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编年文事
¥60.00
《“学衡派”编年文事》以学衡派的成员的人生经历叙事和学衡派活动的记事为线索,以年表形式,线性叙述了学衡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活动内容,尤其《“学衡派”编年文事》在时间下还列入了学衡派的成果著作以及一些珍稀史料,尤为难得。《“学衡派”编年文事》作者长期从事“学衡派”研究,积累整理了大量有关的基本史料。《“学衡派”编年文事》稿就是在期研究基础上,按照编年体的形式,分三卷,将有关“学衡派”立言的报刊文本、成员的日记书信等史料细致地展现给读者,直面史实,重识历史。《“学衡派”编年文事》稿对“学衡派”研究乃至民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罗密欧与朱丽叶
¥60.80
“许渊冲汉译经典全集”*辑包括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英语名著20本,其中莎士比亚戏剧精选14本,王尔德戏剧全集6本(8种)。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很有特色,不仅会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还可以为广大的翻译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和版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许渊冲汉译经典全集”之一,也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讲述的故事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剧情讲述两个世代为仇的意大利贵族家卡普勒家的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一见钟情、执着相爱,秘密结合,却因为两个家族的冲突和相互杀戮而导致罗密欧被放逐,朱丽叶在神甫的帮助下服药假死,以逃避父亲为她安排的婚姻,*终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大师写作班:这样写出好故事(全三册)(情节结构+人物对话+描写与背景)
¥61.99
大师写作班:这样写出好故事(全三册)(情节结构+人物对话+描写与背景),套装分别包含: 《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 《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是一本故事写作指导读物。 叔本华说:“写作者的使命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的好故事往往能超越时空。细小中见伟大,虚构中见真实,将读者拽进另一个世界。 设定一个故事背景有多重要?有多少描写才算足够?细节和场景是如何与情节和人物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用描写和背景来增加故事的深度? 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本书作者兼创意写作导师罗恩?罗泽尔将结合名家经典案例解析描写与背景对于写好故事的重要性。书中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创新练习,帮你学会: ·建立理想的时间和故事发生地 ·用描写和背景来推动你的故事发展 ·为不同类型的故事构思细节和场景 ·熟练掌握描写和背景写作技巧 书中摘录了当今一些备受欢迎的作品的经典片段,本书将教给你营造独特的小世界所需要的所有重要元素,包括人、地方、事件和行动。 《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是一本故事写作指导读物。 麦基说:“所有的对白都有目的。” 对读者而言就是,让故事过目不忘。对故事本身而言,是让人物自己开口讲故事。 你故事的角色什么时候该说话,他应该(或不应该)说什么,具体什么时候说?为什么说创作对话首先要忘记自己的说话方式?如何让不同性格的角色讲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话?如何处理不寻常人物的特殊语言癖好? 作者格洛丽亚·肯普顿是成功的作家,曾任杂志和图书编辑,是美国《作家文摘》杂志特约编辑、“作家在线工作坊”导师。她将在本书中帮你解答上述问题,并带给你更多有益的指导。这本书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创新练习,旨在教你如何: ·创作推动故事发展的对话 ·用叙述和行动编织对话 ·写适合特定类型的对话 ·避免写对话的常见陷阱 ·让每个角色的对话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摘录了知名作家几十个精彩对话片段,帮你掌握对话创作的技巧,创作出令人难忘的好故事。本书适用于潜力畅销书作家、影视编剧、媒体人、广告文案等以故事创作为生的人。 《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 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 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62.30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62.40
本书立足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说,结合语义地图模型,对上古汉语的不同与格句式做出分析。从句式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上古汉语与格句式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并讨论了不同的与格句式如何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由给予类事件的编码扩大至其他非给予类事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还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是否具有与格交替现象以及如何解决概念空间上的断问题。
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63.99
作者从自身对史学研究范式理解的角度,将自己多年的文章按照发现历史的路径行分类整理,以“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世界发现中国历史”“在中国发现世界历史”三大板块,揭示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内在关连,明史学整体研究的范式与路径,从而连缀成这本论文集。作者希望通过这本论文集中诸篇文章的论说表明自己对史学特征与使命的认识和态度,探讨史学的意义之所在。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65.00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为莎士比亚著名的剧作《哈姆雷特》的汉译,也是汉语世界迄今详尽的译注本。译本序言和前言详论莎学源流、剧作版本、各国评论家数百年来对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的评介、各欧译本的得失等,是莎士比亚研究的综论兼专论;剧作翻译精确传神,既可上演,也可细读;汉译注释详尽,就莎士比亚的剧艺、语言、意象、人物、舞台演出等均有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此书为国内莎士比亚研究、莎剧演出、翻译学研究及英汉翻译实践等方面带来全新的开拓与提升。 《解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适合有志莎学研究的学者、英国文学学者、翻译学学者、比较文学学者及莎剧导演、演员等研读;对莎士比亚及莎剧感兴趣的读者也可通过此书一窥莎剧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
魏晋子书研究
¥65.00
魏晋时期子书撰作呈现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极为活跃的局面,仅据《隋书•经籍志》子部的有关著录,便可略知其作家作品之纷盛。由于年代久远且各种天灾人祸频仍,魏晋子书散佚相当严重,给后人的探索造成很大困难,故长期以来罕有从整体上涉足此研究领域者。本书系关于汉魏六朝子书之的总体梳理。本书研究认为,东汉、魏、晋三代大体上属于兴盛期,相对西汉而言,东汉子书呈现上升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为三国子书的兴盛做了铺垫,晋代子书写作势头相对减缓,则直影响到南北朝子书的衰落。关于魏晋子书诸学派著述情况的分类概括,作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魏晋思想的活跃态势。本书分论部分,就今存魏晋子书著作的学派归属、思想内涵及文学因素予以论述,共涉及魏晋四十六个子书作家的较完整或仅存少量佚文的五十余部著作。辨析了本时期各个具体时段之子书著述的差异,揭示三国较重要的子书的作者多为军政实务之臣,作品多涉及政略治术,或社会风气的批评和重建的主张,以及人物品鉴,思想上兼融博取而以有效为原则,文风朴实明畅。在对魏晋子书之学派定位及其同异辨析中,本书注重挖掘其文学价值。
表征与重构:跨越边界的现实主义文学
¥65.00
本书以2018年10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的精选参会论文为基础,以打通中西方文学研究的视域、融合跨学科和跨语种的范畴为旨归,探索与呈现传统现实主义自20世纪以来的新发展和新脉动。研究者们分别从美学、诗学、哲学、翻译学、比较文学等的丰富视角,勾画出现实主义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复杂多元的拓扑与嬗变,提示了同时作为认识论理念和文艺美学话语的现实主义的内在矛盾性与建构性特征。
明代词学通论
¥66.00
《明代词学通论》是张仲谋教授在“明代词学资料汇编”的基础上,对包括词谱、词话、词选三个分支学科在内的明代词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一部力作。该著作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在文献考证与理论思辨两方面均体现出较深的功力,在明代词学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对推动国内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67.20
本书认为中国文学史由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这样两个传统贯穿,二者同源共生、互动互益,以弥补纠正以往研究的片面与缺失。全书从探讨汉字构型与叙事思维的关系开始,依次探讨了文学批评、历史记述、一般诗词、乐府、赋、散文、戏曲、小说等不同文体中融汇的两大传统,尤其关注两大传统互相交融影响的过程,并进而加以理论总结,探讨以两大传统研治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方向。
英国文学回忆录(套装共3册)
¥68.00
英国极负盛名的住宅不仅多得令人吃惊,而且也是一些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正如狄更斯笔下《远大前程》中鼠满为患的肮脏旧宅、伊夫林笔下《旧地重游》中奢华壮丽的古老豪宅一般,这些住宅无不反映出鲜为人知的文学情缘。 探讨这些英国的住宅群落,并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曾居住于此并在此获得灵感的作家。《优雅的相遇》利用84副插图,全景展现48位英国作家及其在各地故居的情况,并探讨这些居所对他们写作的影响。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故居曾经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磨炼过他们的创作才华,才有现在这些*秀的不朽的文学作品,这些神秘的故居正是成就这些文学巨匠的地方,正是他们作品的诞生地!等。
楚辞文献语义知识组织研究
¥68.00
本书以数字化楚辞文献和语义化知识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东亚楚辞文献语义知识组织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实现技术,结合东亚楚辞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实践,详细讨论了东亚楚辞文献数字化实践、语义知识组织模型及标注实验、楚辞文献书目本体和注释知识本体的构建过程、楚辞文献中文分词和语义标注的探索实践。本书主要面向文献专业研究生、学者或数字图书馆学科馆员,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文献组织、数字人文研究的教学参考书。
楚辞专论
¥69.00
胡小石先生是《楚辞》研究的专家,“楚辞专论”是他《楚辞》研究成果的结晶。先生从史学、经学、文学诸方面,以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的深厚功力,对屈原作品作出客观、严谨、求实的研究,并根据文献材料对屈原作品中涉及的名物、制度作出考辨,绘制图表。全书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卓识迭出,发前人所未发。本书由学生吴翠芬笔录,王立兴整理而成。
近代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
¥69.90
明治维新后,受对外扩张的国策影响,近代日本学者涉华实地调查十分活跃,涌现出诸多学者和一批著作。论文集共30篇,分别考察了冈仓天心、鸟居龙藏、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狩野直喜、木下奎太郎、青木正儿等人对中国建筑、考古、宗教、美术等领域的实地调查工作及留下的著作和影像资料,探讨了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我国学术发展的刺激和影响,揭露了其文化侵略的本质。
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文学叙述
¥69.90
本书全面考察了晚清至五四期间女性身体在中国走向民族国家的程中被社会话语想象、建构的历史过程,对晚清新小说与五四小说中女性身体的隐喻叙述机制和叙事形态做了具体深的文本分析,全方位呈现了女性身体与国家、民族、革命、启蒙、科学等话语伴生与交互的复杂面相,也揭示了女性从对象化客体而实现主体建构的历史、文化与文学意义。
不惑之获:《红楼梦学刊》40年精选文集(第三卷):红学史论
¥70.40
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
¥70.80
《深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部论文集,汇集了31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近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是各位学者对自己所耕耘领域中学术问题的深,或者是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是对老问题提出新见。同时,它们又体现了各位学者在方法和视野上的思考和拓展,或者是对前辈方法的继承,或者是对新方法的思考和运用,显示对前辈学者的超越,乃至对自我研究的超越。论文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1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高度和深度,也展示了一代学者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智慧。
元代诗歌同题集咏现象研究
¥70.80
本书深地分析了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发生的原因、同题集咏的类型以及对元诗风貌的影响。作者通过利用原始文献资料,考察同题集咏提供的公共文化平台在多族群诗人之间精神建构的过程,梳理同题集咏在元代诗学中的重要地位,探究同题集咏在文人群体生态构建中的作用,实现对元代诗学研究的突破。
中国诗歌传统及文本研究
¥70.90
《中国诗歌传统及文本研究》收入陈尚君、葛晓音、蒋寅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海峡两岸的15位著名学者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专题论文,从诗歌文本出发,通过文本细读或宏观研究,用现代学术思辨多角度地总结、阐释和发掘古人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传统。
中国之读:“中国文学”的理论和方法
¥71.00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从事文学研究所作论文的选编。着眼于文学理论和评论的“中国话语”建设与探索,从探源“中国”概念的内涵手,对“中国文学”自身的理论、结构和方法等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提出了“中国文学”之“学”的思路;挖掘中国语境“生活”概念的思想史内涵,对新世纪“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作了独到的探讨;采取中国“新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特征、主要思潮与文脉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