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词学通论
¥66.00
《明代词学通论》是张仲谋教授在“明代词学资料汇编”的基础上,对包括词谱、词话、词选三个分支学科在内的明代词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一部力作。该著作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在文献考证与理论思辨两方面均体现出较深的功力,在明代词学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对推动国内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67.20
本书认为中国文学史由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这样两个传统贯穿,二者同源共生、互动互益,以弥补纠正以往研究的片面与缺失。全书从探讨汉字构型与叙事思维的关系开始,依次探讨了文学批评、历史记述、一般诗词、乐府、赋、散文、戏曲、小说等不同文体中融汇的两大传统,尤其关注两大传统互相交融影响的过程,并进而加以理论总结,探讨以两大传统研治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方向。

英国文学回忆录(套装共3册)
¥68.00
英国极负盛名的住宅不仅多得令人吃惊,而且也是一些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正如狄更斯笔下《远大前程》中鼠满为患的肮脏旧宅、伊夫林笔下《旧地重游》中奢华壮丽的古老豪宅一般,这些住宅无不反映出鲜为人知的文学情缘。 探讨这些英国的住宅群落,并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曾居住于此并在此获得灵感的作家。《优雅的相遇》利用84副插图,全景展现48位英国作家及其在各地故居的情况,并探讨这些居所对他们写作的影响。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故居曾经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磨炼过他们的创作才华,才有现在这些*秀的不朽的文学作品,这些神秘的故居正是成就这些文学巨匠的地方,正是他们作品的诞生地!等。

楚辞文献语义知识组织研究
¥68.00
本书以数字化楚辞文献和语义化知识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东亚楚辞文献语义知识组织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实现技术,结合东亚楚辞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实践,详细讨论了东亚楚辞文献数字化实践、语义知识组织模型及标注实验、楚辞文献书目本体和注释知识本体的构建过程、楚辞文献中文分词和语义标注的探索实践。本书主要面向文献专业研究生、学者或数字图书馆学科馆员,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文献组织、数字人文研究的教学参考书。

楚辞专论
¥69.00
胡小石先生是《楚辞》研究的专家,“楚辞专论”是他《楚辞》研究成果的结晶。先生从史学、经学、文学诸方面,以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的深厚功力,对屈原作品作出客观、严谨、求实的研究,并根据文献材料对屈原作品中涉及的名物、制度作出考辨,绘制图表。全书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卓识迭出,发前人所未发。本书由学生吴翠芬笔录,王立兴整理而成。

近代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
¥69.90
明治维新后,受对外扩张的国策影响,近代日本学者涉华实地调查十分活跃,涌现出诸多学者和一批著作。论文集共30篇,分别考察了冈仓天心、鸟居龙藏、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狩野直喜、木下奎太郎、青木正儿等人对中国建筑、考古、宗教、美术等领域的实地调查工作及留下的著作和影像资料,探讨了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我国学术发展的刺激和影响,揭露了其文化侵略的本质。

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
¥70.80
《深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部论文集,汇集了31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近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是各位学者对自己所耕耘领域中学术问题的深,或者是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是对老问题提出新见。同时,它们又体现了各位学者在方法和视野上的思考和拓展,或者是对前辈方法的继承,或者是对新方法的思考和运用,显示对前辈学者的超越,乃至对自我研究的超越。论文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1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高度和深度,也展示了一代学者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智慧。

元代诗歌同题集咏现象研究
¥70.80
本书深地分析了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发生的原因、同题集咏的类型以及对元诗风貌的影响。作者通过利用原始文献资料,考察同题集咏提供的公共文化平台在多族群诗人之间精神建构的过程,梳理同题集咏在元代诗学中的重要地位,探究同题集咏在文人群体生态构建中的作用,实现对元代诗学研究的突破。

中国诗歌传统及文本研究
¥70.90
《中国诗歌传统及文本研究》收入陈尚君、葛晓音、蒋寅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海峡两岸的15位著名学者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专题论文,从诗歌文本出发,通过文本细读或宏观研究,用现代学术思辨多角度地总结、阐释和发掘古人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传统。

中国之读:“中国文学”的理论和方法
¥71.00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从事文学研究所作论文的选编。着眼于文学理论和评论的“中国话语”建设与探索,从探源“中国”概念的内涵手,对“中国文学”自身的理论、结构和方法等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提出了“中国文学”之“学”的思路;挖掘中国语境“生活”概念的思想史内涵,对新世纪“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作了独到的探讨;采取中国“新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特征、主要思潮与文脉行了梳理。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
¥75.60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 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织成的迷雾,带来身心的平静,也引导着他去不断寻找和“试穿”不同的自我;而在课堂上参与师生之间的论辩,则让他意识到经典正在反复的重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既包含着千百年来传承的人文精神,也映照出当下年轻一代的思考和判断。这场重回校园、重读经典的生活实验,也是一场重新认识自我的伟大冒险。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76.00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同时讨论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欧文·白璧德文集(第1卷)
¥78.40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为捍卫人文学科而作》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山发轫之作。本书对人文主义概念行了系统的探究与梳理,指出“人文主义”一词实际上意味着信条与训练,从而与提倡博爱的“人道主义”概念有所区别。白璧德在本书中提出,人道主义思潮导致大学人文学科教育盲目热衷科学与步,为了纠正这种弊端与偏差,需要更广泛地应用比较和历史的方法研究古典作品,捍卫人文传统;此外,大学事实上所应代表的是对学问的消化吸收,以及文化的永恒不朽。

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
¥79.00
由吴良镛院士主持的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设计是从2004年开始的,前后四五年间,建筑的方案设计五易其稿。吴先生几乎事必躬亲地过问了每一个细节,直到2007年破土动工之后,还在对建筑的立面与室外园林部分进行修改与完善。即使在2008年建筑主体工程的实施已进入尾声之时,对园林景观的修改仍然在继续中。2009年春,在病房中的吴良镛先生,还在为建筑室内的公共空间部分能否采用更为优化的设计而忧心忡忡。作为吴先生的学生,从受业到共事也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还次看到先生为一个建筑作品投入如此多的精力。

银发经济概论
¥79.00
本书对“银发经济”,即与50岁以上人群相关的消费、产品、服务、行业状况、经济政策等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研究,既包括对“银发经济”、银发人口特征、银发人群收支出、银发市场需求前景、银发公共经济、银发产业管理等的分析,也涵盖了对“银发经济”各细分行业的研究,涉及银发人群的衣食住行、医疗、通讯、教育、旅游、金融、住房、商业营销等各个方面,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和老龄服务事业,帮助企业抓住老年经济发展机遇,献言献策。

汉字源流
¥80.00
作者历时数十年着得《汉字趣谈》一书,本书共计收集了2762个汉字,它们分别是假借字281个,返还字281个,派生字2200个。涉及中国象形文字演变简介等内容。作者写作书稿时力求做到使读者“有趣、好认、好记”。写作遵循文字学考证、研究规范,博览群书,追底溯源,寻觅字根,旁征博引,解释准确,文笔平实。

〈中国小说史略〉校注
¥82.80
本书以鲁迅生前最后修订的《中国小说史略》版本,即1935年6月北新书局第十版再次修订本为底本,对各版本展汇校,借此呈现鲁迅在文字、观和体例方面的历次增删修改。本书不注基本知识,采用“以鲁注鲁”方式,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以外的各类著述,包括学术著述(专著、论文、演讲、辑校古籍序跋等)、杂文、书信中涉及中国小说史的内容,附注于相关语句之后,以呈现鲁迅著作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展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历程与观全貌。 同时,本书选择鲁迅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若干段落,放置在相关位置,配以精美图片,以显示根据记录整理的《变迁》与课前准备讲义的《史略》之间的差别,除了听众迥异、场合不同、时间长短不同等因素,还有文言与白话的巨大缝隙,两厢对照阅读,相信对一般读者与专业学者,都会大有裨益。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84.80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胡愈之、周予同、刘大白、徐调孚、王伯祥、章锡琛、匡互生、朱光潜、顾均正、宋云彬、方光焘、刘薰宇、刘叔琴、傅彬然、贾祖璋、周建人等人陆续会合在一起,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等杂志和我们社、立达学园、立达学会、明书店等机构,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以其相当稳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一由江浙文人组成的松散的文化文学复合型流派,不妨称其为“明派”。明派坚持启蒙的文化立场,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原则,贯彻放民主、稳健扎实、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本书从明派的发展历程、文化立场、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精神建构六个方面,论述了明派作为一个文化、文学流派的历史存在、思想内涵、行为方式和精神品质。

中国文学思想史(先秦至北宋)
¥88.99
本书以历史为线索,分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叙述了中国文学思想之萌芽至晚唐五代的文学思想,详细地分析了各个时间段文学思想的特征和意义,并梳理出各个阶段文学思想的因承转线索,力求以宏观的视野去观察和阐明文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真实过程。

晴耕科研,雨读金庸——从武侠世界看学术人生
¥90.10
本书是作者在发表于科学网博客上的科普文章和在北京大学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的讲座基础上撰写的。本书面向刚刚走上学术发展道路的科研新手和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手,畅谈学术成长道路,总结科研规律。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纵篇,以金庸小说中的“天射神倚”为主线,建立金庸小说的武学体系架构,梳理武学发展史;中篇为横篇,分析金庸小说典型人物的武功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和教训;下篇为外篇,主要论述个体选择对于武学发展的影响。本书**的特是为金庸小说架设了底层逻辑主线,即武学,从而对个人学术成长和发展有所启迪。 本书可供有志于学术的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阅读,也适合作为金庸小说爱好者的读物。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
¥90.60
20 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山西文学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是女性文学的崛起——蒋韵、葛水平、孙频、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国,形成一股强烈的冲波。本书立足三晋大地,聚焦女性写作,溯源早期“民国才女”石评梅,追踪中期“飞毛手”王樟生等,试图从整体历史视野出发,对现代山西女性文学之生成、发展、代际谱系等做出逻辑梳理。作者首次在该领域引文学史建构意识,力求溯史钩沉、考镜源流,对各时代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学关系之研究,对晋域女性文学代际划分与形态描述,均显学术功力和独到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