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故事——中国传统造物的礼仪与审美
¥88.88
本书以中国传统扇子器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认识扇子的发展历程、不同属性特,来窥探中国传统造物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整体文化特征。书中将人类器物设计制造的精神旨向,判别区分为实用性、礼仪性和审美性三大类别。扇子作为一种独特的器物,对实用性、礼仪性和审美性有集中体现,在历史上发展出实用之扇、礼仪之扇和审美之扇三大体系,本书即以此为基础展论述,通过扇子贯串起礼仪文化、工艺美术、书画艺术、造物设计、舞台艺术、文化交流等丰富内容。本书结合了时代要求,继承创新,通过扇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并展示出来,让读者通过小小扇面领略大国风采和文化魅力。
增补法帖提要
¥90.00
《法帖提要》是张伯英先生在所著《帖平》等著作基础上完成的有关对存世法帖的内容版本、书法艺术、文献价值、真伪优劣等诸多方面评定的鸿篇巨制。1935年初至1938夏,应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之约历经三年有余完稿。1996年8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整理,山东齐鲁出版社影印出版,其中《法帖提要》部分亦得面世。张伯英先生著《法帖提要》(稿本)列子目凡 527 种,其中丛帖326 种,单帖 175 种,余 26 种隶属诗文録钞、题跋笔记、砚铭图赞、碑碣杂刻等非属法帖范畴。单帖中,清李宗瀚摹刻的孔子庙堂碑前后出现两次,前曰“重摹庙堂碑一卷临川李氏本”,后曰“重刻庙堂碑一卷临川李氏本”。两处提要文字略异,大意相同,当属同一帖本重见再叙,实际单帖 174 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共收藏《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二百一十九函。提要稿本分为手稿和誊清稿。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法帖提要》部分大多为张伯英先生行书小楷墨迹,然也有少见正书小楷。另见部分正书小楷和蝇头小楷非张氏书,似是他人代笔或是誊清稿中的一部分。该书名为《增补法帖提要》,即为增补者仔细整理、校,力图为碑帖学研究者完整呈现这一重要工具书。
江户艺术论
¥90.70
《江户艺术论》一书收录了永井荷风关于浮世绘、歌舞伎和狂歌的十篇文章,其中尤以对浮世绘的研究为精深隽永。周作人曾深受其影响,在自己文章里反复引用荷风的文字,共鸣于荷风所谓的“东洋人的悲哀”。 与西方人对浮世绘在形式上的新奇之美的推重不同,荷风对浮世绘的赏鉴有其文化与审美的特别寄托。浮世绘诞生于锁国的江户时代,出自与虫豸同然的町人之手,制作于穷街陋巷的出租屋中,与官家崇尚的艺术相去甚远,却以其暗沉优雅的色调,反映出专制之下庶民生活的悲欢与浮梦。 荷风在本书中勾勒了浮世绘的起源、传承、高潮与衰落,对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浮世绘大家及其代表作做了精审、体贴的分析,仿若导览人,带读者通过浮世绘的画面,重回江户时代,领略歌舞伎演出的盛景、吉原不夜城的欢乐,以及郊野与都市风景的闲雅。 荷风构建出的江户世界,映射出他对庶民生活勃发的生机的礼赞,对日本传统风物风俗的追念,对柳巷花街隐藏的悲哀颓废之美的欣赏,由此形成独属于他的唯美世界,而在其中,暗自寄寓着他对当时日本西化的浅薄与政治高压的批判。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六辑):比较场所
¥95.00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六卷,收录作者2012至2019年的15篇论文和讲稿,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绘画,六朝艺术,美术史方法论等方面,以独特的“细读”方式深分析了宝山辽墓、马王堆汉墓、中山王厝墓等古代墓葬中隐藏的细节,找寻礼器的意义,追溯山水画的起源,提取出了大量被忽略的信息。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史如何被研究、被书写成为新的焦,在过去和当代的艺术之间、在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联系。
中国文化之美
¥96.60
读懂中国文化之美,寻索华夏大地五千年美的历程。 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之美,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艺术表现与日常生活中。本书由美在精神、美在艺境、美与生活三部分组成,选取引人驻足的13个坐标,图文并茂地呈现中华大地上镌刻的文化与大美。 中国之美,美在品格:国学、礼乐、辞章是绵延千年的底蕴。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文质彬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君子修为;天人合一、中道之美是礼乐文化的核心;辞章在韵律、意象和情感上都营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之美,美在艺境:书法、丹青、纹饰、色彩是中国审美精神的具象呈现。书法是直指人心的艺术,在浓淡疏密的线条中展现出人格襟抱;丹青水墨呈现出形神兼备、平淡天真的意境追求;从故宫纹饰中,可领略文化的延续与承袭;从敦煌壁画中,可窥见独特的色彩美学体系。 中国之美,美在生活:服饰、戏曲、建筑、器物无不体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传统服饰华美精致;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从屹立千年的木构建筑中,可体悟“宛自天”的工匠精神;青铜器、陶器、漆器、玉器……丰富多彩的巧美器物,是中国人生活巧思和审美趣味的呈现。 泱泱中华,文明何其博大。在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中,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寻索大美中国的精神源流和蕴藏其间的中国智慧。
雕刻灵魂的表情(并行)
¥98.31
具有700年历史的古典戏剧——日本能乐于2001年与昆曲同时被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高度融合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古典歌舞剧,表演使用能面。能面造型具有超越雕刻艺术品和舞台道具的实物性,凝聚俳优心志与艺道,代表专演逝者往事的能乐戏剧精神。其不仅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亦在世界面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面师及其匠心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传承的缩影。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启发全球视野的当代名家25讲
¥99.90
当全球艺术史遇上东方历史文化—— 更广阔的视角,更多元的方法,更丰富的议题! 从古代的绘画传统,到百年前的商业广告…… 囊括考古、收藏、书法、礼器、建筑、园林等领域—— 25位全球一线学者共读中国艺术! 《如何中国艺术》是“布莱克维尔艺术史指南系列”中国卷,重磅汇集25位艺术史领域全球一线学者,由包华石、蒋人和主编,巫鸿、白谦慎、杨晓能、伊沛霞、杰西卡·罗森、文以诚、卜寿珊……在此书中各以一章篇幅,梳理中国艺术不同面向的基本问题,以及有关研究的最新思考。 活字印刷为何没有满足中国的技术需求?荷兰印刷的黄金时代,与文震亨《长物志》反映的艺术收藏市场是否有所共鸣?欧洲“明暗法”传后,中国肖像画的形似与神似又如何转变?铜镜的历史衰落与玻璃镜的时尚改易如何发生交叉? 尼采说:“从大洋深处眺望海岸,你也许能第一次看到海岸的全貌;再度靠近海岸时,你就强于那些从未离过海岸的人,你能更全面地了解海岸……”
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
¥100.00
这本装帧精美、图版丰富的作品,是潘诺夫斯基根据195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发表的“美术史中的文艺复兴问题”四场讲座内容修订而成。该书章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有关艺术和学问复兴的文献;区分了视觉艺术上回归古代与回归自然的两个方面;主张文艺复兴的自我意识,而否认其为一种自我欺骗。第二章试图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所谓的早期文艺复兴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加洛林时代文艺复兴与12世纪文艺复兴;作者认为两次中世纪复兴均是有限而短暂的,而唯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了古典形式与古典内容的重新结合,是全面而持久的。第三章阐明了意大利14世纪绘画尤其是乔托和杜乔带来的创新与影响;而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北方的发展甚至主导了意大利艺术。后一章讨论了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在雕塑、建筑以及绘画中的发展,强调了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与尼德兰艺术之间的联系。 《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的正文及其所附的大量注解,无不显示出作者渊博的学识与缜密的逻辑。对于美术史学界与历史学界而言,它都不失为一部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学术性的理论著作,所提供的思想与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雕刻大地
¥100.99
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公众视野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和立场植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林璎关注地球环境多年,目前正在创作一座基于网络的纪念碑作品——什么正在消失?。作品聚焦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呼吁我们抵御这场人类共同的危机。
小顾聊绘画:一场西方艺术脱口秀(共2册)
¥112.99
艺术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一场西方艺术脱口秀,零压力无门槛,带你轻松了解艺术家! 《小顾聊绘画·壹》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新型的解读形式向读者讲述9位世界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充满戏剧性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奇才透纳,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凡·高,舞女控德加,还有苹果男塞尚。 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小顾聊绘画·贰》中顾爷继续以艺术爱好者的身份,鲜活有趣接地气地带领读者游览7位著名艺术家的人生长廊,寻找大师作品中的“烟火气”。 传奇人物丢勒,叛逆分子库尔贝,谜男子弗美尔,金色画家克利姆特,怪才少年席勒,万人迷马奈,还有被“男神”们包围的女子莫里索。 一本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艺术故事集,一场酣畅淋漓的艺术“脱口秀”,让你分分钟爱上艺术!
中国美术史
¥115.99
古画流传至今,辨真伪难,断代亦难。本书选择中国美术史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能够体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扼要介绍,以期读者对中国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有一个概括了解。
观念与实践:当代艺术的教学现场
¥117.60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享誉世界的著名艺术家,同时也曾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徐冰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理念,同时不断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学思路,其学生在学院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发展是其教学思想最直观的视觉呈现。本书通过课堂实录、教学思想综述、徐冰的教学文字、访谈对话和讲座稿等多个角度剖析和研究当代艺术教育一种可行的维度,为观者提供一个当代艺术体系的角度和路径。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118.00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在多种语言的回音室中流动、循环。而留学海外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人又将其从日语、德语、英文等语言译回中文,并应用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中,一步奠定了谢赫“六法”在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在这部创新之作中,著名艺术史学者柯律格运用多元材料,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既定的边界,以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艺术史的边缘和被形塑的“中国画”。
新中国美术家. 李斛
¥118.80
本书为“CAFAM·新中国美术教育家”系列。李斛是新时代中国画改良的一代先驱,以《三峡夜航》《关汉卿像》《广州起义》等大型出题创作广为人知。本书呈现李斛各个艺术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并对近半数作品行了重评讲,辅助读者解读。同时收录李斛数篇经典自述文章和美术史学者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并呈现了李斛中国画创作及教育思想。
图说西方艺术系列(套装共4册)
¥123.99
《图说西方绘画艺术》 西方绘画始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与其他艺术如雕塑、音乐、舞蹈等等一起发展起来的,与人类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而在漫长的中世纪,绘画作为宗教的艺术而存在。 西方绘画,呈现出与时代发展和人类精神发展同步运行的特点,表现了画家审视自然、社会和自身所持的思维观点,表现了自然和社会所透露的主观化情绪。 我们在《图说西方绘画艺术》中循着历史的走向,介绍了西方绘画艺术从初始的岩壁画、陶画到现代多姿多态的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介绍了西方不同时期的绘画流派及代表人物,对其中世界大师级的画家做了生动讲述,也是与读者一同从远古走到了今天,一同领略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丰富和璀璨,一同开启心智,培育人文精神。 《图说西方工艺美术》 从古到今,西方工艺美术有着许多脍炙人口之作,如丹麦的《太阳马车》、米诺斯的《持蛇女神》、古埃及的《图坦卡蒙金面具》、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古波斯精美的金银器、古罗马的青铜工艺品、中世纪的玻璃镶嵌画、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刻……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图说西方雕塑艺术》 古埃及雕塑内在神秘,期冀“永恒”; 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之美”; 罗马人在肖像和纪念碑雕塑上,以宏伟取代了典雅; 黑暗的中世纪,为上帝歌颂光荣的哥特式艺术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雕塑杰作,技巧完美、气魄宏伟、思想深刻; 巴洛克风格的雕塑更加世俗化; 洛可可艺术纤细柔弱; 新古典主义艺术以美的理论风行一时; 而浪漫主义以强烈的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 现实主义运动诞生,罗丹在现实中寻找灵感,叩响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你会对西方雕塑进行一次全景式的巡礼,从而轻松获得丰富的艺术知识,提升审美素养。 《图说西方建筑艺术》 西文建筑在世界建筑名上占有重要地位,读其建筑史就是享受史诗般的精神盛宴。 《图说西方建筑艺术》将为你系统地介绍西方由古到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以及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建筑乃至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都将一一呈现在你眼前。你也可以从中领略各种建筑流派、建筑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的风采。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
¥124.80
毕加索×高更×马拉美×里尔克×马蒂斯×伍尔夫 花神咖啡馆 黑山学院 蓬塔旺 伏尔泰酒馆 威尼斯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热潮兴起。从城市街道、自然村落到海岸岛屿,从私人住宅到公共咖啡馆,知名艺术聚集地及聚会场所激发了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力。 在本书中,资深学者玛丽·安·考斯流连于现代主义诞生之地。卡夫卡与爱因斯坦常去的布拉格咖啡馆,高更及众多艺术家流连的法国阿旺桥,毕加索在巴塞罗那的聚会地……我们看到一场“流动的盛宴”,现代主义大师依次登场,极具先锋色彩的时代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伟大的虚构2
¥124.80
这本书,就像时光机器,你可以回到经典诞生的地方:巴尔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纽约、伍尔夫的伦敦、海明威的西班牙,还有奥尔罕·帕慕克的土耳其……这是一本地理学与文学的跨界之作,它独辟蹊径,从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文本,梳理近二百年来的世界文学思潮,讲述在不同文学思潮下、不同地域里,不同作家处理文学素材的差别和特。读者可以从中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掌握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发现经典诞生的秘密和价值。
日本东瀛艺术图库:日本艺术之美(套装共5册)
¥125.00
从早期日本对中国佛画的学习,产生了日式“垂迹画”;由对“唐绘”的模仿,发展为纯本土的“大和绘”;受宋元水墨的影响,独创了深藏禅机的日本水墨画;以及明治维新以后受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近代日本画”......日本绘画在对传统文化的眷念为主轴,外来文化不断刺激为辅线的背景下,以“全盘受,逐渐吸收”的态度,滋养丰厚了本国文化,并形成独特的体系,构成了具有包容性的绚丽丰富的绘画世界。
世界艺术瑰宝(套装共5册)
¥128.00
世界艺术瑰宝(套装共5册)
摩登世界和多元装饰:装饰艺术运动20讲—摩登的多元装饰,回溯现代设计起源。
¥128.00
在一定程度上,装饰艺术运动可以被视作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抗和背离。早期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强调手工价值、并以原始朴素为特征的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还是强调对自然元素模仿和提炼的新艺术运动,都成为被装饰艺术运动吸收和利用的传统元素,并且前二者所具有的对于生命原始冲动和创造性能力的肯定,在装饰艺术运动中也有着鲜明的表现。另外此前的任何主流艺术元素几乎都在20世纪早期的西方艺术实践中被综合地运用,从而共同汇成了持续三十多年的装饰艺术风潮。因此可以说,装饰艺术运动是一种多面体式的具有复合特征的艺术现象,它拒绝任何将其简单化为某种或某些艺术风格的企图。 但其实,装饰艺术运动即“Art Deco”这一名称的确定,却远远晚于这一运动实际出现的年代。世界上*次使用这一词语并指涉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潮的,是于1966年在法国巴黎所举办的一场艺术作品展览,当时这个词语被用来专门指称20世纪首个二十年间发生在法国的装饰性的艺术作品和风格。从那时起,在遍及西方主要地区的各种艺术类出版物中,“装饰艺术”始被广泛提及,并很快超过了这个词语所具有的原始意义,而被用来泛指西方世界中大致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年代的整个艺术风潮。特别是在1968年,英国艺术史家比维斯·希勒(Bevis Hillier,1940—)在他的专著《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Art Deco of the 20s and 30s)中,对“装饰艺术”这一词语与20世纪初期艺术风潮的内在关联作了清晰的界定,从而为装饰艺术运动在理论上作出正名。由于20世纪初期的法国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不及英、美等典型工业国家,因而“装饰艺术”在希勒等人那里主要指的是档次较高的奢侈性的装饰类艺术志趣与行为。不过,这种限定在后来的美国评论者那里被破了,他们扩展了这个词语的意义和范围,用来指涉不仅包括奢侈性装饰艺术,而且还包括大众流行类装饰艺术,有时甚至更加强调后者的重要性。这种变化反映了整个装饰艺术风潮的重,曾经发生过从巴黎的浪漫式向美国的现代式爵士型通俗艺术的某种转变。
新艺术的自然与曲线:新艺术运动20讲—剖析新艺术的柔美,回溯现代设计起源。
¥128.00
西方艺术史上的所谓“新艺术”,即Art Nouveau。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法文词汇。严格来讲,“新艺术”运动是一个有欠规范的名称,它所指涉的真实对象是百余年前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艺术设计思潮及艺术实践的总体风尚,但其范围并不局限于法国。Art Nouveau一词仅仅是法国对于上述思潮和风尚的称呼,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这同一种艺术风潮则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在奥地利,这一思潮和风尚被称为“分离派”运动(Secession),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运动(Jugendstil),在意大利则被称为“自由风格”运动(Stile Liberty),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名称各异,但若从总体的和历史的观来看,与19世纪前期和此前的西方艺术风格相比较,在各个国家发生的上述这一思潮和风尚又都同时体现了一个“新”字——它们都是对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正统艺术风格的更新、扬弃乃至背离。因此,在这一意义上笼统地以“新艺术”来称呼它们,却也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必须同时记住,在“新”这一共同特征下,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也有着诸多差异。 新艺术运动发端于19世纪末,大致结束于20世纪初,它是一种广泛的艺术思潮和艺术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包括欧洲大陆、英美及其有关属地。以及部分东亚和中亚地区。新艺术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跨越世纪转折的艺术潮流,它前承19世纪中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后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流行来的装饰艺术运动,以及后来的现代主义思潮,因此新艺术运动作为一种转折和过渡,在西方美术发展及工艺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