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韬 三略全鉴
¥19.20
《六韬 三略全鉴》在校译之时参考了多个版本,力求做到注释详细准确,译文通俗易懂,并且在每篇的开头设有题解模块,使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以方便阅读。《六韬》《三略》于宋代被《武经七书》编入,成为广为流传的军事教科书。《六韬》是先秦军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全篇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对话的形式编写而成,内容涉及治国、用兵、战术等各个方面。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 “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三略》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博采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之长,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之道。《六韬》《三略》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


天工开物译注
¥19.99
《天工物》是目前世界上*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天工物》在一些欧美国家广受重视,在法、英、德、意、俄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大图书馆都藏有此书不同时期的中文本。全书共十八卷,123幅图片。其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本次出版以崇祯十年南昌府本为底本,由我国著名的科学技术史院士潘吉星先生行了校注和翻译。其在中外科技交流史研究上和《天工物》及工艺传统研究上建树卓著。


艺林汇考饮食篇
¥21.36
《艺林汇考饮食篇》七卷,清代沈自南辑。按饔膳类、羹豉类、粉饎类、焦脍类、酒醴类、茶茗类六大类介绍饮食名物训释,旁征博引,汇集了历代大量相关资料,作者的论述亦颇有见地。本书为食品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中医食疗的相关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康熙二年(1663)初刻本为底本。


墨子
¥21.99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知闻疏通其惑"。 此版《墨子》选用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为底本,行标,除明显的注文错误径改外,皆依原本。毕沅校注抽出,作为注释至于每段之后,更加便于作者阅读。


论语(套装共2册)
¥22.20
本书共有两册,其中包括繁体参照版等内容。


墨子译注
¥22.99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知闻疏通其惑”。张永祥所作的译注,在每篇头都做解题,讲明大概内容,类似于导读;解题后为正文,正文后为简明的注,释梳理文字,随后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每篇末尾有详细的评析,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行古为今用的阐释。这一系列的整理工作,非常有利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二卷)
¥23.35
本书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基本、可信的依据。


孔子家语--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24.60
孔子研究书 《孔子家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本书是《孔子家语》的全译全注本。此本以《四库全书》本《孔子家语》为底本,在译注时,参校《四部丛刊》本,及又见于《史记》、《礼记》等书的相关篇章。分段则据《四部丛刊》本。本书是在研究基础上撰成的,每篇提要精练概括,注释详尽准确,译文通俗流畅,前言也别有见地,是可读可参之书。

《袁了凡静坐要诀(增订本)》
¥25.20
此书的主体部分是标整理明代养生著作《静坐要诀》,作者为晚明著名的士人袁了凡。袁了凡,名黄,号了凡,因著有《了凡四训》和推行“功过格”教人行善积德,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有《静坐要诀》、《祈嗣真诠》、《摄生三要》等养生类著作。其中《静坐要诀》为近代提倡静坐养生的蒋维乔等人继承和提倡,得到广泛的传播。 本书稿前有严蔚冰撰写的导读,文后加了若干注释,并附有《摄生三要》等相关文献。 此次增订,增加了袁了凡解答静坐实修问题的两封书信,并对原版内容行了文字修订,升级了装帧设计。


穆天子传译注 燕丹子译注
¥26.99
《穆天子传》出自汲冢竹书,记周穆王巡游四海,见帝台、西王母的传闻。文辞质朴,较有小说意味。在历史地理、语言文化、民俗礼制等方面皆有重要文献价值。《燕丹子》结合史籍与民间传说,以燕太子丹复仇雪耻事件为中心线索,生动描绘了燕太子丹逃归燕国,礼贤下士,招募勇士,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而*终失败的故事,是一篇充溢着悲壮色彩的短篇传记小说。本次出版,《穆天子传》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正统《道藏》本整理译注;《燕丹子》据《平津馆丛书》本整理译注。为保留底本原貌,原文中古字、奇字、脱文、讹误等一般不作改动;凡原文中脱佚、错乱,不可通读处,则按照注释中的考订、补正与说明试作通译,以求文句畅达,便于读者阅读。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重现小说原有的行文魅力。在原文各卷前皆配有题解,略述该卷要旨,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书末附历代叙跋辑录及历代相关文献辑录。


人物志译注
¥26.99
《人物志》是我国*早系统研究人的才能、个性及政治作为的著作。伏俊琏《人物志译注》行了全文翻译,并做了不少注释,书稿译文准确,文字晓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志》的内容,汲取其思想精华。


经学与建国(经学研究 第2辑)
¥27.09
本辑主题“经学与建国”,旨在回顾一个问题:晚清民初,面对中国从帝国转向民族国家的局面,康有为、章太炎等人如何凭借经义,提出他们的建国理念。重温晚清民初经师大儒的建国理念,并非认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与灵验的药方,而是因为他们开启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格言联璧
¥27.93
《格言联璧》是清代金缨编纂的一部格言集,分学问、存养、处事、物、齐家、从政等十一类,内容广博,语言精练,涵盖了社会人生方方面面和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精髓。该书约成书于清代中晚期,一经问世即受到诸多名家推崇,因书中许多格言警句侧重生活实际,如“处事类”“物类”等章在为人处世方面,对当下的读者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劝诫价值。


天人合一正义
¥29.30
《天人合一正义》以各种文献资料为基础,参考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分析中国哲学天、人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张载以前天人关系的发展历程。以此为背景,从“天人合一”的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内在途径、外在约束、终归宿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将张载以后古代学者对“天人合一”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人合一”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指出现代人在哪些方面误解了“天人合一”,以及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荀子译注
¥29.99
《荀子译注(国学经典译注丛书)》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言论汇编。荀子是先秦诸子中的一大家,他批判和总结子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是孔子之后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他虽出自孔门,而思想之博大,非儒家所可包容。《荀子译注》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在精辟之论,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荀子译注(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之译注,博采前人之长,而又力求超yue前人之短。颇多独立见解。译文也甚通顺流畅,有自已的特色。


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
¥33.50
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纵横无际,得心应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书。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


《景德传灯录》研究
¥34.80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厚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几成参禅之同义语。然受近世禅宗研究重前期禅史研究之风气影响,学界对此书少有著意,实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此则为作者撰述该文之原因。冯国栋编著的《景德传灯录研究》主体共六章,前为引言,后为附录。引言部分对近世禅宗研究及《景德传灯录》研究之状况进行了回顾,并阐明该论文所采用之方法及所持之视角等内容。


庄子译注
¥38.08
《庄子》是道家著作,十馀万言,由庄子与其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庄子学专家方勇,对此书作了译注,共分题解、正文、注释、译文、解析五部分,对33篇行了详细通俗的注释和全文白话翻译,每一篇都有题解部分作导读、解析部分作总结,便于读者领略《庄子》的人生智慧与艺术魅力。


感应眼科录要药性校补
¥38.50
《感应眼科药性录要》系清人文永周氏所辑,为眼科古籍中论述眼科常用药物的专著。本次整理,除对道光十七年刻本行校注外,还补述了书中所有药物的眼科临床应用,赋予了《感应眼科药性录要》新的内涵。本书适合于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眼科各级医生在工作中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眼科学》的参考书,亦可供中医从业者、中药研究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手稿珍藏本《中国雕塑史》
¥40.00
梁思成的代表作《中国雕塑史》,根据梁思成1928至1931年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当年授课讲稿的首次影印与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諸病源候論
¥40.50
《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古代汉族医学名著。共五十卷。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