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心病分册)
¥34.45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心病分册)》编写充分考虑到目前全国各地区中医心内科从业人员状况,编写内容通俗易懂,尽量贴近临床,努力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原则,深入浅出,重点解释辨证依据,理、法、方、药应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亦对部分疾病的新证型、成熟治法和临证经验做了介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心病分册)》可作为中医心内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医病机辨证学
¥18.31
病就是辨证的前提,是论治的依据,是联系理论 与临床之间的枢纽,也是保证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中 医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周仲瑛、周学平 编写的《中医病机辨证学(第2版)》旨在构建中医病 机辨证体系,打破目前僵化、教条的辨证分型论治模 式,达到活化辨证的目的,以促进中医学术的不断繁 荣与发展。 总论介绍了构建中医病机辨证体系的意义、方法 ,着重论述了病机证素的概念、内涵等内容。 各论是本书的主干部分,从风病善变、寒多阴伏 、火热急速(温暑同类)、温性缠绵、燥胜伤津、郁病 多杂(气病多郁)、瘀病多歧(血病多瘀)、痰病多怪、 水饮同源、虚多久病、毒多难痼、疫为戾气、多因复 合(复合或兼夹病机)十三个方面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 授审证求机、审机论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 逐一重点列述其病机证素条目的每个部分,先概要介 绍其主病脏腑、病机钩要、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然 后列述辨证、病性病位、病势演变、治法、方药、临 证备要等。为突出临床实用,辨证内容又分为特异症 、可见症、相关舌脉三大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 抓主症,甚至“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辨证思 路。*后辅以病案举例,学以致用。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
¥39.99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以下简称“释义”)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多名知名中医专家,在《中医呼吸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释义”收录了咳嗽、哮病、喘病、肺胀、肺痨、肺痈、肺痿、外感发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17个病种。分别阐释了各病种的定义、鉴别诊断、治疗及中成药等。编写目的在于对呼吸科疾病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呼吸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


李斯炽医案206例
¥25.73
由李斯炽*,李克淦整理的《李斯炽医案206例》的**辑共搜集了101个临床上*常见的病例,是李斯炽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的验案。整理这本医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初学中医的同志能尽快地掌握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并运用到临床中去,从而*好地诊断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所以纵然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病例,因疗效显*,也一并整理出来,供初学者参考。对于较难诊断治疗的疾病,将搜集在第二辑内。 本书的第二辑,共收集了105个病例。这些病例大多是些久治无效的慢性疾病,经家严辨证施治后,取得了显*疗效的案例。也有少部分是属于急性疾病,一经治疗,即获显效的案例。这105个病例*大部分都是家严亲手诊治的,由于在他去世前几年,手书不便,故少部分病例是在他指导下治愈的。


经典针灸歌赋全集:针灸快速入门一本通
¥41.42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本书作者系“葛氏针灸”传承人,为传师衣钵,启蒙后学,特将历代医籍中的针灸歌诀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分成经络、腧穴、刺灸、治疗、流注八法五类,补偏救弊,将其中存在歧义、晦涩难懂的部分加以注释。作者首次将经络循行图与所过部位、主治病候相结合,并将针灸禁忌提炼汇总制成图表,使之一目了然,更有利于记忆。为便于读者学习,作者还按照临床实际标注出需要背诵、熟读和细读的部分,不管是临床医生,抑或是初学者,得之则如窥得门径而少走弯路。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因医学知识枯燥乏味,强记诚难,若融书本内容于韵律优美之歌诀中,则韵味顿生而脍炙人口。一经熟读,历久而不忘。长沙方歌括、濒湖脉诀,这些中医歌诀经无数中医人口传心授,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针灸歌赋是历代针家智慧和经验的宝贵结晶。一本优秀的针灸歌赋书,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工具。临床医生烂熟于心,实践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老师教起来,简单易解,中医院校学生学起来生动、便于背诵;初学者得入门捷径而少走弯路。针灸歌赋类图书,市面不断出现新版本,但均为选录或新编,一本收录全、实用的针灸歌赋亟待面世。作者有自幼背歌赋的经历,后又有六十余年的中、西医临床和教学的丰富经验,相信本书会成为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该书从大量古代医籍中辑录了比较实用和常用的针灸歌诀、歌赋,分为经脉篇、腧穴篇、刺灸篇、诊疗篇和流注八法篇分类介绍,并加以简单注释。 主要特色: 1、收录*全,并且做了归纳、对比、纠错和修补; 2、历代关于针灸禁忌日、子午流注、八法针法的典籍形式、流派多而杂,本书系统整理后做到了清楚了然; 3、有评述,诸歌赋的作用做了精简的评述,便于初学者掌握; 4、对初学者列出了*背诵量,便于他们迅速入门、立竿见影,本书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5、吸纳了日本学者对中国针灸的研究成果,首家绘制出经络诊察治疗图。


眼病治疗绝招
¥18.31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眼病的治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西方医学治疗技术传入我国,其治疗效果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西医并非*,有些眼病通过西医治疗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通过祖父传承的眼部放血疗法,经过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新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更深刻的理解,书中附有验案。这些验案均是笔者临床治疗的实例。后面还附有阐述医者观点的按语。 为了便于鉴别眼病的各种症状,笔者亲自描绘了各种眼病的彩色图谱,以供参考,简单实用。


壮医带头人:黄汉儒
¥24.42
本书为2010年立项的社选题《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的1个分册,黄汉儒教授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内壮医学的带头人。由著名传记作家陆敏珠教授原创撰写,文字优美流畅,可读性强。

广嗣须知
¥7.85
《广嗣须知》为明代胡文焕所编。此书以明蔡汝贤《螽斯集》为蓝本,合并明俞桥《广嗣要语》卷一的部分内容,*终由胡文焕编校而成。全书不分卷,自积阴德至合造化,共分九条,主要论述了修身养性、固气调摄、选择配偶、男女不育不孕疗治方法等优生优育的内容。书中强调广嗣之事不独治药物、调精气而已,其*切要者莫过于多行善事以积德。全书论述事理显易,不涉奇诡,所收药方亦多为效验良方。其中一些有关修身养性与生育的论述,至今仍具有借鉴价值。此次整理以明万历胡文焕文会堂所刻《百家名书》本为底本。


目经大成
¥31.39
黄庭镜编*的《目经大成》为中医眼科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四卷,卷之一、卷之二、卷之三每卷又分上下,另有卷首“形图”。卷之一为医论部分,包括五轮、八廓、脏腑、经络、五行、血气、水火、六淫、七情、诊断、治法等医论及眼科外治方剂20首。卷之二为证洽部分,包括眼科十二病因、眼科八十一证及八种似因非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证治。卷之三为方剂部分,收录了眼科常用内治方首,并将其所收录之方仿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古方八阵”分为补、和、寒、热、攻、散、固、因及外治类方,还对收录的方剂行了主治、方义的明析。本次整理以山东省图书馆所藏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达道堂刻本为底本。


卫生编
¥13.08
《卫生编》三卷,清代医家石文■辑。本书“采古人之精华,汇诸家之奇秘,择其无不验者,萃而成帙”,内容以各类方剂和临床治法为主。卷一为补益方,卷二为秘丸方及内科杂症、眼科、喉科、血症、心痛、咳嗽、疟疾、痢疾、瘰疬、痔漏的治方治法,卷三为急救、外科的治方治法。全书养治悉俱,医理通达,辨治得当,用药易取,制法详明。本次整理以乾隆二年(1737)初刊本为底本。


社区筋骨伤病的中医疗法
¥10.03
本套丛书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适宜社区推广的技术、运动养生相关内容,由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各科临床专家编写而成,以期对社区医生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对社区患者给予生活起居、运动养生方面的指导,提升医生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套丛书共分为10册,分别为: 《社区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 《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 《社区常用中草药》 《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推广》 《社区糖尿病中西医诊疗手册》 《社区脾胃病的中医疗法》 《社区妇科常见病中医诊疗》 《社区儿科中医疗法》 《社区伤病的中医疗法》 《社区运动养生》


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指南
¥13.95
《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提出。


勉斋医诀与医话
¥27.47
许勉斋(1900-1982),字勤勋,浙江余姚人。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后曾执教于浙江医学院。学识渊博,著有《勉斋医话》(一作《勉斋话医》,对肾炎颇有独到之研究。当地将其与徐荣斋先生并称“二斋”。本书汇集了先生原创的医诀,并收集了其医话,对继承和发扬已故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有一定的学术和社会效益。


诊余絮语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中医的哲学困境
¥18.80
中国哲学是“先行而后知”和“知行合一”的一 门学问,而中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 殊学问。中医源于实践,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从实践到 理论升华的强大支撑,而哲学又可以指导中医从临床 实践中找出客观的规律。因此,中国哲学与中医有着 互为依存的关系。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中医已经不 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在与西方医学交流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学科。 薄智云编*的《中医的哲学困境--由腹针经络研 究引发的几个哲学话题》以腹针研究经络过程中引发 的与现代密切相关的几个哲学话题为主线,邀请哲学 界、医学界、教育界的诸多学者以沙龙的方式行多 学科的讨论,使大家能够解读隐藏在中医和腹针背后 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医的真谛。 本书适合于中医院校的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 读。同时,本书也是《腹针疗法》的姊妹篇,大家可 以从中了解到腹针疗法产生的学术思想基础和哲学指 导。为大家深学习腹针提供参考!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
¥6.80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为两大部分,**大部分为“中医病证部分”,采用中医病名,阐述中医辨治,纳入神志病科常见病种,包括癫病、痫病、狂病、百合病、卑惵、奔豚气、笑病、怒病、忧思病、悲病、恐病、惊病、厥病、多寐、痴呆、脏躁、梅核气、产后神志异常、经行神志异常、遗精、早泄、缩阳等22个部分;第二大部分为“西医疾病部分”,采用西医病名,以中医辨治为核心,提供西医诊断依据,适合病证结合临床诊疗模式,纳入中医药诊疗优势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疑病症、急性应激障碍、癔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嗜睡症等8个部分。


药性纂要
¥29.65
《药性纂要》4卷,清·王逊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刊行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药性纂要》论述了606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其中597种从《本草纲目》中选取,叙述简要,并附评注。另新增香结、神水、水中金、人皇豆、海参、猴结、马子碱、粪清等9种。《药性纂要》对中药的分类与《本草纲目》大致相同,但各药正文不分项目,重在辑录诸家有关药性义理之说,对毒药的论述比较全面深入,对药性叙述有可参考之处。作者本人的评议多围绕临证用药机理加以阐发,重点介绍了个人用药经验,并列出家传经效验方。《药性纂要》对杭州地区的风物、药品亦有评论。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刻本为底本。


青囊药性赋
¥17.00
《青囊药性赋》由明代罗必炜参订。全书分为三 卷,为歌括类入门医*,主要包括常用药物性味功用 、归经引经、升降浮沉及经络、脉象、诊法等歌诀。 本次整理以明闽建书林黄灿宇刻本为底本。


腹证奇览
¥22.00
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腹证奇览》,为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融了难经派腹诊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互明腹诊之法;理术同论,详细阐述方证之规: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被日本汉方医家奉为圭臬。 《腹证奇览》颇得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赞赏。


武术与中医学
¥25.73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武术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武术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提炼凝结而成的一种人体运动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融技、防身、健身、修性、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武术的初衷是防身和强身,所以与医学结下了术解之缘。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技性、战争性逐步淡化,而体育锻炼属性在不断彰显,其与医学的关系仍在继续深化。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武术与中医学》从武术与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思想内容和特色等多方面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讨,揭示了武术各流派医学与中医药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以后的深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也必将为武术各流派医学与中医药学的互补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
¥30.08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是作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2007年10)首版的《诸病源心论》基础上修订而成,融佛学、道家思想理论为一炉,增添了《疗心百药谱))《心为妇女百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小儿多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癌瘤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洽》《心为癫狂痫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等内容,一步指出“百病唯心造”的含义,明确提出“诸病源心,病由心生,疾因人作”的病因学理论,并附名医经验与三川验案,以及其他论文4篇。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内容新颖,条目清晰,是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的一部参考书和研究中医治疗心病经验的重要文献。