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39.00
《情感教育》的副标题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游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在教堂的广场上,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羞愧难当,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情感教育》也如作者所说,是“一部发生在巴黎的现代风俗小说”。围绕弗雷德里克·莫罗这个主人公,小说家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透过这些芸芸众生相,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一八四八年革命前后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情感史,它也是一部社会小说,一部记录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形象的编年史。
变形记
¥39.00
《变形记》为“卡夫卡作品选“系列之一,收卡夫卡全部中短篇小说,包括其生前已发表作品和去世后出版的遗著。
第七官界彷徨
¥39.00
一头红色鬈发的少女小野町子,与研究分裂心理的大哥、研究苔藓恋爱的二哥、热衷于演唱歌剧的表哥同住,一边照顾着他们的起居,一边想要写出超越五感和第六感的诗作,触及第七感官的世界。家中肥料的臭味与走调的琴声交织,刺激着人的神经;住户们个个性格怪异,心中怀揣着羞于启齿的单相思…… 本书集结出版了尾崎翠代表性的五篇中短篇小说,包括久负盛名的《第七官界彷徨》、受到高度评价的《蟋蟀小姐》等。五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仿佛同一位少女散落镜中的多重分身,时而以复眼窥探人类世界,时而以量杯调配心的解药。滑稽荒诞的布景转换之间,浪漫轻盈的幻梦间隙之中,现实坚硬的底色一晃而过。 活跃于日本大正至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尾崎翠,以不受拘束的自由文风、耽于幻想的绮丽文字,受到川端康成、太宰治等诸多文豪的瞩目,文艺评论家花田清辉对其作品见之难忘,推崇备至。但尾崎翠在三十六岁时因病归乡,之后沉寂半生,于日本文坛只如昙花一现。这位被人遗忘的天才作家近年重新公众视野,凭借超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极具先锋性的表现手法,在当代斩获大批读者,被誉为幻想文学派的代表人物。
邻人之爱
¥39.00
《邻人之爱》创作于1938—1939年雷马克辗转流亡于瑞士和法国期间,直到1953年才首次在德国出版。小说借克恩、露特、施泰纳三位主要人物颠沛流离的命运,串联起“二战”前夕一系列被纳粹迫害的无家可归者的故事。 主人公克恩的父亲是一位犹太裔日化用品制造商,因被同业竞争者诬告诋毁国家而遭到逮捕,出狱后举家逃离德国。在匈牙利,父子二人因为没有合法证件先后被驱逐出境。故事篇是1935年,独自逃到维也纳的克恩在一次酒店搜查中被捕。在临时拘留所里,他与同样是流亡者的施泰纳相识。施泰纳因持不同政见而遭到纳粹追捕。在去往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线上,二人分道扬镳,施泰纳偷偷潜回维也纳,克恩则去往布拉格寻找父亲。在布拉格,克恩遇到了与自己一样逃离德国的犹太女子露特,两人互生爱意。 随着战争临近,巴黎成为所有流亡者后的希望,克恩、露特、施泰纳以及其他许多流亡者的命运再次在这里交汇。施泰纳为了见病重的妻子后一面,冒险返回德国,很快便被曾经刑他的纳粹分子施泰因布伦纳抓捕。施泰因布伦纳同意施泰纳陪妻子走完后的几天。在与妻子永别后,施泰纳抱住施泰因布伦纳从医院的窗口跳下,两人同归于尽。施泰纳把自己仅有的两千法郎留在了巴黎,并嘱托朋友将这笔钱交给克恩。在这笔遗产的资助下,露特和克恩拿到了去往墨西哥的船票。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山雨欲来
¥39.00
出身匈牙利百年贵族世家,曾出任匈牙利外交部部长的米克洛什·班菲伯爵,一生看尽世间沧桑,他是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加冕仪式的策划人,也见证了奥匈帝国的终衰亡,虽力挽狂澜终无力转圜。晚年,他将自己平生经历及对世事的诸多喟叹,淬炼而成这套半自传的三部曲小说巨著。 作为书中1904—1914年这段历史场景的亲历者,班菲借一对性情迥异的匈牙利贵族兄弟截然不同的命运,从布达佩斯的夜夜笙歌、乡间豪宅的狩猎大会、国会的风起云涌,到末世下的政治诡谲、平民百姓的困苦、注定悲剧的凄美爱情,笔触细致而华美,故事曲折动人、扣人心弦,那个早已消逝百余年的世界,仿佛就此跃然纸上。 这套三部曲初版于1934—1940年,虽在匈牙利广受好评,却遗憾蒙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之中。直至20世纪90年代,班菲伯爵的女儿卡塔林·班菲-耶伦及英国作家帕特里克·瑟斯菲尔德耗费八年心血,这部无与伦比的杰作的英译版才得以问世,一经推出,果然纷纷摘下各大媒体年度小说殊荣,并获得牛津韦登菲尔德翻译小说奖。 故事从一九〇四年始。上流社会一场场奢华的舞会、狩猎、一掷千金的豪赌中,匈牙利政客们只顾着与哈布斯堡对抗,却无视了欧洲上空正山雨欲来……
轮下
¥39.00
长篇小说《轮下》描写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在德国僵化、扼杀个性的教育制度下被摧残的悲剧。
彼得·卡门青德
¥39.00
《彼得·卡门青德》是黑塞的成名作。彼得·卡门青德是瑞士山民的儿子,少年时好梦想,他城念完大学,在都市卖文为生,终因不能适应那里的喧嚣浮躁,回到家乡……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9.00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成名作。小说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五名苏联女兵在列宁格勒北部山林中,与十六名训练有素的德国空降兵英勇作战的故事。小说发表后,很快被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和屏幕。这部小说向人们展示了战争对人,尤其是对女性的摧残,对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造成的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法西斯和反侵略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人性关怀主题。
在路上
¥39.00
《在路上》讲述萨尔·帕拉戴斯、狄恩·马瑞阿迪一伙人在美国大陆和墨西哥等地大量游历的故事,绝大部分源自作者杰克·凯鲁亚克和伙伴尼尔·卡萨迪、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多位“垮掉派”代表人物的亲身经历。被公认为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派”的经典之作。 1962年,黄雨石、施咸荣、李文俊、刘慧琴、何如五位译者以 “石荣、文慧如” 为笔名,合力翻译出版了中国首个《在路上》节译本,在内部发行。2019年,黄雨石之子黄宜思先生完成补译,即为本书。
即使不努力
¥39.00
《即使不努力》是韩国当代倍受喜爱的青年作家崔恩荣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共收录十四篇作品。在本书中,崔恩荣将目光聚焦于一个个年轻而敏感的心:无法坦诚相待的同窗好友,迷茫而麻木的职场青年,与异国他乡格格不的少年……书中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却在轻描淡写之间显露出作者对内心困境与情感伤口的敏锐洞察,她将年轻人所经历的狼狈和尴尬、羞愧和愤怒、孤独和不安,用清澈明净的笔触一一抚摸,充满善意和理解。 崔恩荣以清新温柔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其文字简洁自然,蕴含一种平淡的魅力。她用温柔的目光观照社会现实,发掘那些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情感,用真挚亲切的文字讲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隔阂。在她的笔下,无论多么微小的生命,都显得闪闪发光。
21世纪美国小说论
¥39.00
本书系研究个案,专题探讨21世纪美国重要小说作家和作品,力图揭示当代美国小说的发展流变,深研究21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本书内容新颖、观鲜明独特、材料翔实;涵盖21世纪主要美国作家,所讨论的作品有时代感,代表性强;本书语言平实流畅,写作规范,文字质量较好。本书可以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和博士、高校教师以及对当代美国文学感兴趣的相关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托马斯·沃尔夫系列(套装共2册)(上帝的孤独者+无处还乡)
¥39.00
《上帝的孤独者》本书收录了托马斯?沃尔夫大部分中短篇小说,故乡、大地,明亮的阳光,宁静的小镇,惨烈的战役,热闹的马戏团,孤独的孩子,坠入回忆的母亲,时间和城市古老的神秘……内容广阔,风格细腻清新,详尽、生动地描绘了荒原深处人们的历史和生活,以及游子还乡的炽热情感。 他的短篇小说仍然保留了独特的写作手法,语言透出一种天真和朝气,时而像抒情的小诗,时而像疯狂的呓语。 《无处还乡》1929年、姨妈芒离世,乔治?韦伯回乡奔丧。姨妈的去世,使他与故乡失去后一丝维系。不久,处女作《群山之冢》出版,乔治一举成名。但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因无意揭示家族真相,乔治陷入亲朋各方责难的洪流,再也不能回家。这期间,他逐渐发现,1929年经济大萧条阴影下,人们隐藏的的恐惧、脆弱,以及自我欺骗。才是真正的美国悲剧。1936年3月,第二本书出版后,乔治在德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却也察觉到名利的虚妄、希特勒及其纳粹派系的蔓延。在他看来,“希特勒主义”代表着人类向贪婪、强权文化的回归,而它们从来都是人类的敌人,让人们无处还乡,失去自由。
安妮日记(果麦经典)
¥39.00
《安妮日记》为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她在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为时两年的隐秘生活。1944年8月全家被绿警抓捕并关集中营,次年爆发伤寒去世。日记中有安妮隐匿生活的详细记录,也有她对青春期自我的剖析,战争生活结束的美好向往,以及短暂却美好的初恋。虽处于战乱中,安妮却依旧乐观细腻地观察生活,积极地面对战争局势。战后幸存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将安妮的日记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安妮日记》至今已被翻译为70多种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世界记忆名录》。电影也一举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亲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奥黛丽赫本均为此书发声。安妮的故事影响力遍布全世界。
生命的火花
¥39.00
《生命的火花》出版于1952年,是雷马克一部以纳粹集中营生活为主题的小说。1946年6月,雷马克得知自己小的妹妹埃弗丽德在1943年因诋毁国家的罪名被处死,于是决定创作一部献给妹妹的作品。 故事设定在“二战”结束前的几个月,围绕虚构的梅伦集中营里的几名囚犯和看守展。梅伦集中营里关押的大多是持不同政见或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在集中营里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时刻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中。这年春天,主人公509敏锐地察觉到集中营附近的城市正反复遭到轰炸,他猜想或许离纳粹德国战败已不远。借助从不同渠道得来的消息,小营的囚犯们次感到了生的希望。他们千方百计通过集中营里的黑市搞食物,冒名顶替死人以逃避清洗,甚至大胆反抗看守的命令……后,他们和集中营里的地下抵抗组织取得联系,合力挫败了纳粹分子溃逃前的大屠杀阴谋,重获自由。而509也在后的武力反抗中死去。在被羁押的囚犯之外,书中也刻画了几位性格迥异的纳粹军官,展现出纳粹德国的社会环境和体制如何将许多曾有良知的人变为杀人机器的零件。
搭车人
¥39.00
自觉人生已经定格的作家计划着固定、精简的生活,来到外省小城静心写作。他很快得知分别多年的好友“搭车人”也在这里定居,成了家,有了孩子。重逢破了两人和他们周边世界的平衡,一程程空间与情感之旅随之启…… 我问她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总是同样的事。流逝的日子。远去的时间。很简单,从来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东西。只有男人和女人,他们出生,长大,有所希望,变成大人,爱上,不再爱,放弃梦想,或者坚持梦想,变老。渐渐远去,被其他人所替代。 他还能再讲些什么呢。我说,这就是需要讲述的东西。 ——《搭车人》,5 费米娜文学奖评审团主席卡米耶?劳伦斯(Camille Laurens,法国作家)评价: 一本非常当代的书,对于爱情与友情,以及不愿结束的青春有着极为深刻的表达。刻画了一种极为当代的看待男女关系的方式。
赵少侯译莫里哀戏剧 莫泊桑短篇小说
¥39.00
《赵少侯译莫里哀戏剧 莫泊桑短篇小说 中国翻译家译丛》精选了莫里哀*有代表性的三部戏剧《恨世者》《伪君子》《悭吝人》。《恨世者》是莫里哀于1666年创作的的一部喜剧作品。它以整个贵族社会作为讽刺对象,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朽堕落以及贵族社会内部自私虚伪、勾心斗角的情景。《伪君子》讲述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丢夫混富商奥尔恭家中,企图勾引其妻子,夺取其家财,*后真相败露,答丢夫锒铛狱,奥尔恭幡然醒悟,一家人皆大欢喜的故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与《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角同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他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莫里哀刻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了莫泊桑创作的堪称经典的短篇小说21篇。莫泊桑是一位极其勤奋和富有天才的作家,他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硕果累累,一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和三百零六篇中短篇小说,其中以短篇小说的成就*为突出,它们精湛的艺术技巧使莫泊桑获得了“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与契诃夫和欧·亨利一样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大师。莫泊桑*擅长的题材是他亲身参加过的普法战争、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和青少年时代在诺曼底故乡的生活,这三种环境为他的短篇小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这些作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了农村的习俗和世态,真实地反映了小职员的单调刻板的生活。在福楼拜的指导和帮助下,莫泊桑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不追求离奇的效果,只描写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叙述的笔调几乎到了白描的程度。不过他的叙述看似自然流畅、不着痕迹,其实都是经过了巧妙的构思,留下了一处处为情节发展所需要的伏笔。莫泊桑的天才在于他既叙述生动又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就使环境的气氛跃然纸上,几句对话就使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描写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称之为字字珠玑并非过誉。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能见他人之所不见,以平淡的情节塑造人物,以真实的细节凸现性格,从而使小说既有反映现实的思想内容,又是引人胜的艺术精品,因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黑暗的心 吉姆爷
¥39.00
内容简介: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以其1890年刚果之行为基础写的中篇小说,是本世纪*深刻有力的小说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记录了船长马洛在一艘海船上讲的刚果河的故事。小说所描述的刚果之行是黑非洲腹地的航程,同时也是一次探索自我、发现人内心的黑暗世界的历程。在这部作品中,康拉德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做了深刻思考,木三分地反映了现代社会造成的人被异化、丧失自我之后的盲从与可
女生徒
¥39.00
本书选取太宰治作品中以女性*人称视角叙述的10篇作品,以其中的名篇《女生徒》为书名,并对照各个故事中女性的人生轨迹--少年、青年、壮年、老年追忆少年时光,对各篇顺序做出梳理。 ◆雪夜的故事 在一个雪夜,一个女孩想将眼底*美丽的风景带给嫂嫂及她肚子里的孩子。 ◆女生徒 女学生从一大早睁眼,大脑就一刻不停地运转着。 她为衬衣上绣着一朵白蔷薇而暗自得意,又为在理发店里剪坏头发苦恼不已。她觉得年老色衰的母亲令人厌烦,又觉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应该好好照顾她。她时而喜悦,时而悲叹,她幻想自己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希望在18岁之前以美丽少女的姿态死去。她看不到生活的目标,认为幸福永远在到不了的明天。 这只是一个女学生在一天内的胡思乱想。没什么深刻意义,没什么缜密逻辑,却无比真实。 ◆等待 一个二十岁姑娘的"等待戈多"。 ◆千代女 少时,我因文采出众得到众多大人的夸赞,却自认写出的文章毫无价值,从此搁笔,并听从父母的劝告,以嫁个好丈夫为人生目标;长大后,父母看到有年轻女作家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竟又鼓励我提笔写作。然而此时的我已泯于众人, 再也写不出他们心中的好文章。 ◆灯笼 我们一家的幸福,归根结底就像这样屋里换个灯泡一样微不足道,尽管如此,我并不觉得凄凉, ◆蟋蟀 在你一贫如洗、毫无作为时,我不顾父母的反对爱上身为画家的你,并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你。我知道,只有我发现了你的好,而他们都看不到。所以即使婚后过着清贫的生活,看你每天坐在书桌前画画,我心里仍然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满 足。然而,你渐渐出名了,我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我却不再心。我以为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人懂你,我以为你永远会是那个不看重名利的高尚之人,是我错了吗?我不愿如现在的你一般,一副有钱人的模样,假惺惺地高谈阔论,陶陶然于众人的夸赞和掌声中。 你已不再美丽,变成了一个任性、平庸的男人。是我错了吗? 此时,我的幽怨化作一只小小的蟋蟀,藏我的脊椎,幽幽地叫着。 ◆皮肤与心 我本就因为自身样貌丑陋而深感自卑,嫁给一个没有主见且软弱的男人后,更觉青春就此在灰暗中度过。而如今,相信女人是为一瞬间的美丽欢愉而活着的我,竟然无缘无故全身长满脓包,成为了一个怪物。 ◆发妻 我知道我的丈夫不再爱我,他只是出于道德观念的束缚留在我身边,而我已经不在意他的爱到底归属何处,我只是希望他不要整日郁郁寡欢地对着我,希望自己能继续照料三个还未长大的孩子。因此,我佯装不知丈夫出轨,尽力对他笑 着,努力维持这个家,然而丈夫还是在一个雨天离,几天后传来他和某个女人投湖殉情的消息。 平日里丈夫大谈革命要如何如何,结果却连和自己心爱的人正大光明在一起的勇气都没有。在前往认领丈夫遗骸的路上,我不禁觉得,这样的丈夫愚蠢极了。 ◆好客的夫人 好客的夫人是"幸运"的女人,她丈夫是位大学教授,夫妻俩曾过着与世无争的悠哉生活;然而招待夫人同时也是不幸的女人,丈夫在战时被征召伍,消失在茫茫的南洋群岛,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招待太太染上了疯魔的"招待癖",不管什么无赖都要招待到家里,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而我,我是陪伴在太太身边的女仆。每每看到太太累到口吐鲜血而那些无赖们根本不知感恩时,我愤懑不已,于是极力劝说太太回老家避这些无赖,太太答应了。我了两张火车票,就等太太早晨起床出发,然而"客人"们再次不请自来,太太毫不犹豫地撕掉了车票,微笑着迎了上去。 在对太太深不见底的温柔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之同时,我生平*次感受到什么是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高贵。 ◆叶樱与魔哨 一位老妇人对早逝的妹妹的追忆。 我妹妹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肺结核,等到十八岁时,她已没有多少时日。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整理妹妹的衣柜时,竟然从里面找出了一沓信件。发现妹妹竟瞒着家里人和一个署名M·T的男人在通信。
霍比特人
¥39.00
比尔博·巴金斯是一个富裕的霍比特人,他普普通通,满足于自己寻常安逸的生活,悠闲自在。直到有一天清晨,巫师甘道夫来到他的门前,冒险由此拉序幕。13个矮人的吟唱唤起比尔博对远方世界的渴求与向往,他们一同出发,踏上一场惊险恢弘的奇幻之旅,比尔博也因此得到一枚拥有隐身魔力的神奇戒指…… 巫师、矮人、精灵;食人巨妖、半兽人、恶龙;月亮文、魔戒、宝藏;突破自我的冒险、与欲望的撕扯、善和恶的缠斗……托尔金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磅礴的魔幻世界,令J·K·罗琳、乔治·R·R·马丁、斯蒂芬·金等诸多大家叹为观止,盛赞推荐。 我们必须在天亮前上路,去寻找我们遗忘已久的宝物……
守望果园
¥39.20
“现在,他们都走了。逃走了,被死亡放逐,被流放,遗失了、颓败了。大地上,日光仍然炙烤着树,风仍然撼动着草。那些人没有留存肉体,没有残存子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此后,在居住于此的那些人的嘴唇之间,他们的名字是神话、传奇,以及尘埃。” 两次世界大战间,遥远荒凉的田纳西州红枝镇,运送私酒牟利的马里昂•希尔德在一个夜晚失手杀死了搭他顺风车又试图抢劫的男人,将他抛路旁果园的坑井中。果园的老看守人亚瑟•奥恩比发现了尸体,数年间定期砍下一丛数枝覆盖其上。几年后,另一次运酒路上,马里昂的车故障翻覆,被小男孩约翰•卫斯理•拉特纳所救。马里昂是约翰•卫斯理的杀父仇人,但彼此均不知情。对幼年丧父的约翰•卫斯理来说,马里昂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代替了父亲的角色,在不知道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快乐地生活着。这种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被死亡、腐朽、现代文明不可避免地侵蚀着。约翰•卫斯理在西部地区生活了数年后回到红枝镇,却发现这个小镇已被遗弃,破旧不堪。如同亚当和夏娃,他再也无法回到田园诗般的童年生活,那是他永远失去的地方。
瓦特的白日幻想【生活未必时刻美好,但我们还可以造梦。 】
¥39.20
献给每一个在现实中依旧做着光怪陆离梦境的人。 220幅摄影作品,17个与创作相关的灵感故事,温柔捍卫梦境的领地。 在这里,天空可以是绿色的,海洋可以是紫色的! 在这里,可以去银河超市物,可以在宇宙中钓个小星球、煎一个月球蛋,可以在梦境中寻找梵高和莫奈的印象派色彩,还可以给小王子带去玫瑰花…… 微博&小红书人气视觉艺术创作者@尼脑子瓦特啦,用梦幻的颜色破理性与意识的樊篱,分享天方夜谭的幻想。 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一个充满魔力的调色盘,每种颜色都在他的镜头下瞬间俯首称臣,意想不到地碰撞到一起。他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具象化,用独特的艺术性与无限创造力,在现实与幻想的缝隙,编织色彩斑斓的璀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