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温庭筠全集校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三册)(试读本)
温庭筠全集校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三册)(试读本)
刘学锴撰
免费
温庭筠才思敏捷,诗词文兼工。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在词史上,他又与韦庄合称“温韦”,被视为“花间词派”的鼻祖;文又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合称“三十六体”。温庭筠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存世的全部作品都可见于《温庭筠全集校注》。 《温庭筠全集校注》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九为诗,卷十为词,卷十一为文,卷十二为其存世小说《乾子》。附录部分还包括温庭筠的传记资料、同时人寄赠诗、史志书目著录及各本序跋提要、温庭筠生平系年等。 温诗校勘以明末冯彦渊家钞宋本《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为底本,以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等为校本;温词校勘以曾昭岷等人编校之《全唐五代词》为依据;温文校勘以清编《全唐文》为底本,以《文苑英华》等为校本。点校者在注释温诗、温词时,不但注意保留旧注,也对旧注做了不少补正。对于向无笺注的温文,点校者均做新注。温诗、温词的笺评部分,则以时代为序引录前人评点,以按语形式附编点校者的笺解。 本书汇聚温庭筠研究泰斗刘学锴先生数十年心血,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靠详实的资料,是学界公认的温庭筠作品权威版本。
王安石文集(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王安石文集(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北宋]王安石撰 刘成国点校
免费
《王安石文集》一百卷,按文体分类,收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生平创作的诗歌、文章。王安石曾任北宋神宗朝宰相,发动了史称“王安石变法”的改革,对北宋后期乃至南宋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文学成就突出,散文方面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创作在宋诗坛自成一家,与苏轼、黄庭坚齐名;学术上亦有极高成就,是北宋“新学”的创始人。 本书点校者刘成国教授在重新梳理王安石文集版本系统的基础上,以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嘉靖三十九年何迁刻《临川先生文集》为底本,以南宋绍兴年间龙舒本《王文公文集》为主校本,通校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绍兴二十一年王珏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并利用了清代学者黄廷鉴根据宋本《临川先生文集》所做的批校,参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残宋本《临川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残宋本李壁《王荆文公诗注》、元大德五年本《王荆文公诗注》、嘉靖五年本《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临川先生文集》等,同时以南宋刻本《古今绝句》、《宋文鉴》、《名臣碑传琬琰之集》等作为他校。正文后附《集外文》三卷,搜辑底本外的王安石诗文若干篇,并考辨真伪。附录有历代王安石文集的版本序跋与著录等。
战国策注释(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战国策注释(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何建章注释
免费
《战国策》是一部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的言行的国别体史书,共33卷,上春秋,下迄秦统一。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多为记言体,其中或与史实符合,或纯为游士练习模拟之作。全书以国别分篇,都是互相独立的单篇,每一篇章中又大致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书写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 《战国策》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由于年代久远,书中篇简的零乱缺失,传抄传刻中的讹误等较为严重。何建章教授对《战国策》研究多年,最终以他深厚的训诂学修养及渊博的历史学功底写成《战国策注释》。何教授利用历史上多种刻本以及多种史籍,为《战国策》作了文字上的疏通勘误,并且广征博引,对内容做出详尽的注释。整理中以各章首句为该章拟定标题,并辑录《战国策年表》《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事迹简表》等附录于书后。
三家诗遗说考(试读本)
三家诗遗说考(试读本)
[清]陈寿祺,[清]陈乔枞撰 马昕,米臻点校
免费
《三家诗遗说考》是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两代经学的大成之作,其征引三家《诗》佚文遗说合五千馀条,完全超越之前所有的三家《诗》辑佚著作。陈氏父子在汉儒师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考证,建构出一个庞大的三家《诗》学师法网络。“三家诗”的相关文献整理,公推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为先,但王书颇有不足。若将陈、王二书加以比较,会发现王书原创性较差,且囿于注疏体例,疏不破注,学术立场不够公允;而陈书在材料辑佚与师法判定上都更有优势,对佚文材料的考订也更加详密;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明确判定为三家《诗》的材料在数量上也远不及《三家诗遗说考》。本书是《三家诗遗说考》的首次整理,以清道光年间小琅嬛馆刻《左海续集》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为参校本。整理者马昕、米臻学殖深厚,研治三家《诗》有年,故能断精准、校勘详密,最后又编制引文索引,一步提升了本书的学术含量。本书的出版是一项基础文献建设,对相关领域研究均有推作用,意义重大。
古体小说钞(全三册) 精(试读本)
古体小说钞(全三册) 精(试读本)
程毅中等编
免费
古代小说也和诗歌一样,可以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系统。古体小说大体上相当于文言小说,近体小说大体上相当于白话小说。古体小说以志怪、传奇及杂俎笔记为主,故事简练,语言隽永。 本书收录宋元明清四代的古体小说,如《杨太真外传》、《剪灯新话》、《剪灯余话》、《青城隐者记》、《池北偶谈》、《剑侠》、《会仙记》、《聊斋志异》等,编者参据众本,作了高质量的校勘,形成了极为可信的新善本。
牧斋有学集诗注(试读本)
牧斋有学集诗注(试读本)
[清]钱谦益著 [清]钱曾笺注 卿朝晖辑校
免费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氏才大气雄,学殖深厚,而身丁国变,经历极多,故而其诗文注释典故,索解本事,至为困难。同时,钱氏著作在清代遭到禁毁,流传艰难,版本情况十分复杂。自清末文网渐弛,累代整理,至今百有馀年,钱氏著作陆续得到重刊,而笺校考注等工作展均较缓慢。今有苏州图书馆卿朝晖先生,致力钱氏文献有年,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有学集》为底本,参校版本三十馀种,整理注释六千馀条,并辑佚诗若干,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学集》诗注的可读可查可引可用的“定本”。
黄庭坚全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八册)(试读本)
黄庭坚全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八册)(试读本)
[宋]黄庭坚著 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
免费
本书为黄庭坚诗文全集,包括《正集》三十二卷,《外集》二十四卷,《别集》十九卷,《续集》十卷,《补遗》十卷,附录七种和人名索引。本书底本为光绪义宁州署刻本《黄文节公全集》,参校十二种版本,由四川大学刘琳、李勇先、王蓉贵先生点校。门类、编序等编次仍依底本,采用分体分类编排的形式。除底本所收篇目外,还据他书增补诗、词、文十卷,并附有传记、年谱、历代评论和人名索引等资料。本书收录篇目齐全,资料丰富,校勘精良,是读者了解黄庭坚诗文的优选版本。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唐]李延寿撰
免费
《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八九),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校本《南史》基础上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在尊重原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合理的修订本。  
肩水金关汉简校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试读本)
肩水金关汉简校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试读本)
李洪财著
免费
肩水金关汉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甘肃肩水金关汉代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总计简数为10778枚,时间断代大致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按照内容分类,主要有文书类、册简类和历书类等,涉及公私文书、账簿、出关情况登记、书信、历法等,是研究秦汉政治、历史、语言、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中西书局于2011至2016年出版的五卷本《肩水金关汉简》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简号顺序逐简核对文字,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误释、误缀,对一些重要的字词演变情况、典章制度、历史背景、人名地名等施以详细注释。另外,编制了《金关汉简所见郡国郡邑乡里表》《候官烽燧表》《金关汉简人名索引》作为全书附录。  
通鉴纪事本末(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通鉴纪事本末(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宋]袁枢撰
免费
南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总计42卷,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在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的基础上,以事件始末为线索重新编排,分239个题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总括了1300余年的“治乱与兴衰之迹”。 《通鉴纪事本末》内容脉络清晰,每事独立成篇,起讫了然,使纪事本末体成为独立史书体裁,可弥补纪传、编年体之不足,对后世影响深远。
淮南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试读本)
淮南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试读本)
张双棣撰
免费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资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淮南子》内容牢笼天地,博极古今,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思想的重要典籍,也是探寻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物候、养生乃至文学、神话、民俗的宝藏,同时还是考察汉初语言的极珍贵的资料。     《淮南子校释》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以景宋本、王溥本等十二种有代表性的版本为校本加以校勘,并辑录庄逵吉、王念孙、孙诒让、杨树达、于省吾等众家注释。校释本最早出版于1997年,本次为第三次增补修订本。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全三册)--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试读本)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全三册)--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试读本)
[南宋]熊方 等编 刘祜仁点校
免费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都没有表,宋代以后,学者陆续编撰了许多补表之作。 南宋熊方在宋高宗年间编撰的《补后汉书年表》,模仿班固《汉书》体例,弥补《后汉书》不足,经纬周密,叙次井然,对于补撰史表有创始之劳。后来清人诸以敦撰《熊氏后汉书年表校补》、钱大昭《后汉书补表》又对熊方补表做考证、补充,更为完善。 此外,关于《后汉书》,又有清人万斯同撰《东汉诸帝统系图》《东汉诸王世表》《东汉外戚侯表》《东汉宦者侯表》《东汉云台功臣侯表》《东汉将相大臣年表》《东汉九卿年表》等,黄大华、华湛恩、练恕也有补《后汉书》各类表;关于《三国志》,万斯同、周嘉猷、谢钟英、张守常、黄大华、周明泰、陶元珍、洪饴孙等有各类补表,多有参考价值,如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体例严密,功力较深,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眉目清楚,标明出处,便于查阅。 本书将三十种《后汉书》《三国志》补表汇为一编,除张守常《谢钟英三国大事表补正》外,主要利用明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补编》本为底本,加以校,更方便读者使用。
七录斋集校笺(全六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七录斋集校笺(全六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明]张溥著 陆岩军校笺
免费
本书是晚明著名学者、文学家张溥别集的*新整理本。整理者历时逾十年,历经八校,精心校勘,详加笺注,并为三分之一篇目(500余篇)审慎系年,为研究者提供了一部接近原貌、较为可靠、利用方便的张溥诗文集整理本,对于促进张溥、复社及晚明文史研究颇有裨益。
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线装本)全三册(试读本)
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线装本)全三册(试读本)
苏成爱校理
免费
《武经七书》是对七部兵家经典著作的合称,分别为《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由宋神宗时期武学博士何去非等编纂,之后,《武经七书》作为一个整体长期流传,出现了众多注本,明代学者王阳明评注、胡宗宪续评本即为其中之一,遗憾的是,该书因流传不广,不为当下读者熟知。基于此,我们以台湾老古出版社影印茅震东考订本为底本加以校整理,采用线装形式,双色印刷,王阳明、胡宗宪的批注文字、各类批注符号均用与底本近的红色,所在位置亦尽量遵照底本。除此以外,利用相关文献对原书中的一些明显误字做了校勘,对一些疑难问题做了简要注释。
续资治通鉴(精)全八册(试读本)
续资治通鉴(精)全八册(试读本)
[清]毕沅撰
免费
北宋著名大臣、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记事止于宋代开国之前一年(959),而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从宋太祖建国(960年)开始续写,直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共220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 《续资治通鉴》记述详明简要,考证严谨,编排合理,受到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推崇,被评价为《资治通鉴》*好的续作。 1956年毛**亲自指示的标点本《资治通鉴》出版之后,《续资治通鉴》标点本也在1957年出版,已经通行60余年。现将《续资治通鉴》转为简体横排,纳入《中华国学文库》,便于大众阅读。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清](清)梅文鼎撰 高峰点校
免费
《历算全书》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合集,共计29种(另有1种存目无文),即《三角法举要》《勾股阐微》《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堑堵测量》《方圆幂积》《几何补编》《解八线割圆之根》《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交会管见》《交食蒙求》《揆日候星纪要》《岁周地度合考》《春秋以来冬至考》《诸方节气加时日轨高度表》《五星纪要》《火星本法》《七政细草补注》《仰仪简仪二铭补注》《历学骈枝》《授时平立定三差详说》《历学答问》《古算衍略》《笔算》《筹算》《度算释例》《方程论》《少广拾遗》。 此次校,以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雍正二年刻本、《梅氏丛书辑要》本、《四库全书》本等为校本,并重新绘制了书中所有的图表、算式等。书末附有《勿庵历算书目》《梅文鼎历算书序跋》《梅文鼎传记资料》。  
新编全金诗(全五册)精(试读本)
新编全金诗(全五册)精(试读本)
薛瑞兆编撰
免费
本书是金代诗歌总集。共收作者六百余人,诗作一万二千余首,数量为目今同类著作之冠。所有辑录均经甄别校勘,文字可靠。每位作者名下,皆据可靠资料编撰小传,内容翔实,文字雅驯。全书经整理者三十年辛勤积累,反映了近年金代诗歌辑录与研究的新成果,对促进金代文学、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明通鉴(全六册)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明通鉴(全六册)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清]夏燮撰 沈仲九标点
免费
《明通鉴》是清代夏燮编著的一部明朝编年史。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分为《前编》《正编》《附编》三部分,记录明朝立国前后312年的历史。除正编九十卷外,将明太祖建号前史事编为《前编》四卷,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兴起兵濠州始;《附编》六卷则记南明事,起自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直到康熙三年(1664)清兵攻下台湾为止。 《明通鉴》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一脉相随,同是古代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该书在继承通鉴传统外体例有所创新,前编、后编保留了元末、南明的大量史料,是通鉴系列著作中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史籍。 中华书局标本《明通鉴》,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湖北官书局重校刊行本校勘和标,1959年初版,已经通行60余年。现将《明通鉴》转为简体横排,纳《中华国学文库》,便于大众阅读。
清史稿(简体横排本精装)全十二册(试读本)
清史稿(简体横排本精装)全十二册(试读本)
(清)赵尔巽等撰
免费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正史”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 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14年工作开始,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14年。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 本书点校由启功、王锺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等著名学者完成,点校质量较高。
柳宗元集校注(典藏本)--(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柳宗元集校注(典藏本)--(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唐]柳宗元撰 尹占华,韩文奇校注
免费
本书稿对《柳宗元集》的各家注本作*整理,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列篇目索引,资料收集*,颇便读者。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撰著部(三)(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撰著部(三)(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编
免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其中第五为汉传注撰著部,分八辑,收论述教义的佛教典籍及对这些典籍的注疏与复疏,以及佛教论文总集、纂辑、僧人个人文集、类书等文献967种。本书为汉传撰著部第三辑,《续编》全书之198至211册,收录密宗、律宗、净土宗等撰著共235种,包括不空《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道宣《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守一《律宗会元》、弘一《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晓《乐邦文类》、成时评节要《净土十要》等重要文献。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