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侃史官(套装4册)
¥90.09
这是一套有灵魂、有内容、有猛料的清朝、宋朝历史,那些陷落在历史深处的人物在作者笔下的这一刻,不再是一个个生硬刻板的名字,而是一个个灵魂都散发着趣味的时代见证者。本套书给历史人物注入新鲜有趣的灵魂,让历史的真相扑面而来跃然纸上!课本上正经且严肃的历史人物们,都在这里露出了本来的鲜活面目!能填补你历史知识的空白,让你聊天调侃能显摆,学习从此不枯燥,生活变得更有趣!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共3册)
¥90.09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本书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 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 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党政机关中的作用; 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本书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 涉及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 全书以独特视角和翔实材料,再现了上海“孤岛”时期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本书讲述了从1942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后直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展的建立秘密党支部等地下活动。 以及上海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对上海市政、警务系统和整个社会的一系列改造运动—— 如关闭地下黑市,打击鸦片交易; 镇 压反革命,遣送难民,改造妓女、舞女和瘾君子,等等。

百年清史研究史·经济史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90.40
清代经济史跨越古代和近代,并且晚清时期更增加了大量古代经济史所未有的新内容,从而使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超历代。然而,如果不拘泥于过于细化的具体领域,而从研究思路和解释框架上来观察,则纷繁芜杂、数量庞大的清代经济史研究成果,其实大致不出三种范式的笼罩: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指导下、以生产关系为基准的革命史范式,其二是以生产力为指归的现代化范式,其三则可以称为是以内部视角为指引的“中国中心观”范式。这三种范式虽然兴起有先后,但在研究实践上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也不意味着后起者一定优于先起者。

百年清史研究史·边疆民族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90.40
本卷主要探讨民国以降迄今为止百年间中国学术界有关边疆民族,特别是关于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相伴生的史学观念意识嬗变,包括重要学派、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人风貌、学术观、著述成果及价值评估诸问题。地域上涵盖全部陆海边疆、边地民族、部落及沿边邻邦。

唐宋文人的风雅生活:从吃喝玩乐解读千古文豪的真实人生
¥90.50
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其中士人群体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在休闲生活方面,他们多数住有精致园林;宴饮饯别、喝酒赋诗更是官员日常娱乐的基本休闲活动——这使得中国的餐馆要比西方的同行早八百年;达官士大夫中更有不惜重金追求上等牡丹的“雅癖”。这种风雅生活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深层意涵和人生轨迹?作者运用全新视角,从唐宋文豪的文学名作手,破译唐宋士人吃喝玩乐背后所暗藏的深意,启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景观。

历史的逻辑:吴晗讲历史系列(套装共4册)
¥90.99
《大明帝国兴衰史》对皇权有这样的阐述:历来皇帝巩固和维持皇权的法宝有两样,一是军队,二是官僚。用武力发家,用官僚统治,缺一不可。 《大明帝国兴衰史》讲述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与其官僚、军队的兴废之间的联系。在明朝历史上,流氓兼强盗的朱元璋,依靠强大的军队建立皇朝以后,史书上记为太祖高皇帝,而失败了的李自成便成了盗、贼、匪、寇,尽管他也作过皇帝,但旧史家是势利的。然而,武力可用以夺取政权,却不能用以治国,治国必需建立一个得心应手,御用的官僚机构,而官僚必用文人。士大夫的利害和皇权是一致的,他们为皇权服务,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一旦这个机构彻底腐化,帝国必然陨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公正严谨的态度、真实有趣的史料,从官僚、军队这两个*主要的角度为我们揭大明帝国兴衰背后的历史逻辑。

隋唐:帝国的形成
¥90.99
隋唐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时期。孙英刚教授提炼出五大关键词:“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神文时代”,以中古政治史的宗教面为线索,展现隋唐盛世的完整面貌。三册书将隋唐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 《隋唐:帝国的形成》始自隋文帝,迄于武后掌权。这一时段,贵族政治仍是中国历史的主线,尤其表现在大量的皇子政治集团的涌现。统治阶级中的各大家族各自下注,甚至两边下注,希望能延续自己的政治地位。 《隋唐:盛衰的痕迹》自女皇登基始,跨越元盛世至安史之乱前夕结束。这段时期是唐朝盛极而衰的关键转折,也是隋唐“世界主义”特征最鲜明的时期。浑厚、包容,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再造了中国文明,而带来了宗教、文化、制度、知识的璀璨和辉煌。 《隋唐:文明的转向》完整展现安史之乱全景,详细解读晚唐的藩镇割据。这段时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试图中兴与藩镇割据、党派之争、宦官专权交织在一起。 这套书跳脱了传统上以政治史为主线的写法,选取各色政治军事事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丰富的维度,如家族网络、宗教信仰、地域特性等,介绍了隋唐统治阶层与其国家性格的形成。每册书分十个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精选重要历史节、历史人物论述考辨。全书既保留原始文献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说,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行阅读。脚注处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论文,可辅助有需要的读者一部延伸阅读。每章节末还附有“多说一”单元,为读者介绍读史方法以及章节要。

中国古都四千年
¥90.99
一部中国古都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选定一个都城,不但要从政治、地理、军事等方面考量,还要考虑其经济基础、生态环境、交通物流、人口流动、文化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曾确立过大大小小200多座都城,有的兴盛千年,有的则昙花一现。为何中国历史上会出现这么多的都城?历朝历代选择都城的依据是什么?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何关联? 本书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地理,以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为切,分析这十大古都的变迁,探寻中国建都条件的演变,以及中国历史的内涵和走向。

隋唐:文明的转向
¥90.99
隋唐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时期。孙英刚教授提炼出五大关键词:“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神文时代”,以中古政治史的宗教面为线索,展现隋唐盛世的完整面貌。三册书将隋唐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 《隋唐:帝国的形成》始自隋文帝,迄于武后掌权。这一时段,贵族政治仍是中国历史的主线,尤其表现在大量的皇子政治集团的涌现。统治阶级中的各大家族各自下注,甚至两边下注,希望能延续自己的政治地位。 《隋唐:盛衰的痕迹》自女皇登基始,跨越元盛世至安史之乱前夕结束。这段时期是唐朝盛极而衰的关键转折,也是隋唐“世界主义”特征最鲜明的时期。浑厚、包容,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再造了中国文明,而带来了宗教、文化、制度、知识的璀璨和辉煌。 《隋唐:文明的转向》完整展现安史之乱全景,详细解读晚唐的藩镇割据。这段时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试图中兴与藩镇割据、党派之争、宦官专权交织在一起。 这套书跳脱了传统上以政治史为主线的写法,选取各色政治军事事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丰富的维度,如家族网络、宗教信仰、地域特性等,介绍了隋唐统治阶层与其国家性格的形成。每册书分十个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精选重要历史节、历史人物论述考辨。全书既保留原始文献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说,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行阅读。脚注处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论文,可辅助有需要的读者一部延伸阅读。每章节末还附有“多说一”单元,为读者介绍读史方法以及章节要。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三国史(套装共3册)
¥90.99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三国史》 三国时代是一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历史画卷。英勇血性的武将,算无遗策的谋臣,独具个性的君主,共同铸就了这个豪情与悲情并存,英雄与枭雄同在的伟大时代。 历史畅销书作家醉罢君山沉潜多年,阅遍史料,以正史为依据,创作出这部有料又有趣,有笑又有泪的三国史,从黄巾起义讲到东吴灭亡,从皇权制度讲到文化风气,从南征北伐的战将讲到一腔孤勇的小卒,从尔虞我诈的权谋讲到惺惺相惜的情义,覆盖三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对三国历史中被忽视、被误解的问题行了抽丝剥茧的推理,论证严密,观独到,既真实又精彩地呈现了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让你在不忍释卷的阅读中成为“三国通”。

隋唐:盛衰的痕迹
¥90.99
隋唐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时期。孙英刚教授提炼出五大关键词:“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神文时代”,以中古政治史的宗教面为线索,展现隋唐盛世的完整面貌。三册书将隋唐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 《隋唐:帝国的形成》始自隋文帝,迄于武后掌权。这一时段,贵族政治仍是中国历史的主线,尤其表现在大量的皇子政治集团的涌现。统治阶级中的各大家族各自下注,甚至两边下注,希望能延续自己的政治地位。 《隋唐:盛衰的痕迹》自女皇登基始,跨越元盛世至安史之乱前夕结束。这段时期是唐朝盛极而衰的关键转折,也是隋唐“世界主义”特征最鲜明的时期。浑厚、包容,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再造了中国文明,而带来了宗教、文化、制度、知识的璀璨和辉煌。 《隋唐:文明的转向》完整展现安史之乱全景,详细解读晚唐的藩镇割据。这段时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试图中兴与藩镇割据、党派之争、宦官专权交织在一起。 这套书跳脱了传统上以政治史为主线的写法,选取各色政治军事事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丰富的维度,如家族网络、宗教信仰、地域特性等,介绍了隋唐统治阶层与其国家性格的形成。每册书分十个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精选重要历史节、历史人物论述考辨。全书既保留原始文献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说,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行阅读。脚注处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论文,可辅助有需要的读者一部延伸阅读。每章节末还附有“多说一”单元,为读者介绍读史方法以及章节要。

讲述中国历史
¥93.99
这是一部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从全球范围来解析中国历史的著作,堪称其40年中国史研究集大成之作!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如中西方关系演变、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近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史、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等等。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机构和人物的微考察,作者对中国的国家功能、社会冲突、现代化转型、民族主义和革命等等行了全面研究和深阐述,力图展示出中国社会结构和发展轨迹的独特性,重现中国对现代文明的追寻之路。

京都中国通史
¥93.99
本书是由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及其弟子冈崎文夫写就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根据各时代文化发展的不同内容及形式,作者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除全面介绍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典型人物之外,还着重阐明了各个时期的制度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程的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文化扩散的波动来实现的——中国文化从中原向四周扩散,与临近的少数民族乃至周边国家持续发生碰撞和交融,这一过程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这种基于文化史观的历史分期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考方法。

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增订本)
¥94.80
在安史之乱的刺激下,经过一系列演变,宦官势力最终攫取了“天子亲兵”神策军的军权。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也直促成了中晚唐宦官政治的出现。宦官集团凭借军权,立君弑君,政变屡起,波诡云谲;君主不甘受制于宦官,数次起用近幸之臣,谋诛宦官而不可得;当皇权不振之时,官僚集团也多依附宦官,或意图中兴,或朋比苟安,双方党争连绵不绝。 本书以神策军为切,以宦官政治为主线,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系统地阐释了中晚唐政治秩序的重建及其演过程,探讨宦官政治对五代及宋初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影响。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98.00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法治文明论
¥98.00
本书是对先秦法家经典《商君书》文本的考辨评析,和所蕴含的法家政治思想的阐发申说。全书先以《商君书》文本(下称原典)为基准,从三个方面展考辨评析:一、对原典涉及的战国时期多种史实,以及各个学派对这些史实的不同观行考辨。二、对原典中被后世扭曲的观与论说正本清原;对原典研究的盲、争议行评析。三、以现当代政治文明理念解析原典中的古典治国理论及法治理论的遗产意义、继承价值和历史缺陷。全书认为,从战国秦国到大一统秦帝国,是中国古典法治社会,其结晶《商君书》从法治实践和治国之道角度,论说了国家实现法治社会和选择治理模式的体系性理论。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何以中国丛书)
¥98.00
北宋真宗朝在历史上除了澶渊之盟,戏剧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来先生看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几年,却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规模科取士,积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场,让皇帝的行政实权逐渐趋于虚化,演变出士大夫主导下的君臣共治这一历史形态。皇权在历史上权力结构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宏微相济的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 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论述君臣关系细致微,剖析权力场斗智角力精彩纷呈,综观中国历史上的皇权问题,高屋建瓴,深精微,指出了伴随行政制度的完善,皇权逐渐走向象征化这一趋势,道前人所未道,被日本学者评价为颠覆了学界通行的“君主独裁制说”,是一本雅俗共赏、不可多得的历史学著作。


汗青堂:东西方制度的差异(套装共2册)
¥99.60
《被统治的艺术》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同时使利益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辅以严谨、细致的考辨,构成了这本讲述百姓自身历史的社会史著作。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本书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白话二十四史
¥99.90
纯干货的三千年中华史 帝王君臣、英雄精英、文人志士都在其中...... 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生。 阅读本书,认识1000个历史人物—— 花甲之年带兵打仗,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本是齐国小官,却能让池城5年不被攻破的田单; 齐桓公与管仲,宇文泰与苏绰,李世民与魏征君臣相知,共安天下的故事。 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品质智慧—— 汉家风范汉高祖刘邦,识人用人的智慧; 深谋远虑梁武帝,未雨绸缪,伐竹沉木,事半功倍; 明朝大将于谦,力挽狂澜,使大明转危为安; 不仅有历史故事,更有思想、文化、经济、医学、地理等等,堪称古代文化百科。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全十卷)
¥99.99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十问“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1.先问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书的中文版是否做过一些内容调整,如删改、增添? 这套书中文版出版了其中的十卷,对于这十卷,中文版几乎未作删改、增添。合同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增删,一切增删均需原作者同意。原来的丛书还有一卷“当代中国卷”,中文版未收;一卷“中日关系史”,中文版未收。 中文版图书以日本原书为模板,版式、要素、编排、呈现都力求接近;所有地图,中文版几乎重新全部依样制作;黑白图片以及彩插,中文版以日文原书为线索,在配图上有所更新。 2.这套书是如何编撰出来的?在日本有怎样的评价? 这套书是日本讲谈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作品。每卷都是由这个历史时段*代表性的学者撰写。日本学者有大学者为大众著书的传统。这既是一套大众读本,读来让人不觉艰深,又兼具现有知识边界的学术前沿性。是一套严谨、专业、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读本。 3.理想国引进中文版,对于今天中国的读者,有怎样出版价值? 我们希望让国内的读者看到一套真正专业、前沿、有创见的中国通史。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待中国历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学界*秀的学者是如何跟普通读者讲述中国历史的。我们也相信,专业的历史书不一定艰深晦涩,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联结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桥梁。 4.与国内以往几套中国通史相比,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书有哪些特色? 一是,表达活泼,严谨专业,每卷写法不拘一格。十卷书虽然在统一的编委会的指导下进行编纂,有统一的体例,比如都是章节体,都是三级标题,除正文外,都有相同的附录(主要人物传略、历史年表等),但在写法上却不拘一格,各有各的特色。这是因为,每个断代有每个断代的历史特点,每位学者有每位学者的研究所长和治学方式。所以呈现出“横看西岭侧成峰”的有趣面貌。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史学家在中国史领域的成绩和地位,让人钦服。讲谈社这套书是在三十多年来中外史学研究成果、考古发现成果的基础上,用心编纂而成。 三是,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可分册购买阅读,也可套装收藏。 所以,尽管国内好的中国历史读本不少,但是像讲谈社这套规模的、这样的作者队伍的、如此写作方式的,既有学术价值又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读本,这套书可谓。 5.国内是否有资深学者对这套书进行过评价? 中文版推出时,我们在每本书中配有一篇专家学者的推荐序言,其中有些段落可以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先生所说:“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所以,在许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先生说:“由于教育和研究体制的差异,日本学者在‘通识’上要优于中国学者,后者偏于专精而有条块分割之嫌。” 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先生说:“我并不以为,当下的出版界之所以希望引入外国人写的、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的、能引人入胜的大众史学作品,只是因为中国学者都放不下‘专家’身段去从事那种创作的缘故。这里面更多的,其实还是写得出、写不出,或者说得更尖锐一些,是即使写出来了,能不能让人看得下去的问题。尽管不必采用绵密引征和系统论证的阐述形式,大众史学在需要把历史叙事还原到亲历者们的切身感知、还原到总体历史图景、还原到根本价值关怀方面,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面,一点也不比对于更‘专业化’学术写作的要求为低。” 6.为何想到给每本书增加一篇中文版导读?都请了哪些专家学者撰文? 在日本,原书是有一套总编委会团队,读者可以看到中文版图书扉页前,有四位“编集委员”,他们是史学界很有分量的人物,负责丛书的体例、构架、分卷等重大事项。但简体版出版时,我们仍在每个断代中找一位中国重量级学者,写推荐序,进行郑重推荐。每一卷的推荐序,都是专家们通读了原书的译稿后撰写的,剖析了作品的优胜之处和价值所在,对读者来说,是一篇篇很好的导读。 十位推荐学者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虎、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步平(按卷册顺序)。 7.简要介绍一下这套书的分卷方式,以及单本书的内容结构。 这套书大致是按照从上古至近代的时段来分卷的: 第01卷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第02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 第03卷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第04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 第05卷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第06卷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第07卷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第09卷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第10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因为整套丛书有十位不同的作者,出版社非常尊重每位作者学术上的独创性和行文风格。细读每卷,你会发现,每卷对材料的把握、叙述的展开、史实和观点的表达风格,都不尽相同,没有千篇一律之感。比如第八卷,从来没有学者把辽、西夏、金、元这几个跨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政权放到一起来写。这样写看似陌生,却又合情合理。 每本书配有地图及彩色、黑白照片近百幅,并在各本书后面,编排了主要人物略传、历史关键词解说、历史年表等附录。 8.这套书十卷中,哪几本,对于中国读者来有特别的意义? 这套书,每卷都可以给中国读者不同程度的启发。它们的话语体系、侧重点和视角原本就与中国学者不尽相同。不能说哪几本对于读者有特别的价值。特色相对更鲜明的,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第四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作者是集中、日、韩三国文化背景于一体的专家,他把三国的历史与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比较着叙述历史的真实;并将三国历史放到整个东亚史中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刚才说到的第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作者没有像一般中国人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也正因为如此,这条另辟蹊径的讲述路线,沿着与我们比较熟悉的“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脉络,为我们刻画出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再比如,第9卷《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作者说:“从古代式的明朝为何能够跳跃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从明到清的变化看做中国内在的发展来理解,我们会感到混乱。但是,只要从东欧亚这一更大的体系,把与大海相对的中国看做其中的一个元素,就能够描绘出这五百年的活力。这正是本书的意图。本书完全不用于以往的中国史。”这是一本把海洋贸易的历史与帝国的历史并行讲述的特别的断代史。 9.这套书从计划出版到正式出版用了几年时间,为何如此耗时? 这套书从我们提出报价,到出书,几乎用掉了五年的时间。期间各个环节精挑细琢,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比如地图制作花了大半年反复核对;地图送审等了大半年;版式调整了至少五遍;封面至少做了十版;黑白图片替换到后一刻(总有比我们选用图片角度更好的、更清晰的、更合适的),至于编辑上逐字逐句地润色,就更不用多言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译者,有的本人就是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比如第八卷的译者乌兰女士,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元史专家。 10.单本书、整套书,如何购买?何时可以买到?今后是否会有电子版? 本书将在2月份中旬后全面上市,10卷同步推出。在各大网站、实体店,都有销售。盒装套书也会于随后推出。因为合同的约定,暂时不会推出电子版。(以上十答by杨晓燕,理想国大众馆主编)

中国通史(八卷本)
¥99.99
国学大师季羡林题词推荐的新版中国通史。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融了百年来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近三十年来的历史新发现、新认识。清晰地揭示了历史演规律、民族兴衰因由以及人物成败奥秘,全面提升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的能力。是一部*启发性的中国通史。 此部《中国通史》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和叙述,强调时代感与亲历感。以丰富真实的史料,鲜活生动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如同亲历历史,以史为鉴,读知天下。 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本书独创的图史体系,搜集了超过五千余幅古代珍品书画和文物照片。让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插图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读起来赏心悦目,余味无穷。 ★★★★★推荐:史记(套装共四册)(精装)(文白对照、名家集评、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