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赵益
¥35.00
有鉴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界关于文献、图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逐渐兴盛和以“书籍史”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图书史研究成为海外汉学的热,本书通过梳理、解释本土学术中自成系统的文献、图书研究的“内在理路”及其强大惯性,在引外来新方法、新视角所发生的观念上的歧异和实践中的困惑,从而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做概括式的总论;以专题研究为线索,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献的涵义及形态;古文献的载体;古文献的生产和与文明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文献的的保存与流播;中国古代文献的的阐释传统;古典文献学的文化史内涵。
49元5本 《离骚》琴曲集成
《离骚》琴曲集成
朱益红,编著
¥35.00
《<离骚>琴曲集成》内容简介:琴曲《离骚》,由唐代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作所创制,是琴曲中的大曲,倍受后世历代文人、士大夫喜爱,至今操缦不绝。现存传谱早出自明代1425年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其谱经年流变,传至民国杨宗稷的《琴学丛书》,共出现三十七个版本。朱益红编著的《<离骚>琴曲集成》即是此三十七个不同版本的减字谱原谱集成,并附近代两个重要的打谱译本:管平湖打谱的《神奇秘谱》本和顾梅羹打谱的《西麓堂琴统》本,以及作者所述《屈原题材琴曲考论》一文。《<离骚>琴曲集成》第壹次全面收集《离骚》琴谱,呈示《离骚》从屈原原诗移情至古琴后,其谱本流传与变化情况。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35.00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手来探讨:   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   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   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中场对话:大国足球的反思与探索
中场对话:大国足球的反思与探索
王健舒,白宇飞
¥35.00
本书由取经名帅、问道青训和求解专项三个部分组成,作者结合了采访、调研与客观事件的整理,通过与国际一流水准的足球从业者对话,探讨了中国足球应如何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部分,作者关注了大约20位在中国有执教经历的世界一流教练或国内资深足球人,通过专访获取他们的经验与看法,这些人包括里皮、斯科拉里、博阿斯、吴金贵、孙继海、张路等。作者通过这些专业人士与亲历者的视角,整合他们在中国足坛的实践、见闻与自身所具备的国际先理念,以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与出路为纲领,探讨了中国足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症结、解决的出路,涉及青训体系、女足发展、训练科学问题等等。 第二部分,作者将视野投向世界足坛,深观察分析了阿根廷、克罗地亚、德国、比利时、日本这几个足球强国各具特色的青训模式,并采访了相关国家的青训负责人、从业者,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鲜活生动的见解。不论是发展中国家、小国、东亚邻国还是传统强国,要在足球领域有所成就,背后都有着一套长期可持续的足球普及、培养、选拔与竞赛体系,这些理念和经验对中国足球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部分则对体能训练、运动康复、足球数据等问题展了专项探讨,以现代足球的眼光和水准深这项运动的本质与发展现状。 带领北京体育大学的多语种团队反复磨,两位作者各自发挥所长,既有资深体育记者对中国足球的专业与熟练,也有对体育经济与产业的宏观结构化思维,为读者带来足球之内与足球之外的思考。
中国话语丛书: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研究
中国话语丛书: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研究
张维为 编,林凌 著
¥35.00
本书是张维为主编“中国话语丛书”中的一种,由相对独立的8篇文章组成。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一个原来被排除在外的人群如今被迅速地吸纳到这个世界中。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借助技术的红利,终还将自己的审美和文化趣味推向了前台,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技术和资本市场,以及文化市场。作者聚焦“工业党”文学、“速食电影”(如B站up主“谷阿莫”等)等网络文化新现象,在总结西方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讨论、思考在互联网新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更为合理、有效的文化治理逻辑与途径,实现文化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四口吃遍江户
四口吃遍江户
[日]饭野亮一
¥35.00
《四口吃遍江户》是日本饮食文化研究专家饭野亮一的代表著作。寿司、天妇罗、荞麦面与鳗鱼,被誉为“江户美食四大天王”“万国无双的江户之味”,诞生于江户街头,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中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形态,并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 在书中作者援引大量一手史料,细致梳理了这四种蕞具代表性的食物从诞生、发展,到形成今日形态的整个过程,同时搭配近140幅珍贵手绘插图,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江户时代的市井生活与庶民风貌。
49元5本 中国成语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
《图说天下:珍藏版》编委会 编
¥35.19
本书包含中国成语故事。
欧亚学刊(新2辑)
欧亚学刊(新2辑)
余太山,李锦绣
¥35.20
《欧亚学刊》是关于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刊物,刊物研究范围主要在内陆欧亚史,所收论文从历史、政治、经贸等方面对古代内陆欧亚物质和文化交流行考察和研究,所收文章均为国内外内陆欧亚研究的*成果,学术性强。刊中英语论文占5%以上,其余为汉语、日语。 本辑主题内容如下:寄多羅貴霜的若干問題,三十部女真覆議,中國境內祆教相關遺存考略,史思明的名字小議,明教中的那羅延佛――福建霞浦民間宗教文書研究,乾都台吉在康區的活動探析。
49元5本 透视日本:从京都到二次元的文化巡礼
透视日本:从京都到二次元的文化巡礼
孙歌;韩昇等著
¥35.20
本书以几个关键词作为开启日本文化观察的独特方式:京都、建筑、俳句、茶道、禅宗、美术、文学、电影、二次元,是一部从日本文化解读入手,探讨日本民族性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本书作者团队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诸多著名学府、多样研究领域的日本研究名家学者组成,他们由*熟悉的文化符号进入,一端回溯古典美学,一端看顾现代生活,透视在本土文化、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日本文化基因。 他们大多有旅日背景,曾在东京大学、关西大学等日本学府进行研究工作。这样的跨国视角,更有利于带领我们体味日本人独有的感悟、困惑和思考,进入他们的历史和内心,也有利于思考我们的当下。
49元5本 国学千问
国学千问
尹小林,汪晓京
¥35.20
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和精神宝库,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们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渊海。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尤其值此民族复兴、国家日益走向强盛之际,更应该认真学国学:学习古人的爱国献身思想,学习古人的科学、学术文化成就,学习古人崇高的道德品质。
49元5本 餐馆的历史: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餐馆的历史: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英] 威廉·席特维尔
¥35.40
《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是英国美食作家、评论家威廉·席特维尔全新力作。这是一段“出去吃”的趣味历史,一个关于艺术、政治、革命、渴望和享乐主义的故事。一个餐馆就是一座文化博物馆,英国著名美食作家威廉·席特维尔带领我们吃遍各国著名餐馆,记录不同年代人们的饮食偏好、餐桌礼仪、待客之道和文化禁忌,展现各国文明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中国古代统战智慧
中国古代统战智慧
陈喜庆
¥35.40
中国古代统战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统战智慧发端和发展的脉络,阐释了中国古代统战智慧在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进步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宝贵经验,企望对深化中国古代统一战线智慧的认识和研究有所助益。
中国人的精神(修订版)
中国人的精神(修订版)
辜鸿鸣
¥35.40
《中国人的精神》是“晚清怪杰”辜鸿铭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晚清以来,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学贯中西、特立独行的辜鸿铭,于1915年出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此书一出,轰动西方。辜鸿铭在书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
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
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
翁昌寿
¥35.40
随着中国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青年和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会成为新一轮的青年创业热潮和消费热潮,他们对于文化创业指导和理论认识的书籍需求不断增长。本书不仅完整详实地呈现当代中国文化创业的代表性公司和团队案例,还探究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的相关性和互动绩效,前瞻性地为新兴文化产业创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49元5本 民国经典国语课(套装共2册)
民国经典国语课(套装共2册)
闫苹
¥35.46
  这是一套特别的书。   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选文全部来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这些教科书蕴含了当时一批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责任感。而选编者又从这上百套教材里面精选了三百多篇课文,编成了这套书。这些课文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可爱和有趣,这是儿童接受一本书的关键要素。   另一个特别之处还在于这套书的编写思路。选文按照主题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前有一个阅读导语,这段导语结合单元的主题设计成了一个展现民国小学生生活的场景,其间的语言风格也尽量贴近当时的用语习惯,这样在阅读前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那个时代的通道。阅读完后还有一段“写给孩子的话”。这段话用一种轻松交流的形式烘托单元主旨,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涵盖了提取信息、整体感知、阅读感悟、拓展延伸几个层面,让孩子养成读书后思考的习惯,也方便家长和孩子的亲子阅读交流。
49元5本 《读者》的人文关怀(平)
《读者》的人文关怀(平)
彭长城著
¥35.46
《<读者>的人文关怀》主要内容包括: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传统、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以人为本、人性立场:关注人性,尊重人性、文明立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时代立场:以人为本,社会进步等。
49元5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林青
¥35.60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 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 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 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法律案例研究以及相关法律文件和保护名录。 本书既适合政府相关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行业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对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49元5本 与神博弈:斗兽的历史
与神博弈:斗兽的历史
曹昊
¥35.60
本书主要讲述西方历史上人类斗兽习俗的起源、发展和衰微的过程,分章节论述了埃及、亚述、希腊、罗马和西班牙人的斗兽习俗和相关的风俗掌故,并针对斗兽习俗对于人类文明(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文学和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行详细论述和深探讨。
49元5本 寻找我们的表达
寻找我们的表达
[多米尼加] 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
¥35.75
19世纪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文学独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克里奥尔运动”到“欧洲主义”,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49元5本 大家的民俗学
大家的民俗学
岛村恭则
¥35.90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       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如大学校园里流传着的七大怪谈;各个家庭内部实行的规则;消防员、铁路员工、法官、办公室白领的日常生活;作为社交场所的平民区咖啡店;动漫圣地创造出的新民俗;新冠病毒肆虐下的鱼身鸟喙人面的妖怪护身符的大流行;互联网时代稻荷神信仰的全球化; “座敷童子”的现代转型等等。       本书简明易懂地介绍了现代民俗学的知识,向读者展现出现代民俗学的魅力。让民俗学成为每个人都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技能,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充满趣味。
49元5本 日本文化通史
日本文化通史
叶渭渠
¥35.99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解读了日本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历史演变,以及由这些文化元素凝聚而成的日本国民性和民族精神,并将这些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加以分析和解读。作者从比较视角论述日本千余年与中国交往并融合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近代以来百余年与西方交流并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同时,作者还指出,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全盘“汉风化”和全盘“洋风化”的思潮,但日本*终分别以“和魂汉才”“ 和魂洋才”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构建起“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以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