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凤凰衔书——“过云楼藏书”回归江南记
凤凰衔书——“过云楼藏书”回归江南记
编著 叶建成
¥62.66
过云楼,是一座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的顾氏私家藏书楼,以藏有大量宋元佳椠、名抄秘本、书画古玩而声名远播,时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美誉。1949年以后,顾氏后人多次将珍藏的大批古籍善本、名人字画、青铜器、瓷器等捐献给国家,现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图书馆等。 2012年6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亿元人民币“天价”,成功竞得一批以现存部头宋刻孤本《锦绣万花谷》领衔的“过云楼藏书”,创下中华古籍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继而又因“优先权”之争,引发了一起轰动全国的“‘过云楼藏书’公共文化事件”。本书作者叶建成先生作为当事人亲历了整个过程。他以亲历者的视角,以图文并茂的日记形式,分“惊世一拍”“凤凰衔书”“显赫前世”三个篇章,讲述过云楼的百年文化传奇,将“过云楼”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周中坚史学文集·*辑
周中坚史学文集·*辑
周中坚
¥66.00
本书是作者周中坚先生多年来研究广西历史、西南地区发展及北部湾经济圈等问题的成果结晶。作者以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历史的出发,尊重客观历史,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以经济发展和改革放为研究问题的切,详细论述了广西的历史及现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港口建设与旅游发,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而完整的广西。本书不涉及疆域历史沿革、边界等问题。 全书共分为广西历史文化、广西沿海、广西沿江、广西交通、广西生态、广西放等几个部分。本书所收的文章均曾公发表或者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过,其中有多篇文章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和积极反馈,对经济、文化领域的建设发展有启发意义,如《北部湾经济圈构想》《发魅力独具的西江风光走廊》《努力使广西跻身于航运强省之林》《广西沿海地区的共性与个性》等。其中个别构想或者建议在今日看来可能会有时过境迁之感,但在当时皆属创新之想,于今人亦有启发。书稿所收不限于学术论文,亦有作者的杂谈与感想,可读性强。
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精)--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精)--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海滨著
¥67.20
《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一书从西域的地理、历史、乐舞、风俗等独特角度手,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分析,厘清了与唐诗之路相关的主要西域文化现象,描述了西域唐诗之路的自然与人文图景,展示了西域唐诗之路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探讨了西域乐舞文化和民俗文化与唐诗之路的互动关系,揭示了西域文化在唐诗审美风格和语汇上留下的深深的烙印,而提出了“西域唐诗之路”这一概念,丰富和扩大了“唐诗之路”的范围和内涵,具有一定的创性。
《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周勇
¥67.60
本书通过对美国记录片《苦干》,利用影像史学的方法来研究、考察抗战时期的重庆。奥斯卡获奖彩色纪录片《苦干》(Kukan),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策划并出资,美国人雷伊·斯科特自1937年起,四赴中国摄制而成,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拍摄了抗战前期的上海、、广州、香港、南宁、贵州、重庆、成都、兰州、西宁等地,客观真实记录了1937年到1940年间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城市生活景象。为弥足珍贵的是,该片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1940年8月19日、20日侵华日军飞机对重庆主城实施狂轰滥炸的全程纪录。本书从影视史学的角度研究重庆城市历史,是一项创举。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石炀
¥69.30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问题由来已久,极其复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作为十余年实地调查研究的沉淀,本书从家庭—院落—片区等不同层面的鲜活实例手,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照细致呈现了21世纪以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空间的现状、衍化及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深剖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相关政策和实践,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人口、住房、公共资金投、改造措施、业态、治理等方面展综合分析,对六个关键问题和四类界线展论述,提出复兴历史文化街区及生活空间再生的建议,呼吁均衡保护,底线保障,改善居住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后,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社会学系在长期跟踪研究中的探索和设想加以介绍,涉及什刹海地区、烟袋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典型实例。 本书为破解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老旧小区等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武威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武威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陈玉福 程勰
¥69.99
《武威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本书以四大章“凉州”“民勤”“古浪”“天祝”四十多篇分专题全面叙写丝路重镇武威自古及今的历史、包容放的气度以及这座城市历经的磨难和铸造的人文精神。武威从得名那一刻正式走向历史前台,成为丝绸之路上控扼咽喉的要塞重镇。所有属于河西走廊的故事里都有武威的身影,或直参与、或间影响,大凉州在武威凝聚起一座使人仰视的丰碑,独一无二,沧桑古朴。出生成长于武威的陈玉福继《张掖传》后,联手武威作家程勰为他们共同的故乡树碑立传,书写出一座兼容并包的硬朗阳刚之城,一座辉煌与落寞交替、覆灭又重生的边塞之城,兴盛之城。
清代地方政府
清代地方政府
瞿同祖
¥70.99
  《清代地方政府》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与普通百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的角色。   《清代地方政府》是经典学术著作,但作者瞿同祖写作时的预期读者是对传统中国缺乏了解的英语世界的学子,故其叙述深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康熙溧水县志
康熙溧水县志
刘登科 程之望 张联芳 丁文耀 傅章伟
¥75.00
《康熙溧水县志》是由南京市溧水区方志办公室、南京市溧水区档案馆组织整理的“溧水古县志”系列丛书之一种。该县志修纂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是在顺治十三年(1656)修成的《顺治溧水县志》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实际上是《顺治志》刊行二十年后的一次增补。此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为底本,参校了溧水县其它古志。全书经整理后共三十多万字,分十一卷,另加卷首一卷,系统介绍了清代康熙初年溧水县的各个方面,包括康熙初年溧水县政府官员的变动,科举考试的录取,自然灾害的发生,社会设施的修建,忠孝节义的表彰等,书中都有呈现。该志是了解清代顺治后期康熙初年溧水县的重要资料。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名村系列(全6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名村系列(全6卷)
主编:徐耀新
¥78.00
丛书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主要著作《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文学概论》、《昆曲美学纲要》。
清河30年大事记(1983-2013)
清河30年大事记(1983-2013)
《清河30年文丛》编委会
¥79.20
河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坚持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相继实施了“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线,以培育规模市场为重点,全力打造全市商贸中心地位”、“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发展民营企业为重点,全力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两城两区两带’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淮安中心城市功能核心”等重大发展战略,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切合主城区实际、具有清河特色的发展之路。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城市的魅力(套装12册)
城市的魅力(套装12册)
刘飞滨, 岳大鹏 , 李世化,慕小刚 , 刘啸, 苗学玲, 桑广书
¥79.98
本套装包含《老南京记忆》、《老杭州记忆》、《老成都记忆》、《老上海记忆》、《老北京记忆》、《老西安记忆》、《老重庆记忆》、《老长沙记忆》、《老广州记忆》、《老沈阳记忆》、《老天津记忆》和《老昆明记忆》 《老北京记忆》: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7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多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文化旅游合适不过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吗?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老上海记忆》:上海的历史虽然不及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那么悠久,但是关于上海的历史文化一点都不比其他城市少。《带着文化游名城——老上海记忆》一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向读者介绍不一样的上海历史。老上海人所说的“七宝”指的是哪“七宝”?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学院吗?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巢在老上海的哪个地方?作家张爱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个公寓里呢? 《老南京记忆》: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它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建城史和将近500年的建都史,和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在古代,因为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很多朝代都把南京作为都城,由此它还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称号。虽然南京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南京吗?本书通过问答方式向你介绍那些你不知道的南京往事。例如南京早的原始居民是谁?“里十三,外十八”又是什么意思?听南京白局为何有不花钱的说法?南京菜为何又被称为“京苏大菜”? 《老成都记忆》:成都是一座幽雅而又神秘的古城,它的历史不比北京、南京、西安的短,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你想真正的了解成都吗?你想将您的旅游变的不再单调乏味吗?那你可以通过本书更加深入的了解成都的文化魅力!如“伏羲的故里真的在巴蜀吗?”、“为什么成都被称为‘龟化城’?”、“神仙树之前真的有神仙居住过吗?”、“为何说石羊场的‘药’吃不得?”、“青羊宫八卦亭的石柱上为何会有‘伤痕’?”等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您都可以通过此书找到答案。 《老西安记忆》: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已经有一百万年的“高龄”。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蓝田古人类在这里活动。到了7000年前,仰韶文化诞生在了这处美丽的地方,而城桓的雏形也逐渐形成。中国进入封建制度社会之后,从西周开始,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史文化名城实至名归。作为古都的西安,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例如:西安究竟是几朝古都?羊肉泡馍真的是赵匡胤发明的吗?您会写biangbiang面中的Biangbiang两个字吗?秦始皇兵马俑是由谁设计建造的? 《老杭州记忆》: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中“杭”指的便是杭州。杭州是一个充满柔情的城市,您想要深入的了解它吗?《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杭州记忆》可以带您充分领略它的风光。本书共分为七大章节,分别为“历史上的杭州和城门楼”“杭州的街桥和名人故居”“杭州的山水园林”“杭州的庙宇祠堂”“杭州的民俗特色”“杭州的美食特产”“杭州的人文景观”。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西湖长桥曾是梁祝相送之桥吗?”“断桥是《白蛇传》中白素贞和许仙邂逅的地方吗?”“苏小小死后为何会葬于西泠桥畔?”“济公是净慈寺出家的吗?”“杭州大理寺真的是当年关押岳飞的地方?”等,让您充分的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杭州。 《老天津记忆》:本书可以带你充分领略天津的魅力,本书分为7章,分别为“天津的历史与城门楼”“天津的街桥地名”“天津的山水人文”“天津的民俗特色和趣闻”“天津的寺庙陵墓”“天津的美食特产”“天津的租界建筑与名人故居”。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旧时天津‘出殡’的排场到底有多大?”“天津‘泥人张’只是传说吗?”“曾有哪两位皇帝为‘桃柳堤’亲笔题诗?”“金钟河里真的有‘金钟’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天津?”,让您充分了解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天津。 《老重庆记忆》:本书可以带你充分领略重庆的魅力,本书分为7章,分别为“重庆的历史与城门”“重庆的街桥地名”“重庆的民俗特色”“重庆的美食及特产”“重庆的古寺和祠堂陵墓”“重庆的山水园林”“重庆的抗战遗址”。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 白帝城托孤发生在重庆吗?”“妃子桥中的妃子是谁?”“千佛寺真有一千尊佛像吗”“‘巫山云雨’源自神女峰吗?”“孔公馆的孔二小姐有哪些传奇?”,让您充分了解这座充满神秘的城市——重庆。 《老长沙记忆》:本书可以带你充分领略长沙的魅力,本书分为10章,分别为“历史上的长沙”“老长沙的城门楼”“长沙的古镇”“长沙的街桥地名”“长沙的宗教庙堂”“长沙的自然风光”“长沙的闻人掌故”“长沙的民俗特色”“长沙的美食特产”“长沙的场馆娱乐”。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千年女尸被称为‘东方睡美人’吗?”“你知道辛弃疾在长沙建立的‘飞虎军’吗?”“太平天国的萧朝贵真的死在长沙的南门口吗?”“老长沙竟有一扇‘防盗门’?”“你知道关山镇上关公砍榆树的传说吗?”,让您充分了解这座充满底蕴的城市——长沙。 《老沈阳记忆》:本书可以带你充分领略沈阳的魅力,本书分为8章,分别为“沈阳的历史与城门楼”“沈阳的道桥地名”“沈阳的皇宫和皇陵”“沈阳的名人故居与王府宅邸”“沈阳的美食与特产”“沈阳的民俗特色”“沈阳的博物馆和考古遗迹”“沈阳的寺庙宫观与近代老建筑”。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沈阳也曾有过天坛、地坛?”“关帝庙与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有着怎样的渊源?”“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在沈阳说的吗?沈阳康平埋着慈禧太后的情人吗?”“长安寺与曹雪芹的祖上有什么关系?”,让您充分了解这座魅力的城市——沈阳。 《老昆明记忆》:本书可以带你充分领略昆明的魅力,本书分为8章,分别为“昆明的历史与城门楼”“昆明的街桥地名”“昆明的民俗特色”“昆明的山水园林”“昆明的人文景观”“昆明的祠堂和寺庙”“昆明的美食及特产”“昆明城里的趣闻与名人故居”。其中不乏有趣的典故、传说,如“昆明人的茶祖为什么是诸葛亮?”“吴三桂在小西门被刺杀了吗?”“你听说过通济桥与阿盖公主的故事吗?”“沈官坡是沈万三居住过的地方吗?”,让您充分了解这座魅力的城市——昆明。
洪雅年鉴·2018
洪雅年鉴·2018
编写组
¥80.00
洪雅县是由眉州市洪雅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辑的洪雅县年鉴。洪雅县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四川省眉州市,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以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本书分几个部分完成。主要从洪雅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别、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商业、工业、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来体现出洪雅的地方特色及文化底韵。
江苏省志(1978-2008).机构编制 人事管理志
江苏省志(1978-2008).机构编制 人事管理志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80.00
【内容简介】 这部地方志分为两个部分。《机构编制志》全面记述了江苏省1978~2008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人事管理 志》记录了江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事管理活动的发展轨迹,通过制度沿革、机构更迭、社会发展,客观地揭示了人事管理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印记:江宁非遗地名
印记:江宁非遗地名
胡阿祥,吕凡,段彬
¥84.00
目前,我国地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者,只有“南京老地名”和“江宁老地名”。本书的基本内容,包括50条江宁非遗地名释文,相关的诗词、民俗等文字,古旧地图、新老照片、书影、文物、物产等图片。成书篇幅约8万字、200幅图片。
襄阳印记
襄阳印记
刘群 主编
¥86.33
襄阳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全面、系统、深研究襄阳文化,回答人们普通关注的历史问题,我们以“历史襄阳 难忘的悠久记忆”为主题,策划和梳理出襄阳历史沿革和变迁、襄阳城变迁、樊城变迁、襄阳著名历史人物、襄阳著名历史事件、襄阳著名军事战役、襄阳著名文学作品、襄阳著名艺术作品、襄阳历史遗迹、襄阳著名历史文化海内外传承与影响十个方面课题,组织学术界行研究,形成了《襄阳印记》这本学术性文集。本书站在时代的制高上,以宽广的学术视野、科学的学术方法、独到的学术观,全面系统、深浅出地论述了襄阳若干重要历史问题,展示了一幅幅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一部融学术性、应用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作品。
纪国史研究
纪国史研究
李沣
¥88.00
该书是纪国史研究的论文集。东夷己族、己(纪)国,历史悠久,能征善战,从传说时代,历经夏、商、西周,一直到春秋,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足迹。 王献唐先生是纪(?)国史研究的拓并集大成者。纪(?)国史的研究出现了诸多的分岐和争论。李学勤、曹定云、王树明、王永波、王恩田等先生对考古资料行梳理、考证、辩析,把纪国史的研究推向了新阶段。李沣新撰写的十几篇文章,在这些学者研究基础上的加以伸展和综合,对纪国史研究中争论较多、被忽视问题行考证梳理和辩证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数说清河30年(1983-2013)
数说清河30年(1983-2013)
《清河30年文丛》编委会
¥90.00
为系统反映建区30年的发展成果,我们编印了《数说清河30 年》(1983—2013)。本书内容分四个部分,即统计图表、统计分析、统计表格、指标解释。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邓莉丽著
¥90.60
爱美之心,古今皆同。古人用于照容、收纳、修眉理发、调脂上妆、香身润肤的各种妆具,既是朝夕相伴的日用之物,也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从妆匣、镜子、粉盒、油盒、梳篦到眉笔、黛砚、镊剪、指剔、香囊,琳琅满目的梳妆用具,是古人生活世界的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时代的造物观念、审美风尚,领略古今传续不绝的东方生活美学。
当代台湾人文学术九讲(1950—2010)
当代台湾人文学术九讲(1950—2010)
王东、胡逢祥等
¥98.00
本书描述了台湾从光复到21世纪初,其人文学术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思潮演、政治形势变迁的共生互动关系。全书系统地梳理了战后初期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思潮,1950—6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新儒学思潮,1970年代的“科际整合”思潮、文化“回归”思潮,1980年代的“中国化”思潮,以及1980年代以后的“本土化”思潮等重大社会文化思想的发源与流变。 全书共分九讲,深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氛围,探讨人文学术在不同背景下的问题意识、理论方法与发展路径等。在人文学术与政治、社会、思想、期刊著作、人际网络、机构社群与芸芸大众之间,析出有机的互动与紧张,力图从细节与整体上揭示60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的发展与其政治变迁、社会演、制度嬗变、思想脉动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
图说清河30年(1983-2013)
图说清河30年(1983-2013)
《清河30年文丛》编委会
¥100.80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1983 年3 月原淮阴地区施行市管县行政体制改革,所辖清江市里运河北调整设立清河区,此,清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清河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三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勤劳的清河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推动全区政治、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铸就了一次次成功和一个个辉煌。
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第二辑)(“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
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第二辑)(“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
曲青山,吴德刚
¥100.80
该书精选我国改革放历程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数十位老领导、老同志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改革放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全国各地改革放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书中所有文章均为亲历者第一人称讲述,他们多为重大事件亲历者、决策者,并长期担任省部级领导职位。书中既有对事实的回顾,也是亲历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改革放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