对启迪读者,特别是青年 中医学子、临床医师以及关心热爱中医的社会人士正 确认识与把握中医颇有裨益。阅读此书,定会有所收 获。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
¥14.00
《张仲景伤寒原文精》由清代医家孟承意*。 成书年代不晚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本书共二卷。卷一为伤寒总论、太阳脉证及阳明脉证上、阳明脉证下,卷二为少阳脉证、太阴脉证、少阴脉证、厥阴脉证。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荟萃数位名家精论,包括程应旌、魏荔彤、柯琴、喻嘉言等,并在名家注文后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为底本。
儿科推拿摘要辨症指南
¥14.00
《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不分卷,首列总论,论述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次叙儿科诊断和治疗手法,介绍手足45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以图谱示之。手法着重介绍推法和拿法,并提出了(推拿手部次第)和(推拿面部次第),即手部和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还绘有(推坎宫)(推攒竹)(马过天河)等31帧手法操作图,并有文字详解;*后为(脏腑歌),论述脏腑病证的小儿推拿方法。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
伤寒论重排本
¥14.10
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影印的赵美《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全文》十卷本为底本重新排列条文顺序。重新排序后还原仲景本意,对于理解条文含义,掌握条文,前后连贯的病机变化利于学习《伤寒论》的人掌握学习。此书稿的出版将在《伤寒论》研究的学术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因为排序版的珍贵再版的可能性巨大。
针灸经穴速记歌诀
¥14.14
本书系统整理了十四经经穴定位歌诀,详细介绍了十四经循行线路与经穴及常用经外奇穴,包括取穴法、定位、刺灸法、功用等内容。每一穴位都绘制了定位示意图,并标示了重要的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并附经典针灸临证歌诀《标幽赋》、《百症赋》、《玉龙歌》等,以及临床常用经穴的主治病症和配伍应用。 本书图文互参,取穴定位准确,歌诀朗朗上口,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及初学者。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14.14
本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诊断学所学之精要。诀后又有具体要求的内容,对歌诀所述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及自学中医者阅读,对临床工作者亦颇具参考价值。
小郎中看病不疑惑——实习中医师快速入门指导
¥14.14
本书是编者为解决实习中医师上临床后在诊断、治疗上的困惑而编写的。怎么把握四诊的诊断权重?怎么把握证与症的关系?怎么考量证?中医怎么辨治疾病?应掌握哪些一线的方剂?一些经典方剂,怎么应用?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怎么选方?怎么治疗湿热证、咽痛、寒咳、热咳、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本书将一一解答。力求让实习中医师在面对患者时,能抓住诊断要,能按“章法”正确方。 本书适用于实习中医师阅读参考。
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医案集
¥14.40
蓝青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广西首批“桂派中医大师”。本书由蓝教授弟子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为临证验案,选择蓝教授临床诊治的医案80多例,列出每一医案的患者基本资料、中医诊断及西医诊断、辨证、制法、处方和分析等内容,注重反映辨证施治过程;第二部分为临证验方,这些经验方都是蓝教授数十年经验的总结,并列出每一方的适用病症、药理和加减等内容。本书内容精简实用,有理论分析和医案实例,便于读者学习掌握,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医学生阅读参考。
赵尚华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集
¥14.50
“瘿病”属于中医外科学的范畴。本书系统介绍了山西中医学院原外科教研室主任赵尚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方法。书中介绍主要的甲状腺疾病,同时给出中医、西医的病名,方便读者查验。此书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行文简洁通俗。诊病、辨证、处方、用药贴合临床实际,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专科专病的诊疗经验小册。由于此书在说理、处方过程中,适当征引古今典籍,因此同时具备一定的文献价值。此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的师生和中医外科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读本丛书)
¥14.50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总结了汉以前以前中医临床经验,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金匮要略》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金匮要略》共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本次出版是以明赵美影宋本为底本行校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指引
¥14.50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国内疫情的主要毒株。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化分支的致病力、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减弱。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然而,研究表明在感染奥密克戎恢复期,可能出现疲劳、气短或呼吸困难、注意力障碍等单一或多个合并症状。该系列健康问题引发民众广泛关注。 面临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帮助和指导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群的发病表现及患者的发病特,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以及WHO《新冠肺炎个人康复指南(2022版)》,以专家组前期实践为基础,结合咨询新冠患者,形成了本手册。新冠感染恢复期仍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问题,给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干扰。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来帮助阳性感染者自我管理这些常见问题。如果发现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并未缓解甚至恶化,应联系医务人员行评估。本手册将持续关注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不断更新相关科学指导建议,弥补其中的缺憾与不足。欢迎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国际中医药学科体系类目
¥14.50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相关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科研、教育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
赵纪生医论医案集
¥14.50
《赵纪生医论医案集》由赵纪生,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五十载,涉猎内外妇儿,尤精专于肾病,其学贯中西,循古拓今,通晓经典,精于辨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赵纪生医论医案集》系对赵纪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内容包括医案医话、典型医案和学术论文。其中医论医话是赵教授多年医道求真的心得体会,其医论理论联系实际,不尚空谈;医案思路清晰,辨证精确,资料完整,可资借鉴。
黄褐斑
¥14.50
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大部分皮肤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也对患者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带来严重困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套丛书主要向各位读者科普常见的皮肤疾病,通过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漫画,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皮肤科的发病病因、常见表现、基本治疗手段以及日常养护,以期达到提高大众知晓率、消除恐惧及走出误区的目的。其中本书主要介绍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分类及识别,预防、治疗方法等,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对该疾病的认识。
舌鉴辨正
¥14.50
《舌鉴辨正/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二卷,舌诊专*。清代医家梁玉瑜传、陶保廉录。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首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书中上卷分论白舌、黄舌和黑舌,下卷分论灰舌、红舌、紫舌、霉酱色舌、蓝舌和妊娠伤寒舌。每舌先作总论,后逐条绘图并叙其形象及具体辨证的方法,共计 149条。书后附有治白喉方及案例一则。全书图文并茂,条分缕析,有证有方,对内伤病的舌诊法行了补充和完善,对后世舌诊法有一定影响和贡献。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州固本堂书局刻本为底本。
妇科常见病药食宜忌
¥14.50
刘奕平主编的这本《妇科常见病药食宜忌》总结了一套妇科常见病的简易方法。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月经病、妇科炎性疾病、妇科常见肿瘤、滋养细胞疾病、妇科杂病、乳房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饮食宜忌、药物宜忌等。语言通俗,内容实用,既适合专业的医护人员阅读,也适合普通的家庭人士阅读。 ?
李金庸金匮要略释义
¥14.50
《金匮要略》,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所撰,是我 国现存中医学 重要文献之一。它综合《内经》《难经》医学理论, 博采众方,参 以己见,全面论述了中医学“杂病”脉证并治,是一 部完整的理法 方药悉具的始祖“方书”,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辨 证论治”精髓, 故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中医学经典之本。 《李今庸金匮要略释义》一书,原为当代著名中 医学家李今庸 教授1963年主编的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统编教材《金 匮要略讲义》。 该讲义对《金匮要略》原文作了整理分段,适加校勘 词解,以通俗 语言作了阐释讲解;且每篇篇首均有提示,篇末有结 语,提钢挈领, 便于领会。 由于该讲义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话”,故自 出版以来,深 受同行及广大读者的赞誉和喜爱,它虽历经50余年, 但其影响力仍 经久不衰。今应广大读者要求,再予重新刊印,并对 其中存在的有 未释疑难之处给予适当的说明和解释,同时对书中遗 漏掉的经方和 附方也给予补充。 此书可供各中医药大学、专科院校师生,广大西 医学习中医者, 中医学爱好者学习、参考之用。
小穴位大用处.小金花的重阳节礼物
¥14.50
杏林城是一座游走于全世界的城池,里面住着十二生肖精灵,他们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白兔哥哥钻了脖子,小狗苏蒙爷爷的“烟斗”居然会治病?!这里也有着美好品格的传承——为了治好外婆的“失眠症”,牛牛小金花亲手做出了一个“好觉”,而机灵的小老鼠田田及时的帮助了中暑的同伴。 相信孩子们在这些温暖可爱的故事中,健康成长,也愿中医药文化传承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