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医耿鉴庭
¥21.36
耿鉴庭先生为*名中医学家,扬州耿氏喉科六代 传人,他衷中参西,内、外、喉科皆擅,学验俱丰, 独树一帜,医名远播;他还是一位响当当的博物学家 、文史学家、训诂目录学家,涉猎广泛,功底深厚, 成果斐然。 耿引循编*的《博雅大医耿鉴庭》作为耿鉴庭先 生百年诞辰的纪念之*,分“冰心玉壶”“纵横古今 ”“书山有径”“桃李芬芳”“峥嵘岁月”“深情怀 念”“*述、论文题录”“诗文摘选”和“生平年表 ”等九个方面,具体、生动地记述了耿老先生心境致 远、气韵坦荡、通达博雅的一生,展现了一位真正中 医大家的别样风采,值得每一位中医人学习、研读。
医经小学
¥21.36
《医经小学》,明代医家刘纯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原为初学中医者的入门读物与私塾教材。本书首辑朱丹溪与门人问答之习医要语,其后广辑《内经》《难经》以及金元诸家医学著作之精要,通过分类编次,撰作歌括,间附按语而便利诵读与领会。全书所引医学著作20余种,共分六卷72节。卷一本草,卷一一脉诀,卷三经络,卷四病机,卷五治法,卷六运气。本次整理以明正统三年(1438)陕西陈有戒刊本底本。
老医秘验
¥21.36
本书较系统地总结了孙幼立先生毕生的临床经验,对基层农村的内、外、妇、儿科常见杂病中医证治,论述较为详细,尤其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不孕不育、恶性肿瘤等现代医学还不能攻克的疑难杂症,是本书一大特色。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文字简朴,操作性强,是一部可供广大基层及农村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实用参考书籍。
图注脉诀辨真
¥21.36
《图注脉诀辨真》分为4卷,前有(总法),后有(附方)。总法有诸穴法圈、诸穴所在;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脉赋)(诊脉入式歌)等,卷二以五脏图介绍脏腑生理功能,并以(脉之图)(脉见于三部图)注释五脏病脉以及三部病脉的变化特征,卷三图注七表、八里、九道脉及其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卷四图注各种疾病与脉象的关系等,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以一定之脉应一定之方。
医镜
¥21.36
《医镜》较详细地分述了内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病证,前述疾病诊断、瘸机、治则等,后述药例,涉及该病证的分型与用药。卷一至卷二内容为内科病证;卷三内外兼述,以内科病证为主,兼述眼疾、喉痹、齿瘸、口舌及疮疡诸症。卷四内容为妇人、小儿病证。后附有张玄暎所集《急救丹方》与《诸症戒宜》。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
¥21.36
龚居中撰写的《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明代龚居中所撰,共三卷。卷之上“新刻幼科急救推拿奇法”,自“保幼心传说”至“五脏形症虚实相乘”共42节(包括原脱目录,据正文标题及内容补5节),图文并茂,介绍按摩、推拿诊治。 其中“家传秘法手诀”等属龚氏推拿洽疗男女幼儿若干病证的独特经验。卷之中“新刻幼科分门症论”,自“胎热”至“黄水疮”共59节58种疾病。卷之下“ 新刻幼科诸方总录”,实为保幼全书,有190首方。 后附“治小儿经验棋盘局方歌”及龚氏生平儿科治验记录。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七年(1644)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典籍文化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立足于典籍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古代医籍的特、编纂、传播及发展历程行了全面的概述,重探讨了书目、类书、丛书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内容不仅涉及《医藏书目》《医籍考》等中医专科书目、《济生拔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皇汉医学丛书》等中医丛书,更将视线聚焦在此前中医界较少关注的综合性书目、类书、丛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发掘、整理、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古典艺术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了琴、棋、书、画、戏曲、建筑艺术等,其与中医学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古典艺术的表现内涵而历久弥新,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同时从古典艺术吸取丰富营养,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从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流、传世作品及其与中医的渊源讲起,通过阐述古典艺术中的中医文化现象,尝试在继承传统文化,挖掘其艺术价值基础上,拓新时代的中医文化研究,希望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国际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象数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象数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全书共6章,将象数与中医学的内在关系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是书以《周易》中的象数思想为基础,分别从象数的含义、内容与功用,象数与五运六气、象数与中医脏腑经络、象数与中医诊断辨证、象数与中医治法方药、象数与养生学说等视角,全面阐述象数源流与发展。 象数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及中医的哲学思想都可以用象数的原理来分析与诠释。象与数分别从原创思维和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认知中医药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象数的角度审视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厘清中医理论的源头,对于中医药学的研究与步都有莫大的借鉴意义。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象数与中医学》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参考。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医学素有“医食同源”之说,饮食文化与中医学息息相关,相互促,共同发展。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饮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介绍了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的源流、儒释道饮食观与中医学、《黄帝内经》与饮食文化,民俗、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以及食品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与中医学,并重介绍了中医食疗学,遴选出了经典实用的中医食疗食谱。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既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持;又具有实用价值,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益寿延年、防病治病之食疗方法;更具有文化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选用,特别可供从事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研究的人士阅读参考。
老医甲子医验:朱炼之六十年学术经验集
¥21.36
朱炼之(1925—2011),生前是海宁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1952年发起创建“硖石中西医联合诊所”(后扩建为海宁市中医院),从医60多年,悉心探索中西医结合之路,传承中医精华,为海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擅长治疗时证与内科各类慢性病,在慢性病中长于“肝胆脾胃”的证治。朱炼之积累数十年实践体会,曾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老医甲子医验--朱炼之六十年学术经验集》主要整理了朱炼之先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以及20 世纪70年代钱菁跟随朱炼之先生学习时的医案,体现出了老一辈中医人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
甲骨文化与中医学
¥21.36
本书共5章32节,分别从甲骨文化概述、甲骨文中的医学基础知识、甲骨医学的历史背景、甲骨文中的诊疗方法、甲骨文中的临床各科史料等方面对甲骨医学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考证和研究。作者通过对10万多条甲骨拓片的考释分析,建立了甲骨医学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框架,并从文化、理论、临床等视角行综合论述。书中既有单字的考释、卜辞的分析和临床各科疾病的论述,也有病因、病案和诊疗方法的考证与阐述。书后还附有金文与陶文医学史料的考释研究、甲骨医学卜辞的整理与综录以及甲骨文著录著作及其简称。甲骨文中的医学记载比《黄帝内经》早了1200多年,是研究上古医史文献和中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读者对象为中医科研人员、中医文化爱好者以及相关有识之士。
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
¥21.50
该书是重庆荣昌中医刘汉文先生研习《温病条辨》的心血结晶,所编三焦篇的条文、方歌合仄押韵,朗朗上口,条文后还附有相关诊治温病、湿病的临床病案,既便于师承授徒、青年中医学子、中医爱好者等记诵,更能提高他们诊治温病、湿病的水平。
脊柱亚健康保健学
¥21.80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中医脊柱保健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编写,内容经专家论证,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脊骨神经医学基础培训和安全指南》《韦以宗论脊柱亚健康与疾病防治》《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等著作,可作为我国中医脊柱保健师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脊柱大体解剖知识、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知识、脊柱亚健康表现、保健康复手法技术和练功康复法。
气道中医:以气治气,以通为治
¥21.99
本书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黄元御医书十三种》《医学求是》等医学经典,将其中的精华通过气化理论行讲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适合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师、对中医感兴趣且对中医有一定认识的人士阅读参考。
皮肤针治百病
¥21.99
本书介绍了皮肤针法、工具和持针,手法、力度和补泻,经络辨证和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禁忌等,详细讲解了内科杂症、痹证痛证、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疾病等130种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取穴和治疗方法,并附有注意事项。可供针灸师、专业院校师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腹证奇览
¥22.00
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腹证奇览》,为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融了难经派腹诊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互明腹诊之法;理术同论,详细阐述方证之规: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被日本汉方医家奉为圭臬。 《腹证奇览》颇得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赞赏。
长沙药解
¥22.00
黄元御撰的《长沙药解》,四卷,清代医家黄元御撰,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书选《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某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释药与议方、论病相结合,源于经典又切于应用。使药效阐述不流于空泛。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二年(1832)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为底本。
陈修园
¥22.00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集诸贤之大成,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其著作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内容,包括陈修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马培之
¥22.00
马培之,名文植,字培之,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苏武进孟河人,清代著名医家,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等。马培之精通内、外、喉诸科,尤以外科见长。其在中医外科领域,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吸收正宗、心得两派之精华而发明之;强调外症不能着眼于局部,主张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之外,还结合刀针治疗,内外并举,故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本书内容包括马培之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国医大师阮士怡临证访谈拾粹
¥22.00
123 为了使阮教授的治学理念与临床经验得以传承,其弟子门生历时多年精心整理相关医案诊籍、影音资料,以访谈录的形式编撰成册,完整呈现了阮教授传道授业和临床诊疗的真实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