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批评
¥32.90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对时间的分析始终被置于首位。空间仅被看作一个容器、一个无足轻重的舞台——众生的命运在此展开。但近几十年来,有生命之物的这两类基础坐标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本书思考了小说世界对空间的表现,并探讨其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在后现代环境中,对现实的感知被削弱,虚拟取得了胜利。从而,文学所属的模仿艺术得以提出一种解读世界的全新方式,即地理批评,它同时涉及文学理论、文化地理与建筑领域。 —————— “地理批评”是对文学批评中的空间转向的巨大刺激和资源性贡献,它为探索空间的表现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方法。 ——《文本实践》


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33.00
“谶纬”是汉代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谶纬之文献杂乱散逸,谶纬之名实搅扰不清:如何利用今存的谶纬文献展研究?如何厘清唐以来“谶纬无别”“谶纬有别”两种截然相反的观?谶纬作为两汉流行的社会政治思潮,又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影响着当朝士人的思想行为?谶纬思潮之演又与两汉文学创作发展有何种联系?南大学文学院张峰屹教授《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一书,通过扎实严谨的文献梳理,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谶与纬在历史中的分合纠结之情状,还原谶与纬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演变程,并尝试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书后附作者五篇单篇文章,提纲挈领,出谶纬与两汉文学思想研究中为关切的问题。


出仙入凡说封神
¥33.00
《封神演义》在诸多古代神魔小说中,地位和影响仅次于《西游记》。这部书看似通俗,却有着相当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姜子牙的历史地位经过了哪些曲折变迁?神秘散仙陆压与陆西星有何关联?哪吒何以成为“魔童”?黄飞虎与关羽的形象有何相似之处?苏妲己只是“红颜祸水”吗?……本书《出仙凡说封神》由著名古典小说研究名家陈洪先生撰写,以严谨、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深浅出为宗旨,揭示《封神演义》中一些有料的、有趣的蕴涵,以期增读者对相关文化传统的了解。


唐人笔记小说考索(周勋初文集)
¥34.00
《唐人笔记小说考索》曾于1996年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收《周勋初文集》2000年版中。周勋初先生回忆该书出版过程较为坎坷,幸得原江苏古籍出版社社长薛正兴先 生慧眼识珠、敦促出版事宜,但后期未能修订再版单行本,实为遗憾。此次再版,虽收新版《周勋初文集》,但是独立印行,弥补缺憾,以飨读者。这本书是周先生在唐代笔记小说 方面研究初的结集。周先生精心爬梳资料,考证翔实,以期阔唐代文史研究者的视野,拓展唐代文史研究领域。该书上篇从目录学着手,在学术史的角度考察唐代笔记小说内涵特 、兴起传播和校雠整理等相关问题;下篇对作家作品行考订,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为唐人笔记小说研究提供综合研究的实例。


孟子注
¥34.00
东汉学者赵岐的《孟子注》为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不仅对文字行训诂释义,也对文意行串讲分析,是研究《孟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文本。本书是凤凰出版社“十三经古 注”系列丛书之一种,整理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谢秉洪教授。此次《孟子注》的整理,《孟子》经文与注文以影宋蜀刻本为底本,另附宋孙奭《音义》(以许瀚校刻本为底本分散 录)。全书按整理统一要求施加标,文字校勘上,力求吸收最新成果。以期为广大读者及学界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专业而准确且便于阅读的《孟子》古注本。


王星琦讲元曲课
¥34.00
《王星琦讲元曲课》是著名的元曲学者王星琦教授关于元曲的最新普及读本。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作为元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元曲一方面承袭唐宋词之余绪,一方面汲取民间俗曲歌谣 的营养,大俗大雅,变化灵动,气象一新,在唐诗宋词之后,别生面,为灿烂的中国古代诗歌史更添异彩。本书分为元曲概况、名曲详释两部分,介绍元曲蓬勃兴起的历史背景,有 代表性的元人悲剧和喜剧,解读众多的元曲名家和元曲名作。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诗情与学理兼备,内容深浅出,文笔生动有趣。书中精心配备了大量插图以及作者本人的书法 作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更好地走元曲的艺术世界,领悟元曲魅力。


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哈罗德·布鲁姆“伟大的对手”J. 希利斯·米勒力作,以文学见证奥斯维辛,纪念战争中遭焚毁的生命)
¥34.00
“奥斯维辛之后,甚至写首诗,也是野蛮的。” 《共同体的焚毁》挑战了阿多诺有关大屠杀后的审美生产的著名言论,主张文学见证*的集体与个人经历的可能性。米勒在各类文本和现实间构筑起一个本雅明式的异质星丛。从史蒂文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思想到让-吕克•南希、德里达、德勒兹等哲学家阐发的共同体理论及相关论述,从卡夫卡的小说到与大屠杀相关的小说,再到莫里森的《宠儿》,从德国当初纳粹上台的国内变化到美国近年的形势走向,米勒辨析关于共同体的主要观,细读创作于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剖析美国令人担忧的国内外情势,以文学生动的情感特质诠释了共同体的机制与悖反,既为曾经的大屠杀及奴隶制做出见证,也提醒当今屹立于自己的摩利亚山的我们时时肩负个人选择的重任。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周勋初文集)
¥34.00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是周勋初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批评发展历史的力作。本书以不到20万字的篇幅,对我国自先秦至晚清长达三千年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 而全面的评述。本书以时代为次,共分为七编,书末有小结。作者注意考察每一阶段的社会政治、哲学、艺术等情况与思想潮流,在此背景下关注历代文学创作的特与文学理论的兴 起与汩没,以及各家各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本“小史”深浅出,内容简要而无遗阙。本书自出版40年以来,印行了包括日译、韩译等多个版本,颇受学界好评。


读书人的事儿
¥34.00
南京大学文学院一向有自己人写自己人的传统,高手如云,构建了一系列“有见”“有闻”“有传闻”的历史……《读书人的事儿》从汉口路到九乡河,专说文学院及其相关的“读书 人的事”!王一涓与南大文学院结缘三十年,擅长散文写作,借莫砺锋教授之言“文字清新流畅,且擅长将平凡的题材铁成金”。本书中不仅有匡亚明、程千帆等十数位著名学者的 治学方法、教学经验,也有他们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既是一部文学院的掌故文集,也能启发众人对当代文科教育的思考。

无声的北方:清代夏峰北学研究
¥34.01
本书是了解和研究清代学术史及思想史的读物。作为为数不多在晚明就成名、历经明清大变局仍健在的学术领军,孙奇逢承晚明北直隶儒生集团遗产,集北方理学之大成,以其独特的思想,形成了以会通儒学各派为特征的夏峰北学且风靡北方。在整个清代的流变中, 既有以王五修、王法乾、王余佑为代表、以侠儒兼收为特征的河北夏峰北学和颜李学派,也有以“中州十先生”为代表、热衷于理学的中州夏峰北学。到嘉道年间,马时芳承上启下,视野更加扩展到汉唐儒学及诸子学,把 “势”、“理”、“人情”三者通融合,兼容并包以至超出理学。这昭示了夏峰北学走向近代的新前景。


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域外汉籍研究丛书第三辑 中华书局出品
¥34.18
《红楼梦》传韩国始于程刻本出现后的19世纪初期。此书以《红楼梦》在韩国的传,乐善斋译本《红楼梦》及其续书,现代翻译家的翻译本等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为重,分为十章,对《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作了深探讨。


品达《皮托凯歌》通释
¥34.50
古希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品达(Pindar,约公元前518年—前438年),被称为“抒情诗人之首”。品达共有17卷诗歌行世,只有4卷凯歌得到大体完整的保留。这四卷凯歌颂扬那些在泛希腊竞技会上获胜的人。奥林匹亚竞技会最负盛名,但皮托竞技会对希腊人说来意义更加特殊,因为竞技举办地正在希腊人所谓的大地中心德尔斐,而德尔斐神谕是希腊人建城、宗教、政治等各个层面最重要的准则。 本书脱胎于伯顿教授的讲课稿,逐首解读品达的《皮托凯歌》,是引用率很高的品达解释专著。作者从诗句的脉络和文本来理解诗歌本身,必要时对一些语法和翻译问题做了解释,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详细分析每一首凯歌的结构和内容,其中浸透着他对希腊诗歌和希腊传统精神的深刻领悟,不但传达出希腊诗歌本身的诗歌之美,也昭示出诗歌在希腊传统社会中的教育作用。


西方人文社科经典原著选读
¥34.65
本书是作者在设《西方人文社科经典名著选读》研究生课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中央财经大学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拓宽人文社科研究视野,尝试突破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启发学科交叉研究的选题。本书内容是西方古代文本部分,主要由古希腊罗马及希伯莱经典文本组成,除了后一篇的作者是英国近代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外,其他文本的原作者均为古代作家(中世纪之前),所有文本均为英文译本,可以让我们对古代地中海文明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在英文文本下有注释,每一篇之后有中文的读后感与阅读思考题,有助于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掌握,材料作为研究生读物已充分得到学生的喜爱。


钱谦益的“诗史”理论与实践 中华书局出品
¥34.80
本书主要讨论钱谦益的“诗史”理论及其于清代的受史,也论述钱谦益个人的诗史创作实践。分上下两编,上编包含两章,*章考论明遗民性诗学在清初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理论脉络,第二章对钱谦益在有清一代和民国初年的受史行考察。下编包含三章,分别对三组诗歌展文本细读,这些作品均来自钱谦益的《投笔集》。


文学与生活:英语短篇小说名篇翻译与赏析
¥34.80
本书选取英国、美国、爱尔兰等英语国家的十位经典小说家的十个经典短篇小说,尝试翻译与解析。近代以来,英语国家、特别是英美超级大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突飞猛,不断增长的硬实力助长了这些国家对内无止境地追求物质利益的野心、对外称霸世界的强权意志。世界大战是西方物欲与权欲的总爆发,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空间不断受到压榨,精神文明越发没有立锥之地。文学作为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人伦常理的良知再现,自然不能忽视社会发展出现的这些偏差。本文选取的十篇短篇小说,从1843年美国作家霍桑的《拉帕西尼的女儿》到194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飞蛾之死》,时间跨度一百年,空间覆盖大西洋两岸的英美文学家和大洋洲的新西兰文学家,主题涵盖科学伦理、战争创伤、家庭危机、爱情异化、生命哲学与精神疾病等等,100年之内的西方世界发展变化及其对西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造成的影响尽在其中。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代世界,更好地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珍惜中国几千年文明留下的生存与发展智慧,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提高我们在新世界里的文化担当使命感。


诗以言志——沈鹏读鲁迅小说二十四首品鉴(精装) 中华书局出品
¥34.80
本书为结集出版,主要由三部组成: 沈鹏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 ,李建春对二十四首评论文章 ,沈鹏、李建春诗二十四首书法。主要汇集了沈鹏先生创作的组诗《沈鹏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分别由《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白光》《祝福》《药》《风波》《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鲁迅经典作品九篇二十四首构成;李建春先生撰写完成了《沈鹏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品鉴》文章,并陆续在《光明日报》《诗刊》《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本书由沈鹏先生自己题写书名,并收录其篆书作品一副,同时收录作者李建春行书作品二十四首。

真正的信仰者:杨照谈远藤周作
¥34.86
【我与世界挣扎久·杨照日本文学名家十讲】之8 杨照谈“挣扎的信仰者”远藤周作 远藤周作以《沉默》和《深河》名震文坛。临终前,他嘱咐亲人将这两本书放入灵柩,与他同眠。他的文学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告解。 身为日本人,却在母亲的坚持下受洗为教徒,这种非自愿的信仰,使他在身份与所处时代之间长期挣扎。 在长夜般的痛苦与无望中,他终于看见信仰的真容——不是权 威,不是胜利,而是一种静默;温柔的力量。原来,信仰并不高踞在苦难之上,而是悄然栖息于其中。 所有的信念都有其内在的脆弱性。远藤周作的小说就是要点出这份不稳定与脆弱,提醒我们更认真看待自己所相信的。 ——杨照


西南联大名师课·诗词曲赋
¥34.99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之中,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雷海宗、冯友兰、费孝通、王力、吴大猷、任继愈等一众名师,组成西南联大“教育天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孕育出西南联大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现名师的学术风采,西南联大博物馆首次组织编选了这套丛书。丛书内容均选自西南联大名师的经典文章或课程讲义,按不同主题分为十册。本丛书不仅承载了各位名师的思想成果,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操守,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赓续文脉的执着和坚守。


西南联大名师课·中国文学
¥34.99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之中,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雷海宗、冯友兰、费孝通、王力、吴大猷、任继愈等一众名师,组成西南联大“教育天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孕育出西南联大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现名师的学术风采,西南联大博物馆首次组织编选了这套丛书。丛书内容均选自西南联大名师的经典文章或课程讲义,按不同主题分为十册。本丛书不仅承载了各位名师的思想成果,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操守,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赓续文脉的执着和坚守。


西南联大名师课·世界文学
¥34.99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之中,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雷海宗、冯友兰、费孝通、王力、吴大猷、任继愈等一众名师,组成西南联大“教育天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孕育出西南联大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现名师的学术风采,西南联大博物馆首次组织编选了这套丛书。丛书内容均选自西南联大名师的经典文章或课程讲义,按不同主题分为十册。本丛书不仅承载了各位名师的思想成果,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操守,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赓续文脉的执着和坚守。


西南联大名师课·文化常识
¥34.99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之中,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雷海宗、冯友兰、费孝通、王力、吴大猷、任继愈等一众名师,组成西南联大“教育天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孕育出西南联大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现名师的学术风采,西南联大博物馆首次组织编选了这套丛书。丛书内容均选自西南联大名师的经典文章或课程讲义,按不同主题分为十册。本丛书不仅承载了各位名师的思想成果,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操守,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赓续文脉的执着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