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译学史新论
中国译学史新论
王向远
¥34.65
《王向远译学四书》是王向远教授以译学研究为主题的四部书的丛编,包括翻译理论建构(《翻译文学导论》 《译文学 : 概念与体系》)、译学史研究(《中国译学史新论》)和翻译经验谈(《日本美学译谭》)三类内容,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作者在译学领域的探索,形成了相对完整而又独特的译学体系。
殷国明文集(*卷)禁忌与突破:新时期文学批评备忘录
殷国明文集(*卷)禁忌与突破:新时期文学批评备忘录
殷国明
¥34.65
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的合集,90%以 上的内容都曾在正规刊物发表或曾由出版社刊印。本书着眼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新的文化理念、思想范式和叙述方式等多角度对其行了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与过去时代有显著的不同,呈现出-种新的、不断转换的文化状态。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与“五四”新文学时期一样,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重要节,因此对这一新时期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行梳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殷国明文集(第八卷)“狼文学”与“狗文化”
殷国明文集(第八卷)“狼文学”与“狗文化”
殷国明
¥34.65
狼与狗,和人类物质生活、精神世界、感情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我们观察人类生活与动物世界,乃至大自然的一个窗口。本书是-部文章合集,重探索了人与狼和狗这两种动物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漫话狼文学”,内容涉及东西不同文化中关于狼的神话传说,狼的童话、寓言,狼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内容。下部为“漫话狗文化”,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中狼与狗的关系以及狼狗两种动物相对不同的寓意,还有关于狗的故事。
49元5本 岩下老街
岩下老街
赵巍
¥34.72
本书着重于研究方岩的乡土建筑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及方岩的一条街、一座庙和一个书院在这近千年内相互依赖、促进并制约的发展过程。
49元5本 中华丝绸文化
中华丝绸文化
徐德明
¥34.73
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要谈中国是什么,往往讲不清楚,又是地大物博,又是历史悠久,又是儒道佛,云山雾罩,一套又一套。殊不知老外对这些根本搞不明白。他们对中国之认识,大抵即从那光洁滑韧的丝绸和甘酽清冽的茶里来。抚摸着丝、品着茶,自然对中国就有了一份敬意:能生产这样好东西的国度呀,那该是什么好地方!
49元5本 中华玉文化
中华玉文化
殷志强,多丽梅
¥34.73
本书力图通过系统介绍中华玉石和玉器,通过对中华玉的特征、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工艺、鉴赏、收藏等诸方面的描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国玉画卷,带领读者全面、生动地领略和透析中华玉文化的独特魅力。
49元5本 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精)
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精)
杨多杰著
¥34.80
中国茶的品格,就藏在历代茶诗当中。 唐代文人创作了很多茶诗,赋予茶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本书在赏析唐代茶诗的同时,详尽地讲解相关的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的加持,让一杯茶汤有了别样的韵味。
49元5本 诗词曲与音乐文化
诗词曲与音乐文化
解玉峰著
¥34.80
本书主要以文学与音乐关系为视角,对《诗经》、唐前挽歌、汉唐乐府诗、唐宋词、元曲、昆曲等中国诗歌史、音乐文化史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重加研讨。中国诗歌两三千年的历史演主要表现为中国文人对汉字声、韵、调等要素愈加自觉的体认和利用,这具体表现为对文字形式美和文体规范的自觉追求。中国式的歌唱都是以传辞为目的,“文”为主、“乐”为从,“文”决定“乐”。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对《诗经》“风”“雅”“颂”的划分、对先秦以及汉魏六朝的挽歌、对汉唐乐府诗、词曲起源、词曲调牌与宫调、南北曲的歌唱等问题,都可能有全新的认识。本书作者曾以“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研究”为题申报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得立项,本书为作者以此项目为中心、持续多年的学术探索的成果。
49元5本 当代博物馆的新角色与新视野
当代博物馆的新角色与新视野
朱煜宇
¥34.80
本书主要从博物馆学功能论、艺术社会学互动论和文化经济学的产业观三个方法论视角讨论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变化及其与各社会机制的互动关系。内容主要包括:处于社会运动中的非单一线性发展的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角色衍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社会作用与发展趋势、博物馆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博物馆运营与品牌建设等。本书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着重从交叉学科视角阐释博物馆在文化社会与经济社会中发生的定义与功能的变化及原因,脱离传统博物馆学研究的藩篱,讨论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放的社会机构之一,与学术界、艺术界、产业界的互相作用,以此为博物馆的社会定位与运营策略提供新的视角洞见。本书的读者对象以博物馆学、艺术管理等专业的研究者与学习者为主。
49元5本 说齐——齐人齐事一家言
说齐——齐人齐事一家言
张光兴
¥34.80
姜太公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人生被后人神化了。而他的被神化,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神的崇拜与敬仰——也就是对人间英雄的崇拜与敬仰。 英雄主义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高扬英雄主义旗帜的时候,在我看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一定充满了朝气、活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便在艰难的时候,也有希望存在。
49元5本 查拳
查拳
李景月,李金德,李景杰
¥34.90
2019年6月,上海中华武术会申报的“查拳”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以此为契机,将查拳在上海的发展历史、查拳文化、相关人物以历史资料的形式行梳理,并按照民国17年(1928年)中华武术会武术专科课程表,集合学会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对查拳的内容行展示和讲解。
49元5本 变化的建筑 外国建筑的千年之变
变化的建筑 外国建筑的千年之变
张克群
¥34.90
你知道吗?   奴隶制时代的建筑都特庞大;   哥特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之光;   佛寺建筑在日本和印度遍地花;   后中世纪,君权和文艺都复兴了;   英法大革命时期的建筑集各种仿古于一身;   19世纪的钢筋混凝土带给建筑新面貌;   20世纪以后现代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   再后来,后现代主义始使建筑各走各的路……   如此浩瀚的外国建筑千年之变,通过简明的讲解、有趣的历史故事、诙谐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建筑形式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发展脉络。小小一本书,带着你走遍世界的隐秘角落,走近建筑和历史中的活色生香。
49元5本 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
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
张克群
¥34.90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北京城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与建筑特色。本书包括给北京建个档案、细说四九城、大街与小巷、城外也热闹四部分内容,从城内到城外,从皇城到小巷,解读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使读者从中领略北京城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34.99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ZUI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49元5本 中日文化比较
中日文化比较
丁尚虎;赵凌梅
¥34.99
本书为“东亚语言文化研究”系列之一,旨在让日语专业学生以及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非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掌握日本文化基本常识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内容主要涉及中日文化的基本特以及语言文化、文学、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
49元5本 菊与刀(果麦经典)
菊与刀(果麦经典)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何晴(译)
¥35.00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摆在美国眼前的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 为了制定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本书作者、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或者更多西方人眼里不可理喻的一些行为,恰是本尼迪克特用来解析日本文化本质的范本。书名中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菊与刀”的组合,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束后写成《菊与刀》。《菊与刀》共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全书夹叙夹议,抛开了对樱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对家庭关系、精神信仰进行白描式的对比,诸如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健康、物质、战争宣传、家族关系等的不同观念。 《菊与刀》直接影响了美国对日政策,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也证明了《菊与刀》对日本人所做研究的成功。从此,西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也揭开了序幕。
49元5本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潜力提升研究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潜力提升研究
万绪才
¥35.00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潜力提升研究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
陈昕
¥35.00
一个青年人一脚踏出版,这是一份怎样的事业,取决自他是怎样的信念。 陈昕经历了出版*好的年代,也经历了出版的困顿和光怪陆离;他曾经通宵达旦地磨书稿,也曾大刀阔斧地建设成中国*家出版集团。从青涩的一线编辑,到成为中国当代出版事业中绕不过去的名字,几十年的编辑生涯,让我们的感叹的不止是他个人的成就,更多是一个满怀理想主义的出版人,投到了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把摸时代呼吸,比时代先行半步,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记录了陈昕出版事业的重要时刻,读者可以从中看见一个青年人从刚行的编辑成长为出版家的历程。下半部分是作者对出版事业相关思考的精华,由出版而来,却不止于出版,对做内容的所有相关从业者,都会有不小的启发。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
桑兵、关晓红 主编
¥35.00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49元5本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萨苏带你看日本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萨苏带你看日本
萨苏
¥35.00
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49元5本 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研究
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研究
张涌
¥35.00
晚清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华生活45年,集传教士、政客、学者于一身,倡导“以学辅教”的文化适应路线。本书将综合运用历史学、翻译学、传播学和宗教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著译文本细读和历史文化描述为主线,综合探讨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的历史背景、阶段历程、成果状况、策略模式、语言特征、社会影响、本土回应和评价反思等方面的内容,力图重现这段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