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逝去的时光(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39.99
编辑推荐: ◆翻开《追寻逝去的时光》,回到世界突然安静下来的瞬间! ◆在人类文学史上,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追寻逝去的时光》,用诗一般唯美的语言,描绘了我们生命中每一个心动的瞬间。 ◆尝一颗新鲜的芦笋;吸一口春天的空气;望一朵玫瑰色的云;听一次爱人的呼吸,翻开《追寻逝去的时光》,回到世界突然安静下来的瞬间! ◆普鲁斯特,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凭借《追寻逝去的时光》开启了20世纪欧洲文学的新阶段。 ◆普鲁斯特透视人心的能力无与伦比。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 ——毛姆 ◆全新插画精华典藏版《追寻逝去的时光》4大特色! (1)法语翻译届泰斗周克希经典译本,三卷全收录! (2)附赠原创精华读本,18幅原创插画,半小时理解《追寻逝去的时光》之美 (3)附赠《追寻逝去的时光》巴黎故事地图,帮助读者走进文中世界 (4)每册后附周克希老师写作故事梗概,方便读者查找 ◆书名为什么不译作“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虽然唯美,但并不准确,也不符合普鲁斯特的审美趣味。 《追寻逝去的时光》当初英译本的译名为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正好是莎士比亚《十四行》里的一句,非常唯美。但这个译名却让普鲁斯特大失所望,他在给友人的信里说“这下书名全给毁了”。此后的英译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改为了直译的In Search of Lost Time。 “追忆似水年华”也很唯美,但准确而有力的译法才更符合作者的本意。 因此本书放弃“追忆似水年华”的译法,改为更准确平实的“追寻逝去的时光”。 ——本书译者 周克希 内容简介: 吃一块圆嘟嘟的甜点心、吻一下妈妈的脸、收到一封心上人的来信、凝视一朵玫瑰色的云、倾听一次爱人的呼吸声……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组成了生命的永恒。 《追忆逝去的时光》收录周克希译三卷本——《去斯万家那边》《在少女花影下》《女囚》。


夏洛蒂·勃朗特英文小说选集(套装12册)
¥39.99
这是一套由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英文作品选集,包括《维莱特》《雪莉》《教师》等共12册。 作品均为英文版,对夏洛蒂·勃朗特作品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仔细品读。 《雪莉》是夏洛蒂·勃朗特以笔名柯勒·贝尔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 作品以19世纪初期欧洲拿破仑战争和1812年英美战争为大背景,描述了战争和工业危机等多重因素造成的毛纺业工人和工厂主之间的矛盾,以及罗伯特和卡洛琳、路易斯和雪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独特的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维莱特》是夏洛蒂·勃朗特以笔名柯勒·贝尔出版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故事是以作者本人在布鲁塞尔的经历为基础,讲述了贫穷的年轻女孩露西·斯诺在比利时一个女子寄宿学校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这本小说被认为是夏洛蒂生平的现实主义写照。 相比她的前几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夏洛蒂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婚姻的更为成熟的看法,以及对于女性问题更为深切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处女作,是她一生所写《简·爱》等五部小说中的diyi部。 小说描写了19世纪的英国乡村,一位博学正直的青年教师威廉·克里姆斯沃斯的曲折人生路。 小说的主人公威廉克利姆斯沃斯的母亲原是一位贵族小姐,因嫁了一位商人而得罪了两位哥哥。 丈夫死后她贫病交加,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而两位哥哥却见死不救。 *终,她含恨离开人世,留下两个孤儿。


同流者(莫拉维亚代表作,意大利存在主义巨作。卡尔维诺、加缪、埃科等都是他的忠实读者)(读客彩条外国文学文库)
¥39.99
为什么我感受不到爱,为什么我阴郁而忧愁,为什么我不能成为和其他人一样的正常人? 这是马尔切罗质问自己一生的问题。 他出生于一个冷漠的家庭,隐秘的暴力倾向和与众不同的性别气质让他从小倍感痛苦。而一场意外的暴力事件,令他愈加坚定了回归正常的决心。 成年后,他也和千万民众一样,支持相同的党派,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与普通家庭出身的女人结婚…… 是否随波逐流,生活就可以走上正轨,可以隐去一切异常,让自己藏身于众人之中? 同流者明白:他绝望地寻求随波逐流,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而他从未受过自己的不同。


暗狩之师.兰陵王
¥39.99
现代版《阴阳师》,比妖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 这本书为现象级作家梦枕貘新作“暗狩之师”系列的第1本。由6个单元小故事组成,怪士之鬼,蛟,管狐,兰陵王,白猿传,镖师。 魍鬼缠身背后隐藏的人间惨剧,修习蛟法复仇反成吃人的妖邪。 引发少年内心兽性的魔物面具,借助人类身体繁育的玃猿…… 人性与私欲的对撞,善与恶的交织,在一个个奇诡案件中见人性、明善恶、知人心。


桤木王
¥39.99
桤木林的沼泽中挖出一具沉睡千年的古尸, 人们以歌德诗歌中魔王的名字称呼它: 桤木王。 ---------------------------------------- 一个吃人的魔鬼,出没在时间的黑夜。 我是迪弗热,一个法国汽修厂老板。人们叫我“吃人魔鬼”,但我只是一个躲藏在大众之中的无辜之人。我充满柔情,可世界却邪恶,背信弃义。你看到那充满意义的征兆背后,无处不在的恶了吗?在这个魔鬼主宰的时代里,一切都“倒错”了。 而人们还不知道,人类灾难的根源,就在他们每个人身上……


俄国文学代表作:罪与罚(套装共3册)
促销价:¥7.99|¥38.04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作为俄国19世纪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终在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鲁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要将现在中国人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比较起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对比起来,真是望尘莫及。”作品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时至今日,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世界经典名著。


英国儿童探险文学:年轻的毛皮商人(英文版套装共6册)
促销价:¥7.99|¥59.94
本书为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伯特·迈克尔·巴兰坦的代表作。罗伯特·迈克尔·巴兰坦于1825年出生,是19世纪英国造诣极高的惊险小说家之一。他是一位苏格兰报业家的儿子。16岁停学,后来在哈德逊湾公司当学徒,并被派往加拿大,在偏僻地区度过了几年艰苦生涯,并同印第安人做一些皮毛生意。后来他回到苏格兰。1853年,他把一位作者描写北美的书改写成少年读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爱丁堡出版商纳尔逊建议他写儿童探险故事,进而开始了探险故事的创作。本书初的书名是《雪花和阳光》,于1856年出版。此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用作者的话说:“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愿望是想要把我深刻的记忆完整地描述出来。我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任何重要的细节上夸大其词,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是源自于事实事件。关于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我像小说家一样冒昧,不会把事情渲染得过于夸张,也不会编造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只是简单地改变了时间、地点和环境。与此同时,我力图用画家的语言,向读者真实地反映皮毛商的生活,让大家了解皮毛商的一些情况。”。正因如此,本书故事生动逼真,妙趣横生。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此后作品被广泛流传。作品向读者提供了非同寻常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新鲜感,真实活泼的气氛也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结识有趣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也能在潜移默化的阅读当中提升英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托尔斯泰经典作品合集(英文版套装共16册)
促销价:¥7.99|¥181.36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其作品在全世界都取得了深远的影响。本套书精选他的代表性作品,如《复活》《战争与和平》《少年》等,旨在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读个痛快。《战争与和平》是世界十大名著之一,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等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之高峰的俄国小说。《哥萨克》描述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而来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伟的大自然和纯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自我牺牲和为别人而生活,但他未能摆脱贵族的习性,这个理想以破灭告终。在这篇小说里,作者次尖锐地提出从自己的阶级“出走”,跟贵族社会脱离关系的问题。《少年》是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小说的第二部,以小主人公离开家乡去莫斯科上学为开端,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次看到原来熟知的一切原来还有另一面,次感觉到自己发生了“精神上的转变”。小主人公开始看到贫富的差别,产生了“平分”的愿望,这是他初的生活的见解和愿望。更耐人寻味的是,托尔斯泰安排小主人公在取消农奴制的前夕开始意识到贵族生活中存在着不公平。


无人知晓(唐娜·塔特作品系列)
¥40.00
唐娜•塔特平均每十多年才完成一部作品,迄今只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无人知晓》是在《校园秘史》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密西西州的亚历山大市,一个叫罗宾的小男孩在母亲节这天发现被害于家中的院子里。十二年过去了,这件谋杀案仍未被破解,整个家庭也因为这件事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这件事的阴影下处于崩溃的边缘。除了罗宾小的妹妹哈莉特,在凶案发生时她因为太小而没有记忆,现在,哈莉特坚定要找到让自己家庭陷绝境的凶手。她的伙伴就是她忠实的朋友希利,他们把这一切看作一次刺激的冒险,但随之遇到的一切都与孩子的游戏无关了——他们深到了这美国南方小镇不为人知的地下世界。


看不见的人(桂冠译丛)
¥40.00
《看不见的人》诞生于一九五二年,那是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夕。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成长于南方的黑人社区,在中学毕业时由于出色的演讲被推荐到一所黑人大学读书。没想到的是,他在待白人校董时触怒了校董与校长,而被逐出校门,来到纽约。他在纽约仍然四处碰壁,直到成为哈莱姆“兄弟会”的首席发言人。但终,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深深体会到他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小说突破个人成长故事的叙事窠臼,将视线投向更复杂的人性困境和更沉重的美国社会现实。


罪与罚
¥40.00
《罪与罚》以一桩刑事案件为题材,叙述一个贫困大学生的犯罪过程以及所受到的道德与良心上的惩罚,是一部剖析罪犯内心的心理小说。


晚菊
¥40.00
战时雪子为了摆脱亲戚伊庭的情感控制远赴印度支那,却在密林遍布的南国邂逅有妇之夫富冈,陷又一场不伦之恋。战争结束后雪子与富冈各自返回日本,残破的现实让一切幻梦破碎。雪子浑浑噩噩不知该如何活在世上,她已经看透了富冈的凉薄,几度欲与其分手,但终究难以挣脱……在一次次理性和欲望的纠葛中越是挣扎越是沉沦,清醒着堕命运的泥沼。 《浮云》是林芙美子生前后的代表长篇小说,是其文学生涯中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四十余年饱含艰辛的人生经历,让林芙美子的视线触及人的卑劣,也追逐着人的良善,冷彻的笔触晕染出对芸芸众生的深切悲悯。 川端康成评价林芙美子:“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传奇小说家、永远的文学少女,林芙美子的魅力横扫文艺界。她凭借对女性经验的自传式书写,成为日本“女流文学”的典范,其独树一帜的“放浪”风格更是扩展了“私小说”的疆域。她是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钟情的作家,其作品先后六度被改编搬上银幕,其中电影《浮云》斩获无数大奖,荣登二十世纪日本百大电影排行榜第二。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40.00
本书是自传小说《我的奋斗》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主角卡尔•奥韦在已然失落的童年生活中所经历的恐惧、挫败、喜悦和成长。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相对复杂的结构,在回溯童年时,作者选择遵循时间的脉络,尽可能忠实地重现了记忆中的那个“极其敏锐的耳朵”所听到的一切。 “我”生活在被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完完全全地隔离来的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父亲总是强迫“我”屈服于他的意志,对他的恐惧和仇恨使死亡成为了一种甜蜜的存在;而在另一个世界,“我”被排除在群体之外,被称为“费米”,被嘲讽、耻笑,然而,妈妈的陪伴、大量的阅读、音乐和足球拯救了“我”,“我”的自我意识逐渐始苏醒,原本互斥的两个世界似乎有了连结,而童年似乎也离“我”远去了。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2
¥40.00
《学生》《活生生的尤物》《中年岁月》 《地毯上的图案》《人间乐土》《知识树》 《丛林猛兽》《茱莉娅•布莱德》《访友记》 本书是两卷本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集的第二卷,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91年至1910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其中八篇后被詹姆斯收自己晚年亲自编订的二十四卷本小说作品集(即“纽约版”)中。作为其创作生涯中、晚期颇具影响力的短篇名作,这九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亨利•詹姆斯在短篇写作技法上的持续实验和创新,而《中年岁月》《地毯上的图案》《丛林猛兽》诸篇更直抵詹姆斯文学宇宙的隐秘核心。中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译出,部分篇目系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丛书介绍:亨利•詹姆斯,欧美现代文学*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格雷厄姆•格林等伟大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的亨利•詹姆斯作品译介计划,致力于编选、翻译詹姆斯写作生涯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以集中展现其小说创作的魅力。其中多部(篇)作品系国内首次译介。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专使
¥40.00
兰伯特•斯特雷特奉未婚妻纽瑟姆夫人之命,前往巴黎规劝她“误歧途”的儿子查德回美国继承家业,但到达欧洲后,他发现查德的私生活并不像纽瑟姆夫人所想象的那样浪荡,查德也已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青年。经过一番游历,斯特雷特完全被欧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魅力所感染,作为专使的他非但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反而坚定地站到了查德一边,而与此同时,他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始产生危机…… 《专使》首次发表于1903年,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生涯晚期重要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同时也是他生前*为满意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独特多样的句法结构和精妙的象征比喻,对20世纪众多后起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直而深刻的影响。美国“现代文库”将《专使》列为“20世纪百部*英语小说”第27位。 丛书介绍:亨利•詹姆斯,欧美现代文学*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格雷厄姆•格林等伟大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的亨利•詹姆斯作品译介计划,致力于编选、翻译詹姆斯写作生涯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以集中展现其小说创作的魅力。其中多部(篇)作品系国内首次译介。


略萨作品: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
¥40.00
本书是略萨于1973—1974年在巴塞罗那的萨利亚写完的,他同时完成了本书的电影脚本。故事基于一个真实事件:为了解决亚马孙地区驻军士兵的性饥渴问题,秘鲁陆军总部组织了一支由劳军女郎组成的服务队。这项服务被大大地夸张、歪曲,以致变成了一场骇人听闻的闹剧。作者通过一个不严肃的故事(满足军方的性需求)对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军事当局的腐败)行了严肃批判,表面上一本正经地引用大量文献(包括请示报告、来往公文、通知、电台评论、新闻报道等)严肃地汇报工作,实际上不动声色地对不良现象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嘲讽。本书出版后,一度被秘鲁官方列为禁书,却在公众中获得了广泛关注。 (提示:本书涉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美社会多元文化,建议十八岁及以上成年读者阅读。)

天堂里的影子
¥40.00
《天堂里的影子》出版于1971年,雷马克去世半年后,也是他临终前一直在争分夺秒修改完善的一部小说。 小说主人公原是一位德国的新闻记者,纳粹上台后被迫始四处漂泊。在法兰克福,即将去世的罗伯特·罗斯把自己的护照送给了他。从此他冒名罗斯,靠着这本护照,浪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其间过拘留营,也曾在布鲁塞尔博物馆的地下室里躲藏过两年,终越过比利牛斯山经西班牙到达里斯本。“二战”始前不久,他乘货轮到达美国——流亡者心中的“天堂”。故事也正是从他到达美国始写起,在描绘其人生际遇的同时,也勾勒出一幅生活在美国的流亡者的群像。 在被移民局关押六周后,罗斯得到三个月的居留权。他辗转来到纽约,找到了一份古董店助手的工作,着又受雇于一位卖画的商人。在流亡者聚集的旅馆里,他与持法国护照的俄罗斯时装模特娜塔莎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生活看似日渐安稳,但也让罗斯有种说不出的罪恶感,有关过去的记忆一直折磨着他。“二战”结束的消息传来,罗斯决定与爱人和朋友们分别,只身返回欧洲,既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复仇。他回到布鲁塞尔,寻找当年帮自己藏身的博物馆馆长,但无人知道馆长在被人告发后的遭遇。他回到德国,花了几年的时间寻找家人和凶手,都没有结果,他所遭遇的只有沉默、恐惧和拒绝。


埃莱娜·费兰特作品系列:碎片
¥40.00
《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袒露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碎片》既是深费兰特的文学世界的指引,同时也是一份智性、鲜明而坚定的文学宣言。 全书按年代分为三辑:*部分“碎片1991—2003”是作家和出版人的书信往来,重讨论了《烦人的爱》中母亲的身体与写作的隐秘联系,也收录了她和导演就该小说的电影改编行的细致商榷,还包含了作家从未被发表过的一些创作片段;第二部分“拼图2003—2007”收录了作家和导演就《被遗弃的日子》的电影改编行的往来书信,以及她在前三本小说中探寻的不同方向;第三部分“书信2011—2016”收录了自“那不勒斯四部曲”出版以来作家受的部分书面采访,读者可以窥见作家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以及对女性写作的历史和任务的犀利看法。 本书标题“碎片”(frantumaglia)来自作者的母亲常用的方言词汇,指遭遇矛盾和混乱的个体体会到的痛苦,但作家将其发展为自己的文学理念,并尝试在多年的创作中释放这个词汇背后的解放力量:作家要利用这种旋涡般的力量,直面失控的风险,抵达令自己、令读者陌生的真实经验。


汤普森旅行社
¥40.00
《汤普森旅行社》属于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奇幻探险系列的一部,是在他去世后发表的遗作,本来题为《荒唐的巡航》。讲述了一批想要领略异国风情的游客被一份欺骗性的旅行社广告所诱惑,这个广告上列出的旅行条件过于优厚,实则难以履行。这批游客因此在旅途中险象环生,同时又充满妙趣。他们先是前往亚速尔群岛游览,但在旅途的后半程,船只遇险,旅客们乘小船漂流到了西非海岸,经历重重难关,终平安返回伦敦。


浮云
¥40.00
战时雪子为了摆脱亲戚伊庭的情感控制远赴印度支那,却在密林遍布的南国邂逅有妇之夫富冈,陷又一场不伦之恋。战争结束后雪子与富冈各自返回日本,残破的现实让一切幻梦破碎。雪子浑浑噩噩不知该如何活在世上,她已经看透了富冈的凉薄,几度欲与其分手,但终究难以挣脱……在一次次理性和欲望的纠葛中越是挣扎越是沉沦,清醒着堕命运的泥沼。 《浮云》是林芙美子生前后的代表长篇小说,是其文学生涯中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四十余年饱含艰辛的人生经历,让林芙美子的视线触及人的卑劣,也追逐着人的良善,冷彻的笔触晕染出对芸芸众生的深切悲悯。 川端康成评价林芙美子:“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传奇小说家、永远的文学少女,林芙美子的魅力横扫文艺界。她凭借对女性经验的自传式书写,成为日本“女流文学”的典范,其独树一帜的“放浪”风格更是扩展了“私小说”的疆域。她是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钟情的作家,其作品先后六度被改编搬上银幕,其中电影《浮云》斩获无数大奖,荣登二十世纪日本百大电影排行榜第二。

上帝之子
¥40.50
巴拉德是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土著,外来者眼里的怪人,当地族群中的异类,“一个上帝的孩子,多半和你一样”。一场大火之后,巴拉德过上了穴居生活,他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原始的面貌,同时也在不断地遭受失去——失去房子,失去名誉,失去社会联结,直至失去生命。从现代文明中一步步倒着退回荒野,退到世界的边缘,终于再也无路可退。一个人是怎样被逐步剥夺殆尽的?一无所有的赤裸生命又要如何存在?“他决心继续前行,因为已经无路可回,那天的世界和往常的任何一天一样可爱,可他却在骑着骡子迈向死亡。” 《上帝之子》是科马克·麦卡锡的第三部小说,以冷静日常的笔调书写谋杀事件与神秘自然,简洁粗砺的短句与缭绕怪诞的长句交错,具有浓郁的“南方哥特”气息与暗黑浪漫主义色彩。在麦卡锡上帝般漠然而又悲悯的目光之下,青年巴拉德孤绝的一生如同一首残酷动人的荒野史诗,被放逐之人终而复始地无声吟唱。 2013年,由詹姆斯·弗兰科根据本书改编并执导的同名电影在意大利上映,获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