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孩子的宁波历史故事
¥30.00
《写给孩子的宁波历史故事》是*本专为孩子撰写的宁波历史普及读物,从河姆渡人的传说到宁波解放,近百个故事呈现宁波7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里有孙恩起义、黄晟建罗城、明州保卫战等历史事件,有隐士严子陵、孝子董黯、日僧雪舟、大学者黄宗羲等历史名人的故事,有阿育王寺、天封塔、双屿港、钱业会馆等古迹的传说,让孩子沉浸于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了解宁波,热爱宁波。每个故事配以漫画插图,随书赠送《宁郡地舆图》。


悠悠登沙河——老镇登沙河历史文化图本
¥30.00
本该书介绍了大连地区的一个老镇——登沙河,登沙河所处位置是辽南的一块小平原,号称金州粮仓。这里有着很多历史文化遗址。登沙河老镇有三条河在境内入海,有黄海盐大澳的海湾岬角和海蚀地貌,也是现代版的田园牧歌图、清明上河图。 这本书为登沙河的历史文化定位,为登沙河的规划发展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文化支撑,也为登沙河区域寻找到它独特的根和魂。 全书图文并茂,资料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和平里纪事
¥31.20
1952年北京和平里地区大规模建设并被命名,至今已经70年。诞生于和平主题高扬的时代,70年间该地区发展繁荣,折射了新中国辉煌的建设成就。是北京市首个大规模建设的小区,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影院公园体育场的集中地区。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厚重。同时还是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典范地区,集中了国家民委所属多个单位和家属区,还有地坛公园、雍和宫、国子监、孔庙、元代古城墙等,与北京上千年的多民族融合历史形成古今映衬、气象万千的独特地理人文样板。作者出生并工作于此,对该地区有着较深的了解并以充满情感的笔触辅以数百幅生动、珍贵图片讲述了和平里的故事,引申到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致力和平的主题,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和史料性。


江苏书院史
¥32.33
【内容简介】 江苏素为书院大省,自宋以来成就斐然,蔚为大观。本书在前辈时贤研究基础上,蒐集相关史乘、地方志以及多种笔记、碑刻等材料,在学统与政统演进视域下,理势合一,特别注重儒学义理、流派和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梳理出江苏书院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与特点价值等。力求做到纵横结合、点线面结合,以江苏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宋元、明、清为三大发展阶段;在逐一整理历代书院前提下,具体考察了每一期的重点书院;在建置上探析了省府、州县与乡村书院,在性质上探析了私立、官办与官私合办书院,在学术上探析了自宋学独尊至汉学复兴至新学传入之流变。*后以江苏书院之演变史对清末废书院予以反思,并对今日书院复兴提出建议。


宿迁运河史
¥32.66
【内容简介】 一部运河史,几乎贯通整个宿迁城市史。宿迁是一座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始终相互依存的城市,大运河的千年演变,经历了从“泗水行运”到“汴泗并流”,从“借黄行漕”到“避黄行运”,一直到近现代以来大运河的衰落与复兴,宿迁均为大运河沿线的主航道城市,也让宿迁成为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遗产的城市。 本书是宿迁市委宣传部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编著的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整个大运河文化带中重要的一环。


咱们的 “争气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者访谈实录
¥32.66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地标,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本书主要记录了近60位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者的采访实录,受访者既有设计桥头堡的老院士、总工程师的子女,也有大桥建设*基层的铆工、钳工。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将那段大桥建设的峥嵘岁月用“大桥系列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汇聚了新时代青年人与老一辈大桥人的心灵碰撞与文化共鸣,旨在记录那段光荣历史,记住那些动人回忆,留下令人振奋的“大桥精神”。


饮食的怀旧:上海的地域饮食文化与城市体验
¥32.66
在《饮食的怀旧》出版之前,西方世界还没有一部学术著作能系统性地探讨中国人赋予本国地域饮食文化(包括被“规训”的西餐文化)的丰富历史意义。作者将上海这个美食天堂作为观察中国人实践都市生活、探寻地方身份、构建国家认同的田野,认为各种“风味”在这里的此消彼长,既是上海风云变幻中最灵敏的风向标,也是世事沉浮里赓续城市精神的定海针,为研究者观察中国都市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切。从最早记载上海地区物产的文献,到当下汇聚在这座城市中的地方菜品和风味餐馆,本书不但史料翔实厚重,更确立了一种原创性的研究框架,系统剖析了饮食何以成为中国人追忆过往、活在当下、想象未来的载体,中国人又如何通过对一饮一食的书写和想象,与故土、城市、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建立起深刻的联系。


六朝建康城发掘与研究
¥32.66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六朝建康(即今南京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基础上的所研究的成果汇编。作者结合多年来丰富的考古资料和考古实践,对六朝建康城的建制、布局、城市建设等作了较深的研究,复原了作为六朝都成的南京的样貌。


海门传
¥32.66
【内容简介】 海门为江苏南通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海门从江海交汇处诞生,从波澜壮阔中走来。《海门传》的作者周世康在细研《顺治海门县志》《清道光海门县志》《民国海门县图志》等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七十二章,以优美、确实的语言记述了海门在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全书近五十万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人勤地利:明清太湖地区农业史
¥32.66
【内容简介】 太湖地区稻作农业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成为国家的财赋之地。明清时期这里出现人多地少、赋税苛重和粮食短缺等问题,当地农业只能走精耕细作、综合经营、扩大水土资源利用范围和发展商品生产的道路,历史成就突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书系统研究明清时期太湖地区以稻作为中心的农业变迁史,主要包括水稻、棉花、蚕桑、果蔬、茶叶、畜牧等生产发展的过程、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意义,并从整体上分析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变迁以及农业生态文化问题,体现成果的史鉴价值。


龙岩传:两条江与两个民系
¥32.99
《龙岩传:两条江与两个民系》是“丝路百城传”大型丛书系列之一。龙岩本质上是移民城市,中原移民的后裔在此生息繁衍,海外移民的祖先由此出发远航,汉民族两个民系在此碰撞与磨合,多元文化在此混杂与交融。全书从闽西中古之前文明说起,细述民俗的起源变迁、海丝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事迹,到近百年来成为中华民族探索出路振兴国家的关键地域——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作者以典雅的语言,呈现两条江、两支民系及两个州(汀江、客家人、汀州府,九龙江、河洛郎、龙岩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和发展,为故乡龙岩谱写出一曲山与海的交响诗。 两位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们秉承严谨的写作态度,查阅无数史料,走遍闽西大地做田野调查。本书不仅是史料与典故的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追本溯源的历史教科书。


珠海传
¥32.99
二十四个故事、十二位珠海面孔……作者以行走的方式和不失考据的小说笔法,将碎片化的城市与人物巧妙地连缀在一起,勾勒出珠海的城市肌理与人文脉络,以哲学的思辨探寻珠海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威海传:蓝色文明里的美人鱼
¥32.99
威海--"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威海传》全景、丰沛地描述了黄海之滨、胶东半岛的重要城市威海前世今生城市文明的由来及影响:秦皇汉武东巡之跓跸;绵绵文脉之"十万人家尽读书";甲午战争惊涛血海之国殇;英租时期之"西风东渐";香港从警之铮铮男儿;耕海牧渔之时代大风高歌;名扬四海之传统技艺……连缀成威海海洋文化的形成历程及凸现的美好形态--威海前世缘起海洋,当下依托海洋而飞黄腾达,将来亦必自海洋汲取更雄浑、更宏阔之能量而著称世界!本书二位作者乃实力派作家、电影编剧。其富于想象、独特的文本呈现,读来给人极强的现场感。《威海传》分17大章,以二十余万文字及百余幅图片,铺展威海自史前文明至今的历史画卷,全方位展现了威海的文化底蕴、历史风貌和发展成就,彰显了威海的历史人文魅力。


漳州传:从九龙江到太平洋
¥32.99
从中原到海滨,从海滨到海上,当一群人正在满怀信心探索海洋,憧憬荷马时代的荣光时,一群来自中原腹地的人早已深海洋,然后又认真地从源头始寻找精神力量。 作者从漳州的源头始, 写在史前的山海之间一个在闽南之地的城市如何诞生, 写这个城市在如何经历了农耕文化、海洋文明之后迎来如今的经济活跃发展时期, 写唐代时陈元光如何少年老成,在金鼓交鸣中带领玉钤万骑犁庭扫穴,纵横闽越间,建立起漳州; 写宋代时朱熹如何带领格物穷理、求实力行,带领漳州走上成为"海滨邹鲁"的道路; 写中国海商如何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斗智斗勇,使得财富与荣耀让城市充满活力; 写漳州移民经由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垦荒时代,穿越海洋、穿越陆地,去新的世界闯荡,在跌宕的时局中逐渐扎稳脚跟; 写这个城市百年沧桑、波澜起伏中寻求转型与社会发展。 漳州本质上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公元七世纪,中原移民缔造了她;十二世纪,人们把她建成海滨邹鲁;十五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跨海而去。盛唐的光辉、两宋的温润、大航海时代的风帆交织成漳州的历史镜像。一路向海是地理使然,是自然生存条件使然,也是人们精神意志使然,吐故纳新是移民社会流动过程中必须发生的事情。 他们仰望中原,因为这是来处;他们一路向海,这是他们的去处。

耕牧和合 :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33.25
本书基于兰州大学师生2020- -2022年对甘肃 迭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的调查资料整理而成。本书*挖掘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本体内容、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以及保护传承的措施,分析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并总结迭部文化遗产 背后的耕牧复合、天人台-和民族交融的和合精神。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为弘扬迭部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 新性发展提供经验基础。迭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为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 力支撑。


地下长安(布面精装)
¥33.57
汉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汉唐时代的首都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大都会。本书作者刘庆柱为当代著名的考古学家,长期致力于长安城的考古研究工作。本书利用已经取得的考古成果,结合文献记载,对长安城尤其是汉唐时代的长安城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名城。全书共配相关考古现场和线图350余幅,双色印制,更能让读者直观地了解辉煌长安500年的历史。


清华往事(第2版)
¥33.60
本书精选具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集思想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资料,以地为叙述对象,拼出一张旧时的人文地图,图文并茂,精妙地评了清华的风情、历史、人物。忆人述事,文字质朴,感情真实,适合大中学生阅读。风格淡雅随和亲切,集思想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形式在图文之间,格调在雅俗之间,市场在高低之间,价格在贵贱之间,书名在你我之间。 是游览清华者人手一册的人文地图。 清华大学师生和对清华有兴趣的各类人群游览清华可带着本书对照清华景边读边欣赏风景。


风骨——仙居御史故事
¥34.00
本书为记载浙江省仙居县历代御史的地方史志。 仙居历代有过五十一名御史监察官,分别来自境内十六个姓氏,每个姓氏都传承着别具特色的家规家训。这些御史监察官正色立朝、弹劾权幸、匡正纲纪,留下“铁面冰心”“南台世范”“一门奇节”的美名。历经风云千载依然厚德流光,清风颂远,百世景仰。本书探究、著录了仙居历代御史生平、家风,是仙居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之书。


“情韵大连”文旅丛书 传奇大连
¥34.00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扎实的史料,抒写了大连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事件,以及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和民族工业等。从侧面反映大连传统文化,展示了时代赋予大连人的视野、立场与情怀。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内容丰富、构思精妙、语言幽默优美、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让读者不仅感受到行走大连过程中的风物人情、地域风貌,而且从中探寻大连的人文精神与情怀特点。


西南社会历史论丛:第3辑
¥34.00
中国西南地方历史也是中国边疆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书记了若干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对研究西南地方的经济社会、民族文化有贡献


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34.00
“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它也是富庶、秀美、欢乐的代名词。那句著名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正说明了古人对江南的向往。从南宋到明末,江南在科举、学术、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逐渐领先,并对整个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江南文化是如何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江南的地域特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分析,通过书画古董热潮的兴起、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朱子学的兴盛、通鉴家族的繁衍、应对不断出现的外敌、南人向外的活动等方面,向我们深浅出地解说了以上问题,揭示了醇厚又绮靡的都市文化所孕育出的中国史上“南”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