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产后编
产后编
(清)宋祖玑;宋琳奕;宋泽军;宋世焱
¥27.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9元5本 医宗撮精 折肱漫录
医宗撮精 折肱漫录
(明)黄承昊
¥27.62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49元5本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郑军,佘继林
¥27.74
  捏积,又称捏脊,捏积疗法是通过捏拿小儿脊背部,刺激相关的经络、穴位,达到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疏通经络,而起到治疗、养生、保健的作用。   冯氏捏积疗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开展了半个多世纪,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冯氏捏积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手法对小儿厌食、便秘、营养不良、夜啼的治疗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喘病、鼻咽炎等病的防治取得很好的疗效。两位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的资深儿科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对冯氏捏积疗法及小儿推拿有着深入的研究。本书介绍了冯氏捏积疗法的起源、传承、发展,冯氏捏积疗法对小儿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捏积、推拿操作手法,并配有操作照片及手法视频,操作简捷,直观实用,家长易于操作,同时本书还提供了小儿常见病的中医食疗方,强调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可以增强小儿体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指导小儿预防保健。
49元5本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宋健民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宋健民
宋永刚
¥27.90
本书总结了山东名医宋健民老先生一生中的学术思想与自拟方的临床经验,集理论与临床于一体。全书简要介绍了宋老在教学、临证过程中的学术思想、教学理念,主要介绍了其创制临床效方的学术渊源、制方原理、组成功效、用法主治、加减变化及临床验案。全书内容分为四部分:学术思想、教学理念、临床经验、医家手迹等。
49元5本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吕广振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吕广振
高秀兰
¥27.90
本书简要介绍了吕老在教学、临证过程中的学术思想、教学理念,介绍了其创制临床效方的组成和功效主治,展示了吕老使用土单验方临床验案。分为人物生平、学术思想、临床特色、教学思想、师德和医德等部分。 作者简介:女,副教授,从事方剂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校级教学名师,中医系方剂教研室主任,获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主持厅局级科研、教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38篇。著作1部,主编教材1,副主编教材5部。
张胜兵中医公开课: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2020年新作,讲解《温病条辨》三焦病证!)
张胜兵中医公开课: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2020年新作,讲解《温病条辨》三焦病证!)
张胜兵
¥27.99
本书是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对清·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结合自己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疫情的心得体会进行解读,《温病条辨》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系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由于本书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创制的一些方剂和“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本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49元5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叶天士,徐大椿
¥28.00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上下两卷,由其门人辑其治验整理而成,经徐灵胎批注。此系叶天士晚年方案, 且未经修饰。书中医案多为内科杂病,且未刊入《叶案存真》。后此书为吴县张振家所得,爰与门人共加校订,之后由曹炳章圈校,复刻于其所编《中国医学大成》中。 叶氏善用经方的理法方药。本书共收方案五百余,其辨证论治法度严谨,遣方用药方法多变,多不袭成方,乃据病情加减而成,且用方多以经方为基础。本书堪称学习经方临床活用加减的典范。本书中,徐灵胎批注亦褒多于贬,与徐评《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大不相同,足见叶氏晚年医技愈加纯熟老道,史称“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
49元5本 程原仲医案
程原仲医案
(明)程仑
¥28.00
  《程原仲医案》,明代程仑(原伸)*于明天启元 年(1621)。首载原道、原脉、审证、聆音、辩味、奇 正、贵简、博约等医论八篇:次收医案六卷,载程氏 治疗各科验案215则,内容涉及劳倦、内伤、伤寒、 下痢、产后癫狂、血泪、牙疼、痰证、虚痞、足胫痛 、郁证等:末附验方56首。本次整理以明天启五年 (1625)方道大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手册
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手册
曹柏龙、缪娟
¥28.00
本书将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治未病”工作紧密结合,根据2017年北京市新医保改革试中医类别操作项目的内涵要求,行了更加详细的操作解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介绍了32种中医药治未病适宜技术,分为针刺类、艾灸类、拔罐类、推拿按摩类、穴位治疗类、中药特殊用法类,物理治疗类等,对每项技术逐一解读,并附操作图片,其中以针刺类为例,详细介绍了贺氏管针、头针、腕踝针、皮内针、三棱针、梅花针、特殊针刺手法、火针、针刺运动疗法等项目,分类清晰明了,操作说明详细规范,对于社区医师及年轻中医药工作者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9元5本 平衡中医:回归阴阳的本源
平衡中医:回归阴阳的本源
朱庭芳
¥28.00
本书作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王三虎、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传统的八纲为根基,一步完善和发挥,并上升为平衡理念。作者朱庭芳临证每以平衡之理念,分析病机病证,并以此指导方药之运用,力图追求“和其阴阳”之境界。其医论及医案,富于哲理,笔法流畅,用药轻灵,无论是运用汤液、药散、膏方,还是外治,皆具鲜明的个性。
49元5本 本草二十四品
本草二十四品
(清)陆懋修
¥28.00
《本草二十四品》由清·陆懋修著。全书24卷,将297味常用药按主要功效分为24类,每昧药下首列药性,次记功效,再集中论述主治,*后指出用药禁忌。书中着眼于临床实用,在药物主治应用的阐述上,常提出独到见解。虽书中对某些医家论述有所援引,但主要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不拘泥于古人定论和世俗通说,非单纯节抄汇纂之书可比。本次整理以冯汝玖辛未(1931)重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伤寒活人指掌图
伤寒活人指掌图
(元)吴恕
¥28.0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方(含法)约240首。是元代研究阐发外感热病的重要专著。本次整理以元代惠宗至元三年(1337)元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英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英文
王琦;谷晓红
¥28.00
以病证结合为主线,构建了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体系,突出以中医理论思维指导实践;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提出全过程的中医诊治要与方药措施;对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型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难治问题,依据一线临床资料,在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中医药介思路与方法。全书从历代中医对瘟疫的主要认识到本次发病特的分析,从中医病证结合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病情演变过程中病证结合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方药,既要认识到此病在临床的复杂多变性,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49元5本 难经:大字诵读版
难经:大字诵读版
(战国)秦越人;钟国新;周蓉
¥28.00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49元5本 医经秘本四种
医经秘本四种
裘庆元
¥28.00
《三三医书》,又名《秘本医学丛书》《九九医学丛书》,此书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秘籍。本书搜求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另外,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保存了大量濒临散佚的医学珍籍。其次,注重实用,简验方便。裘先生所选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再次,普及推广中医学术。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其救亡中医的一大举措。同样,也为振兴中医,推动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9元5本 骨伤名家邓晋丰治疗颈腰腿痛学术经验集
骨伤名家邓晋丰治疗颈腰腿痛学术经验集
陈博来,李永津
¥28.00
邓晋丰教授为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邓晋丰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成果丰硕,将其一步整理、总结并出版于众,将对中医骨伤科,尤其是岭南骨伤流派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力推动中医事业的继承和传播。本书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邓晋丰教授学术经验集,旨在反映邓晋丰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成果。将对中医骨伤科,尤其是岭南骨伤流派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力推动中医事业的继承和传播。
49元5本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刘理想,潘秋平整理
¥28.00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流传至今版本很多,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即是其中之一。1939年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于浙江宁波访书期间,从桂林医家罗哲初得张仲景46世孙张绍祖家藏《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手抄本,是书16卷,内容与通行本有差异,多出1/3内容。本书六气主客、伤暑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是与通行本不同之处,亦是本书特色。 此次整理,以1982年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重印木刻版古本《伤寒杂病论》为底本,以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等为校本行整理。
49元5本 医宗承启
医宗承启
(清)吴人驹
¥28.00
  《医宗承启》六卷,分为序例、提纲、发表、渗利、涌吐、攻下、和解、救内、清热、温里、针灸、需待、会通、死症、附翼及答书一罕部分,以『治法为纲,法后统方』之法对《伤寒论》条文重加编次阐释。体例上先按上述内容分类法将仲景原文归类,再对仲景原文逐条注疏,采用先书仲景原文,次为吴人驹之注文,再次为『防误』的体例顺序行注疏,为研究《伤寒论》独得其妙者。
49元5本 医经津渡
医经津渡
(清)范在文
¥28.00
  《医经津渡》四卷,清·范在文撰。刊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该书阐述了人体经络、藏象、气血、脉象生理病理及四时养生导引等基础门知识,采用以易道释医之法,*兼诸子百家相关理论以诠医中之理,体现了“良医”“良相”相得益彰的经世致用思想。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丈学图书馆馆藏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安怀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宋氏女科撮要(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宋氏女科撮要(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
(明)宋林皋;王英
¥28.0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
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
耿嘉玮
¥28.00
本书内容依托鼓楼国医论坛(首都国医名师临床经方技能实训)讲义,该论坛从2018年始,每年召一次,本次主讲人包括郝万山、裴永清、赵吉平、陈虹樑等人名家,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并配有讲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