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康拉德作品译评系列·之一:黑暗之心
康拉德作品译评系列·之一:黑暗之心
李志
¥39.80
黄昏的泰晤士河上,马洛向他的船员朋友们讲述了自己曾经驾驶一艘汽船,沿着非洲刚果河溯流而上,去丛林深处救援一个名叫库尔茨的传奇探险者的经历。一路上,他目睹了非洲大地荒凉原始的景象,也目睹了殖民者对黑人劳工的种种暴行;在神秘的白雾散去的时候,汽船遭遇了野人部落的突然袭。沉默的原始丛林里,究竟掩盖着怎样不为人所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库尔茨最后的遗言,又给马洛带来了怎样的震撼?一切的答案,尽在这部《黑暗之心》。
每满80减40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艾丽斯·马蒂森(美)
¥39.84
22年写作课导师、英语界小小说*奖项小推车奖获得者艾丽斯·马蒂森创作与授课经验精华总结,带你上一堂既有料,又有趣的写作课。 ·小红帽就该遇上大灰狼,学会制造麻烦 ·主线清晰大过锦上添花,不要舍本逐末 ·少一些心路历程,人物得行动起来 ·卖关子是一门学问,保持“不确定”的吸引力 ·克服对角色的保护欲,具备“虐待才智”   …… 马蒂森是一位极聪明又优秀的老师,她的所有建议都来自对学生具体创作案例以及文坛巨匠经典作品的深剖析。她的分享细腻周到,极富洞察力与同理心,让你在写作这条路上找到共鸣,找到平衡的心态,找到自己的世界。
每满80减40 谛听杂音: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1930-1960年代)(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谛听杂音: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1930-1960年代)(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樊善标著
¥39.97
本书共分三辑。*辑:1930年代“南来文人”的角色和贡献;第二辑:1940、1950年代之交“青年文化教养”的成效;第三辑:1950、1960年代“香港的自我论述”。另有一篇附录《香港报纸文艺副刊研究的回顾》。作者从报纸副刊手,从以上三个阶段详细探讨了香港文学的生产、发展以及个性,涉及《大公报·文艺》、《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新生晚报·新趣》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副刊以及众多的香港作家。
每满80减40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诗经里的古老告白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诗经里的古老告白
夏葳
¥39.99
《诗经》被誉为“世上至美的书”,凝结天地之初的质朴。在光阴中流传两千余年,注你我灵魂深处,鲜活如昨。 本书撷取《诗经》中的经典之作40篇,分为“美眷如花”、 “君子如玉”、“佳期如梦”、“烟火人家”、“浮世人生”五卷。 作者以清雅性灵之笔加以品鉴,阐释诗经的不老情怀,解读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芸芸普众的爱恨嗔怨,酸甜苦辣。让曾经书写吟唱过这些古老歌谣的人重新活过,得以呈现生命之厚和时间之薄。 沧海桑田,沉淀下的是人事,亘古不变的是人情。读《诗经》,沿着这些美丽的字符看过去,千年仿佛一瞬。先贤们丰富的日常,满腹的心思,不经意间被这些诗句丢茫茫的历史长河。恰被几千年之后的你我拾到,一瞬却成千年,今天的我们依然同感同受。
每满80减40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
尚继武
¥40.00
  本书在吸收我国古典小说理论有关叙事写人的思想观点基础上,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方法,从叙事时空、叙事序列、叙事修辞、人物角色、叙事情境等角度,对《聊斋志异》叙事艺术做具体分析,总结、概括《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的特色。该书注重本土观念继承与西方理论借鉴相结合、理性思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严谨论述与形象表达相结合,内容详尽,结构严密,行文流畅,对欣赏、研究《聊斋志异》叙事艺术有借鉴价值。
每满80减40 朗润舆地问学集
朗润舆地问学集
李孝聪
¥40.00
本书是李孝聪教授的一部学术随笔集,分为区域观察、水利审视和田野踏查三个主题。区域观察收录三篇文章,为作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和欧洲历史行总体观察。其中一篇以地缘政治结构为切,阐述中国各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观察视角独特。水利审视部分,则探讨了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堙废原因以及大运河的作用,水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兴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朝的兴衰。第三部分反映了李孝聪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作者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材料,实地考察中国北部及西部重要的古代交通遗迹,展现了不一样的边疆历史风貌。
每满80减40 闽海漫录
闽海漫录
陈庆元
¥40.00
本书收录陈庆元教授二十多年间所写随笔:有赴台湾东吴、成功、东海诸多高校任教见闻,有记叙台湾友朋和他们所著书,以及作者自著及为师友著作所写序跋多篇。作者生于厦门,常年在福州工作,与我国台湾一水相隔,同根同源,故有多次赴台讲学及与台湾学人交往的机会,行诸文字,可以窥见台湾的学术界动态及其与大陆的学术交往;同时作者也是汉魏六朝文学及福建地方文学文献研究专家,成果卓著,在两岸均有很大的影响,所写各类学术著作的序跋,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每满80减40 行脚僧杂撰
行脚僧杂撰
詹福瑞
¥40.00
人文学者的研究特性表现为独立读书、思考与探索,犹如行脚僧趱行于漫漫长路。《行脚僧杂撰》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种,是著名学者詹福瑞教授十年来的学术随笔集,分四辑:问 道学文,怀念詹锳、任继愈、傅璇琮等学界先贤,启发后人;书评杂撰,是对学界同仁学术著作的评骘,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研究的深思考;序跋,介绍著作得失和学术价值,逢 人说项,一片苦心。致辞、演讲、访谈,或长或短,娓娓道来。全书体现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学术道路上的努力前行和心路历程。
每满80减40 卞孝萱晚年自述
卞孝萱晚年自述
卞孝萱 口述,赵益整理
¥40.00
卞孝萱自幼深受家乡扬州学术文化熏染,既得族中老人卞綍昌及乡贤闵尔昌等之勖勉教诲,又因自学文史、书画而多方求教,得以交民初诸老辈,并先后从游金毓黻、范文澜、章士 钊三先生,于近世政治、社会、文化之变迁,以及学林艺坛之掌故,感受既深,见闻亦富。南京大学古典文献所于2006年起约请卞先生“口述历史”,行一个阶段后因故暂停; 2009年9月卞先生遽尔仙逝,口述计划未能全部完成。此书为卞孝萱先生第一阶段口述主要内容的整理稿,分为“师长学行”“旧家往事”“诗人丛谈”“耆老杂纪”“维扬才 俊”“友朋摭忆”“书林漫谈”七个部分,配以相关资料图片,并附卞先生若干文章以供参资。
每满80减40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
(清)段玉裁,(清)焦循
¥40.00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为《清经解·诗经编》之一种。段玉裁、焦循均为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二人所撰《诗经小学》和《毛诗补疏》均为清代《诗经》学名著。其中,《诗经小学》四卷,成书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校勘训释为主,广泛征引三家诗、历代石经及历代注疏,辨析经传异文乃至毛、郑异同,由声韵手,以治训诂。本次《诗经小学》 的校整理,以拜经堂刻本对校。《毛诗补疏》五卷, 为焦循晚年学术成熟期所著,于《诗经》地理名物的考释,尤多精义,而全书主旨则以驳正孔疏及郑笺为主要内容。本次《毛诗补疏》的校整理,以嘉庆年间焦氏雕菰楼刊本对校。
每满80减40 书味自知
书味自知
谢欢
¥40.00
本书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系副教授谢欢的学术随笔集,内容主要是作者读书、购书、藏书的心得以及与前辈学人交往的故事旧闻。作者深耕图书馆学学术史、图 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版本递传变迁、海外图书馆所藏的中国文献情况进行了专业的研究与梳理,并以轻松可读的随笔文字呈现给读者,对于了解图书馆学、版本 学、目录学、海外中国学等领域的*新动态颇有助益。本书为孟彦弘、朱玉麒主编的凤凰枝文丛之一,丛书是凤凰社与学界同人共同打造的文史园地,除学术研究论文外,举凡学人往 事、经典品评、学术札记之文化随笔,旧学新知,无所不包,是作者出诸性情而诗意栖息之地,读者信手撷取而涵泳徜徉之处。
每满80减40 他乡甘露
他乡甘露
沈卫荣
¥40.00
本书是凤凰枝文丛之一,为学者沈卫荣的学术随笔。分为“序说”“藏传佛教”“语文学”“读书”“纪念”等部分。对于蒙元史、藏学、语文学、学术史诸问题多有发明,展现了学 者本人的治学经历与国内藏学研究的前沿水平。作者在回顾总结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之后深刻指出,藏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应某一种思想、权力和利益而建构出一个人们喜爱或 者期待的、虚拟的西藏和藏传佛教,而是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带着批评的精神,来研读藏文文本,观察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和揭示西藏之复杂和曲折的历史, 描述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面貌。
每满80减40 瀛庐晓语
瀛庐晓语
王晓平
¥40.00
本书是王晓平教授治学心得的总结。王晓平教授在域外汉籍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域外汉籍尤其是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心得体会。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星使海客”,回 忆治学之路上的师友们;“潮音涛声”,观察中国学流日本的情况,探寻中日两国文化上共同的文化密码;“棹歌渔讴”,即作者所写的各种书序,集中于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 “若木临风”,收录了作者对于中国经学文献在日本流传情况的研究的书序;“淡云轻烟”则是作者关于自身往事的回忆。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每满80减40 夏夕集
夏夕集
李军
¥40.00
本书分为学术随笔、书评、序跋三部分。随笔内容为公私收藏历代书画、善本碑帖、稿抄本及名人手迹之揭示与考订,以及近现代名家如陈三立、陈寅恪、吴湖帆、傅增湘、王献唐、 沈祖棻、顾廷龙、贝聿铭、王晓湘、陈中凡、冒效鲁、杜威等人之掌故。书评以日本五山版《冷斋夜话》整理本、李之鼎《增订丛书举要》、魏隐儒《书林掇英》、苏精《近代藏书三 十家》等为对象,或商榷,或别有发明。序跋既有书画如陆恢《寄意山水册》、《余少英遗墨册》、《吴平斋手札册》、《吴大澂墨迹四种》,又有手稿如《吴大澂日记》、《顾廷龙 日记》及孙毓修抄稿四种、江澄波著作三种等,谈艺论学,纪事记人,均能言之有物。
每满80减40 “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40.00
本书是2020年度“北京文艺论坛”所收录的优秀论文集,重表达各位学者、专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表达等领域的看法与心得,还有对文学艺术未来的展望。书中文章的作者多为一线从业人员,以及各高校从事文艺研究的学者、教授,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多年,并已发表著作,所著文章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美术、书画、舞蹈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每篇文章都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部分文章也结合了2020年所发生的热事件,从中可窥见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状况,并对未来产生构想。
每满80减40 温疫论 温热论
温疫论 温热论
(明)吴有性 撰,(清)叶桂 撰;张志斌 整理
¥40.00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撰。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温疫论》充分体现了吴有性对温疫的新认 识,从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规律、辨证体系、治法方药,到诊断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可说是细致周到,对后世温病理论的发展及温病的临牀治疗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温热论》为清代临床医学家叶桂携徒弟游于太湖洞庭山,在舟中口述,由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由唐大烈修改整理者,名《温证论治》。 叶桂的学术特色在于他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既简洁明了,又逻辑严密,抓住了温热病发展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十分便于临床医生的学习使用,有着极高的临床适用性。
每满80减40 平斋晨话
平斋晨话
戴伟华
¥40.00
本书收入戴伟华先生近三十年的散文、随笔、序跋、书评、书信等精选文章。其中包括扬州轶事、读书随笔、学术随笔、会议致辞、纪念文章、追思文章、书评、论学谈艺书信、访 谈、著述序跋等。有论及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古代诗人、词人的学术随笔,也有追忆近现代著名学者如任中敏、傅璇琮、罗宗强等以及探讨当代学者陈永正、王小 盾、徐俊、胡可先等人的散文、书评,内容丰富,饱含深情,是一部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学人随笔集。
每满80减40 三余书屋话唐录
三余书屋话唐录
查屏球
¥40.00
《三余书屋话唐录》为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读书札记与学术随笔之结集。所谓“三余”者,即三余圩,乃其故乡之旧名。而作者研治唐代文学多年,所作札记、随笔、评论多与唐学相 关,故名“话唐录”。此即书名所由来。全书分为“堂下蹑尘”“学林撷英”“海外揽胜”“丛札漫忆”四部分,凡文章二十六篇。“堂下蹑尘”卷收录作者读书札记数篇,所作札记 均缘于刘学锴、郁贤皓、傅璇琮、王水照等前辈大家的学术名著;“学林撷英”卷主要是作者对于当下唐代文学领域几部研究著作的评论文章;“海外揽胜”卷收录作者关于域外汉学 的书评、书序;“丛札漫忆”卷则是作者的数篇学术随笔,其中几篇追忆了祖保泉、王运熙、郁贤皓等前辈学人。
每满80减40 苏轼散文修辞研究
苏轼散文修辞研究
谢晴
¥40.60
本书运用汉语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展现了苏轼散文修辞的风貌,探讨了苏轼散文修辞 的动因,梳理了苏轼散文修辞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及对后世的影响。绪论部分概述了苏轼散 文修辞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等。前三章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句法修 辞、辞格运用和篇章修辞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对苏轼散文修辞的风貌、成因及成就进行考察。 后四章联系苏轼散文的题材、体裁等,探讨了苏轼散文在修辞手法和体裁样式两个方面对前 代散文修辞的继承与创新,并做了苏轼散文修辞对后世影响的专题研究。结论部分简述了苏 轼散文修辞在古代散文修辞史上的地位、贡献与影响。
每满80减40 《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精)  中华书局出品
《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精) 中华书局出品
李树军著
¥40.80
作者从周代社会交往的角度,对《诗经》的内容、《诗经》在周代社会中的作用、《诗经》与礼乐的关系、《诗经》的编辑等问题,行系统研究。同时,作者通过《诗经》的内容描写,对周代的邦国、朝见聘问制度、社会宴享、礼乐交往、战争、婚姻等行研究,并提出若干较新颖的观。
每满80减40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精)--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中华书局出品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精)--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中华书局出品
何悦玲著
¥40.80
本书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路,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从关系认知、“史补”观念、传“奇”书写、“春秋笔法”四方面手,探讨它们各自生成的“史传”渊源及内涵变迁。在思路上既注意把握两者的“家族相似性”,又注意阐释两者的本质区别。同时,概念的建立与使用,也是试图努力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