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内经评文灵枢(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内经评文灵枢(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周学海
¥30.08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经02:内经评文灵枢》为《内经评文》之一,与《内经评文素问》为姊妹篇,由清末著名医家周学海撰。全书十二卷,作者按断句分节,并用圈点、旁批、夹批和总批形式,对各篇的布局格式、文法笔势等进行了评点,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藏版《内经评文》单行本为底本。
49元5本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
刘健
¥30.08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是作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2007年10)首版的《诸病源心论》基础上修订而成,融佛学、道家思想理论为一炉,增添了《疗心百药谱))《心为妇女百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小儿多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癌瘤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洽》《心为癫狂痫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等内容,一步指出“百病唯心造”的含义,明确提出“诸病源心,病由心生,疾因人作”的病因学理论,并附名医经验与三川验案,以及其他论文4篇。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内容新颖,条目清晰,是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的一部参考书和研究中医治疗心病经验的重要文献。
49元5本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论辨证广注
(清)汪琥
¥30.08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49元5本 诊治有道方有术
诊治有道方有术
贠克强
¥30.08
  《毓涵斋中医夜话:诊治有道方有术》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克强先生积30年中医之学验,以严谨的逻辑思辨、独到的视角维度,对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到诊治方药,从辨证到辨机,从治疗到养生,从自然到人体,从传承到发展等,行了触底式本质性的揭发和梳爬,有专论,有概述,论中举案,以案映理,以案说法,虽案案精彩,但不止于一招一式之经验。   书中颇多创新,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贯穿着作者“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虽高树一帜,高瞻远瞩,然深浅出,贴合临床,具有实实在在的普适性,于当下的中医同仁和中医学子定有不小的引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49元5本 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
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
李乐愚
¥30.08
李乐愚主编的这本《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糖尿病的基本认识、诊断与分型、中西医治疗方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治疗,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经验汇总,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调养与护理,以及近年来糖尿病中西医防治的新研究进展等。 本书立足临床,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中医特色鲜明,适合糖尿病专科医师、科研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爱好者及糖尿病患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
沈元良
¥30.08
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别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沈元良主编的《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俞根初、何秀山、周伯度、赵晴初、何廉臣、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杨则民、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名家的学术思想,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味。 ?
49元5本 一个“伤寒天才”的医道求索:从国学到国医
一个“伤寒天才”的医道求索:从国学到国医
文愈龙
¥30.08
——我的中医之路 ——国学与国医 ——临证录验 ——伤寒心得 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作者的学医心路。
49元5本 《扁鹊心书》灸法讲解
《扁鹊心书》灸法讲解
柳少逸
¥30.08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为彰窦氏“灼灸”之法,传承黄帝、扁鹊、医经学派之术,柳少逸先生以《<扁鹊心书>灸法讲记》立题结集,以期“关中老医”之术得以传之。柳少逸先生解读《扁鹊心书》,亦“日夜勤求”,“洞贯其理”,学研窦材之灸术,探讨其“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大病宜灸”之奥蕴,验“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于临床,并“触类引伸”之,亦“效如影响”,并诚信诸法“非谬”。尽管其法“周身用穴”仅有26处,然其施用临床有122种疾病之多。具有取穴少而精,方简力宏、执简驭繁的学术特,即将复杂的症候,高度概括为一穴一法验于临床的特。且便于推广应用,尤适用于基层医务人员之学习和应用。
49元5本 伤寒全生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全生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陶华
¥30.08
《伤寒全生集》为明?陶华晚年的作品,系陶氏一生习医之精华。对仲景《伤寒论》言而未尽者有发挥之妙;对伤寒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不拘成法和成方,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书共四卷,173篇,约14万言,内容包括序、凡例、目录和正文四部分。目录分属各卷之前,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疬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书中收部分针灸治法。
49元5本 医方丛话
医方丛话
清·徐士銮
¥30.08
  《医方丛话》,八卷,清代徐士銮辑,初刊于光绪十五年(1889),后由其曾孙徐世章补刊于庚午年(1930)。本书从300余种笔记、医书以及亲历见闻辑录(应验之方,与夫论病、诠药、论医之言),以医方验方为主,兼及药物、医理、医案医话乃至符箓,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亦有养生饵食等,内容极为丰富,汇集保存了很多珍贵中医药资料。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五年蝶园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黄帝内经》二十论
《黄帝内经》二十论
曹炳章,王英,江凌圳
¥30.08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黄帝内经》二十论》首先对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及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西汉的《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等相关文献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成编于司马迁《史记》之后、刘歆编纂《七略》之前,但其中传载的生命科学知识应当是“黄帝时代”以降,我国先民养病治病经验的结晶。其次,厘清了“养生”“阴阳”“五行”“精气”“神论”“天论”等重要命题演的历程。再次,应用“河图”“洛书”及天文、历法知识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心、肝、脾、肺、肾五脏及论“神”、论“气化”等内容的相关原文行再认识,使其内涵更近传统中医文化的原本含义。*后,对“为何学、怎样学《黄帝内经》”做了回应。
49元5本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进展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进展
邢玉瑞,王小平
¥30.08
  中医哲学方法论可谓中医理论建构与临床实践思维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情况,分为气、阴阳、五行、中医思维方法四个大的方面,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介绍,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行了评。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展》可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及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人员提高理论与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与思维方法的人员参考。
49元5本 小儿推拿学(十三五)
小儿推拿学(十三五)
刘明军,王金贵
¥30.10
  《小儿推拿学(新世纪第二版 供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49元5本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十三五)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十三五)
林丹红
¥30.40
本教材是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学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研究生课程强调结合专业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应用的特,既与本科教材保持知识性、系统性的延续,从知源、知取、知用三个层次展教学内容,又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过本科教材。其一,注重检索策略与技巧的分析,对研究生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常见误区结合实例展分析。其二,对本科阶段学过的中文数据库不再逐一行平铺直叙的介绍,而是通过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如聚类、分析、引证、关联等)等横向、纵向的比较和归纳,综合介绍一类数据库的使用和延伸功能。其三,首次在同类教材中单列学术影响力信息的检索,介绍期刊、论文、学术人物、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等涉及学术影响力信息的检索。其四,突出和扩展“知用”篇幅,强调文献的综合利用和评价,用三个章节分别介绍学术评价方法与工具,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和研究生题报告与检索的关系。 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基础和知源篇、知取篇和知用篇,由11个章节构成。 
49元5本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
花宝金
¥30.50
  花宝金编写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涵盖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癌性疼痛等10个病种.各病种均由中医肿瘤界*名专家学者负责编写,对各病种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行了释义,反映了中医治疗肿瘤的先理念和*新成果,对《指南》的应用要、注意事项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本分册编写过程中,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一方面,从理论角度阐述《指南》推荐建议的适应证、处方用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用药等;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撰写了在应用《指南》推荐治疗相关疾病证候时的体会。对于证候分类、推荐处方、中成药等的释义,综合当前*新研究成果,对其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是否有循证医学证据等方面,行了说明。证候分类的合理性、推荐方药的正确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是本分册释义的重内容。
49元5本 清代辽宁中医药文化遗产拾珍
清代辽宁中医药文化遗产拾珍
吕凌,袁佺
¥30.50
本书的问世充实了祖国医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填补了辽宁地区中医药学断代史研究的空白, 有利于中医药的继承发扬与精准传播。同时,本书为国家倡导的中医药旅游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有利于中医药普世价值的实现。
49元5本 妙手神针:王登旗针灸医案实录
妙手神针:王登旗针灸医案实录
范郁山、赵彩娇
¥30.50
本书为广西名老中医王登旗教授从医50多年的针灸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 本书由学术特色、内科医案、外科医案、妇科医案、儿科医案、五官科医案、单穴医案、年谱几部分组成。本书共收录99则针灸医案,每个医案后附按语,阐述了王登旗教授的诊疗思路。全书内容翔实,选案得当,按语准确,对拓宽针灸临床工作者及中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49元5本 坤中之要
坤中之要
(清)佚名;白钰
¥30.50
《坤中之要》又名《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作者不详。全书不分卷,前半部分论述妇科月经、胎前、产后共计113症,载方78首;后半部分又述调经安胎赤白带各方,包括崩漏论、赤白带论、安胎论、产后用药方,以及试验产后生化论、产后治证活法、产后调护法、女科方脉主意等专论。《坤中之要》内容涉及妇科经带胎产,而胎前、产后着墨较多,书中所载方剂共计173首,剂量用法齐全,随症加减较为详尽,实用性较强。《坤中之要》论简而方备,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人员阅读和参考。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五年庚申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
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30.50
为促国际中医药专业技术职称测评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轨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定程序,组织起草了《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以《国际中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为依据,将中医医师分为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专科医师、主任医师五个级别。从中医医师成长规律出发,明确了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三个层次,以纸笔作答、临床技术操作为主要方式,重对考试者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行测评。**专科医师及以上职称,通过论文评议、有效病案审核与论文答辩,对参评者的临床、科研、带教、创新意识等能力行综合评价。
49元5本 脱发的中西医治疗及养护
脱发的中西医治疗及养护
王伟明
¥30.50
本书共六部分,由五章及一个附篇组成。分别从头发的构造、脱发的分类及病因、临床诊断及常规治疗、头发的食疗保健和护养、中医治疗脱发以及肠道菌群—发酵食品—脱发,系统介绍了脱发的生理病理、分类、诊断、预防、智力以及饮食调养。可供中医爱好者以及中医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韦贵康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韦贵康
刘建航;韦坚
¥30.50
本书是《桂派名老中医》丛书的一个分册,是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骨伤专家韦贵康教授的学术经验集萃。韦贵康教授为著名骨伤科专家,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手法治疗独树一帜。本书分为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5部分,介绍了韦贵康教授的医学之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本书内容翔实,选案精当,尤其对骨伤科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