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手艺:中国手作人的世代传承
¥27.20
在这个人心浮躁步履匆匆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居微处而安分守己,他们精雕细琢又耐得住寂寞。 他们是一群匠人,终日相伴的只有泥与木,陶与火,石与铁……他们大多数习惯沉默,只用一双手与这个世界交谈。 本书作者深中国古建和传统手作的前线,采访了二十几位普通又不平凡的匠人。其中既有父传子承的“掌墨师”,也有学美术出身的新派泥塑师;既有坚守传统笔法的彩画师,又有人技共的数字木雕师;既有心怀江湖梦想的铁匠,又有为家人雕琢幸福的银匠;更有心怀大梦、专攻古建筑群落的总设计师,正是他将不同门类的手艺人凝聚在一起,在民族建筑方面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有温度的手艺》根据纪录片《大匠之梦》改编而成。《大匠之梦》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北京冬奥纪实(原北京高清纪实)等各大平台热播,并荣获24届“中国十佳纪录片”殊荣。
民间艺术读本
¥27.54
本书涉及的民间艺术,只是人们较为熟悉,流传较广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把相关联的知识综合起来,并尽可能通过考察、搜集、收藏、亲自动手和参与活动等形式,把知识变成能力,把认识付诸实践,从而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本书是在介绍民间艺术内容上以讲义的形式,分门别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大量的彩色插图更易于读者受,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样的作品在图书市场上并不多见,只是个别介绍民族风情的画报上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介绍。
日本手工艺
¥28.00
手工艺都是建立在深远的传统之上的,一经倒塌,要再次树立起来,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传统如同一株大树,经过长年累月的成长盘根错节,若是不幸遇上了风暴而倒下,要再一次像以前一样树立起来是极为不易的。即便能够树立起来,也不会再有往昔的雄姿,还有可能会枯萎。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在战乱中得以幸存。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朴素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源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承。
老戏:青川县民俗表演艺术
¥29.99
书稿雏形是四川省青川县老一辈文化工作者杨平升、刘立福等人于20世纪搜集、整理的青川民间表演资料,包括了龙灯、花灯、狮灯、端公舞等一系列民间民俗艺术,从音乐伴奏、唱腔歌词、舞蹈动作、表演场记、服装道具等各方面予以了详细的记录,展现了数百年来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在传统艺术逐渐失落的今天看来尤其珍贵,对于现代人传承、研究这些发源于民间、曾风靡民间的民俗艺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该书的原本已在四川5·12大地震中遗失,现根据抢救出来的电子资料,由现代作者在还原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精美的插图,为青川民俗这类古老的艺术注了新的、时尚化的活力,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工艺之道
¥32.00
如同一朵花上也蕴含着存在的法则,在器物上也会体现工艺的法则。《工艺之道》阐述了何谓工艺之美、何谓正宗的工艺、人们对工艺的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文集,也成为“日本民艺运动”的理论奠基之作。正宗的工艺之美,是美与用的结合,是匠人的信仰、热情与勤劳浇灌而成,是无心之美,是自然的恩惠。在美将消逝的年代,守护工艺需要集结的众生之心。透过他的阐述,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今天的日常生活,重拾对手工艺的尊重与珍惜。 工艺之道,是民众之道,无心之道,无我之道。
经典民俗学十二讲
¥46.50
本书是民俗学专家董晓萍教授撰写的民俗学理论著作,采用现代国际民俗学中经典民俗学的方法论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总结20世纪中国民俗学走过的道路,肯定中国民俗学的成就。通过重读原典和田野作业笔记,揭示已被前人发现而后来被忽略的原创观、研究方法与具体问题,讨论民俗学从本土民俗学研究转向多元民俗学的建设历程。全书共12讲,重选择水利、粮食、土地、城边村、传统工艺等专题展细致的个案分析。本书既能为专业学者把握当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也可为跨学科读者和一般读者提供比较广泛的民俗学基础知识。
回望手艺
¥47.60
“通过一件物品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手艺的终极意义,无关精美。” 那些曾活跃于“手工业时代”中的工匠们,他们的伦理道德观与职业观,在今天能否找到新的栖身之处? 作为日本采写*人,盐野米松走访日本各地30余年,采访和记录了300多位日本传统手艺人,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书写他们的生活和技艺。他的《留住手艺》在日本出版后反响强烈,人们始重新关注那些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 本书延续了《留住手艺》和《留住手艺Ⅱ》的视角与精华,除了采访记录手艺人的日常之外,更一步深探究手工艺品材料的困境、手艺曾如何通过师徒制度传承、新时代的传承制度等内容,以不同视角记录了日本手工艺的时代变迁,深度分析了传统手工艺消失的内在原因。 本书是盐野米松在数十年采访手艺人后,对日本传统手工艺和“人”与“物”关系的思考。虽然手工艺时代不可挽回地结束了,但盐野米松通过《留住手艺》与《回望手艺》的记录与出版,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试图帮助我们找回原初的幸福。
浮世精绘:苏州弹词长篇中的江南社会
¥54.40
长篇是苏州评弹艺术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长篇经历了艺人、文人、听客、出版商等众多群体的集体建构,形成了以相对固定的情节为骨架和放式的故事框架为编创空间的特殊叙事模式,这使长篇成为一种集文学性、生活性和教化功能于一身的通俗文学样本。 《浮世精绘:苏州弹词长篇中的江南社会》以弹词传统长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着眼于“书内”,探讨了传统长篇主要情节中衍生出的关于科举、忠奸、两性的话题,并展示了经过艺人二次创作后融其中的世俗生活图景;另一方面则立足于“书外”,考察了传统长篇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流变历史。
日本民艺图鉴 :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68.60
“民艺”是由柳宗悦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概念,他所颂扬的“正常之美”“健康之美”,是一种超越创作者自我意识和行动、朴素、不刻意修饰、倾注了爱的美。这本书是日本民艺馆创立80周年纪念巡回展“民艺的日本:柳宗悦与《日本手工艺》之旅”的正式记录。柳宗悦20世纪20—40年代日本全国各地和东亚地区行了约20年的研究,用自己的审美眼光行收藏,包含陶器、染料、纺织品、涂料、手工纸、家具等。本书从北海道的阿伊努宝剑始,按照从东北到西南的顺序介绍了155件作品。除了欣赏精美的艺术品,柳宗悦为首的日本民艺学者,也提出了对手工艺与现代化这对矛盾的精湛思考。
陶瓷艺术论
¥75.60
《陶瓷艺术论》是一本关于陶瓷艺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书籍,介绍了陶器与瓷器发明创造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属性与特征。《陶瓷艺术论》就陶瓷作品存在的基本形式,通过设计创意,融会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运用材料和技术完成作品的规律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作品行专业的阐释。 陶瓷艺术创造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自身的艺术规律,作者选取传统、民间和现代优秀作品行分析,揭示陶瓷工艺思维的独特范式。《陶瓷艺术论》的特在于,作者通过对陶器与瓷器设计和工艺实践的总结,在专业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风景剪纸经典
¥79.20
“非遗-中国剪纸经典系列”共12本,每本书按照各自的主题收录了经典的剪纸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摄),5万字左右的艺人介绍、剪纸的制作技艺、剪纸背后的文化及相关说明。 本丛书的很大亮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证优势,用实物资料说话,所有图片都是从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真迹中精选。
中国名著剪纸经典
¥79.20
“非遗-中国剪纸经典系列”共12本,每本书按照各自的主题收录了经典的剪纸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摄),5万字左右的艺人介绍、剪纸的制作技艺、剪纸背后的文化及相关说明。 本丛书的很大亮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证优势,用实物资料说话,所有图片都是从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真迹中精选。
中国彩塑艺术
¥90.60
本书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全方 位阐述了不同朝代彩塑作品的风格和特,总结了传统彩塑在千百年间形成的造型观念、表现方法,对中 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客观精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彩塑教学、创作实践和 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弘扬民族艺术、促当代雕塑艺术多元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 义和长远影响。
刀锋上的火焰——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抗战木刻版画辑录与研究
¥93.00
本书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以《新华日报》刊发的抗战木刻版画为主线,汇集《新华日报》刊发的抗战木刻版画史料以及抗战木刻版画研究性文章,系统地呈现了老一辈版画家创作的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版画作品,揭示了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版画家们以新兴的木刻艺术形式反映抗战的悲壮,呼唤民族的崛起。对激励民族解放的信心、鼓舞抗战的斗志起到了重大作用。本书的当下意义在于回望历史,不忘初心,铭记我们的信仰,鼓足前行的力量。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八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八卷,介绍了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七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七卷,介绍了满族、鄂温克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一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一卷,介绍了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三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三卷,介绍了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五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五卷,介绍了毛南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畲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六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六卷,介绍了藏族、土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剪纸。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四卷)
¥199.99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四卷,介绍了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水族的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