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每一种思想寻找言辞
¥20.30
本书聚焦西方文学与艺术史上的卓越代表杜拉斯、波伏瓦、伍尔夫、萨乐美、阿列克谢耶维奇等8位女性,她们对精神生活都有强烈并贯穿一生的热爱,她们的人生超出世事的逻辑,激发了艺术史中爱的奇迹与创造的奇迹,她们经过以后,那个时代就有了不一样的精神气质! 经过严谨的考据、沉着的思考,作者将她们精神与艺术的盛衰以一种清晰的脉络和崭新的质地呈现出来,深度与温度兼具,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些伟大的女性的经历、处境与思想。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狼人、女巫、树精……有理有据的世界传说,光怪陆离的民间传奇。)
¥20.40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是一部严肃的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人类学著作。原书共十二卷本,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 他的夫人丽莉·弗雷泽从十二卷本《金枝》摘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优美的文字编写成这部老少咸宜的通俗读本《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其中不少精彩的故事未被通行的一卷本《金枝》收录。 本书插图由英国著名插画家H.M.布洛克(Henry Matthew Brock,1875—1960) 绘制。


中国茶道
¥20.41
本书详述了中国茶道的历史、文化内涵、茶道礼仪、茶道精神,以及各类茶器具、六大茶类、茶礼等与茶相关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如何通过学习茶道的各种摆设、礼仪、茶室空间的设置等,来设一个好的茶席,体会独有的东方美学和中国茶道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本书清新自然的版式,配以极具美感的茶道演示图和茶席布置图,让您轻松掌握中国茶道的各种礼仪与技巧的同时,感受中国茶道独有的精神之美,体悟茶禅一味,让心趋于宁静、感受幸福。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21.00
红石,一个深具人文关怀的摄影师,拥有海外与国内工作,生活的双重阅历,带着对欧洲文明与市井变迁的好奇,对欧洲地理及其人文风貌深了解的兴趣,用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完成了从多瑙河源头到出海口的探寻。 他的旅途见闻,有对当地文化的重新发现与交融体验,也有对历史文明的评述与感叹,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200多张图片从超过1万张胶片中精心选取而来,从场景,人物、细节+到自然风光,无所不包。其地理跨越之大,时间跨度之长,题材内容之丰富,均为国内罕见。同时通过桥梁,宗教等专题介绍,读者将更一步领略到一个真正的欧洲,一种系统而深具生命力的欧洲生活。 某种意义上说,对多瑙河的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不仅是当今欧洲,也是金世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副标题“欧洲文明的守望者”之题中意。


优雅的相遇:穿越时空的古宅,碰触莎士比亚、简·奥斯汀、狄更斯等文学巨匠的鲜活灵魂
¥22.00
英国极负盛名的住宅不仅多得令人吃惊,而且也是一些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正如狄更斯笔下《远大前程》中鼠满为患的肮脏旧宅、伊夫林笔下《旧地重游》中奢华壮丽的古老豪宅一般,这些住宅无不反映出鲜为人知的文学情缘。 探讨这些英国的住宅群落,并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曾居住于此并在此获得灵感的作家。《优雅的相遇》利用84副插图,全景展现48位英国作家及其在各地故居的情况,并探讨这些居所对他们写作的影响。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故居曾经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磨炼过他们的创作才华,才有现在这些*秀的不朽的文学作品,这些神秘的故居正是成就这些文学巨匠的地方,正是他们作品的诞生地!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
¥22.61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是旅日作家姜建强的推出的重磅文化随笔,深度解读日本之书。 在旅日多年的姜建强眼中,日本有值得无限探究的风情。从现实中的花鸟风月,到充满仪式性意义的“萌”“侘寂”“阴翳”,小小的岛国将其独特的审美渗透在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里。 十六个汉字选取的角度虚实相生,由外在逐层深内涵。从作为表象的花、月、雨等现实风物,到神鬼信仰带来的充满仪式感的箸与葬文化,然后延伸到独特的“寂”和“翳”。 十六重精巧的剖析,由表及里,由现实到精神,完成对日本文化由“画皮”到“画骨”的深观察,一本书让你读懂日本和日本人。


格差社会(岩波新书精选02)研究贫富分化的经典之作,直指现代社会之痛。
¥22.99
父母的职业决定子女的职业,父母的收决定子女的收,父母的阶层决定子女的阶层,寒门再难出贵子?私立学校贵族化,公立学校精英化;职业教育缺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年轻人没有存款,养老金杯水车薪;人人平等的机会被剥夺——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与阶层差距都在扩大。 日本经济学会会长,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一直不受重视的年轻人失业、女性贫困、老年人无依无靠等格差社会的严峻状况,并提出解决之道。作者不拘于经济学家的立场,以人文主义的关怀,试图为弱势群体发声。


中国人的想法(洋眼看中国)
¥22.9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奥野信太郎先后赴北京留学和任教,体验纯正的北京生活,感知中国文化的情调。本书选译自奥野信太郎写于当时的随笔杂记,讲述了奥野先生寓居北京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描写了古都北京的人文风物,涉及对同时代社会文艺名流如周作人、丁玲、梅兰芳、冰心等人的轶事和评论。奥野先生心目中的北京就是中国,北京的文化现象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文化现象。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观察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式国民心理、文明程及其与日本的文化差异,并记录下正在经历历史性剧变的中国社会。


古来长安一片月(洋眼看中国)
¥23.00
本书精选《奥野信太郎全集》中有关故土东京和“第二故乡”北京的回忆性散文,讲述奥野先生对于两地的乡愁情怀。他写东京,主要记叙儿时的家庭生活、青春期的懵懂怀春以及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其中关于妻子、父母、祖母、外祖父等回忆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拳拳深情。他写中国,带着探求、欣赏以及渴慕的神色。他走过古都北京芳草深巷,怀念苏城的茉莉芬芳,慨叹盛唐风华下杨玉环、鱼玄机等女子的荣耀和离殇。东京和北京,古人与今人,共享同一片月色。作者追忆过往、抒写自我,感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


北京那些事儿(洋眼看中国)
¥23.00
本书选译自奥野先生二十世纪三五十年代有关北京的随笔文集,记录了他先后三次在北京学习、工作和访问的见闻,回顾他在北京生活的往事,亦侧面书写了北京的风物与人情,见证了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的变革。奥野认为,北京有着沉淀数千年温雅而高贵的古都气质,同时也不免被时代席卷,处在新旧交替的变迁和震荡中。他的文字表现了他对古都生活的眷恋、对北京朋友们的惦念,以及对古都风物深情的怀想。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奥野先生作为一个日本人,是怎样怀有深厚的“北京情节”。


人类向何处去
¥23.99
《人类向何处去》正如一封来自未来的信,跨越了20亿年文明历程的末人,从未来人类的进化形态、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生存哲学、两性生活等方面,向我们讲述整个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 欧战结束后的380年,初代人类建立世界国;约4000万年后,第三代人类诞生,并培育出第四代人类,人类从此进入新纪元——人造人时代;第五代人类获得了回溯时间的能力,与此同时,因遭遇天文灾难被迫移民金星;第七代人类获得了飞行的能力,“步行者”与“飞人”之间爆发战争,第八代人类诞生,移民海王星,人类发生退化......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文明被一次次推向毁灭的边缘,又在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人类终会走向何种文明形态,其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紫禁城的黄昏(洋眼看中国)
¥24.00
《紫禁城的黄昏》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庄士敦在书中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上,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的评更生动有趣。


江户时代(岩波新书精选04)不读懂江户时代,不足以真正理解日本。畅销六十年的经典之作。
¥24.49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封建制度的ZUI后一个时代,是为当今日本留下ZUI多遗产的时代,是日本文化全面走向成熟的时代。 17世纪,逐渐站稳脚跟的德川氏无需再以宽容基督教传教来换取与西方的贸易,当幕府军疯狂虐杀基督教徒时,教徒们秉持着“若抵抗,便无法沐浴在殉教的荣光中”的信念,任由他人斩杀。与此同时,农民、僧侣形成强大的势力团体,他们不惧怕官吏的屠刀,动辄越级上诉、发起暴动,怒斥拦路的官吏:“汝等岂非百姓所养耶。”随着城市的发展,有钱的町人开始挺直腰板,敢于奚落贫穷落魄却又不肯低头的武士,笑骂他们活像插着两根扦子的豆腐……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风起云涌的历史。翻开它时,是芸芸众生之像。合上它时,是天地悠悠之感。


故宫院长说皇宫
¥24.99
《故宫院长说皇宫》以散文的笔调,写出一个博物学家、故宫学博导、文化学者对世界各地的宏伟建筑的博览与感悟,从中挖掘出不同文化间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瑰丽多彩。


故宫院长说故宫
¥24.99
本书系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南大学故宫研究博导李文儒先生的压轴力作,收录了作者多年来以独家视角亲自拍摄的180幅故宫美图和大量难得史料,堪称一本可以让故宫在读者脑海中立体起来的书。作者以“我”的视角,追根溯源,娓娓道来,从中轴线的起——永定门缓缓出发,带领着每一个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顺着中轴线线路清晰地游遍紫禁城。由于有院长亲自导引,读者因此得以“既看热闹,又看门道”。紫禁城里的宫、墙、柳、门、院、一砖一瓦一栏杆,都变得无比生动、多维。一书在手,可谓既在“文字”中行走,又在“图像”中行走。故宫600年来的四季、悲喜、孤独、声色、前世今生,终通过这本书凝结成了一帧帧历史和今天的文化图像,一个我们普通人难以看到的真实的故宫、神秘的故宫,就这样在文字和图片中鲜活起来;一场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发现之旅由此展,无论8岁小儿或80岁老者,都可以从中轻松找到需求和兴趣,的确是本有能力与故宫一起传世的经典之作。


文物中的物理(中科院学者写给大众的文物科普,揭示文物背后的物理原理,再现中国古代的辉煌科技!)
¥24.99
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 本书则以物理学各分支学科(力学、光学、声学、热学、电和磁)为纲,拣集与其相关的文物,探讨古人对物理知识的发现与应用: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振动机制,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结构性力学设计…… 深了解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发现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创造与智慧,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光时刻,让文物在物理中活起来。


中国志异全书
促销价:¥9.99|¥128.00
复刻100个中国古代鬼怪,民间传奇、志怪小说妖魔鬼怪通通收录 “裂生腹,掬生心,卧嗥如猪”的画皮厉鬼、本性善良却被妖怪所迫的聂小倩、负责勾人魂魄的鬼差黑白无常……中国流传下来的鬼怪传说无数,无论是奇特诡异的故事情节,还是异彩独放的鬼怪形象,都是中式志怪魅力所在。艺术家何欣热爱中国鬼怪文化,创作了备受赞誉的“中国百鬼录”,集结为这本《中国志异全书》。 他从《聊斋志异》《子不语》《搜神记》《封神演义》《阅微草堂笔记》《太平广记》等志异古籍中寻找灵感,以现代审美模拟古代技法,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让这些经典形象跃然纸上。他笔下的100个鬼怪,形态各异,有的善良可亲,有的恐怖可怖,每一个形象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并将每个经典形象背后的离奇故事整理出来,为读者展现一个可悲可笑、可怕可爱中国古代志异世界。


文物中的化学(中科院学者写给大众的文物科普,解锁文物中的黑科技,真正看懂文物背后的奥秘!)
¥24.99
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 本书则通过文物,从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酒等人类的实践活动手,探讨古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青花瓷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氧化钴的含量,造纸术的改是因为采取了碱液蒸煮制浆…… 挖掘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创造与智慧,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光时刻,让文物在化学中活起来。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
¥24.99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是西方近年来反对自由主义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理解特朗普时代,理解当下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机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现代自由主义颠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将自由理解为自律与涵养公民美德的传统,鼓吹过度的个人主义,并催生了人与自然的敌对,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与传统社会规范的衰落,从而造成了当今美国政治的一系列乱象。 本书出版后,因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不仅在美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普通民众中也反响热烈,讨论极多,作者帕特里克·德尼恩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美国当代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并对一些政治和公众人物的思想和立场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 D.万斯。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已是基本事实,并不会因大选的结束而有所改变。“几乎没有读者会赞同本书的一切观,但很少有读者会不从中获得启发与教诲。”作为一部难以被归传统左—右政治光谱中的颠覆性著作,本书为观察和思考美国国内的价值冲突与政治危机提供了独特视角。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将其列为推荐阅读书单:“虽然我不同意此书的许多结论,但我同意它指出了自由民主国家的内在缺陷。”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25.00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系布氏身后出版的演说集《希腊文化史》的*新英文选译本,芬利、穆瑞等当代古典学名家曾为之付出了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书中,布克哈特展现了对古希腊文化本质的深刻的洞察力,他对希腊的赛会精神、悲观主义、希腊民族及其城邦政体的优势和弱,以及希腊的艺术、宗教、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后来的古典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也因而被誉为现代关于希腊文化的首次也是zui好的阐述。? ? ? ? ? ? ? ? ? ? ? ? ? ??


挑战戈尔戈:柏拉图《高尔吉亚》解读文集
¥25.00
《挑战戈尔戈》选编西方学界关于柏拉图论修辞的名著《高尔吉亚》的代表性研究,综合反映西方学界对《高尔吉亚》的研究状况,以资国内学者借鉴。编选力求全面,但侧重文本细读。作者队伍中既有思想史大家如沃格林,也有语文学大家如多兹,既有施特劳斯学派中人,又有分析学派健将。 文集分“总论”和“专题”两个单元。“总论”各篇从总体上讨论《高尔吉亚》的核心议题,但各有侧重;“专题”各篇皆关注文本的某个片段或具体细节,以见经典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