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郑燕飞
¥44.50
本书论述了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背景、意义、哲学基础;论述了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性,阐释了中医理论思维的形式和特质、中西医理论思维之比较,指明中医理论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路向;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现状和困惑,探讨了解决中医临床思维的策略以及临床思维诊疗模式的构建;介绍了方药应用思维模式,从经方、名方、专方、小方、自拟方、辨体用方、主病主方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中医思维与方药应用的关系,一步揭示中医思维程序的规律性。
49元5本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
王琦;骆斌
¥44.50
本书是作者对中医证候、中医诊疗疾病模式的渐性探索、研究、反思的总结和归纳。作者通过对医学模式、中医诊疗模式的回顾,以及证候的研究,一步对辨病论治深度思考、对辨证论治反思,同时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系统梳理、构建学说,逐步形成了一个渐、清晰的研究思路,终落脚于对中医诊疗模式的反思、探索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合于临床实际的辨体- 辨病- 辨证诊疗模式。三辨诊疗模式的提出是中医诊疗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和发展,更是中医诊疗模式不断完善的结果。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为医学诊疗模式的研究、辨病论治的研究、辨证论治的研究、辨体论治的研究、辨体- 辨病- 辨证模式创建与应用。作为研究性专著,本书对于中医诊疗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
刘民叔扶阳思想与证治精粹
余大鹏
¥44.50
刘民叔(1897—1960年),四川成都人, 少时跟随祖父、外祖父学医,后来从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深刻钻研国学和古中医学,再后来又侨居上海行医,一生致力于古医学的复兴。刘民叔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科,早年熟练运用经方,如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等经方原方治疗时疫杂症;晚年探索以扶阳理论指导治疗肿胀、肿瘤等疑难重症。治疗杂病时刘民叔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熟练运用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扶阳,常用大剂的姜、附、桂、硫磺等。生平著有《鲁楼医案》、《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肿胀编》、《华阳医说》、《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神农古本草经》等。 本书收集了很多的原始资料,以及近代的中医史料,从刘民叔成长的历程,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深刻的体会和挖掘刘民叔的扶阳思想,丰富了运用经方和发展经方的方法论。同时,作者认为本书对刘民叔的扶阳思想和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和发掘也是很深刻的,有价值的。
49元5本 诗香经典.《伤寒杂病论》
诗香经典.《伤寒杂病论》
刘纪青
¥44.50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工作者的经典著作,但其原文晦涩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背诵起来难度很大。目前一些现代的译文版本参差不齐,有些难以表达古人的原意,有些显得冗长拖沓,不但浪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也可能将人们引歧途。现将四大经典的原文,用七言诗的形式行了翻译,既朗朗上口,又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助于激发起人们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校园工作正在稳步推,学习中医药的热潮已经到了!相信此丛书的出版,将会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将会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9元5本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外科临证治验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外科临证治验
王万春;喻治达
¥44.50
喻文球教授是江西省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的主要创始人,名中医,江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行医四十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外科理论行创造性发挥,他重视脾肾在外科病治疗中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喻文球老师是从基层的乡村医生做起,临床经历丰富,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加之他自身的悟性很高,思维敏捷、活跃,又有幸跟随国内中医外科、皮肤科多位名医学习,不断的充实提高,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 本书旨在传承、发扬当代中医外科名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
49元5本 中医方药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中医方药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王辉;龙旭阳
¥44.50
本教材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教材,本教材是配合中医中药传承教学改革的首套教材。根据中医院校非中医药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中药学、方剂学课程特与教学大纲要求,针对中医院校非中医药专业培养目标,在参照现有中药学、方剂学教材编写基本体例基础上,突出中药学、方剂学常识知识要,避免知识难。同时注重中药学、方剂学课程有机结合。使教材更适合非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49元5本 中医综合素养(现代学徒制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中医综合素养(现代学徒制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夏丽娜
¥44.50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现代学徒制教育、确有专长人员教育及各大中医药院校的特色中医传承班教学使用。课程设置应密切贴近社会需求,强调中医医德、修养、思维、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升。 本教材的特点在于性、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性是指本教材内容涉及中医学徒生在中医素养方面应该具备的各方面要求;思想性是指能使学徒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认识并掌握中医思辨规律,将其熟练运用于实践之中;时代性是指本教材根据新时代形势下中医对学徒生教育的要求而编撰;文化性是指本教材根据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为提升中医学徒生的文化底蕴而编撰。
49元5本 医海点滴
医海点滴
曾培杰;陈创涛
¥44.50
本书以中医理法方药为主线,讲述了作者跟师学习中医的滴知识和记录中医日有一得的精神。作者在从师过程中将所思所得、所见所闻汇集一处,用中医独特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大众化的表达,将精深的医理、灵活的法度、奥妙的汤方、神奇的中药妙趣横生地介绍出来。书中观独特,悟性新颖:既有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亮,又有一篇又一篇的医道感悟;既能够发中医人思维,也可以启发医门学子对中医的悟性。这部以师长传道、学生记录发挥的中医普及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中医初学者、爱好者,阅读起来无阻力,不费解,在轻松学习之余,能够学到大量的中医知识。
49元5本 刘茂才医论医案精粹
刘茂才医论医案精粹
卢明;刘晓俊;华荣
¥44.50
刘茂才,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本书是对刘老师六十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分为杏园漫谈、医理探微、临证心悟、医案撷英四章。前三章为医论部分,内容大多已在出版物上公发表,此次整理略有删减及修订,部分为刘老师会议讲稿或早期读书笔记等,内容涉及中医药发展的思考、脑病学科建设的构想、临床救治的困惑及思路,以及疑难病症的治疗心得。医案撷英共涉及中医病证30种,其中脑病相关疑难危重疾患医案超过一半,不仅展示出刘老师经常强调的“基于内科(脑病),兼顾多学科”的临床诊治思维方式,还可看到其治法用药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是其数十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充分体现。每一案后附有按语,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对老师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
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
杜刚
¥44.76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所组成的 相关的医疗团队,针对医疗过程中特定的诊断、疾病 或手术,在合适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路线安排的 *的治疗过程,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 医疗成本、增强患者满意度的新型医疗管理模式。然 而传统的临床路径的管理和控制大多基于手工和纸质 文档的方式,严重制约了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   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临床路径实现电子化和自动 化是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和推广应用的必由之路。   然而,现有的工作流技术很难处理带有变异的临床路 径建模和管理问题,特别是临床路径具有知识密集、 变异复杂及其模糊性的特点。因此,《电子化临床路 径管理——建模、变异监控与处理方法研究》探讨了 实现临床路径电子化的三个关键问题:临床路径工作 流的可重构建模;临床路径变异处理方法;临床路径 变异监控和诊断。   本书主要内容源于作者杜刚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 ,结合了近十年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医院管 理咨询项目以及研究团队在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积累, 突出管理学和医学的交叉融合,理论、方法和实践都 较为翔实,可以为临床路径服务改进和临床路径管理 创新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本书既适合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领域人员阅读,也 适合作为管理科学、医院管理、服务与运作管理等专 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或MBA 参考教材。
49元5本 和病友聊大动脉炎:我们与你同行
和病友聊大动脉炎:我们与你同行
姜林娣
¥44.90
大动脉炎是罕见病,患者多发血管病变,累及重要脏器,既往缺乏规范诊断、治疗,导致患者预后差。目前社会面对于大动脉炎的宣教少,患者对疾病不了解,身心受到影响,依从性也不佳,因此,本书作为大动脉炎的患者宣教书,有助于患者针对大动脉炎的疾病社会面管理以及相关治疗知识的普及。
49元5本 儿科临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
儿科临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
陈燕惠 主编
¥44.99
儿科是“哑科”,儿童患者不会和医生交流,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量表可以帮助儿科医师更加精准地行疾病的评估和临床诊疗。本书介绍儿科急诊分诊、预检、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死亡风险评价、儿科各系统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常用评定量表及使用说明。本书量表按使用频度,采用表格形式编排,力求达到一目了然。本书适合儿科专科医师,也适合广大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儿科研究生、医学生阅读参考。
49元5本 实用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实用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葛艳红、张玥 主编
¥44.99
本书详细介绍了内分泌科的护理管理、常见风险评估与防范、内分泌功能试验的护理、疾病护理、常用药物、护理操作、仪器操作等。本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49元5本 急诊用药速览 第3版
急诊用药速览 第3版
张志清、樊德厚 主编
¥44.99
本书为急诊科临床医师、药师实用的速查工具书之一,重介绍急诊中常见的各类疾病的诊断要、治疗方案,同类可选药物的特、用法、不良反应等内容。本书内容翔实、条目清晰、针对性强,是一本十分切合急诊实际需要的药物指南。本书可供从事急诊工作或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参考。
49元5本 实用消化内科护理手册
实用消化内科护理手册
何文英、侯冬藏 主编
¥44.99
本书详细介绍了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及常见风险评估与防范,消化内科护理技术、手术监护技术,常见疾病的诊疗及护理要和难、常用药物等,并介绍了消化内科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本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49元5本 实用儿科护理手册
实用儿科护理手册
郝群英、魏晓英 主编
¥44.99
本书详细介绍了儿科护理组织与管理、护理技术、疾病护理、儿科常用药物及标本收集、常用诊疗仪器使用方法、诊疗技术操作。本书内容丰富、实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49元5本 职业性尘肺病临床诊治实用手册
职业性尘肺病临床诊治实用手册
李颖、罗光明、张贻瑞 主编
¥44.99
本书共9章,总论部分主要是呼吸系统、尘肺病的概述,分论部分主要是阐述尘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尘肺病的治疗、尘肺病并发症的诊治、尘肺病的康复,并有尘肺病的护理和常见技术的操作规范,旨在更好地帮助读者尽快掌握临床诊疗技术,提高诊治效果。 本书可作为尘肺病科各级临床医生工作和学习用书及参考资料。
49元5本 实用手术室护理手册
实用手术室护理手册
王立红、田溢卿 主编
¥44.99
本书详细介绍了手术室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人员培训及护理技术、各科手术护理配合、手术室用药、手术室设备操作等内容。本书内容系统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作为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士继续教育用书。
49元5本 医学免疫学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
医学免疫学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
丁军颖、崔澂 主编
¥44.99
《医学免疫学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主要介绍了各类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相关疾病阐述了其临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分子检测技术,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基于蛋白和组织学等层面的不同分子免疫学检测技术,基因相关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结合当前全新生物信息学的免疫学交叉学科技术的发展,基于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增殖病感染及传染性疾病、血液病、遗传病、肿瘤、生殖免疫学和超敏反应免疫学临床诊治的相应免疫学检测技术。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供高等院校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和病理科等专业本科学生、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还可供从事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人员和实验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卫生检验工作的科研人员阅读。
49元5本 325常见中草药识别应用彩色图鉴
325常见中草药识别应用彩色图鉴
于俊林、胡彦武、秦汝兰 主编
¥44.99
  本书收录了325种常见中草药的中文名称、别名俗名、基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产地、采收加工、药材识别、性味功用等内容,几乎每个品种配2张植物或药材识别图片。在品种的收录方面侧重药食同源、药食兼用的品种,在地域选择方面侧重北方常见的品种。   本书可以作为中药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中药爱好者和民间百姓学习中药知识、应用中药行食疗保健的参考。
49元5本 名老中医黄英儒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精选
名老中医黄英儒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精选
黄英儒、黄国东、黄晓 主编
¥44.99
本书包括常见病症临床经验精选、中药优选应用、脉诊经验谈和舌诊经等内容。临床经验精选内容包括20多种临床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方剂治疗等;中药优选应用重介绍了功效类似中草药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根据病症的不同行选择和配伍等内容;在特色舌诊中作者将自己几十年临床总结的舌诊方法和经验从舌苔、舌色、舌形等基础知识到舌体应内脏反映、具体病例解析等逐一详细阐述。本书实用性和学术性均较高,创新内容较多,为名老中医几十年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总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合中医师、中医药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